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见石见明与马利德。会见在偏殿里,外间是圆柱支撑的柱廊,殿堂则是圆顶形房间。哈里阿卜杜勒马利克高坐在宝座上,目光威严,脸如雕塑,他已接近半百岁数,却几乎不见一点白,保养得极好。身披唐朝绸缎白袍,手指尽是宝石戒指,腰带、腰刀尽镶满了宝石,浑身亮,无比醒目。陪他一起见客的还有几位穿着唐朝绸缎的高官,同样衣着华丽,饰物满身。石见明与马利德扑倒在地上拜伏道:“康国正使石见明、副使马利德参见至圣的代冶人、圣地的仆人、亚细亚洲、阿非利加、欧罗巴的统治者、伟大的哈里”语言不通,宫里有翻译讲述他的话。“起来吧,康国来的客人,你们给我带来了东方的消息”哈里阿卜杜勒马利克低沉地问道。事先得到通知,哈里陛下时间安排紧张,与他们会面的时间不会很多,有事快快讲完。石见明颇有见识,立即展示了他画好的地图,在地图上,东边是一个庞大的帝国,然后是昭武九国,有阿姆河与锡尔河,再到白衣大食的呼罗珊行省,里海,向西再标出了大马士革的位置,还有一些夸大的阿拉伯帝国的地盘画在上面。哈里的身体微微前倾,他有点兴了。“至尊的哈里,我来自东方的康国,我们有着优美的城市,快乐的人民”石见明先来了个自我介绍后,又介绍大唐:“东方大帝国有着无穷无尽的人口和财富,他们盛产精美的瓷器、丝绸与美味的茶叶,他们有无数的黄金与白银,他们非常富裕”激起殿上人对大唐财富的贪婪这是石见明的策略,否则怕哈里不感兴,毕竟兵没收获谁都不干,再来控诉唐军的侵略罪行:“他们的骑兵抢劫路上行人商队与牲畜,他们攻打我们的城市,把我们的人民变成奴隶”“现在他们在攻打我们的城市,下一步就会来攻打你们,我请求您,伟大的哈里阻止这一罪恶的行径”石见明慷慨激昂地道。然而,哈里的一番话让他从头凉到了脚第六八二节 王子复仇记三“很好,我会派呼罗珊总督出兵,进攻大唐”哈里说毕,然后一挥手意思明了:去会见结束就这么完了枉石见明做足了准备功夫,精心组织语言,哈里只与他讲了两句话,就将他们打走了倒不能说哈里不明事理,甚至他非常清楚大唐的事情6上丝绸之路传递来够多的信息,大食商人坐的海船更在大唐的广州里大量停泊,回来自然带来了更多的信息。作为一个睿智的统治者,哈里知道:东方有一个统一的、富裕的、庞大的帝国,他们确实有钱,打下他们的好处多不胜数。但是哈里更明白“统一的”这个意思,那就是对他们动战争时,他们可以动员很多很多人来抵抗。他们的上层不动乱,底下大把人,这样的敌人最头痛目前不宜进行,因为倭马亚王朝的主力正在进攻北非,军队沿着地中海的南岸向西进攻。沿地中海进军的好处是军队可以方便地得到船只的补给,而船运能力远远胜过6运,这也是为什么早在公元664年倭马亚王朝已经征服了阿富汗那里离大唐只隔了个葱岭,却不再东进的原因。倭马亚王朝军队的重点在北非,哈里不想两头开战但也不是完全不理,他会下谕着呼罗珊出兵,袭扰唐军,哈里自认为已经做得很得体了。他挥手赶人,他的威严不容亵渎,宫廷总管立即上前,作出向后退的手势,石见明只能够一步三回地退出到殿外脸色铁青地、步伐沉重地石见明退到了侯见室的外廊处,悲从心来,忍不了就哭出声来他哭他的国家的不幸他哭他的无能先是抽抽噎噎,然后是泪流满面如滂沱大雨般,直哭得撕心裂肺一般,无比悲惨这一带人来人往,过往的人为之侧目。就在这时,有人到达他的身边询问道:“你哭什么”说话的人是个很有精神的老者,衣着华丽,风度翩翩。他说的话石见明听不懂,好在马利德能听得懂,而且他非常机警地道:“他在哭倭马亚王国很快就要陷入战争了”“此话怎讲”老者瞪眼问道。“大唐快要打下昭武诸国了,他们会进攻呼罗珊,再进攻德里兰,最后打大马士革”马利德耸耸肩道。“大唐快要打下昭武诸国了”老者眼睛亮地问。“是的,他们快要完成了,下一个地方就是呼罗珊”马利德将地图展示给老者看,指明唐军正在攻击的地方老者的眼睛愈加亮然后马利德引用了大唐的一个成语道:“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寒冷,等唐人攻下昭武诸国后,自然就会让呼罗珊陷入血与火当中”老者招呼道:“你们随我来”马利德毫不犹豫地扶着石见明跟随老者走,他大步流星,步履很快,马利德与石见明差点儿没赶上,要跑的。重新去见哈里,老者带着他们通过护卫岗哨根本不用通传,而岗哨对老者的致意让马利德知道了他是谁:倭马亚王国的维齐尔内图维奇尔,即王朝的宰相哈里正在接见另一拨人,不过见着他的维齐尔内图领着方才的两个使节回来,就快快地将那批人打走了。内图出的一句话是:“至尊的哈里,与大唐的战争已经无可避免,我们不能够让战争爆在我们的国内”而哈里稍一思忖,回的一句话是:“调动大马士革以东的部队,进攻大唐”“遵旨”内图鞠躬领旨道,然后转身向着石见明与马利德挥挥手,后两者一句话也不用出地,再次退出。然而心情截然不同,峰回路转,石见明几乎想要放声地吼叫起来唐军,你们等着吧倭马亚王国的效率非常高,内侍即时领着他们去见将军们。石见明讲述了一通唐军的情况:“步兵十万、骑兵十万唐军曾短暂围攻过康国都,或许会更多,他们的兵器有刀枪与弓箭,攻城有盾牌与投石机。”他对于投石机的描述引了将军们的注意力,再三询问。不过,石见明讲过一次,还得再讲一次,因为宫廷里的谕旨正式下达,派出了另一个维齐尔卡尔金前来主持东方的战事,毕竟要调动的军队很多,由中央官员去指挥较为妥当。卡尔金大概是四十多岁左右,精力充沛,他很详细地了解了唐军的情况后,尤其是听闻唐军步兵攻城器械齐备,擅长攻城,骑兵众多,喜欢骚扰作战,将昭武诸国弄得鸡犬不宁时,他点头道:“内图的决定是对的”自家人知自家事,别看倭马亚王国的疆域广大,但征服的地方许多都是落后的部族,他们没有坚城,一旦唐军入侵,据点很容易被攻陷,人口很快会被掠夺,这仗根本打不下去。先制人,在领土之外作战然后流水价的命令出,他征了大马士革以东各处的部队,准备投入战斗。计有骑兵十万,步兵十五万石见明与马利德也被编入了部队中,在卡尔金的帐下作参赞军机,为大食军出谋划策。石见明欢喜无限,决心做个好带路党。不过,当他随先行的将军阿巴兹到达了木鹿,看着6续抵达的军队,他不禁眉头拧成了结。军队中固然有着深厚军事历史传承的波斯人,他们的精气神非常好,装备也不错。更多的是征召来的部族骑兵,他们全部财产就是一匹马,刀差弓劣,重型兵器都很少,人与马匹吃得都很差一般地,骑兵的半条命在马匹上,养马容易,在路上给它们吃草喝河水即成。这样养马,绝对养不出好马尤其不是养战马想让马儿有劲儿,得让它们多吃豆子、嚼粮食豆子的营养丰富,油份足,马匹吃了后就能上膘,跑得快。石见明看到过的,养马养得最好的是唐军,他们没有什么正军和部族军之分,人人都分配有豆子袋,经常取豆子或者豆饼给马匹吃。无对比就无见解,石见明这才意识到唐军的后勤是多么的强大能够把大量的豆子运到前线。还看出唐军是多么的有钱,能够有那么多的豆子。但两军情况就是这样,石见明遂给阿巴兹说明双方情况,同时献上一策对付唐军骑兵。第六八三节 大唐与大食的碰撞一“不要让唐军骑兵与我军骑兵拉开距离”石见明在帅帐内与阿巴兹提议道。“为什么”阿巴兹年方四十出头,身高体健,络腮胡子,乃当打之将,绝非庸才,曾在阿非利加和攻打过君士坦丁堡。“因为唐军的马跑得比我们的马快”石见明一针见血地道。“你怎么知道的”帐内将领有人不服气地问。双方又没有进行过赛马,不过石见明指出道:“唐军用豆子来喂马”就无人作声了。因此阿马兹定下了六万骑兵齐攻唐将史万一万人之策,利用了唐军的疏突大意,突然袭击,果然成功合围唐军后,人多打人少的好处展显无遗,唐军逃脱不得,结果大败他还非常老到地以生力军轮番更换,不断追杀唐军余部,结果,史万一万人马,只得五百人逃出生天。“胜利了”“哈哈哈”军营里一片欢腾,大食军大声嚷嚷着,高兴地拿着缴获唐军的刀枪和弓箭在那里炫耀,缺乏物资的部族军更是将剥落的唐军装甲往身上套,也不嫌血淋淋的。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帅帐内,没有兴奋,只有沉重的压抑,因为确切的数字出来了。“我军消灭唐军九千三百人,俘虏百余人,多是受伤后被我们捉到的,他们没有投降的”报告的文职说道。“我军阵亡一万二千人,伤员近三千”文职的话让大家一片哗然,如此优势兵力下,却打出这样的战果,实在令人不能置信。他们不知道的是,接下来的伤员中,起码还要死掉三分之二没有“战地医院”,唐军的箭头是脏箭头,刀子也在战前习惯性地用马靴底上擦了一下,落在敌人身上,让敌人“感染”的机率大增,那些伤员,会在高烧中死去大家都在想着,这唐人果然不好对付啊。阿巴兹勉强一笑,对石见明道:“王子殿下,你说得果然不错,我们是来对了”主动进攻唐军是好事,要等唐军来进攻自己本土,真不知道给他们闹成什么样子。他立即下令军队转入全面进攻,一拥而上,急攻唐军,务必让唐军反应不及时给唐军一个结实。摆在大食军面前的唐军兵力分布如下:最前面的何国旧都驻有驻军万余;围困康国国都的骑兵有三万;再远一些的是上十万人正在攻打曹国国都,石国旧都驻有骑兵五万,步兵万余,且该处是唐军物资集中地。阿巴兹颇为大胆急进地下令:进攻石国旧都对于何国康国一线,他以五万骑兵对付唐军,其余部队,直扑石国旧都而去。听到他的决定,石见明热泪盈眶,真要是光复石国旧都,那就可以作福酬神了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大食军骑兵出动往北行,即遭遇到唐军的迎头痛击不同于史万的粗枝大叶,负责何国康国一线军务的杨成献始终保持着警惕,放出侦骑老远,有情况即时检查验证。一者,韦晞与参谋部均有警示,有可能遇到外来之敌;二来,去侦察、检查而已,又不是我杨成献去做,叫别人做什么问题呢让孩子们呆营里不活动活动哪行呢于是得知急报后,杨成献亲自出动,接着了败退而下的史万见面后杨成献又好笑又好气:原本魁梧高大巨人也似的史万高度依旧,人瘦了许多,变成了“麻杆”部队余部稀稀拉拉,个个又黑又瘦,面容憔悴无比,丢盔弃甲,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