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承乾也在魏征的正确引导下,没有开始自甘堕落,而是认认真真地在各项事情上都积极地向朝臣学习如何处理问题。
至于为什么不是向他的父皇学习,天书说得明白,即使是再宠溺儿子的父亲,在皇位上也优先会是皇帝。
有一个像自己的太子,还是在为人处世、行事作风等等方面都十分相似的太子,岂不是摆明了已经做好了接手皇位的准备了?
而皇帝年富力强,不想退位让贤的时候,太子又将如何自处呢?
所以李承乾学乖了,父皇在皇位上一日,他就把自己当臣子一日,先是臣子,再是儿子,像所有的大臣学习处理政务的技能。
这如果是以后真当上了皇帝,迟早是能用得上的,不是学习了就没用的能力。
不过,对于李世民的小埋怨,李承乾自然不能冷冰冰地说,我们是君臣关系,多伤感情啊?
“阿耶,儿子在像魏征魏大人学习呢,他平时上朝时候也是不苟言笑的。”
那倒确实,虽然对于儿子没有像自己学习,感到有一丝不爽和嫉妒,但是李世民接受了儿子这个说法,并且暗戳戳给魏征上了眼药,表示除了魏征之外,其他的臣子也都很有能力。
李承乾自然是接连点头的。
那是,没能力都不会在这个朝堂上出现,早就被这群卷王给卷下去了。
【当然,一工除了大大增强了国力,让这些领先世界一步的国家有能力去扩张之外。有得必有失,也给他们带来了让人无法忽视的污染问题。
之前也有简单提过,是燃煤引起的,含硫气体导致空气受到严重污染,酸雨之类的也不再是纸面上的两个字。
嗯,如果变强的代价是放弃环境,生活在乌烟瘴气的环境中,出门都得带伞,生怕下的雨是酸雨,他们当时的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往他们的河水中排放。
直接这么说可能有点难以理解,类似于把超级多的垃圾直接倒进护城河,直接倒进长江、黄河,然后吧,河水又不能分解掉这些垃圾,只能沉底,臭气熏天了很长一段时间。】
护城河脏成那种样子,是怎么受得了啊?
朱元璋不理解,朱元璋甚至不懂,这些人是在用什么心态在这么破坏环境。
难道是不知道,树对大自然,对人有多重要吗?
或许是出身低微的缘故,朱元璋本人是十分热爱种树的。
甚至有律法规定,说是种树多的农民会有优惠,当然,律法也会破坏树木的人有惩罚。
实际上,在宋朝就有这样的相似的规定了,或许有人会发现,“明月夜,短松岗”等等,诗词中总是离不开“松”。
在唐朝,松树的出镜是它的身份,岁寒三友,每当描写到坚韧不拔等意向的时候,就极其容易写到它。
而在宋代,这可是财神爷!
“种植垦荒,种桑树枣树,可以不缴纳田租”,这是写在宋朝的法律里的。
这也就有了,苏轼这个贬谪在哪里,就在哪里享受生活的人,经常种植松树的原因。
宋代的苏轼,和唐朝的白居易,两人都是种树狂魔,事业也都不是很顺利,于是就在贬谪路上,一路种树。
当然,在环境的保护上,种树的手段和这位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有人靠自己独特的保护环境的方式被誉为“环保皇帝”,这个皇帝和这个方式都是大家绞尽脑汁也想不到的。
那就是成吉思汗。
而他环保的方式则是积极发动对欧亚地区的战争,人少了,退耕还林的现象就多了,主要也不是主动退的,没人了被动就退了,而这样的情况,大大减少了碳排放。
可以说,成吉思汗一个人,抵过了上百颗树木。
就是这个手段不太好人为复刻,有为道德,但是显然,现在的环境已经恶劣到一种地步了,很快大自然就会亲自动手来复刻这个“好办法”了。
【二工也差不多,和一公专注迫害空气不一样,二工进化了,它开始把自己污染的触手伸进了水环境中,空气污染依旧在加重,光化学污染也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甚至还有土壤污染。
和经过科学配比之后的农药化肥不同,这个阶段推出的,因为不懂具体怎么做,都是在尝试,什么土壤污染,水质富营养化,都是常有的事情。】
“真是想不明白,后世的人都在干什么?”嬴政不理解。
他的陪聊搭子,蒙毅也不理解,虽然这个搭子的作用是听的作用大于了陪聊,但是显然,已经超越了很多兢兢业业工作的人。
比如还在勤勤恳恳做计划表的李斯。
大秦对外战役的计划书做了一沓又一沓,但是没有一个是让满朝文武都满意的。
主要是呢,除了对匈奴,对其他国家,他们还不想做的太强势。
可是一个个办法,不是“碰瓷”就是“硬折腾”,从而让人主动打大秦,不对劲,这太不对劲了。
要怎么才能被动挨打,主动还击,越战越勇,打到对方老巢呢?
一窝子猛虎一个个掰着自己的手指头想着勾引别人主动来打的计划,奈何都不算是完全的受害者。
直到前段时间,一直在城墙上溜达,美其名曰“反思”的扶苏公子,像是总算记得了自己是大秦的一份子,于是上朝来给大家伙想想办法。
这多年的被浸入味儿的儒学思想和他本身受到嬴政和李斯影响颇多的法家思想,嗯,和这些都没关系。
扶苏能想到办法,纯粹是这个人就是个白切黑,披着羊皮的狐狸罢了。
“想让别人打我们,这有什么难的?”扶苏不理解,什么故意挑衅的,痕迹都太明显,但是战争这样明显的痕迹也不是不行,可想要最简单的。
“示敌以弱,然后小儿抱金于闹市。”
一个《孙子兵法》,一个《左传》,直接点出了人性的弱点。
不过,老虎装弱还是不大会,甚至有人提出来,需不需要刻意输一场看看,这样表现出我们大秦很好打的态度。
扶苏怎么想也想不通,为什么要这么干。
“我们要吸引的,是没和我们战斗过的人,并不需要表演输给别人的戏码,我们只需要把,大秦有钱这个印象,在外人眼中拉满,再把好欺负这个形象刻在别人心里就行。”
“嗯?不输给别人怎么叫做好欺负呢?”武将不解,是什么人才会欺负一个有钱的陌生人啊,这钱是怎么来的都不想想清楚的吗?
他一个武将都懂的道理,怎么没人懂。
“有钱只需要带着人晃悠就行了,比如说我们需要国外的珍惜的种子、书籍知识,可能还没有,当然有什么买什么,我们比原价稍微高一点的价格卖,这样是不是能证明我们有钱?”
扶苏也有耐心,开始解释,“至于弱小,你要相信,在足够的利益面前,很少有人能保持头脑清醒,只需要有人说,查过了,是个偏远地方来的小国。才短短几十年,没听说什么别的本事,就是钱多。换你你想要这笔钱吗?”
武将越听眼睛越亮,被扶苏提问的时候,果断地应答到,“想!”
武将懂了,文官们已经做好新的一版计划了,在这一版里面,大秦变成了一个新生的,很有钱,但是太容易相信别人的国家。
怎么看怎么柔弱,怎么看怎么好骗。
这真的有点东西的,在制定完新的规划之后,文官们真的彻底对扶苏公子改观了。
从一开始知道他会听别人的一面之词,就义不容辞,坚定自刎,觉得这位公子很好骗。
到现在被这个国设给震惊到,突然意识到,或许好骗的另有其人。
难道真的好骗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文官们反思,并且努力给扶苏之前的自刎找借口。
最后都怪到陛下头上去了,谁家好人会自己巡视带着宠爱的小儿子,然后把有本事的大儿子放在边关带兵啊。
要是陛下不磕药,那身体强健的能打虎!
不要质疑我们老秦人的身体,都可以打虎!
这一次,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属于大秦的一切!什么二世而亡,这已经成为过去了,新生的大秦,目标直指四百年!
不得超过后面的大汉啊?超不过的话,那多没面子?
【三公和一公、二公都不一样,三公开始了便捷生活。
核武器这种碾压实力的武器出现,一个核弹的威力比其他的所有的武器威力都要巨大,但是造成的环境影响也是巨大的,被核弹投放过的地方,在多年之后依旧会有核泄漏的风险。】
天书给配的视频是那两颗著名的核弹,放下来在天空炸开的蘑菇云也好,之后展示的地面空荡荡,只有坑坑洼洼的土地的状态也好。
无一不表明,这个核弹,对比起现在的火药,那简直是小巫见了大巫,核弹是大巫。
这岛国两颗夷平了两个城市,我们大秦又能扛得住几颗?
天书!这个,教教这个吧!
一时之间被武力值蒙蔽了大脑,什么环保,什么装弱都抛之脑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