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发现,组里有个叶千盈,实在是太占便宜了好吗?这个小姐姐虽然年纪是整个实验室最小的,但论起分身术的段位,绝对是整个实验室里最高的。大家不但能放心把许多操作交给她处理,而且对于实验数据的计算,简直无人能出其右。要是有人想挑战……啧,也不看看叶千盈的本家是哪里。曾经有人双眼发痴地捧着脸,目光追随着步履飒踏的叶千盈移动,口中念念有词地说着:“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聚能环,一人更比五人强……”用不着一个月,才过了半个月,叶千盈的师兄来小组串门,提到了之前的那件乌龙,实验室里就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师兄故意说:“要是你们觉得我师妹本事不够,我让组长把她调到我们这组……”众人齐齐啐他:“不可能!做梦!”师兄闻言一阵狂笑:“哈哈哈哈哈那不能怪我啊,这不是你们之前让的吗?”“我们真香啦!”第一百三十八章实验小组里的同事敲开叶千盈宿舍门的时候, 她正在写论文。抬头看到是小组里的组员,叶千盈下意识地露出了一个温和的微笑。“怎么了,要我代班吗?”她记得这个女同事身体不太好,每个月那几天的时候肚子都会疼得厉害, 算算时候, 好像就是这几天了。两个人住在隔壁宿舍, 平时会互相借借小东西什么的。上个月的时候女同事不舒服, 叶千盈索性替她代了两天的班。女同事一听叶千盈的问题,连忙摆摆手:“啊……不是不是。上次是早上找不到止痛药了,这次我又去研究所的医院开了一盒, 不用代班——那什么, 陆院士叫你下午过去一趟。”她往前走了两步, 有些好奇地靠近叶千盈坐着:“你在写论文啊。”电脑屏幕里, 赫然是某篇论文中间部分的内容。女同事只看一眼就转开了目光, 却不妨碍她看到了许多生疏的数学名词和符号。“还是数学论文?”叶千盈一听这话就笑了:“当然是数学论文, 我是数学出身的嘛。”邓淑华老师从来没有限制过叶争流的研究范围, 在老人家看来, 像是叶千盈这种孩子,最好的成长办法就是让她自己摸索着飞。学术史上好像很少有叶千盈这样的“怪才”。她多线发育, 全面开花, 而且每一条线的轨迹都相似相近而绝不相同。一般来说, 只要遇到这样的学生, 老师要么是倾囊相授, 彻底把学生放飞到天空。要么是学生遇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对其他科目的限制, 最后还是成就了一番事业,但事后想起来总会有点黯然。邓淑华老人无疑是前者。叶千盈很幸运,她一路上遇到的老师, 几乎都是前者。曾经有几位不了解叶千盈的老朋友,劝邓淑华对小孩子管教得严一些——叶千盈还太小了,她可能不知道,最宝贵的学术能力上升阶段就那么几年。在黄金时间过去后,不是再没有上升的机会,只是会比以前更难。围棋界有“十五岁不成国手则终生无望”的说法,数学界倒是没有这么严苛。但是大器晚成的数学家毕竟十分稀少。对于这些善意的劝说,邓淑华老人一一拒绝。她看到叶千盈独特的才华,因此愿为叶千盈做一段路上的持灯人。邓淑华院士并不忌讳叶争流走了和别人不一样的路。在她看来,和别人不一样并没有那么可怕。在她年轻的时候,女人学习数学也是别人觉得天方夜谭的事情。然而几十年过去,那些人里只有她成为了院士。即使身在陆院士的研究所,叶千盈也保持着和邓淑华老师两天一次的邮件通信频率。就在不久之前,叶千盈又有一篇新的sci发布。数学研究更多是纯理论,不需要太多的经费,也不需要太多的实验器材。很多时候,只要一台电脑和一支笔就可以进行操作,这真是太好了。至于叶千盈现在手里改着的,已经是她来研究所后的第二篇论文。女同事也听说过这件事。对于这种见缝插针,在物理实验室里居然生生挤出数学sci的做法,如果不是见了叶千盈本人,女同事真是做梦都想不到世上竟然还能有这样的人。她曾经对此大为感慨:“……变态啊。太变态了。”就是现在,当着叶千盈的面,女同事都忍不住要问:“千盈……你,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吗?”叶千盈短暂地沉默了一瞬。她在心里问系统:“要是我和她说,我有问题直接找院士老师问,不属于老师研究范围的问题直接用世界著名数学家磁盘,平时恶补量子物理相关时都和普朗克一起上课……这是不是太欠揍了一点?”系统:“……”系统麻木不仁地回答道:“哦,原来您还知道啊。”叶千盈顿时了然:“那我就直接告诉她因为我是个天才吧。”系统:“……”系统:“等等,您这样更欠揍了啊!”第一百三十九章叶千盈去找陆院士的时候, 他正翻着手边的一叠报告。其中有一份是叶千盈一个星期前上交的,如今封皮打开着,被人在边角上做了特殊的标注,专门放在最上面。按照研究院的规程, 大家都会定期做报告上交。除此之外, 有什么新想法也可以投到陆院士的邮箱里。从理论上来说, 研究院的最高负责人对这些文件都有定期查阅的义务, 但从实际操作上来讲,一般要排队到猴年马月就不得而知了。至少叶千盈在和同事的八卦中知道,其他几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对于这些东西很少看, 都是交给自己的助理去粗筛, 只有偶尔才会点开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几篇。但陆院士这里似乎就没有这个规矩。他是一位格外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老人, 在是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以外, 也是一位谦卑的科学家。师兄曾经告诉过叶千盈, 他来实验室的第三周, 有一天突然被陆院士叫了过去。他最开始特别忐忑, 还以为是自己的数据出了什么岔子, 没想到陆院士却只是很温和地替他指出了思路里的错误,还给他推荐了两篇相关的论文。师兄这才知道, 原来自己在研究所里交的报告不是例行公事, 陆院士居然每周都会单独抽时间翻检!从那一天起, 师兄就成为了陆院士坚定的拥护者。这一次, 被陆院士叫到办公室, 叶千盈心里也隐隐有些预感。果不其然, 陆院士一见叶千盈敲门而入,就露出了笑容,他冲着叶千盈招了招手, 语气里带着几分等不及。在请叶千盈坐下以后,陆院士就含笑用他深棕色的瞳仁望向了她,老人家皱纹密布的脸上鲜明地写着探寻。“你这里……关于mott模式的利用辨析,你具体是怎么想的?能不能和我说说?”叶千盈从他的声音里听出了赞许。毫无疑问,尽管叶千盈的报告里没有把整个过程全部写出来,但是这位经验丰富的老人已经从叶千盈的部分思路里得到了他需要的启发。对于自己目前应该掌握的尺度,叶千盈之前就已经反复思量过了,如今碰上陆院士询问,她很顺畅地就把经过许多遍思考的答案说出来。“这是我单方面的一个想法,您知道的,其实还不算成熟。要说启发的话,还是之前在一个电磁实验室里收到的启发……您看,如果不从凝聚态的角度考虑,单纯从电力学的角度来看,凭借掺杂含量的增加,载流子形成散射中心……”陆院士一直认真地听着叶千盈的思路,时不时地点一下头,表示对她这个新奇思路的赞许。“看你交上来的报告,你自己在实验室里做过预实验了?”“我那个组的器材不够,趁隔壁组午休的时候和他们借了东西。”叶千盈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前半段预实验毕竟简单,我就直接做了。实验数据在这里,您要不要看一看?”早就准备妥当的叶千盈,十分稳重地朝陆院士递出了自己手里的文件夹。陆院士眉毛一动,露出了有些高兴的神色。“你已经提前做了吗?”他当即接过了叶千盈手里的文件夹,顺着一行行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往下翻看。陆院士学识渊博,并且早在看到叶千盈提出建议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了几个预备方案,所以对着叶千盈的实验数据,无需这个学生在一旁解释,他也能看得清楚明白。用c增加表面的表面态的电导程度……嗯,这是常规思路。改变拓扑绝缘态,进行铁磁性诱导……可以实现,但还是有点嫩了。先用真空蒸镀,再分析晶体成像和晶体参数……这个思路倒是出乎意料,她对这一块的感觉很敏锐啊。陆院士在心里连连点头,对叶千盈的评价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上一次在实验室里见到叶千盈后,他就觉得这个女生的才华非比寻常。后来自己的学生唐教授告诉他,叶千盈开春以后就会来自己的实验室,陆院士心里还很高兴,打算好好培育一番这个可塑之才。再过了一段时间,他得知叶千盈被特殊调令调走,无法来自己的实验室工作后,陆院士倒没有因为被放鸽子而生气,只是心里还是隐约有几分遗憾,同时也替自己的学生可惜——唐教授花心血和名额培养出来的孩子,当时的初衷可不是让她去研究军火啊。不过就是他都没有想到,叶千盈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了。不但回来了,而且才回来不到一个月,脑子里就有了这么多的主意。说实话,陆院士心里很感动。他听一个老友说过,说叶千盈在那边干得不错,许多人都挽留她不说,甚至都有人想把叶千盈调进最新成立的一个航天实验室“开荒”。只要是有本事的年轻人,就很少有人不喜欢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从元老做起,但叶千盈依然婉拒了那些请求,义无反顾地回来了陆院士的实验室。无论她是自己对这一行感兴趣也好,还是不想违背当初的承诺也好,陆院士都很喜欢她的表现,也欣赏她的人品,并且欣慰地发现,自己学生的这个弟子啊,真是没有白交。至于现在……现在陆院士就更喜欢叶千盈了!看看,刚刚回来这么短的时间,叶千盈的思路就这么充沛。这只能说明两件事嘛。第一,叶千盈这个孩子,天生就是要吃这碗饭的。第二,即使在其他实验室的时候,叶千盈也肯定一步也没有放松过关于马约拉纳费米子的研究。不然哪有反应这么快的!这么一想,陆院士对着叶千盈的态度,顿时更和蔼了。这姑娘明显是自己人啊。而且……一想到外面对这个女学生争着抢着要,但是她就是喜欢研究自己这个领域,就是自己学生遇到她更早,所以把人给拐到了自己实验室里来……陆院士的心里啊,怎么就这么爽呢!哎呀,不应该啊不应该,真是不应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