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农家小中医> 《农家小中医》TXT全集下载_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农家小中医》TXT全集下载_4(1 / 1)

原来是遇上了老同学。自然也介绍了一双女儿。“长得像师妹!”那余三嘿嘿笑道:“连之啊,还是你有福气,不仅学了先生的好本事,还得了师妹的青睐抱得了美人归。”“余兄慎言,春兰是我的妻,不是什么美人。”艾长青义正言辞。艾香听了牙疼,老爹什么都好,就是没有一点幽默细胞太过于正经。“我是一个粗人,连之莫要生气。”余三见状连忙道歉:“对了,你卖的是……”“余叔叔,这是我们家种的补品,叫淮山,煮炖蒸都行。”艾香见他们只顾着叙旧连忙介绍起来:“你买上一点,不贵,十文钱一斤,余叔叔您是爹爹的同窗,卖您八文就行!”“瞧瞧这张小嘴,”余三瞪大了眼睛:“先生曾说龙生龙凤生凤,你和师妹都不是凡人,生的女儿都这么机灵。”我去,只想让你买补品,又不是讨你这份夸赞的。“你余叔叔我啊,一家大小过冬都没靠着这只鸡呢,哪还有钱买补品。”余三尴尬的笑了笑:“十文钱一斤对不对?你爹是要当秀才的人,你是小姑娘拉不下这个脸,余叔叔替你卖去。”“来噢来噢,看稀罕买稀奇,大补品只卖十文一斤。”余三咧嘴就开始喊了起来:“买了我的鸡炖补品,汤味又鲜又美。”“连之,能炖鸡不?”余三吼完突然转身看着艾长青:“我还没问你呢就吼了出去,看看我这人……”“能的,余叔叔,你简直就是做生意的天才。”粗人有粗人的活法,艾香被他的吆喝折服:“余叔叔,我们家种的这个补品不仅能炖鸡,炖猪蹄、炖排骨什么都行!”第十五章余三卖鸡“如此我就放心了!”余三哈哈大笑:“帮人就是帮已,希望我的鸡也能卖出去。”艾香连忙点头称一定能卖出去的。“其实,我娘说留到过年的时候更好卖一些,可是,咱家里穷,不卖的话等到过年都得冻病,生病了那就得吃药,划不来的。”余三对艾长青道:“不像你们家的日子好过一些。”“慢慢都会好的。”艾长青心里苦涩,知道余三对自己家的认知还停留在十多年前也没有解释。“我看是难了。”余三苦笑道:“我家老大今年十四该娶媳妇了,我娘子天天念叨没有聘礼。老大过了还有老二,老二过了还有老三,我这辈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出头之日。”一个儿子是建设银行两个儿子是民生银行三个儿子是汇丰银行,这话放在哪儿都适用,看余三的样子就要被这三个儿子逼疯了事。不过余三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会儿又大声的吆喝起来。“你这是什么补品,有什么功效?”一个年近五旬的老头儿听到余三的吆喝声停了下来。“……”余三哑口无言,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艾长青。“先生,淮山炖鸡补脾养胃、生津益匪还补肾。”艾香连忙救急:“汤味鲜美,炖了全家都可以吃。”“一定要买你家的鸡?我换别家的行不行?”老头儿也实诚好奇的问:“别家的鸡炖了是不是也有这种功效呢?”艾香很蛋疼,她要是太实诚对余三可就是伤害了。“先生,咱家的鸡是在山上放养的,吃的是山上的虫子喝的是山泉水,可不是别家的鸡能比的。”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原生态纯天然,艾香只好随便胡诌:“再说了,您买谁家的鸡不是买,将咱家的鸡和淮山一起买了全当做好事。”“对,就是这个理儿。”余三简直被艾香的言语折服了连忙附和着说。“这小姑娘倒是精灵。”老头儿笑道:“光说一起买,价格也得要合适啊。”“淮山十文钱一斤,鸡二十文,和肉一个价格,可不敢卖得贵。”余三讨好的说道:“您要是吃得好了,下场我们还卖给您。”“你场场卖, 我可不能场场买。”老头儿道:“称一下吧,多少钱?”“唉,好!”看了一下艾长青的小背篼突然间出声:“先生,这补品您要是全要的话,我连着小背篼一起送您。”啊?艾长青想要说不,艾香眼疾手快向他示意不要开口说话。“一只鸡炖多少补品?”老头儿迟疑问道:“要不了那么多吧?”“这站品除了炖鸡还能炖猪蹄、排骨什么的,也可以就煮蒸炒来吃,怎么吃都行。秋天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呢。”余三连忙拖过背篼称了一下:“共十六斤,等下我给你除背篼重量。”“余叔叔,慢一点,淮山易断!”不得不说这个余三还是挺好的一个人,没有急于卖他的鸡而是帮忙卖山药,她赶紧上前帮忙腾到地上。“先生,背篼四斤重,补品就是十二斤,不多不少刚好一百二十文。”余三见艾长青父女在装淮山他又称了自己的鸡:“六斤,呵呵,真是巧了,也是一百二十文,先生,一共二百四十文。”“嗯,好。”老头儿正要掏钱突然顿了一下:“这个补品怎么个炖法,我总要讲给家人听听。”余三又傻了眼,他都没吃过呢。“先将鸡炖一段时间,然后将淮山削皮切段放进去就行。”干这个事不难,艾香不擅长厨房这事也会干。老头儿点了点头付了钱背着一个小背篼手上提一只鸡满意的走了。“连之啊,师妹教导得真好!”余三分了一半的钱给艾长青羡慕的说道:“小小年纪有胆有识,口才也这么了得。”“过奖了!”整个过程艾长青就没有开过口,他想起了那个小背篼。“看我,差点将这事儿给忘记了。”拍了拍脑门余三道:“我寻思着他要是全买了也没有工具可装,索性就送他一个背篼,反正我会编明天就给你送家里去。”“余叔叔,那就多谢你了。”艾香看爹有点难为情似乎想要推辞,书生爹可能不是全能的:“余叔叔,有劳您给编一个,明天我去您家取。”“不用不用,我家大娃二娃三娃都是小子,让跑一趟艾家也是就是半个时辰的事。”余三笑道:“可不比你这小姑娘,细胳膊小腿的,累坏了师妹都会心疼!”“谢谢余兄了。”艾长青不好意思的笑道:“你比我有本事,我连竹蔑都不会划呢。”“先生常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就是做学问考举人当官的命!”余三嘿嘿笑道:“我是个粗人,犁田打耙栽秧打谷砍树编竹什么都行,就是让我捏笔写字感觉比捏锄头都重。”是啊,人与人不同的。同学二人也没再多客气,卖了东西有钱了自然是去买各自需要的东西去了。“这个余叔叔倒是挺有趣的。”艾香看着他的背影笑了:“要不是他的机灵,没准儿我们今天守一天都卖不完呢。”“是啊,他脑瓜子够灵活的!”艾长青也称赞:“我比他笨!”“爹,您不笨的。”艾香说道:“您和他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子。”艾长青惊讶于女儿看事这么清明,也对,当年爹就夸赞说可惜香儿是个女孩子。“香儿,咱们买点粮食。”卖山药就是为了换吃食。“好的。”填饱肚子才是头等大事,一转身看艾叶望着热气腾腾的米糕铺子挪不动步子:“爹,我饿了!”也不知道价格贵不贵,先满足一下小女孩子的这个愿望试试。“米糕怎么卖的?”艾长青哪有看不出孩子们眼中的渴望呢。“一文钱一个。”店家是个妇人:“才蒸出来的,又香又糯,可好吃了。”“拿两个!”艾长青递过两文钱:“姐妹俩一人一个!”“不,买四个!”艾香连忙道:“我们家每人一个!”“哟,大兄弟,你家的孩子可真孝顺!”妇人自然高兴不已:“我就给你们装。”一张油纸包了四个,艾叶几乎快要流口水了。“吃吧,给你娘留一个回去。”艾长青在等女儿说四的时候心里好一阵酸涩,是啊,春兰在家操持家务自己连米糕都给舍不得买一个回去,真是太不像话了。第十六章捡到薯皮爷仨正准备往粮行走时,艾香突然间停下了脚步。街边有一堆皮的。这是薯皮?马铃薯的皮。传说中的土豆就出现了一个影子。左右看了看都没有人在卖。“这谁呀,怎么将菜皮乱扔呢?”艾香上前踩了一下:“万一被人踩到滑到地上怎么办?”“刚才有一个外乡人在卖这种叫什么豆的东西,说是削皮可以煮了吃。”旁边一个老妇人两只手插在袖管里:“卖了不少呢,还帮人削了皮,就是没收拾地上就走了。”“卖多少钱一斤,他倒是发了财,将垃圾留了下来。”艾香一边说一边蹲了下去,用手将薯皮推到一起:“也没个撮箕。”“这孩子不错,呶,我这装青菜的撮箕借给你,前面就有一条河,丢进河里去吧。”老妇人点了点头道:“还别说,万一有人踩着摔了就倒霉了。他的那个豆卖得可贵了,两文钱一斤。”“婆婆,你的青菜怎么卖、”艾香从醒来就是吃野菜,偶尔也该换换口味。“两文钱,全给你了。”老妇人道:“我看你是一个乖孩子呢。”“连撮箕一起行不行?”艾香觉得今天的生意真的有点好笑。“一起一起。”老妇人道:“左右是旧的,我家老头子编得多得很。”女儿谈价,艾长青只负责给钱。艾香接过老妇人的撮箕将一堆的马玲薯皮装了进去。这孩子莫不是要准备拿回去吃?因为路过河边时她并没有倒进去。“爹,您帮我端回家去,我有大用的。”艾香仔细看过了,估计这削皮的是一个生手,每一块皮都削得很厚,不少皮上还能明显的看到窝点,有窝点会发芽就可以栽种。所以说啊,人得多出来走动,要不然怎么会有意外收获呢。艾长青真的是一个二十四孝的好父亲,艾香又说买三斤米,五斤粗面,他就只付钱,半点意见都没有。“娘,快看,爹给您买了米糕。”艾叶最会讨好,远远的边跑边喊。“你们回来了?”温春兰从厨房里迎了出来,边擦着手边道:“怎么买米糕了,家里……”连米都没有,买那劳什子东西有什么用。但是,一想到是男人给买的,她心里又不免有点高兴。有钱买东西,说明山药是真的卖掉了。男人从县城都是走路回来的,最后一天连饭都没吃,他无论回不回家都是穷得一文钱都没有。“孩子饿了,我说买两个,香儿坚持咱家每人一个。”艾长青微微一笑:“左右也不贵,呶,拿去蒸热了吃。”“嗯。”温春兰点了点头:“山药真的卖了钱?”“卖了,说起来,还全靠了余兄。”当下自然将卖鸡卖山药的事谈了一遍,也没忘记汇报背篼的事。“我就说呢,出门一趟背篼换了撮箕。”温春兰抿嘴笑了:“香儿,这个什么薯皮的能吃吗?”“不能,娘。”艾香吓了一大跳,她娘也忒好吃了一些吧:“娘,我们用来当种子。”皮也可以当种子。要怎么玩呢?艾叶好奇的问。“开荒,种马玲薯。”艾香将自己的 打算告诉了她们:“这东西明年栽秧子的时候就能吃了,特别抵饿,而且,我听说卖两文钱一斤。”“真能长出来?”温春兰瞪大了眼睛,就是一层皮啊。“有七八成的把握。”艾香道:“娘,我们明天就开荒吧。”山洞前后,山沟旁边,稍微平坦一点向阳的地方都可以种。有米有面,还有山药,日子突然间过得好了起来。温春兰感觉是男人回来了就有了家的感觉。吃了饭自然是全家总动员开荒种马玲薯。“春兰,你割草小心一点,很多荆棘别划破了手指。”艾长春挖地还不忘记叮嘱妻女:“香儿,叶儿,大的石头搬不动就让爹来搬,注意一点,别砸了脚。”艾香抬手擦了擦额前的汗珠,看着这努力上进和谐的画面笑了。不怕穷不怕苦就怕懒。土地从来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勤奋的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每一窝里艾香小心的按下有两片窝头的薯皮仔细的给浇了一点水,又带着家人在大树下扒拉了枯枝烂叶沤成的灰丢了上去。“成不成的过些日子就知道了。”全家大小出动,累了整整两天半栽种了也不少。“但愿可以发芽长出来。”温长春一边煮着饭一边道:“我还想看看这马玲薯长什么样子呢。”“和山药一样粉粉的,只不过没有山药那么多用方。”既然山药能卖钱了,艾香还想挖一点去卖。这才想起了余三说的背篼的事。“我去老房子看看。”艾长青道:“或许他们放在了那里呢。”艾长青知道自己家人对春兰一直很介怀,特别是大哥大嫂很不喜欢她,所以当初没钱用的时候他们夫妻二人都想到了搬家。这个山洞以前也有人家住过的,后来搬走了。他来住了,他也一定会搬走。“小叔回来了?”罗氏笑道:“正巧呢,前两天有一个孩子拿了一个新的小背篼说是给你家编的,我正寻思着给你送上山,你就来了。”“嗯,二嫂,我就是来拿背篼了。”艾长青点了点头:“对了,二嫂,我不在家的这些日子谢谢你对春兰母女三人的照顾。”“呵呵,说啥呢,都是自已一家人,说不上照顾不照顾的。”罗氏见艾长青拿了背篼就走连忙道:”回头家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说一声啊,自家兄弟别客气。““好的,二嫂,我记住了。”记住了恩也能记住仇,大嫂夫妻二人对女儿做下的事他记在了心头。罗氏看着艾长青的背影抿嘴笑了,她做事可从来不会亏本的!第十七章脚在痛风叶子全都摘了下来,装进了枕套里。越揉越软,闻着就是浓浓的香味。今晚大约又可以睡个好觉了。其实,要不要艾叶枕头她都能睡个好觉,反正倒下床一觉到天亮。她也没好意思问艾叶再听没有听到耗子叫。不过,自己这个家只有一个山洞确实不方便。要不要搭棚子搬出去别住呢。“开春后再计较吧。”艾长青觉得好像没有必要了,开春放榜说不定就搬家了:“冬天外面风大,搭了棚子住起来也冷。”这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咱家的土里发芽了。”温春兰一拐一拐的走了回来兴奋的说道:“香儿,你去看看,那是不是马玲薯芽?”有那么一瞬间她都想直接拔一根回来让女儿看,想想又觉得可惜了。“春兰,你的脚怎么了?”艾长青却看见了妻子走路的异样连忙迎了上去扶住她:“是扭了吗?”“不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就感觉脚痛,去几块地里看了看走回来时更疼了”温春兰倒吸一口气:“可别成了拐子。”“娘,怎么回事?”艾香皱眉好好的怎么会疼,缺钙生长痛,呸,温春兰缺钙倒是可能的,生长的事就不太可能了:“你真没有拐没有扭什么的?”摇了摇头温春兰否认这种可能。“那以前有疼过吗?”是什么隐疾还是老毛病复发。又是摇头。艾香走了过去,一手扣在了温春兰的脉搏上,咳,话说,自己的道行不够深看不出个所以然。“娘,是怎么个痛法,刺痛还是……”望闻问切她倒是会一些。“就像没有力气一样肉肉的痛。”温春兰有点形容不出来:“总之就是说不出来的感觉。”那可能是痛风。搬进山洞有三个月的时间。“湿气太气导致的痛风。”艾香最后下了这个结论。“湿气是什么东西?”温春兰不懂。“就是寻常的时候,你上山挖野菜一身水一身泥回来又没有及时更换,然后就将裤子又穿干了;还有,在这个山洞里住着,贪凉时常坐在地上也会沾上湿气的。”艾香只是举个例子。“那夏天咱们一家大小还睡在地上呢。”艾长青后悔不已:“香儿啊,当时你都没有提醒我们呢。”那时候的人是真正的艾香,当然不会提醒。“而且你娘经常是裤脚湿潞潞的回来。”艾长青叹息道:“当时让你换呢,你总说没事一会儿就干了,不用的。”“是啊,这样也能落下病根?”温春兰真的有点后悔了:“香儿,有没有治?”艾香叶干的艾叶制作成了一个药灸,然后给温春兰灸了几个穴位。说来也奇怪,这事儿她以前并没有干过,在拿起药灸的时候却是很自然的知道该灸在哪些部位。“看来你爷爷教你的并没有白学啊。”艾长青看女儿熟练的艾灸高兴:“他老人家是一个睿智的人。”就是说知道教谁,东西该落在谁的手中。“娘,这艾灸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作用。”艾叶知道痛风主要是冯痛点和肿胀的部分作为施灸的重点,艾灸主要功能就是驱补通调,驱寒邪补正气通经络,调整人体元阴元阳。但是真正有没有效果还要因人而异:“我们要多灸几次,您可别怕疼。”“这孩子,你当我是像叶儿一样小了?”温春兰哭笑不得:“你刚才灸的时候我可有喊痛。”艾香挑了挑眉,娘是没有喊疼,可是她坐在那儿,一只手搭在了爹的手上,爹还让她不要看,将脸侧到旁边,然后,她没有喊疼,因为是爹在疼,她搭在书生爹的手上的部分红红的,疼痛转移的法子是可行的。这位夫妻感情真的是融洽得让人羡慕。一家子没事干就要去刨山药。对,确切的说,现在的山花就是用刨的方式。温春兰负责清理腾子,艾长青就用镰刀去刨。艾香没有错过一个细节:就是每每抬头都能看到他们在撒狗粮,望着对方的眉眼里全是笑意。艾叶这时候完全就只负责耍了,蹲在石头边捣着什么东西,似乎又在“做饭”。她有点郁闷的是自从姐姐摔了后对这种事已不在感兴趣,经常让她自己一人个玩去。艾香觉得自己当灯泡都快被亮瞎了,干脆也找艾叶玩玩。“姐,你看我找好多菜,我们中午就吃这个好不了?”艾叶指着一堆黑黑的东西道:“这是肉嘎嘎。”可怜的孩子啊,童年吃点肉都只能在“办家家”席上才能想象。不知道这又是什么野草,可不可以吃呢。艾叶问她从哪儿找的。“就在石头下面,姐,我带你去找。”艾叶很高兴成功的引起了姐姐的兴趣。艾叶看见了一朵朵像木耳一样的滑滑的东西长在了石头上,石菌。“叶儿,摘,多摘一点,中午咱们煮来吃。”石菌可是灵芝的一种,长在石头上的菌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延缓衰老。只不过阳虚体质脾胃虚寒者不适应吃。艾叶神奇的发现,原来只是办家家搞来玩的菜,真的被姐姐端上了桌。“香儿可厉害了,这样能吃,那样能吃的。”温春兰对女儿的种种要求已经习以为常:“反正我也不懂,她说能吃的我就试试。”“真是难为你们了。”艾长青又是好一阵内疚。山药稀饭粥,配上的是凉拌石菌,滑溜顺咽,挺不错的。“爹,明天我们去卖石菌吧。”都说靠山吃山,一点儿也不假,大石头背面阴暗潮湿,长了很多厜菌:“顺便再背一点山药去卖。”换钱买米买粮,是这个穷家的日常生活。艾长青看着之前换回的米面见底了,也打算着上一趟街。第十八章再次相遇“香儿,你娘脚疼,你们就在家多陪着她。”艾长青笑道:“别担心,我会学着你余叔叔去吆喝的。”“爹,叶儿要去上街。”艾叶想的是那香香糯糯的米糕:“爹,我也会吆喝了,卖了钱我们又可以买米糕。”“噗”的一声艾香没忍住,这小妮子是司马昭之心偏偏还要不打自招。“爹,我要去,娘的腿疼,我还要去给她配两味药一起艾灸。”艾香的理由也是那么的正当。于是还是父子三人去上街,将守家的艰巨任务留给了温春兰。艾长青对此却很是抱歉,还问温春兰要不要一起上街。“我脚疼,才不去凑热闹呢。”温春兰像热恋中的少女一般嘴角噙着笑眉眼里全是浓浓的情谊:“注意安全,早点回来。”艾香想着果然是青梅竹马的婚姻才能保持长久啊,他们将爱情转化成了浓浓亲情,一颦一笑之间对方都能理解。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见多了太多的夫妻因为钱而吵架离婚的艾香真是服了温春兰和艾长青。他们这样一日三餐都没有着落还能将日子过得像喝了蜜一般,艾香觉得以后要好好向爹娘讨教一番了。“你娘温柔贤淑,虽然不识几个字,但是很明理。”艾长青道:“我在你姥爷家上学的时候,她会悄悄的给我在饭碗里埋一个荷包蛋;你娘还要给我缝衣裳;纳千层底儿,手艺比你奶奶的还要好。”原来是这样啊!从小就勾兑好的情感自然是不容易没灭的。“我发誓以后要考功名要让她过上好日子,可是相续守了你奶奶你爷爷的孝耽误了这么些年她也没有半句抱怨。”艾长青叹息一声:“相反,你娘还因为我没有本事而被你大娘二婶三姑挤兑,她受了不少的委屈。”“好在,这一切都快过去了。”温春兰这个亲娘是温柔,温柔得过了,连黄淑珍上赶着来骂她都不还口,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这样的娘可不行。艾香的意思是她来了,她会负责调教好。“是啊等放了榜就好了。”艾长青却理解成他总算要实现当日的诺言了。“连之兄弟。”还未到镇口就遇上了余三:“今天又卖淮山啊?”“是啊,余兄。”艾长青看他身后有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还有一点石耳子。”“老三,快叫艾叔叔。”余三一把捞过儿子的脑袋就往面前带:“这是我老三,叫余有庆,今天陪着我一起上街,再卖一只鸡,准备办过年货。”“艾叔叔好!”余有庆咧嘴一笑,阳光又灿料。艾香看他那个样子感觉特别的纯良。这个时代的孩子们都这样吧。艾香和艾叶自然认得余三的,上次还很感激她,自然热情的招呼了。两家大人又相互介绍了小孩子。“余家哥哥?”艾叶儿拉着艾香的手仰头问她:“姐,我们是不是也就有哥哥了?”这孩子,想哥哥想疯了吗。“他们都不喜欢我们,不让我们叫他们哥哥呢。”艾叶挣脱艾香的手跑上前:“你当我哥哥好不好?”“好啊,我家没妹妹呢,你就是我妹妹了。”余有庆看着小小的艾叶对余三道:“爹,我们将妹妹抱回去好不好。”“傻小子,那可是你艾叔叔的千金。”那能说抱就抱,又不是童养媳:“你艾叔叔考了秀才那们就是秀才家的姑娘呢,怎么会跟着我们当个农家女?”艾叶对余有庆的粘乎让艾香看着都不忍。没有兄长的小丫头到底有多渴望被宠爱啊。余有庆温和的牵着她的手,认真的听着她说看到的各种趣事。“掏鸟蛋我会。”“嗯,我不仅会捉泥鳅,我还会逮黄鳝呢?”“我有弹弓,回头就给你玩儿!”“姐,姐,余家哥哥什么都会,他好厉害啊!”艾叶惊喜的叫着艾香:“姐,我们带余家哥哥回家吧。”“噗”的一声,艾香笑了,个个的占有欲都很强啊。女儿的笑颜如花却深深的刺痛了艾长青。虽然大哥二哥家三姐家都有兄长,但是,他们受着大人的影响对自家两个女儿都不喜欢。越是没有的越想要,香儿也好叶儿也罢,远远的看着他们带着自家弟弟妹妹捣鼓着小儿的各种玩耍却跟没法围上去。每每这种时候,他心里就特别的不好受。家穷,但是他从来不想让女儿的成长有所缺憾。没有兄长的庇护让她们在整个童年的玩耍时都缺乏安全感,那种羡慕的眼神他一直没能忘记。春兰也每次低声叹息说都怪自己肚子不争儿,没能生出个儿子。在春兰的眼里,儿子就是两个女儿未来的依仗。艾长青却在心里发誓,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家,让她们当秀才家的姑娘官家的小姐,他就是两个女儿最好的依仗,未来自己的一切都是两个女儿的。低娶媳高嫁女,但是他不,他要为女儿挑选一门忠厚老实的女婿,这样就永远不会在女儿面前耀武扬武。看着余有庆对叶儿的百依百顺,艾长青突然间心动了。“余兄,小庆今天多大了?”艾长青问道。“我成亲时你还在上学堂,我生了老大师妹在替先生守孝;生老三的时候你们才成亲。”余三满脸自豪:“老三都比你家的孩子大一岁呢,今年十岁了。”“你真是好福气。”早栽秧早打谷,早生娃儿早享福,艾长青想起了爹娘的念叨。“啥福气不福气的,三个小子,光是娶媳妇我就要愁死。”余三一脸的焦虑样,心里其实乐开了花,他是三个儿子呢,看向旁边的艾香艾叶却依然有点小小的羡慕:“要是有一个女儿就好了。”有那么一瞬间,他真的想向艾长青调换一个了。不过,他和师妹都是读书人,读书人重情,不会像庄稼汉子一样心大,换儿换女说换就换,就像换条阿猫阿狗一样。余三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他懂得分寸,不可能的 事就不要提。第十九章这药不卖爹,我想要给娘配点药。”艾香看见了场镇口的百草堂,知道这是中药铺子。“香儿,咱们先卖了淮山再去买吧,否则的话晚了就没人买了。”一是没钱,二是没时间,做什么都得讲个先后顺序才好。“爹,您先和余叔叔去卖淮山,我一个人去看看就好。”艾香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探行情,人越少越好。结果,艾长青这个二十四孝爹害怕艾香走丢或被人拐了。“艾叔叔,让我陪着香儿妹妹去买药吧,这镇上我几乎每天都在跑,丢不了!”余有庆站出来拍着胸脯保证道。“我看行。”余三对艾长青道:“让有庆护着香儿,我们先去卖东西。”艾叶却选择跟站哥哥姐姐走。一手拉着姐姐,一手牵着哥哥,艾叶还调皮的吊起了脚说自己不用脚也能走路,像飞起来了一样。真羡慕无忧无虑的艾叶啊,聪明活泼胆大可爱,具备了童年的所有美好性格。百草堂店门前有一副对联:但愿世间无人病,宁可架上药生尘。横批:天下平安。这倒应证了现代圈内的一个笑话:现如今遍街药店,相距不远,争相倾销,大打横幅:买十赠五,多买多赠,购药满128元送10个鸡蛋。各种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最好的人小偷:盼你有钱。现实版的就在眼前,艾香笑了笑走了进去。这个百草堂并没有名字那么宏大,一间大大的屋子,靠墙的地方一排黑黑的药柜矗立显示着年代久远。一个年纪半百的老头儿两手揣进袖口里正眯着眼睛打盹儿。旁边一个看似学徒的小年轻坐在那儿拔弄着算盘。见艾香一行进门,抬头看了看,并没有理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