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3. 物理(二十八)(2 / 2)

当然,他一视同仁,连卫光、卫去病一起逗。

江思瑶自然不知道有千古一帝已经在跃跃欲试想要开疆拓土了,她在绞尽脑汁认识电荷。

【之前有讲过关于质子、中子、电子相关的事情,而金属中有不被原子核束缚的自由电子,它们可以在金属中想怎么动就怎么动,亳无障碍。

绝缘体中呢,就没有这种可以自由运动的自由电子。

电荷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守恒的,就像是力一样,保持相对平衡,有推动力就有阻力。

也和力差不多,力的理想条件,是能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电荷也差不多。

一个系统,它不和外界交换电荷,这种情况下,电荷是不会自己产生,也不会自己消失的,代数和就会保持不变。

库伦用“扭秤”实验具现化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通过他的实验结论,我们才能计算静电力。

而在清朝结束之后的二十年,法拉第提出来电场这个概念。

在那之后,关于尖端放电、静电屏蔽这些技术也逐步被研究出来。

有一件事情还挺有意思,明朝永乐大帝朱棣,重修武当山。

有人说他是因为自己得位不正,所以用这个行为来安慰自己,但咱也不是当事人,就不解读了。

讲讲他修的武当山。

武当山,在唐朝就建了,一直都是正正经经的道教福地,然后在朱棣重修之后。

铜铸鎏金的金殿,直接让武当山从道教福地,晋级了,成为了“万世伟观”。

是真的伟大,朱棣也没学过物理,不知道金属导电,但是他建的这个,实在漂亮。

当电闪雷鸣的雷雨天到来,武当山会有自己的渡劫圣地。

说笑呢,就是这个金殿,因为是个巨大的金属导体,加上有天柱峰,形成放电的通道,以及我们与生俱来的建筑审美,殿脊和脊饰物,让这个金殿产生了闪电、火球、雷鸣甚至还不被雷击。

绝赞的场景,和武当山这个修道的地点极其符合!

属于是朱棣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再度被提醒了一遍抢侄子皇位的朱棣,很丧,特别丧,非常丧。

现在只想把奏折都堆起来,然后扔到那个抢皇位的自己的脸上。

可恶,多出来这么多活,有本事抢皇位有本事替我做了啊。

永乐大帝做的事情,和我朱棣有什么关系?

他不愿意被侄子杀,我很愿意被大哥杀死的,大哥你杀了我吧。

朱标铁石心肠,根本不管弟弟做作的表演。

因为弟弟一边喊着好想死,一边高呼“我是永乐帝,你们能比我会处理奏折?”挤掉自己的哥哥们,拉着身体总算好些了的老五,坐在自己的两侧。

朱标算是体验了一下现实版的左膀右臂,两个人紧紧挨着他,老四年轻力壮,硬抗哥哥们的打完全不在话下,老五身体虚弱,一有风吹草动他就先一步咳嗽。

很好,批奏折的日子多了很多乐趣,这是父皇体会不到的。

因为父皇一回来,就会把弟弟们踢开,自己当这个显眼包。

很多时候,朱标都想说,天书只是说我会早死,不是说我会百无聊赖自杀,没必要这样“彩衣娱亲”。

但是,看到弟弟们和乐融融的画面,还是没忍心说,只好自己忍忍。

和承受朱棣的闹腾的朱标不同,被朱棣虚空骂了的“永乐帝”,正在勤勤恳恳地批奏折。

他自然是比朱棣想象中的要更加努力的,因为他是真的为自己抢了侄子的皇位而愧疚。

虽然知道侄子并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正因为侄子没有,所以他要努力做到更好,至少得让大明在自己手上有一个盛世的样子。

压力让他比自己的父皇还要卷一点,在各方面的卷。

从组织编撰《永乐大典》到安排郑成功出海,迁都北京,以身作则“天子守国门”等等事件。

有了天书之后,他更卷了,知道海外有神奇的物理、生物、化学知识之后,知道有各种矿藏,知道有不同的作物,海外的种种突然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原先,永乐大帝是想让郑和去异世界宣传大明的强大的,现在他已经转变了思路。

大明的强大要让海外的人知道,也得让他们主动带着东西来跟大明交换!

至于现有的东西,也得研究,还得超过他们!

一开始只派郑和,现在因为天书有讲过,外面是“金山银山”,不少人都积极的想要跟着一起出去。

“陛下,宋家递折子上来。”

长得极其老实的太监,是郑和的徒弟。

“说。”朱棣头也没抬,示意接着往下说。

太监打开奏折,三两行看完,简洁转述,“陛下,宋家的意思是,三保太监总归要返程,他们赶不上第一次,想第二次跟着去,愿意为此奉上四成家财。”

三保太监,就是郑和,郑和这小徒弟,很是认真地在和师傅避嫌,平时也十分谨慎,这也是他能得到朱棣信任的原因。

朱棣听这话,也着实很心动,大明富裕,但是藏富于民,准确来说,是藏在这些商户身上。

老朱朱元璋不擅长处理这些富户,朱棣也不擅长,他知道这些富户都很有钱,但是即使严格实行海禁,不让这些人私下敛财,他们依旧赚着大明大部分的钱。

想从他们手里拿出点钱来,比什么都难,现在一个个为了走朝堂的正经路子和海外接触,主动送钱。

“再等等,再看看。”朱棣合上奏折,喃喃自语。

还可以看看,能从这些人手里薅出多少东西,不一定是钱,不止是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