与高句丽之战,不断的战争,方才扫平高句丽,突厥也是如此的国家,非打不可,我们与高句丽,可没过什么设羁糜府州,是彻底打平”上官婉儿冷静地给出最有力的证据隋朝炀帝打高句丽三次,甚至之前的文帝也打过高句丽。太宗皇帝打高句丽一次,另一次未遂。之后高宗打高句丽二十年有这样的证据,这么多皇帝为榜样,高宗皇帝更是大打出手,日打夜打,不作妥协盖因高句丽极有尿性,打他一下,老实一下,然后好了伤疤忘了痛,又来招惹中原,突厥也是如此,投降了又造反,谁受得了因此,韦晞以他岳父为榜样,正是学习先祖所为,不是不听祖宗的话。武则上官婉儿的报告,十分欣喜,立即着她道:“婉儿,你拟一份制书,把那些弹劾驸马的奏折批驳回去。”司记胡云看着上官婉儿把那些弹劾韦晞的奏折看过之后,立即在殿内侧桌边上起草制书,逐个批驳诸臣。须臾即成,快得好象不假思索一般。胡云过去捧起制书送交武则之前,她快地瞥了一圈,看到制书上那些反对的大臣的人名、身份、论点论据都有归纳浓缩,上官婉儿不过是看了一次,就把对方一群人都记住了,针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批驳。微微地叹了一口气,胡云自承做不来这样的人,你根本别指望能够胜得过她。武则看过了上官婉儿起草的制书,十分高兴,吩咐胡云明送交皇帝盖印。李旦这个傀儡皇帝沦为了人形盖印机器到皇帝,胡云又是暗地里叹气,武后不算很喜欢用寺人,总是使唤宫女,胡云负责押运拟好的诏书、浩、制书等送交皇帝盖印,有大量机会接触到皇帝,实在话胡云也有几分姿色,自认为比起皇帝身边人漂亮,然而皇帝正经至极,哪怕是胡云有意勾引皇帝,也得不到皇帝的任何反应皇帝怕极了是太后有意安排的污辱母婢在封建社会可是大罪名。要不是皇帝一到晚翻后妃的牌子他都没政务可做,不翻牌子哪有事干,胡云真以为这个皇帝给他老娘吓得萎了。宫里想到出头不容易,现有两个大主子,一是太后,在太后身边办事,二是皇帝,如果成为皇帝身边人,都可以快上位。太后对身边办事人员的要求高,有上官婉儿在,胡云只能够做个普通办事人员,但即使上官婉儿不在,胡云也办不到上官婉儿那种角色。至于皇帝,唉,胡云无奈啊。完了这件事事情,武则马上又安排上官婉儿按她的授意,加工润色,就是武则个中心思想,其余由上官婉儿自由挥,连续处理了十多件政务,均是又快又好,让胡云十分沮丧,同时也是十分的钦佩。武则自然没注意到这等人物的状况,上官婉儿倒是注意到了,也看到了胡云的叹气,她心中明白胡云想什么,不由得浅浅一笑。除了自身的聪明才智,还有走一步看三步,象征伐后突厥蛮夷檄和刚才的那件制书,早就打过腹稿了要不然这么重大的事务这么快那么好,所以功夫尽在外面。而接下来的十多件政务,就有一些地方被武则改动过。等到上官婉儿从武则那边回来,已是月到中了,她奖励了那些听用的宫女健妇后,依旧看了半个时辰的书才歇息。这是她每的习惯,哪怕是再苦再累,也要看书,有时间就多看,没时间就少看,但总要看。文章要多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不懈,就会成功第五七十节 唐军出发在上层达成共识之后,唐军启动迅,调兵遣将,输送物资,分工明确效率高,这个就是大国的好处了,堪称为国家有倒海之力也不为过。四月一日农历,可不是愚人节哦的早晨,东都皇城。气极好,空中一片绚丽的橙红眩辉,将皇城楼映衬得更加巍峨壮观。是日大吉,利于军行,而下一个吉日,则要到十六日了,因此被封为北方招讨使新官名,由武则亲定,征夷大将军、节制诸军军务的韦晞兵贵神,立即兵这年头可没有火车飞机汽车运送,哪怕是大将军也得乘马老老实实地跑过去。倒是军资不怎么用跑,国家老早想打这一仗,一直往国境地区的州运送军资,屯积起来,到时调用即可。而普通的府军兵员,早就出了,现在是卫护大将军的禁军需要出动而已。皇帝城里声音嚷嚷,十分喧闹。旗帜如林,将士们则披着明黄色的明光铠或者灰甲,密密麻麻排列,眺望过去好似一片铁水钢海。隶属于主帅的禁军底子是左骁骑卫,但各卫都选派了精兵强将参与出阵。富贵险中求,只要这些人不死,回来后必定高升,因为他们有战阵经验,加上最近朝廷增工资,从禁军开始,上上下下都得到实惠,所以士气不错。当的仪式非常隆重,皇帝李旦亲自给军队壮行他的功能就是摆设、盖印和做秀,大事铺排,饯之皇城,赐以斧铖,俾传征伐。军队出行,自皇城而,过津桥,在修文坊左转,经南市,直出建春门。队伍还算整齐威武,毕竟是精选出来的禁军,人高大装甲好就显出了威风。两边的百姓挤满了道路,箪食壶浆一片爱军拥军的盛况。禁军是常备军,驻扎在京城里外,家眷也在这里。将士要出去打仗,家里的老当然会万般牵挂担忧,少不得拥堵在道旁挥泪离别,爷唤儿喊,妻子叮嘱。人群当中,让大伙儿都望得见的人群当中,有一抹丽影特别引人注目,正是太平公主,带着二子一女来给她老公送行。她穿着素白的丝绸袍服,料子上的花纹图案和做工十分精细,身上饰物不多,头盘着用根钗插上,她的脸蛋和粉颈白净光滑似带有光芒,惹得能看到的男人们都在偷看。若果打扮得太好,那不是来拉仇恨么。但是太不显眼也不行,有金黄色伞盖给太平公主遮挡太阳,让大家知道,“哎,这是谁啊”“太平公主殿下,她也给她阿郎送行”以太平公主的身份,站在皇帝身边给韦晞送行全无压力,但韦晞有意让她出来做秀,这样一来,大伙儿就知道家也出动军人为国效力。不止是他,凡是勋贵大臣家中有子弟出战的,统统也是街头送行,亮相给民众看,以此营造出全民皆兵同仇敌忾的场景。经过南市,那里的富商大贾早就有备,事先搭棚,写着某某某商行、某某某祝我军大胜归来的字样,准备了红色的“得胜包”,里面有茶叶、牛肉干都是韦氏商行出品,韦晞大赚一票、各种药品、火石、铅笔本等合用的食品和物件,贴了个红红的“胜”字,十分喜庆。过来的军士们每人塞一个,喜气洋洋,搞得队列凌乱,军官亦不管。因着上次京城杀突厥人之事,富商们尤其是胡商如惊弓之鸟,对于军队的赞助那是不遗余力,竭力巴结讨好,倒是便宜了普通军士。离开洛阳,径投郑州,那里新建好的黄河大桥。桥长达到了恐怖的十五里,水泥钢筋结构,底部基础雄厚,若没有倾国之力,真是无法完成。很长、很阔、很壮观底下的黄河水滔滔,一桥飞架南北。新建好的黄河大桥已经成为了大唐的门面,任何有点影响力的歪果仁到访,都会安排他们路过此桥,以便让他们体会大唐帝国的伟大之处。许多胡人,见过大桥,会生出一种膜拜之心,他们做梦不能想象会有这么壮阔的大桥部队络绎不绝,如同长龙,前不见后不见尾。接到的军令是打乱步子,乱步过桥,莫名其妙的将令,但听是大将军的命令以后大队军队过任何桥梁时都得这么做,过了大桥一路往北,道路很好走,沿途官府安排食宿丰富,肉食不少,皆有热水供应。只是出征确实消耗体力、大伙儿都是风餐露宿、多是步行。打仗的马匹金贵,普通骑兵都舍不得骑,行李用驴骡来托。行程也忒够无味,当时的山地丘陵多,反正入目处都是一片绿,看多了就厌了。到得朔州地界,骑兵部队徒地阔绰起来,大量的马匹集结,开始分配给骑兵,每个骑兵多则四马,少则二马。膘肥马壮,结实耐骑,现在是春夏之交,本来冬过来的马普遍马瘦,春才刚刚草长,马匹往往瘦而无膘。但输送来的马匹都很结实,这就是有组织豢养的好处了,都是从陇右、河西一带养马地调来的,它们有豆子可吃,自然就不会掉膘。均打上了马蹄铁,也经过了教导,骑兵们欣喜地领新马,就象过节一般。马匹有了新主人,虽然有点认生,但骑兵们普遍懂得训马,很快就把马儿弄得服贴,当然也有些笨蛋,摆平不了新领的马匹,马与人象斗鸡般对峙,给同僚哄笑不止。今时不同往日,往日出兵打仗,哪怕是禁军也只有一匹马,顶多随伤亡随补马,而一些地方的骑兵打没了马只能当步兵,除非是很能战的部队才可能补马。现在嘛,一般骑兵都有两马。当然这么奢侈的后果是骑兵只得十二万,其它的都是步兵,而胡族自己养马,后勤压力,上阵都是骑兵。出了朔州,游骑放出百里外,警惕突厥人。与朝廷的通讯都有,送来的都千篇一律:我军进至某地,没有战斗。三十万大军浩荡前进,进抵目的地,上报开始筑起受降城,报告都没有任何战斗,哪怕是十人以上的都没有,简直有如郊游般。突厥人竟然可耻地避而不战,望风逃遁第五七一节 突厥人跑路“大唐以驸马都尉、征夷大将军大将军韦晞为主帅。率领的将领有王孝杰、契苾明、程务挺、杨成献、程伯喜。起马步军三十余万众,支前民工达五十万,声势浩大”“情况就是这样了,你们怎么办”金帐内,斥侯官介绍完到来的唐军情况后,可汗阿史那骨笃禄环顾四周,询问大家道。一片寂静,哪怕是再狂妄的蕃将也噤若寒蝉,谁也不敢逞能,万一守不住嘴嚷嚷起来,给可汗来个“甚好,你去当先锋。”那就进退两难了。人的名字树的影,那韦晞虽没与突厥人干过仗,但吐蕃人给他干没了,不妨害突厥人用他的名字去吓自家孩子不得啼哭。程务挺也是好手一把,打得突厥人狼狈不堪,见了就跑。而且,唐军的马匹,他的膘肥体壮,而本军马匹都是瘦瘦的,明摆着就是来欺负突厥人。突厥人散养马匹,固然方便,但春瘦避免不了,他们可没有唐军这样的农业生产力,中原王朝用粮食喂马,奢侈到用豆子喂马不掉膘因此胡人往往是秋高气爽马匹吃了一夏草有膘了才来大举南侵,否则没膘的马跑起来跑不动且不算,长途容易挂掉打是打不过,逃跑轻则被人笑,重则给可汗拖出去打皮鞭岂不危哉。胡人直率,王弟阿史那默啜干脆利落地道:“没法打跑吧”正合大家心意,全票通过我们胡人耶,打不过就跑乃是性,我们做乌龟,就做乌龟咋地。人至贱则无敌,唐军前出,沿着黄河北岸走,一地开阔,骑兵跑起来很舒服,但心情却是郁闷没个开糊。得,前面来了一队的突厥人,大队部族,好多人怕不有二千之众大家眼睛暴亮,旋即熄火似的暗淡下来。那些突厥人,有唐军持节打旗前导,应该是来投奔唐军的部族,打不得。他们没有猜错,突厥人与“中国”汉人恩怨纠缠了上百年,固然有许多坚定的反唐分子,但也有不少的唐粉,此时唐军大进,有部族心思活动,径来投效。来之前,与唐军接洽人员商讨过,唐军今时不是往日,不再是自治,而是实际归顺,彻底汉化:用汉文、起汉名、穿汉衣、习汉俗、信佛教等等。归顺之后,一切按唐人待遇,一视同仁,该分田纳税什么的,都要做,当然官府会给补助和教导,以便让新入的部族融入大唐。至于头人,看人数多少,可以授官,有更高的奖励。但有一条,用过唐人的钱,以后再反,绝不接受,唯死而已,别把唐人当凯子,现在管事的可是韦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