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流言,姬昭不是不知道,只是他去解释,未免显得小人心肠。有时候就是这样,本来是个屁事儿,解释了,就好像另有猫腻。另外,姬昭想在中枢站稳脚跟拓展人脉,总得干点什么展示手腕,督河官是辛苦了点,但横跨四部司,换个角度想,机会难得啊。辛苦没白费,前些天,嘉佑帝跟姬昭谈心,挺好,爷儿俩目的一致,感情越发夯实了。我能说什么吖?水清浅摆一副嫌弃的样子,是你自己那个妾做事不靠谱,我只是告诉官家,他眼光不行,我才不要他给找媳妇呢。姬昭一滞。看进水清浅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真诚依旧,清澈如昔,再也忍不住伸手把这只小鸟揪到自己跟前,额头抵着额头,无声道谢谢。水清浅顺势双手搂住姬昭的脖子,挂在他家昭哥身上,俩人谁都没开口。姬昭回帝都之后,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娶媳妇。根据世俗规则,姬昭这也算大龄单身男青年,婚事对秦王殿下已然非常重要,因为娶了正妃就等于成了家,开府建牙就是立业,成了家,立了业,在世俗的概念里就是长大成人,成熟有担当,可以被委以重任,比如立国储、比如治天下,虽然这荒谬的因果关系跟姬昭的真正实力没扯上半点关系。成亲是水到渠成的,默许的人选是他母亲的姨表妹家的孩子,崇阳伯家的嫡长女,门当户对,亲上加亲,早在两年前两家就已经有了默契,一切只等姬昭从南疆回来。去年年底姬昭终于定下要回程日子,可谓万事俱备,可没等启程呢,一声噩耗传来,那位姑娘不知怎地冬日里一场大病,没了。好吧,以姬昭的条件,再说一门亲也不难,身份地位摆在这里,门当户对加年龄合适这两条下去,范围就小了很多,有出身明摆着,候选人的品行才情大致靠谱,秦王殿下不会特别看重这个,毕竟他不是贪恋风花雪月的毛头小子。待圈定人选,只要他点头,女方应该没什么好嫌弃他的。姬昭甚至都不在乎妻族是不是真有实质的助力,秦王殿下手中实权不少,势力太强有时候也不是好事,太具威胁感,他还不是皇储呢。结果,就是这么宽泛的条件,从今年年初到盛夏,直到现在,连候选人的影儿都没看到。秘辛捂得严实,外人不知道,但姬昭知道已经有两个适龄的正妃人选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意外,不得不被划除名单外姬昭的心情也真是哔了狗。所以,这件事怕是不易了。也不见得都是给他使绊子的,还也许因为太抢手,秦王殿下被当成家族的登天梯呢。豪门大族撕逼起来,那绝对是阴风细无声,血雨潜入夜。姬昭刚回帝都没多久,就察觉出了端倪,也隐晦地跟嘉佑帝提过婚事的问题,但他爹没反应过来,整天傻乐呵的忙着帮他相看,事已至此,姬昭没办法再说什么,只好挤出有限人手暗中四处救火,他可不想自家后院真的被人戳成筛子。一根蜡烛两头烧,姬昭天天发愁人手不够,前些日子忽然时来运转,他爹不知怎地开窍了,终于察觉出这件事有问题,还别别扭扭的暗示他婚事恐怕要暂缓,还对姬昭好生一番安慰,还补偿似的赏了他一堆东西现在想想,也不知道这里有多少水清浅的贡献。在史书里,飞天儿总是忠君、爱国、爱民,他们总是出现在国家最危机的时刻,他们总会力挽狂澜,安定社会,开启太平盛世但这些只是书面文章罢了。真实是:政局更迭,飞天儿作为胜利者书写历史。用灿烂的溢美之辞掩盖了祥和背后的狰狞、盛世背后的血雨腥风。从这只小飞天知道他的阿昭哥哥是皇子之一的时候,就注定皇位归属,那些其他高高在上的殿下们连根毛儿也摸不到了。在储位未定的大局下,姬昭的每一个举动都踩在一些人的神经上。因为姬昭本身就是出身最尊的皇子,先前他年幼,他那班哥哥们还能凭着亲王爵压过他一头。一朝封亲王,姬昭跟诸位哥哥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加上他的母族,他的帝宠,他的能力,若再加上妻族这位王爷的竞争力实在太凶残了,太容易被人联合组团刷。不过,姬昭也不是吃素的,秦王殿下如今腾出人手,专注走在事业的大道上,就等于让他的皇兄们无路可走。尤其,他手里还有捏着一个绝佳的切入机会。说起来,这个机会也是水清浅给他的就是水清浅险些被蔡忠棠强买做娈童那件乌龙。因为涉及水清浅和皇室的名声,所以,皇帝老爷以少见的果断,当时直接就把蔡忠棠给灭口了。知情人就是在场有限的几个人,顾及宁仁侯府的面子,都不用圣人亲口吩咐,青离和几位御前侍卫很有眼色的把事烂到肚子里。而水清浅作为当事人,转身就去军营报到,做他的将军高手白日梦去了,所以,蔡忠棠莫名被灭口的事,在外人看来就极具神秘感,属于内情重大。魏王府并不知道这件事。但莫名失踪一个副管事,还是一个近来比较受殿下青眼的副管事,怎么能不去找呢?所以,魏王府这一查,就触了雷。没摸到门呢,青离总管就奉命到了魏王府,公开申斥了暄殿下家的福贵大公公,没提具体原因,反正话里话外全是警告谨守门户的敲打。据说,魏王也挨了训,官家关起门来父教子,旁人是不知道的。无论魏王,还是福贵大公公,恐怕都被训得一头雾水。魏王姬暄万万想不到这番申斥是他府上一个副管事的猎艳招来的。青离也知道暄殿下这次恐怕确实很冤,可水清浅被误做娈童的事,但凡传出去一丝风声,水清浅的名声,宁仁侯府的名声,皇室的名声,还要不要了?石大人又会摆出怎样一个凶残嘴脸,谁也冒不起风险。所以,青离一个字也不敢多说,只能暗示:那位失踪的副管事,就此打住,不要继续查了。蔡忠棠只是个小人物,他是魏王府众多副管事中的一个,还是一个没念过什么书的乡下小地主,他给魏王猎艳,只为讨好魏王,可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让姬暄魏王殿下着了慌。争夺储位的皇子,私底下肯定有不想为人知的小盘算,有些秘密,魏王绝对不想让自己的父亲知道。皇子做些小动作,再正常不过。唯一的问题是,魏王不禁思考,到底蔡忠棠干的哪件差事犯了父皇的忌讳?是自己手上哪个秘密,被皇帝亲爹发现了?因为青离大总管的警告,魏王十分肯定明白父皇因为某件事生气了。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表现自己的皇子的正常的反应是:不能坐以待毙。不管父皇不满了什么,魏王都不想在如此关键的时期,任由皇帝对他的不满继续扩大。有俗话说,亡羊补牢。只是话又说回来,这个时候,如果魏王被任何一个误导性消息干扰了,做出错误判断,昏招连出,那很有可能连回头的机会都不会有了,通向天下至尊的路,一向是一路走到黑。姬昭本来应该对这件事一无所知,可如今某个挂在他的脖子上的小飞天,小嘴贴在他耳边只轻声说:暄殿下的一个管事被官家秘密处决了。水清浅没提前因后果,姬昭也不必太仔细了解内情,他只需懂得去好好利用秘密处决四个字就足够了。让敌人自乱阵脚,内部崩塌,永远比真刀实枪的死拼有意义。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这是纵横学派的精华思想,那只小飞天七岁受过他玄玄玄祖的教诲,十五岁读过《鹭子的人生日志》的姬昭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那句话的意义就是:机会难得,仔细把握。第115章第116章 四面八方的赞誉水清浅好吃好睡的休养了几天,就又活蹦乱跳了,本来也不是多大的事儿,结果,人家羽林卫大营借口这件事还就不想要他了,要把他开除。据说,原先收他的时候,羽林卫这边就被宫里耳提面命的一番:好好操练他,小心别磕了碰了伤了;教些真东西,呃,不能让他一根筋走武勋;注意帮他拓展人际关系,也要防着闲杂人等靠近种种自相矛盾的奇葩条件人家羽林卫都兢兢业业的做了,没出差错,哦,现在又嫌羽林卫伙食不够标准啦?不好意思,庙小,供不起这座大神,趁早,请走。水清浅差一点就信了。要不是随即他收到另一方的邀请水清浅拿着筷子扒拉着汤盅里的虾米,好像要摆出一朵花,就是不好好吃饭。都多大了,还在饭桌上玩。圣人板下脸教育孩子。水清浅放下筷子,然后没精打采地抬头问青离,离叔,这碗是什么?这是尚膳监特意给您准备的鸡汤面片水清浅的包子脸一鼓,这是谁起的破名字?你说你也好意思叫鸡汤面片。端上来的时候,老远就一股参茸的土腥味,入口不是海参就是干贝。我怎么没见到鸡和面片呀?闹别扭呢这是。嘉佑帝接到羽林卫的报告,说水清浅这两天闹情绪闹得厉害,所以就把人叫来了,是该说、该骂、该打,等闲人哪管得了他?怎么样,住在军营里转眼也有一段日子了。官家擦擦嘴,起了话头。没意思。水清浅哼哼唧唧的。怎么说?这些日子朕一直听有人夸你呢。哦给朕好好说话!当初说好的,我去参加精英训练,可不是去上课哒。水清浅觉得自己反驳的理直气壮。可圣人只是抬抬眉毛,据他所知,这只小飞天在军营刷声誉破表,全是源于他的课堂。最开始,水清浅只是给谢铭他们这些同期的训练人员讲解兵阵,兵阵被证实有用之后,一些大人物也参与进来了。并不是哗众取宠的安排,鬼谷那些理论兵阵只有水清浅知道完整版。第一拨听讲的有限几个国公级大佬,大约就是操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看鬼谷兵法有什么新鲜观点的打酱油心态听的,却没有想到,当水清浅真正站在一屋子将帅面前,开展他的兵阵理论之后,他的表现完全叫人惊艳了。水清浅的讲堂并不算正式,他没能像寻常先生一样高高的坐在讲席上。考虑到他的年龄和资历,还有身经百战的胡子一大把的祖父级学员,水清浅也摆不出先生架子就是了。就这样,大家围在沙盘边上,看水清浅摆出了一个经典骑兵阵,骑兵冲锋阵,经典的进攻阵。水清浅指着沙盘上的模型,下巴拄着教鞭上,经典之所以被叫经典,就代表了它经住了各种天时地利人和的考验。这个阵法没有什么好说的,它就该是这样。魔鬼哭谷之战 用十万骑兵的生命验证它的作用。水清浅举了个实战例子,冲阵对冲阵,久战沙场的老兵,严谨的指挥官,指挥没有失误,战阵没有纰漏,最后是两败俱伤。二十万生命,我说的是包括马匹在内,战死沙场,大概是诸侯混战时期代价最昂贵的战役之一了。水清浅忽然摊摊手,我第一次听到魔谷哭谷这个名字的时候,是有点害怕的。几位老帅都被逗笑了,就像对待自家淘气小孙孙的那种纵容宠爱。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地方起这样的名字,所以就去问了,然后又查了书,知道那个地方曾经有这么一场战争,白骨皑皑,阴魂不散。但是在那之前,水清浅话题一转,那个地方被叫做紫花谷,是方圆百里之内难得的一处苜蓿茂盛的山谷。之后我又多读了点东西,发现一个有趣的说法,在集县那片地方,是终年风沙不断的,所以当地百姓戏称他们那儿是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六个月。魔鬼哭谷因为有大山遮挡,才留下一片适合马匹修养的地方,所以当时骑兵大战会发生在那里,似乎可以理解水清浅滔滔不绝的讲起人文地理,引起了几位老将的兴趣,天时地利,这是为将者的必修课,水清浅年纪尚幼,在谈起战法战役时能关注到周遭地利,这让他们感到惊喜,虽然还不知道水清浅的重点何在,但这些老狐狸精们可不认为是小孩子在这闲扯淡。果然,水清浅说完地利,又开始讲天时,大战发生在四月,根据坤舆志上的记载,春季多吹西南风,风沙起地七尺有余,数日天色昏黄,有如阴霾,百尺之外不见人。魔鬼哭谷青草遍地,情况要好很多,所以成为两位主帅的首选之地,水到渠成。兵源完备,指挥无错,天时,地利,人和,他们用完美的准备和最惨烈的结果告诉后人一个道理:骑兵冲锋阵是完美的。正是因为完美,所以胜负关键不再是战阵。水清浅用手中的推杆,把代表宋国骑兵的兵阵向后撤退,把代表虞国的骑兵向前进攻,假如宋国骑兵败退,一直败退,败退军队穿过紫花谷,再向后败退,两组军队先后到达这片空地。就是被当地人戏称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六个月的荒野中。四月,西南季风,风沙起地七尺有余,数日天色昏黄,有如阴霾,百尺之外不见人踪。水清浅重复了坤舆志上的话,然后手中推杆轻轻一拨,代表虞国的旗帜倒了。迎风而战,必败无疑。这是水清浅最后的结论。地上的沙盘,让水清浅仿佛看见了曾经那场惨烈的血色漫天,他觉得有点遗憾,有点伤感。一室安静。诸位老帅看他的眼神开始不太对劲儿了。大概是察觉屋里太安静,水清浅回神,一抬头就看见诸位将军盯着自己,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正在盯着他的是一群手沾鲜血的沙场战将,还真有止小儿夜啼的恐怖感。水清浅忍不住后脊梁发凉,他看看沙盘,再回想自己的备课,应该,大概,也许,可能没有很大的漏洞吧算起来,水清浅玩小半年纸上战术了,前后两三百年的战史也撸过一遍,从他最近的战果看,至少梅将军并不认为他的战术策划幼稚儿戏,所以水清浅迅速的在脑子里过了两遍,觉得自己的结论应该能说得通。反正他尽力了,说错了也没啥大不了的,水清浅的心脏和脸皮在梅将军反复打击下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呃,自己还小呢,还小呢。心里是这么想,但在一片针扎一样的目光下,水清浅的脚步控制不住往后退了两步,还不忘辩解,我知道你们想让我讲鬼谷兵阵,但是,但是战阵的开篇就点明了战阵从来不是必须的,胜利才是唯一。我今天主要的意思是,战场变化无常,不能太依靠书本上的东西,即使是经过无数次证明成功的完美战阵,也不能代表什么,是吧嘿呵呵,水清浅干笑几声,诸位大人都是沙场名将了,肯定都知道这个道理。我这就是废话,但但但我我这就是一个开篇,不能不讲的,对吧?大佬们的气场太强,吓得小虾米都要结巴了。是的,诸位都是沙场老将了,还是功成名就,顺利活下来的沙场老将,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水清浅才多大?他不仅明白了这个道理,还能生动的通过一个经典战阵、一场失败的战役教会别人这个道理,这就太显眼了。说句不恭维的,在场诸多百战将星也不见得能把这个道理明明白白的传授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