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凭空出现一本书的时候,大家自然是都很震惊,但是都生怕出现什么意外,只是呼吸声重了些许,多的话一句都没敢说。
现在看李斯在看了,有同僚凑了上来。
“通古,能让我们也看看嘛?”
“是啊是啊,我们就看看,不动手。”
“当然可以,一起来看吧。”
李斯没有拒绝,他是想当宰相,以后就算真当了,这些人也是他的同事,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这种时候不是什么摆架子的时候,也没必要。
和李斯激动到手微微颤抖,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话,越看眼睛越亮,越看越心动,恨不得当场就按照天书给的办法,原地出发不一样。
几个同僚像是在看什么故事一样,一边看一边“哇”一样惊叹。
“这西域竟然有芝麻?早知道啊,上次我就出使西域了,我把这东西带回来,也省的咱廷尉为了这本书,这些天拼到不眠不休了。”
“你这话说的,廷尉又不止为了这个,通古高义,为了大秦而学习!”
“害,我也学了,就是名次才九十二,明明通古的文书任务比我还重,是怎么抽出的时间,也太厉害了。”
李斯一边看一边和同僚们聊天,大多是敷衍的“没这回事”“还行”“是这样吗”,一听就是专业捧哏了。
他们几个都没摸鱼多久,大领导就降临了,当然,不是来严查摸鱼的,而是知道了李斯这边领到礼物了,来看是什么东西的。
和李斯想的,明天再把这本书呈上去不同,着急的嬴政今天就跑来看了。
还路过捎上了扶苏,这对父子即使是拿着一本黑皮书,也显得十分端庄的样子。
特别是扶苏长了副看起来就很温柔君子的脸,翻着这本书的样子,像极了神父在为你祷告,只不过衣服是和父皇同款的黑色,翻着黑皮书,这神父应该也是暗黑系的神父。
“好啊,这本书真的太有用了,李斯,大秦多亏了你啊。”扶苏一边看一边夸李斯,时不时还举着书给爹看看有什么新鲜的事情。
天书很精,似乎是怕只有一种植物的路线图,嬴政不会派人去一样,它的路线图,连中间停靠的城市、国家会有什么当地特产都标注好了,就是一个十分贴心的好外挂。
“这地方竟然还有这么大的瓜,看上去很大。”扶苏是比较喜欢吃瓜的,东陵瓜他就很爱,甜滋滋的怎么会有人拒绝呢?反正扶苏是不会拒绝。
“喜欢的话,就先走这条路线。”
嬴政对先走哪里并没有意见,都是大秦没有的东西,而这本书也没有时效,先走哪里,后走哪里,都是要走的,没有多大的差别。
他拿着种子翻来覆去的看了几眼,任由儿子先看那本书,自己临时召集人开一个小会,会议的内容。
究竟要不要先把这些天书给的种子种下去,还是留着等出去拿到了本土的种子,直接种本土的呢?
对此,大家的意见褒贬不一,有人同意直接种下去,到时候种活了还能省去找的时间。
有人提议保留着,作为样本,等到真的从本土发现了这些,再一起种也不迟。
毕竟,早种下去之后,就缺少了来验证的种子,万一找到的不是呢?
还有一种明显就是没有被天书务实的思想熏陶过的,竟然提议保留,但是原因是供起来作为祥瑞,这本书也一同供起来。
标新立异的他得到了嬴政的对视,然后嬴政和扶苏对视一眼。
作为临时上任的父皇外置嘴巴,扶苏当机立断把人调去基层,好好锻炼锻炼,别再说出这种不务实的话了。
天书给的种子不算多也不算少,他迎合了嬴政的六进制,每样给六颗种子,看起来很多,但是农业哪有次次有结果的,这种子种一颗少一颗,没有那么多来试错。
太心酸了,竟然让我们的陛下也精打细算了起来。
嬴政铁血单推人们,开始绞尽脑汁,甚至打包票走哪条路一定能得到,现在多看几眼,画个图存个档,一定给陛下带回来原模原样的种子,这些随笔陛下种。
这样的人远不止一个,又或者说,每逢有这样,嬴政本人都有些头疼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他的大臣们就开始了一边做事一边发誓。
是一些嬴政并没有要求的自我要求行为,甚至包含了一些自我pua在里面,如果没完成还会懊悔自己耽误了陛下的行程进度。
单推人的世界,真的很疯魔了可以说。
刘彻那边也见到了百政,百政从天书那里领到的东西,是一份农业种植注意点,和给李斯的并不是同一份。
这是从选育良种开始,然后第二步是种植的地点的不同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山地多的地方,可以搞梯田的建议。
也有缺水的地方,用滴灌这样的办法。
甚至,不仅举例子,还讲解了是那些地方会有这种情况发生,配了图给看梯田的美貌,看滴灌有多省水,看轮流种不同的植物对土地肥力的恢复。
“天书真的,如果不是个孩子心性,话里话外也都是想要种田,期许田园生活,光看这经验,就是老农了。”
大司农桑弘羊感慨,有些东西,即使他成天和农业打交道,也不比自家陛下多多少,但是天书这,像是已经种田种了好几辈子了一样。
“司农说笑了,天书应该是不会种田的,这并不是天书的经验,而是从我们这个时代,一直到天书存在的时代,这些年里经历过种种不同的生活的农人们的经验。”
卫青是从不忽略小人物的,哪怕怕是只存在在大家口号里的农民。
又怎么不算口号呢,士农工商,士占先,而农的待遇即使是在工商之前,却从没有人真的把辛苦工作的老农真正放在心上。
也理所当然的,会忽略掉这些经验总结的背后,真正的提供者。
是有人整理文书,这里才突然多了这项技能吗?
当然不是,技能是原有的,人是后来出现的,功劳不该只给总结经验的天书,农民们也该有份,虽然不是他们这个朝代的农民,但是可以先奖励上嘛。
“卫侯说得对,是吾辈太肤浅了。”
桑弘羊很快就认错,这个技能是汉朝大臣们必备的技能,认错得快,态度得好。
嗯,这不是为了刘彻练的哦。
这是为了他们每个人都有的战争梦练得,上面讲了,大汉攻打谁,是先礼后兵的。
先派使者,两军相战,不斩来使,你要是斩了,那我出兵就更名正言顺了。
不讲别的,单以大家都知道的地方为例。了解点汉武帝的人,都知道他喜欢汗血宝马。
古人喜欢马,就跟现在喜欢车一样,总是会看上更好的,有钱的话就想办法拿下。
咱自己的水平自己也知道,都是听说别人家的马好啊,特别是汉武帝,他可是知道的,大宛的马呀,是好看的,因为有人送给他看了。于是啊,就派人去求这样的马呗。
很有诚意,造了一只小金马带过去,用来交换汗血宝马,至于这只马是不是长成马踏飞燕上那傻憨憨的样子不得而知,总之人家大宛王没看上。
正常啊这种情况,使者已经可以回家告状,啊不,回国了,但是我们大汉的使者,怎么会这样?
我的小金马你不要,那我的命你就留下吧!使者当场摔了小金马,并且大骂大宛王。
就很顺利啊,大宛斩了来使,这不就是破坏了不斩来使的规矩吗?
刘彻当下就出兵攻打大宛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有很多,只能说,刘彻这个猪猪的外号真的是起对了。
因为野外啊,不能招惹野猪,野猪会带着小团体,让你见识到他的厉害。
刘彻也是,他每次派出去的使者都不怕死,而刘彻每死一个使者,大汉的版图也会扩大一份。
大家都为了这个家能变得更好在做出自己的努力,使者在不要命的挑衅,能死在对方手上就是完成了目标,脾气再好再会忍的人,他们都能想办法让对方杀死自己。
武将们则是如同卫青、如同霍去病一样,用自己的生命来赢得胜利。有说霍去病之所以死的早,和他每次战斗都会选择奇袭脱不了干系,太消耗身体的能量了,自然撑不住的时候就一下子全崩。
即使是桑弘羊这样的重臣,也是会想要有这样的死亡的,轰轰烈烈,成为大汉吹响战争号角的第一声。
特别是他之后还成为了刘彻的丞相消耗品的时候,刚当上,是最想死的,又想死的有价值,脑子里不知道转了多少圈成为使节这条路子。
要不是最后还得刘彻拍板答应,他的不少丞相,估计都宁愿当使节,为大汉的版图出一份力,而不是当丞相,成为下一个死人,死的理由还各不相同,谋逆、贪污各有各的死法。
天书给的农书也在偷偷布置一些给大汉往外跑的理由。
讲到种子的时候,说哪个国家的水稻、小麦更高产。
讲到用铁制作农耕用具的时候,附上国内外,就是全世界这么大的版图的铁矿,足足放了三四页,特别是距离大汉近的岛国,给人原来的小地方扩大了展示矿产的,不算多,但也有,可以去打打。
最主要的是,天书缺德地设置了个武力值对比,地图上基本没有能超过大汉的,像是在用语言催化大汉的君臣。
不要怂,就是打,这些人我都衡量过了,没咱厉害,冲!
这让人咋办,特别是本就好战的大汉君臣,已经有人再度畅想打仗的场景了。
这样的气氛也影响到了本来是来劝陛下少打点仗,多关注关注民生,有粮食了才更好打仗的百政。
农业的脑袋被好战的想法占据了大脑,现在连百政也觉得,别的国家又比不上我们大汉,东西也多,打一仗还能抢回来点东西,这就是回血了啊,四舍五入打仗不花钱。
打!为什么不打!必须让他们知道我们大汉的厉害!
一个激动,见到刘彻之后,一直低着头,都不怎么敢和他对视的百政,突然就有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胆气,和刘彻对视,激情自荐。
“陛下!若战,草民愿为使节!草民有一物献上,可令战斗之时有信号接应。”
想了想,百政说了点有信号最直观的用途。
“就和烽火狼烟一样,远远的就能看到,这样说不定李广大将军也能看到!”
可恶的小新人,你献宝就献宝啊,怎么还踩我一脚?这是什么道理!
李广愤愤不语,左右环顾了一下同僚,希望有人能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替他李广反击一下,没想到啊,视线略过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好同僚们憋笑的脸。
可恶,太可恶了!路痴怎么了!他带兵厉害着呢!
刘彻听着感觉好奇心顿时就上来了,饶有兴致地问,“东西在哪里,带过来了吗?”
难道是绣衣使者们偷偷扣下来的那个黑箱子?
下一刻就看到面前憨憨傻傻的人一个懊恼的表情,解释道,“回陛下,原本草民是带了的,但是被扣下了,不过没事……”
草民还会做。
这样的话还没说出口,刘彻就先一步说了,“朕让人把东西拿上来,在外面看吗?”
能在兴军打仗,特别是让李广可以不迷路的信号,应该是放在天上的,不知道和烽火狼烟升起来的烟雾有什么不同。
“回陛下,现在是白天,效果没有那么好,不过也能看,这样更能证明是不是能在原处看到,就是需要一个空的场地,太小我怕别的东西不安全。”
百政是个比较操心的性格,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他在天书说什么新鲜事情的时候,都会自己尝试一下。
这就让他尝试出来了这个。
烟花。
漂亮的星星点点在天空中炸开的样子简直美翻了,刘彻安静地看完整个“花”消失的样子,他背后,百官们甚至有长大着嘴巴无声惊叹的。
神迹,这简直就是神迹。
长安城内,有不少百姓直接原地跪拜。
在南阳的时候,百越第一次炸的时候,大家也以为这是神迹,后来看的次数多了,淡定是能够更加淡定了,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依旧觉得这是神迹。
“这,是火药吗?”
在烟花停止绽放,百政回归到刘彻的队伍里的时候,刘彻没忍住问了出口。
百政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笑得依旧憨憨,“草民原先没有了解过炼丹,这是我跟着一个老道士学的炼丹术改进的,也会炸,声音也挺响,不过没有天书展示的有威力,应该不能算是火药?”
百政自然知道,对于大汉来说,是火药,比是这种观赏性的来的强很多,毕竟火药能真的炸死人,在战场上,炸死更多的敌人,就是保护更多的自己人,谁不想要呢?
但是吧,百政过不去自己心理这关,他已经放过很多次了,只要不是一屋子的一起炸,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危害性,只是烟雾大了点,呛人了点。
百政这个当事人说的话,没一个信的,刘彻的猜测反而是一大堆武将附和。
刘彻是认为这应该是研究火药的副产物,或者是失败产物。
有的武将就直接认为这是火药了。
“近距离应该也能炸出点伤害,最主要是吓也能吓死人!”
“那栾大每次炸那个丹炉,你都是这么说,能吓死人,这些天我看你还是活蹦乱跳。”
“就是,大家都是杀人见过血的,哪里会被这两声吓死。”
“找个人去宣传是上天发威,我就不信了,那些人不会被吓到?”
“嚯,你还有这种心机了,真看不出来。”
“去你的吧!”
刘彻的武将,大家是这样的,谁打打胜仗多,谁在刘彻面前就有狗叫权。
这不是说真的冲着刘彻狗叫,而是在刘彻面前和同僚呛声这样的,刘彻会当个笑话看。
当然,要是打败仗,刘彻也不会有多么严苛的惩罚。
一般来说是降级处理,罚点俸禄。严重点别活着回来,回来了也别活着。最惨不过是祸及家人,那种一般是投降才会有的处理办法。
而刘彻也很好,什么事情,他都能兜底,仿佛没有这位帝王办不到的事情,这也是满朝文武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的原因。
刘彻及时阻止了手下武将们的天马行空,“唤栾大过来,百政,你这烟花,很漂亮,不过当使者太屈才了,火药大汉还没研究出来,你的加入正好和栾大一起研究火药,你愿意吗?”
刘彻用这样温和态度面对别人的时候,很少有能说不愿意的,百越自然也是,甚至都没有用他自己也炼不出火药来拒绝。
而后赶来的栾大,给了君臣再次欣赏烟花的借口。
本该出现在唐宋时期的烟花,在天书的知识助力后,出现在了汉武帝时期的天空,火药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