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吧,就这么一个酒楼也长脸。“要我说,你就不该在京城开。”方茹原本不想管儿子的事的,她这次想要回去了,没准儿就不会再来京城了。可是,放任一个儿子不管,她又做不到,不如让儿子回州府什么的开吧。“娘,这事儿不行的。”开一个酒楼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那可是削了他一层的皮。因为艾风和艾香都不准他动用一品香的人脉,再加上也不能和一品香的菜品雷同,一手一脚办起来。他可真正是绞尽脑汁。“娘,我要将这个店做成我百年老店,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艾草道:“您劝儿去哪儿也不会去的。”“儿大不由娘,娶了媳妇忘记了娘。”方茹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看着桌上摆的两幅碗筷:“谁要来?”“儿子陪娘用餐啊。”艾草道:“儿子从早忙到现在还没有吃饭呢,您不会不让儿子陪您吃吧。”好吧,陪!方茹一边吃一边想着家里的那个新妇。总算是没在她的监视下吃饭了,也能舒舒服服的敞开肚子吃。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方茹无意中在院子里听见两个丫头议论,说大太太吃得多,果然是乡下来的。那一刻她恨不能揪出来狠狠的罚她两个一顿。结果一看是儿媳妇院子里的丫头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就艾香所说的家和万事兴。罚了又有什么作用呢,只会让矛盾越发的深沉。为何会有这样的话传出来,还不 就是儿媳妇多嘴,或者是她身边的婆子丫头对自己这个乡下来的婆母带着偏见。方茹这些年的胃口一直不错。这也是她能强悍的像一个男子一样的原因所在。她说过,吃得受得,吃不得怪不得。在她看来,能吃就是福。结果在自家儿子院子里吃还这么憋屈,生生给自己按了上饭桶的罪名。这可真是一个好儿媳。艾草看着老娘脸上阴晴不定的表情,再看着她将一盘盘的菜一扫而光,惊讶的瞪大了眼睛。“看什么看?”回过神来,方茹看清自己清空了三个盘子脸上也有些 讪讪了,这是吃气呢?“娘,我怎么有一种我虐待了自家老娘的感觉?”真的,母子二人用餐,艾草让人准备了两荤一素一汤,结果,除了汤以外,三个盘子自己几乎都没有动筷子就被娘吃光光了。“虐没虐待老娘不知道。”方茹没好气的 说道:“不过,老娘觉得你是一个奸商。”啥?“这三盘子的菜份量太少。”对,一定是这样的。方茹为自己的大胃找着借口:“看看,盘子大菜却少,你这样的生意哪来回头客。”冤枉!艾草真的想要去击鼓喊冤的冲动。老娘也不去厅堂里看看,哪一桌的客人不是吃后还余下一大半的菜。艾草还想着这样真是太浪费了,他都有减少份量的想法。但就怕被人说他刻薄了一点。结果,千算万算,没算到第一个说他的是亲娘。“娘,我酒楼里的十有八九都是回头客。”艾草是第一次做自己的生意,风渊不是那小气的人,也将自己经营的理念告诉了他,并且在他酒楼开张的当天还亲自来吃了一顿饭,目的就是给他撑腰,破了传言里说他得罪易王世子的不好言论。用自己的真心的诚心做起来的酒楼是艾草的骄傲,哪会没有回头客呢。“娘,您去看看那些客人会剩下多少饭菜。”艾草道:“真的,娘,我真的很大方了。”只是您老胃口这么大,会不会撑住啊。方茹是黑着脸出的酒楼,她又被儿子嫌弃说吃多了。路过白氏药坊的时候去看了艾香,将自己的苦水全都倒给了她。“我是不是特别的没用啊。”方茹第一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的怀疑:“这么点事儿越办越糟糕。”“没有的事,大嫂,胜败乃兵家常事。”艾香听到这儿抚额了,觉得方茹与她新儿媳之间只能用四个字来解释最为恰当不过:“八字不合!”第八百二十一章又见孕吐关小莲是时隔多年怀二胎。“真是惯个性了!”关氏看着女儿被丫头搀扶着吐得一塌糊涂回来又气又急:“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也没现在这么难受啊。再说了,现在你身体比当年要强多了,怎么会吐成这样。”条件好了,怀个孩子怀成了少奶奶的模样,娇气得不得了。“娘,您别说我了,我心里难受,我得躺躺。”关小莲眼角还包着泪花:“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呢。”用她老娘的话讲,这就是没福气的人。穷的时候怀孩子生孩子都没遭过罪,现在居然孕吐得这么伤心。再一次怀孕,夫妻二人都很高兴,连儿子听说有小妹妹了也憧憬得很,还将自己的一些玩具分享出来说给妹妹玩。甚至连方茹给他做的一些好吃的糕点都要留着给小妹妹吃,还是黄淑英好说歹说解释妹妹小,一年半载的吃不了,他才念念不舍的吃了的。怀孕是一件幸福的家庭的延续,是一个快乐的源泉,也是一份信仰的保持。孕妈妈们受到的困扰也就多了,恶心呕吐,胸口烦闷,闻油腻异味即吐。关小莲虽然没有油盐不进,滴水难沾,却一样饱受了这种痛苦。艾风为了让妻子减轻痛苦,查阅医书良久,最后没辙,直接去找了艾香。一来她是师傅,二来她也是过来人。“调节情志,心情放松,顺其自然,饮食清淡,进容易消化易?收营养均衡的食物。”艾香记得她在赵四大夫那里看他接诊过一个严重呕吐头晕厌食甚至食入即吐的病症。“赵四大夫说这是妊娠恶阻,又叫妊娠呕吐、子病、病儿、阻病,是妊娠早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这种情况与孕妇的体质,饮食习惯及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妇人元本虚嬴,血气不足,肾气又弱,兼当风饮冷太过,心下有痰水夹之,而有娠也。”艾香道:“赵四大夫孕期呕吐的原因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早在之前,艾香也觉得孕吐是正常的,是无治的。拜了一个师后,艾香又学到了很多。从根本上讲,孕吐和孕妇的体质有着莫大的关系。关小莲这一吐也是同样的道理。孕前体质好,健康优雅心态乐天,自然就充实,孕期反应不会很大。而生产过一个孩子后,她既要兼顾着孩子的成长,自己又要努力学习,还在药坊上班,每日里忙忙碌录的,看似生活比以前好了,实际上她更累了。“都说孕吐不能吃药,其实,中药出自于世间万物。”艾香被赵四大夫狠狠的批过几次,什么叫不能吃药,每一口吃下去的都是药。大米是中药,清热利尿祛湿养胃;山药是药,健脾祛湿养胃;陈皮是药,燥湿化痰行气养胃;生姜是药,温中散寒止呕养胃;花椒 辣叔油盐醋茶,甚至灶心土都是中药。“这些都可以发挥到很的治疗作用。”艾香道:“你试着调理着给她吃吃看。”反正艾风也是一个大夫了,赵四大夫当日里对孕妇开的药方艾香也看过,无非都是些极其平淡的。“我知道了。”艾风点了点头,不是不吃,估计是没吃到合适的东西。“合理饮食,因地制宜。”艾香初听到这个结论的时候愣了一下,后来才明白赵四大夫说的是在哪里生活就按照哪里的生活习惯去做。而不是人们常说的我是哪儿人,吃不惯这儿的东西。气候是属地的,人在哪里,就跟着当在的气候来。艾香当时跟着赵四大夫学习的地方是盆地,气候属湿热,夏天烦闷汗出不畅,水汽充足,饮食上必需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肉类少吃寒冷的生冷水果鱼虾海鲜,一是会加重湿热,热人昏闷不适,二是寒易伤阳,加重呕吐的发生。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祖宗的话是有着深刻道理的,违背自然规律,大自然肯定是要作出惩罚的。因时制宜,饮食生活规律,夏天就该进夏天的食物,冬天也应该进食冬天的,反季的再昂贵也是白搭的。赵四大夫的这个理论和自家爷爷倒是一致的。艾香记得上辈子,老爷子从来不会吃反季节的大棚里产的瓜果蔬菜什么的,他说那是找死。家里年轻的一辈人说他享不来福气,冬天明明可以吃上夏天的东西居然不吃。老爷子只说愚昧无知,也懒得费力气去解释。经过了赵四大夫的一番讲解后,艾香才明白了他是将中医学到了精髓里。大棚反季,就是反自然的东西,还一种可能就是加了现代的一些高科技。事实证明,高科技的东西在吃上未必就是好事。饱了口福之后赫然发现,这样有毒那样有害,真正是人类的悲哀。艾香在老爷子的潜移默化之下也鲜少去买反季瓜果。夏天更是绝对不会沾染什么冰冻的食物,冰淇淋之类的压根儿就绝缘。才刚读大学的时候同寝室的同学都吃看她不买来吃,还当是她家庭条件差,于是好心的要请客。艾香总是笑着拒绝说自己吃了要拉肚子。而事实上是吃了哪怕现在不拉,以后也会拉的,冷饮是人类的大忌。吃了会引起肠胃紊乱,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一来二去,她成了寝室甚至班级学校的独特风景。每每遇上什么运动会之类的,同 学们都以喝一瓶冰镇饮料为幸福时,她却是捧着自己的水杯灌着温温的白开水。那什么这样饮料那样饮品全都与她没有关系。私下里,同学们都送了她一个外号:白抠门,葛朗台。当年的白艾对此总是置之不理。在她看来,忍得一时之口欲,换得一生之康宁。她以为自己可以长命百岁的,哪知道会这么短命呢。“姐,您想什么?”艾风的话将她拉回了现实。“噢,我就在想我该将这些事也写进医书里。”艾香迅速掩饰了一下那次意外的情绪:“这孕吐也是病!”原来她从不承认的,经了赵四大夫的指点后她明白了这个道理。第八百二十二章解决方式孕吐是病,是病就得治。先讲了宜地制宜。现在又讲因人制宜。“阴虚体质的孕妇少吃煎炸烤等燥热之物。”艾香想起现代不少孕妈妈嘴馋,禁不住诱惑时不时想要去撸个串什么的,那可是标准的爽一时悔一世啊。阳虚少吃生冷瓜果等伤阳之品。气血虚弱的适当进补,固元培元,太不能过。所谓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要恰到好处的补。艾香知道在现代因为不孕不育症的高发,孕妈就是一个家庭中的宝,熊宝一样让人稀罕,吃什么都紧着她。这补那补,结果补成了高血压高血糖的大有人在。事实上,人只要正常的能吃能睡,适当的补充一点营养成分就足够了,哪需要刻意的去被呢。多补无益,弄巧成拙。艾香一边想一边写。湿热较重的吃水分含量丰富的水果;痰湿较重的少吃甜腻之物。总之,孕吐的解决方式就是选择适合孕妈体质的食物搭配,制宜饮食避免肥甘厚腻,生冷瓜果等伤胃之品。艾风只是想来讨个经验,没料到还受教了。最为关键一点是,艾香还教导了他一个绝招,按压穴位缓解。都知道,孕妇可不是随便能按的。“这要因人而宜,你先试着看看给小莲按一下内关穴,太冲穴试一试。”艾香道:“此穴可以疏导水湿,宁心安 神,理气镇痛,降逆止呕的功效,对胸闷气急,打嗝,胃痛,恶心有疗效。当然,也是因人而宜的,你先按着试试,觉得舒坦就多按压几次,要是稍有不适就得停下来。”凡事都没有绝对的。艾香永远记得同病不同方宜人而宜的宗旨。在用药止呕上,艾香也将在赵四大夫那儿淘来的经验一一告诉了艾风。“《金既要略 妇人妊解病脉证并治》记载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 主之。”艾香对艾风道:“《傅青主发科》则认为肝血太燥,肝急则火动而逆也,故于平肝补血之中,加以健脾开胃之品,宜用顺肝益气汤。”在赵四大夫那儿学习的三年时间里,艾香有空读了很多著名医学医案,从中受益匪浅。学医本就是一项活到老学到老的脑力活,艾香一直是这样认为的。现在也将这种观念传授给自己的徒弟艾风了。脾胃虚弱证见呕吐清水或食糜者,则健脾和胃,降逆止呕;肝脾不和证见呕吐酸水或苦水,口干口苦急躁易怒者则清肝和胃,平冲降逆止呕;气阴两虚见证见呕吐剧烈,形体消瘦,神气不足,四肢无力者则养阴益气和胃止呕。艾风受益匪浅,回去后就仔细给关小莲把了脉,结合了种种症状,然后给她做了食疗。“怀孕之后阴血聚以养胎,冲脉之气较盛,冲气上逆,导致胃失和降,或肝胃不和进而发生本病。艾风开导着关小莲。为了让媳妇儿能养好身体,艾风变着花样的给她做吃的。砂仁粥暖脾胃,助消化,补中气,适合脾胃虚寒的关小莲。“我来吧,你只需要告诉我怎么做就好。”关氏对这个女婿是满意得不得了,没一错处可挑。挣的钱全部养家不说,还养着她和自己的儿女。而对女儿则是关爱有佳了。也是在徐家湾住的时间长知道了这个小白大夫本姓艾,乃是皇后娘娘的堂弟。这样高贵的身份居然愿意娶自己家闺女。她可是去庙里烧过多次香的。背着女婿也告戒关小莲一定要对女婿好。“娘,我做一次,您看怎么做,回头就可以多做给小莲吃。”艾风能下厨,也是受了伍志帆的影响。想当年,堂堂正正的定安侯爷都可以给自己的姐姐下厨熬汤,自己又怎么不可以为媳妇儿煮粥呢。艾风还告诉关氏,除了这砂仁粥外,还可以煮双汁双米粥,糯米粥,藿香橘皮红糖饮,这些都适合关小莲吃。“反正变着花样的做饭菜给她吃,吃到她喜欢吃的为止,这样就会养少她呕吐的次数了。”艾风感慨道:“为了给我生孩子,小莲也是受苦了。”这女婿,真是好得没边了。女人不就是生孩子的吗?关氏背地里对关小莲小声嘀咕,都怕女婿对女儿太好了惹了婆婆黄淑英的不高兴。“你呀你!”黄淑英没有不高兴,不高兴的是艾长东,他私下里就念叨过两三次了,说艾风对他亲爹娘也没有这么好过,也没见他下厨煮粥熬羹的:“儿子对儿媳好,她们夫妻恩爱是家庭兴旺的表现。”艾长东没明白。“你看看他幺叔,想当年谁不说他是宠着他幺婶啊?”特别是黄淑珍,没少说酸话。现在想来,那才是真正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啊。“你看幺房,现在过得风生水起的。”黄淑英笑眯眯的看着院子里夫妻俩相互搀扶的年轻人道:“我倒是希望小风能多像他幺叔学学 ,能对儿媳好,这样多生几个孩子,让咱们家也兴旺起来。”一就到艾长青,艾长东就没有语言了。好像是这样,老幺对温春兰的好背地里嚼舌根的男男女女都不少。当年娘也嘀咕过说老幺将一个媳妇儿宠上天了。谁也没料到吧,当年一个穷秀才的女儿会是皇家国戚,现在的皇家郡主,皇后娘娘的亲娘。当然,他也没指望着说关小莲有这样的本事存在,只不过,宠女人好像也是一种本事吧。反正,他这辈子就没干过,又或者是干不来这样的事。再看一眼比自己小很多的黄淑英,没来由得觉得亏欠了她不少。这女人说起来也是一个命苦的,当年稀里糊涂的跟了自己生下了艾风,受尽了折磨了罪,没想到临到老了最后的路还由她来相伴。宠女人是吧,要不,他也学上一学?第八百二十三章雨过天晴黄淑英真是被艾长东吓着了。“你确定能你给我梳头?”之前他吃饭都捏不稳筷子,现在虽然能捏,手还是很抖的。这天早上起床,居然拿了梳子要给自己梳头,黄淑英不知道他发的哪门子的疯。“不是说要宠自己的女人吗?”艾长东讪讪道:“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宠,别的本事我也没有,就从这些小事开始吧,我来学着给你梳头。”黄淑英看着眼前的男人眼泪大颗大颗的流。之前是姐夫,她从没有想过要怎么样。和黄淑珍的阴谋失败,阴差阳错之下变成了他的妾室。生下儿子却受了非人的折磨,自己心一狠抛弃儿子就走了。再遇时物是人非,他瘫了,黄淑珍像嫌弃狗一样的嫌弃他。自己看不过眼,一句话没想到成真了,更没想到的是,他不仅给了自己名份,还让自己得到儿子的原谅。京城大户人家的老太太,身边有丫头婆子伺候她。“行了行了,你快放下。”黄淑英边说边破涕而笑了:“刘妈给我梳头我都没让,又怎么敢劳动你这个大老太爷呢,我自己来就好,别让人看了笑话。”“谁敢笑话?”艾长东道:“我给自己的媳妇儿梳头还不允许了吗?”黄淑英真是被艾长东的固执给折服了。没办法,只好坐在他的面前,由着他笨拙的折腾吧。艾风要去白氏药坊当差提前,早餐都用得早,这会儿两位老人还没有出来。刘妈去催了一次出来眉眼里都是笑。“老太爷在给老太太梳头,我看他扯着老太太都痛了,老太太还说不痛,还说好。”刘妈低声对关小莲道:“我看老太太是乐在其中,这早餐啊,一时半会儿是吃不成了。”这老夫妻俩在搞这个?关小莲愣住了,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关于这一对夫妻,艾风是一点儿也没有隐瞒的,一五一十和盘托出过的。关小莲也心疼自己的夫君。黄淑英没来的时候,关小莲私下里就觉得她肯定是一个势利眼。再次回到公爹身边,不外乎就是想要一个富足的晚年。直到看到艾香方茹对她都很敬重的时候,关小莲的这种想法才有所改观。今天艾长东这拔神操作让她看不清这里面卖的是什么药了。“娘,小莲,我们先吃吧。”听到爹娘在玩新的一套,艾风让刘妈将早餐出了出来单独给他们留下了。随便他们怎么折腾,只要他们高兴就好。艾风觉得自己没有实力供爹娘像幺叔幺婶一般云游四海过逍遥的日子,但是允许他们也有自己秀恩爱的方式存在。爹娘好,便是晴天。黄淑英出得院门时已是日上三竿了。一张老脸上全是红晕。这老头儿还真是折腾。非要梳头,一梳就是足足一个时辰,连早饭都的时间都错过了才惊觉。她的头发估计都抓掉了一半吧,扯得整个脑袋都生疼。偏偏,自己还讨贱的由着他折腾,耐心的教他怎么挽怎么梳。头发是梳出来了,就是有点见不得人了。“爹,娘,用早餐吧。”关小莲实在是没忍住看了看黄淑英的头发,还好,不算乱。刘妈立即就将早餐端上了桌,哪知道,艾长东就像是没有秀够恩爱一样,非得亲自给黄淑英舀粥布菜。搞得黄淑英都有点手脚不知道往哪儿放的感觉。“这些年,你尽心尽力的伺候我,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端着饭,艾长东还要发一通言:“淑英,往后余生,我们好好过。”娘呀,太煽情了!关小莲在旁边听着都忍不住鼻子发酸了。“嗯,我们好好过。”黄淑英鼻子一酸,眼泪又要掉下来了,连忙低头喝粥以掩饰自己的动容的脸。还在儿媳和下人在呢,她可不能失态,她是老太太。艾风晚上回来的时候听了关小莲转述的现场场景后略一沉思。随后在院子里单独找了黄淑英。“娘,我听说我还有弟弟妹妹?”艾风想要确定一下,这一对兄妹值不值得相帮。按理说,嫁了的娘倒了墙,他完全理由可以不管他们的。可是,娘既然回归到了自己的身边,让这个家完整了,他就有义务让她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很好。”黄淑英不知道艾风的意思:“你放心,他们不会拖累你的。”她嫁给艾长东的事也写信回去告诉了儿女,儿女们都说尊重她的意见。而且,他们拒绝黄淑英拿钱补贴他们。这一对儿女说不管再苦再累,也不想被人说是自己卖自己的亲娘。他们希望黄淑英的嫁人只因为喜欢和愿意,而不是看中艾家的门第和钱财。这样表态让方茹很是满意。黄淑英也将儿女的意思转述给了艾风。“娘,看来他们都是好的。”这样就好,像那种贪得无厌的人艾风肯定是避而远之的:“娘,如果他们有心到京城来谋生的话,我是可以帮忙的。”别的不说,艾草的酒楼就可以安置下来的。“不用不用。”黄淑英连忙摇头:“他们就这样过就好了。”让儿女来京城,倒是可以一家子团聚,到底又是她和别的男人生的孩子,怕艾长东心里有意见,反倒是不和谐了。“放心,只要是好的,我相信爹也是大度的人。”艾风是真的想要帮衬一下他们。当然,他又不是没事找事的人,若是不好的,那绝对不能沾染。寻着了机会,艾风将自己的想法与艾长东沟通了一下。“当年是我对不起你娘,对她不管不问导致她受了这么多罪。”艾长东倒是清醒:“也幸好遇上了好人,要是遇上歹人没准儿就再也见不着她了。”比如直接哄了骗了卖到楼子里去什么的,哪还会有今日的黄淑英呢。“她如果想他们了,就接来吧,我倒是没有意见的。”艾长东道:“小风啊,爹也对不起你。”这一句对不起压抑在了他心里好多年。“爹,没有的事,我挺好的。”艾风长长的输了一口气,这个家算是雨过天晴了。第八百二十四章老娘白发黄淑英的满头银丝让艾风心里很难过。他记忆中的娘亲也该有年轻的时刻。满打满算,黄淑英还不到五十岁,比温春兰都要小。且不说容颜比温春兰老上许多,也没有她的高贵优雅,她这一头的银发就让自己心酸不已。生活的磨难都记载在她的头上了。未老先衰,艾风觉得这是病,他想要给娘治好。“白发确实是衰老和疾病的表征。”艾香听艾风说想要给老娘治发白的时候就觉得他还真是一个孝子:“不过呢,人到四五十岁后渐渐变白也正常。”“不管怎么样,我总要试一试。”艾风道:“或许会有效。”孝心也会感动天的。为了艾风的这一片孝心,艾香也是翻箱倒柜了。在《黄帝内经》里,艾香看到的是头发变白与人体衰老和阳气衰竭有关。头发与人体内肾、肺、脾胃等关系密切,肝腑功能正常头发就乌黑靓丽滋润,反之如肾虚、脾虚或肺热,发头就会变白或干枯。要治白发,看来还得从这方面入手。艾香知道,何首乌是乌发生发,悦颜色的首选之药。“何首乌粥试一试。”艾香道:“都说药补不如食补,这个方子对血虚体弱,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者也有效。”艾风看过方子,何首乌,粳米,大枣的配方。先首乌浓煎去渣,入粳米大枣慢火熬粥,将熟时适量放入冰糖,每七天食用一两次。艾香的医书上就加上了这么一道验方。将其补齐全是必然的。为此,她和艾风一起研究查阅,墨旱莲也有补肾益阴,乌发生发的功效。“看来我的膏药又可以多两种了。”这就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墨旱莲、黑桑椹、何首乌,生地黄、白茯苓,水煎对汁,加蜂蜜熬膏,对肝肾亏虚,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有效。根据这道方子,艾香还让人做了旱莲生姜膏,也是乌发生发的疗效,也有润肤黑发的功能的。艾香记得赵四大夫在离院的时候治过一种旱莲丸,为此特意跑去海亲王的庄上找他。因为皇上的病还没有彻底的治断根,海亲王也欣赏这么一个看似寻常的老头儿医术比御医的高,盛情的挽留了他再在庄上住一年。住一年也行,但是他有条件,就是要什么药材都要提供过来,他要研制药丸。具体什么药丸他也不会告诉海亲王,但是偶尔也会拿一些来应府交差。海亲王什么时候差过钱,要药材也简单,直接告诉皇上,要什么内务府就送什么,谁也不敢说半个不字。为此赵四大夫很喜欢,大有乐不思蜀的感觉在里面。见到艾香来,还问今昔是何年。他甚至有一种时间过得真快的感觉,以为艾香是来接他的。“师傅,我就是来请教一下您的。”艾香提出了他制的旱莲丸。“你是想给谁治白头发吗?”赵四大夫不相信艾香连这一点都不知道。“是的,我大伯娘,年纪不大满头银发。”艾香就将艾风的孝心当成她自己的讲了:“我寻思着怎么也得给她治一治呀,回头不是砸了我自个儿的招牌,被人称是神医,结果连自己亲人的白发都治不了。”“去去去,别打我的药丸的主意,谁打主意我跟谁急。”赵四大夫满脸的不高兴:“在她那儿表了孝心,那你在我这儿呢就表示没有孝心。”小气!最后拗不过艾香,赵四大夫将药方告诉了她。“说你笨还不承认,不就是一个方子吗,自己拿回去依样画葫芦不就制出药丸来了吗?”赵四大夫随便还丢了一本破破烂烂的书给她。“万病回春》卷五”艾香惊讶了,这老头儿什么时候有秘笈了。“别看我,这是海亲王丢给我的,我眼睛不好使,你要稀罕你拿去看。”赵四大夫道:“他也是欺负我年老识字不多,丢给我干什么?”艾香哭笑不得,哪有这样的医者,这可是古代医书秘方啊,在现代简直就是珍宝一样的。得,在他眼里还是破烂一堆,一点儿也不值钱。抱回书,再想着赵四大夫说的几样方子,艾香真给制出了旱莲丸来。“估计着和师傅那个差不多了。”艾香捏着黑黑的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药丸:“这个吃了会有效吧。”墨旱莲、生姜、生地黄,炒杜仲、五加皮、赤茯苓,细辛、补骨脂、枸杞子等,外加核桃仁之类的,味道有点怪,好还能下咽。“师傅,谢谢您!”艾风感动不已:“希望这个药丸有效。”“不管有没有效,你的孝心很值得表扬。”艾香觉得做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没有效还真是难说。对于谢字,艾香也不想担着。毕竟,这种事是相互成全的。如果不是艾风有这种想法,艾香肯定是没有想到要制这种药膏药丸的。而且,既然是制出来了,春兰娘说她有几根白发了,那就送一些给她服用吧。一个制作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