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红楼之穿成北静王> 《红楼之穿成北静王》TXT全集下载_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穿成北静王》TXT全集下载_30(1 / 1)

太妃点了点头,“正好一起讨王爷示下。”水溶道:“正好喜事成双,只是要辛苦太妃了。”老三虽然是庶子,却也十分出挑。这一两年里亲自带兵出击杀敌,甚是武勇不说,亦晓得用兵用人之道,且颇能进退。王爷心怀大志又气量宽宏,老三将来说不好也能得场泼天富贵……这都是亲哥哥的评价,再说侄女跟老三还是“自由恋爱”,太妃乐见其成,哪里会嫌辛苦?一家子其乐融融,等散席后水溶与黛玉慢步回屋。刚踏进院子,黛玉迎着水溶的目光悠悠道,“王爷,我也十九了。”水溶想也没想,“我二弟不是比你大半岁吗?”黛玉不吭声了,只是她依旧盯着水溶瞧,双颊……慢慢染上抹绯红。水溶的视力有系统加持,自然是绝顶的好。此时天都黑了,除了水溶和黛玉两个,旁人都看不出也感觉不到王妃的脸蛋已经红透了。小图标也及时点评,“怎么觉得有点……幽怨?”“她能这么勇敢,我有点意外更有点激动。小图标,不该看的要自觉屏蔽啊。”小图标刷了一个由心桃组成的“懂”,飞速往角落一缩,连金色的“呼吸灯”都不闪烁了。水溶暗笑,双手果断一捞,给没防备的黛玉来了个结结实实又温暖的公主抱,他也不说话,就迈着步子往屋里走。黛玉靠在王爷身前,不仅心砰砰跳,更是羞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作者有话要说:娃也不远了,剧透一下,第一个是女孩儿。第六十三章说来惭愧, 把林妹妹娶回家,什么怜香惜玉百般恩爱,那都是没有的。水溶依旧忙于工作, 没花费什么精力和时间特地培养夫妻感情, 最多就是晚上给黛玉答个疑, 黛玉还偏偏全无怨言。水溶自觉陪黛玉的时间太少, 那便尽量给予对方空间和自由。而黛玉似乎是把水溶给予的这些视作尊重和信任的明证,一来二去夫妻俩就很有些互敬互爱夫唱妇随,共同奋斗的意思。黛玉心思细腻,水溶不好揣测,只说黛玉应该心情还不错,不至于心事重重思虑过度, 不然她真能病倒给你看。反正结论就是黛玉心甘情愿……水溶此时搂着他媳妇, 而他媳妇的手则随意地搭在他的腰间。托系统的福, 水溶的身体都处在最佳状态,所以……一发即中的几率超高。他当时跟黛玉解释暂不圆房的缘由有一半是他的真心话:依黛玉当时的身子骨, 万一有孕在身, 差不多就是得了催命符。另一半原因,当然是水溶对十四五的小姑娘下不了手, 哪怕这个小姑娘美若天仙,特别是他的菜。入睡前, 水溶翻了翻商城,发现怀孕提醒功能只要十块钱……永久版,不论次数。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直接买了。话说成婚四年无子,若非水溶尚年轻且威望甚隆,从太妃到心腹老臣,怕不是要轮番上阵劝他广纳姬妾。姬妾……要么干脆不认字,要么连道初中数学题都不会做,倒不是瞧不起文盲,水溶肯定和这样的没话说,更处不来,哪怕对方貌美似天仙。殊不知成婚四年间,紫鹃与红玉两个深得黛玉信重的大丫头,也或直白或委婉地提醒黛玉要好生拢住王爷的心。黛玉一直是听着,但笑不语:王爷素来眼高于顶,王爷出的第一本题集都做不完的女人,王爷必定不会看在眼里。只不过她的丫头们聪明伶俐不假,但也是……做不完习题集的那类人,所以这话她就搁在心里不用说出来了。这夫妻俩莫名来了回心意相通,感情也在如水流的日子里稳定上升。却说这天晚上二人睡得比平时早上许多,毕竟饭后回屋就……一起探讨起生命的本质了嘛,第二天醒得自然也比往常早。黛玉枕在水溶肩上,稍一抬头,就对上了丈夫温柔的目光。她也不躲也不避,只是抬手掰扯起在新建药厂她的种种举措。粤州洋行来了掌柜和管事,逛过广宁城后爽快地签了大合同,香皂的基本以及改良版制造方法,水溶就当做搭头送给了粤州洋行,能做主的那位掌柜更是打包票:洋行的香皂绝不卖过长江。水溶谢过他的好意,却不以为然:自家以及送给宝玉的那家日化作坊仍旧日进斗金,供不应求。然而几年来书信不断,水溶和宝玉有足够默契,“山寨品”质量越来越好,价格亦更实惠,他们便都不愿意再扩大日化工坊生产香皂和护发素的规模。水溶是嫌弃这两样技术含量低,靠权势垄断又如何,一样没意思。他已经决定在过阵子就干脆开放制皂技术,允许小商小户自行煮皂售卖。而宝玉好歹在王府读了好几年书,哪里愿意坐享其成,如今他正在着手研发新玩意儿:口红、散粉和润肤露。他为技术问题所困扰的时候,直接写信向水溶求解……真是一点不客气。黛玉不客气也就算了,宝玉……水溶听黛玉说起药厂些许困扰她的技术问题,难免想到一直当做对照组的宝玉。水溶摇了摇头,低头一瞧,在床头灯的照耀下,黛玉的小红脸简直无所遁藏。水溶恍然:害羞了啊。大概是不知道该跟我说什么,便干脆说起工作?他托起黛玉的脸,就在人家的额头上亲了一口。黛玉猝不及防之下,忘词了,就抬头呆呆地望着水溶。水溶笑道:“再看再亲你啊。”黛玉闻言眼神便躲闪了一下,旋即又盯了回去,结巴了一下,“怕……怕你不成?”水溶大笑,还能真怕了她不成?黛玉……一时嘴硬,最后只能讨饶。话说又到了年底,水溶这天集中召见各个管事听取报告。目前日化厂和药厂水溶都给了黛玉,而已经建到第四座的纺织厂则分别作为礼物或者将来嫁妆送给了太妃与水溶的两个妹妹。然而厂子可以送给自家人,销售渠道依然捏在水溶手里,毕竟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基本都是王爷的主意,那么卖什么怎么卖还得王爷说了算。因为青霉素和红霉素目前都是王府专供,“等闲之人”只能听说其名而不得见其形之外。感冒药和外用药都能随便买到,唯独退烧药需要医生的药方。而纺织厂里最时髦棉毛混纺衣料也是大大方方摆在店铺里,有库存就能买到,不问买家来自何方大,但产量不大的羊绒再经过独门防水处理后纺成的织物,水溶暂时不外售。抛开几样“杀手锏”,王府轻轻松松年入百万,王府上下可谓人人面带喜色。广宁每个有都至少有一支来自粤州的商队,风雨无阻,即使数九寒冬,街面上依旧人来人往,骑着雄壮骏马,身着深蓝色厚实羊毛大衣头戴皮帽各个瞧着都身高体健的精锐组队巡视维持治安,却半点不肯扰民……只看这景象,就不奇怪北静王能有余力在西边封地之外修筑多个哨站,还在辽河边上兴建数个卫城与关卡连成一片,用以屯兵驻守。这是典型的自保有余,进取不足。辽东巡抚琢磨北静王,也琢磨了好几年:真正封疆裂土,做到不难。这几年越来越冷,据说今年中原粮食都减产两三成,若非皇帝果断免去税赋,中原百姓怕是不少要过不下去了。想到这里,辽东巡抚便跟夫人叹道:“咱们辽东城里不见饥民,全赖北静王之功。”水溶都就藩三年了,声名远播,基本关外百姓,包括西边和西北边的中小部族但凡日子难过,便干脆结伴,举家或是拉上朋友亲戚南下,往广宁谋生去:只要老老实实的,广宁城基本来者不拒。一大家子,只要一个人能进厂子工作,其他人随便找点活计,又或者有两个人能进王府的庄子哪怕是做杂活,足够一家人站稳脚跟,吃饱喝足了。巡抚继续道:“广宁城兴盛繁华,咱们辽东城里你瞧着哪里像是遭过灾的?”今年关外大多数地方收成只有往年的一半稍多一点,能多一点也是农户们已经有所预料多少习惯了些的缘故。“我知道你素来把三丫头当心头肉,北静王有爱兄弟,王府二公子是个爱武的……不失为一门好亲。”巡抚夫人轻声道:“老爷的苦心我都知道,我是心有忧虑,但……媒人上门三丫头就美滋滋地在房里梳头打扮,我这个当娘的还能说什么!”北静王已成东~北~王,不同意这么婚事,纵然贵为封疆大吏,又能有什么好果子吃!横竖都要低头,当然就痛快点儿。几天后,水溶便收到巡抚大人的亲笔信,应下了这门亲事。把二弟叫到眼前,看着这个理科文科都能混及格,但对兵事极为感兴趣的弟弟涨红了脸,对着他一直傻笑……水溶都不逗他了:尽快让这个傻弟弟抱上老婆就是。年底本来就忙上天,又跟二公子的婚事赶在一处,太妃早就是熟手,又有得力助手,倒还撑得住,目前都是样样妥帖。而黛玉身为王妃,更不能躲懒,水溶的两个妹妹也要搭把手……这天正是正月初五,热热闹闹过后,水溶因为多喝了几杯,烤肉吃得又有点多,便特地绕远走回廊多吹吹风醒醒酒,走着走着就听一墙之隔的小花园里有人说话。声音非常轻,若非有小图标帮助识别,只会以为是风声而忽略。“今儿夜色真好。”这是他三弟的声音。“是啊,这都几年了,晚上还有出来不觉着冻到站不住的时候。”嗯,这是大妹妹的声音。“谁说不是?”顿了顿就听三弟问他大妹,“你想好没有,跟不跟大哥提?”“大哥这样看重我们……怎好让他为难?”大妹有点丧气,但语气里的坚定无需小图标加批注,“娘说先把二哥的婚事操办再看看,小妹不就是得偿所愿了?三哥你也且等等万一……咱们也能如愿呢。”“隋远是大哥的心腹又如何?他又不掌兵……罢了,都听大哥安排便是。”水溶听了就笑,“两个小家伙春~心~动了。他们的年纪放在我那个时代,都不算早恋了。只不过听他们意思,各自恋爱对象的身份家世,可能有些棘手?”小图标道:“差不多就这个意思。我觉得只要他们没看上皇帝,也没看上你媳妇和你继母,也就称不上棘手。”水溶道:“还是你懂我。”说来有趣,水溶四个便宜弟弟妹妹,二弟跟小妹关系好,三弟跟大妹更亲厚。因为陆先生归来,王府的“小班”又续上了,黛玉只要得空也会来听课。得了水溶授意,这个时候的小班课程就太“硬核”了:蒸汽机原理,冶炼概论以及~火~炮~制造基础都在必修项目上。收到这份教材时陆先生的脸色都特别精彩,水溶还特地安抚他,“先拿我弟弟妹妹们练练手,回头再烦劳您教授我挑出来的学生吧。”即便如此陆先生连着好几天都没睡好,后来感觉到王爷确实没有卸磨杀驴的意思,而且王爷拿出来的这些“宝贝硬货”,估计在王爷那儿并不是特别要紧的玩意儿,如此陆先生才安下心继续教学。而听了几节新课之后,水溶就很明显发现从黛玉到四个弟弟妹妹,再到太妃,脑门已经绿得快发黑……人口少且一个极品都没有的家庭,水溶还能说什么呢。他直接在墙根下站定,“老三,大妹你俩给我过来。”片刻后墙那边才冒出一声“是”,旋即就是咯吱咯吱踏雪的脚步声。就算今天天气暖和,水溶也不会拉着弟弟妹妹在外面说话。兄妹三个一起进了正房,原本的太医如今的王府供奉见到水溶,便起身笑盈盈地贺喜。听见动静,黛玉自然也迎了出来,只不过从里间到外间,她居然把裹成了个桶子。她边走边道:“哪里就这样娇气了?”通身的喜气与一身皮毛衣裳简直相得益彰,随“毛”荡漾……水溶让小图标扫描一下黛玉,果然是……怀孕了。小图标继续汇报结果,“女孩儿。”水溶的那张嘴几乎要咧到腮帮子上,“我喜欢闺女。”作者有话要说:前天感冒了……这几天是真的冷啊。第六十四章穿过来之前加上穿过来这六七年, 水溶实际年龄马上就四张了,这是他第一个孩子,他的心情可想而知:面瘫都能喜形于色了。当着弟弟妹妹, 自家的老供奉, 还有惯常近身伺候的内侍丫头, 水溶搂住毛茸茸的黛玉坐下, 更旁若无人道,“穿这么多,手感是不错……你不热吗?”黛玉例行脸红,面皮发没发热她还能心里没数?嫁给王爷脸皮明明越来越厚,像这般当着众人亲昵,她觉得没什么不对, 然而她的面皮似乎有自己的想法!“热啊, 走这么几步, ”她捂着自己的脸坦诚道,“都要出汗了。”说完目光在面带微笑的紫鹃和红玉身上打了个转儿, “两个丫头以为我要出门迎您, 逼着我穿这么多。”水溶踏进院门之前,就有守在院门的小太监在行礼后飞速跑走报信儿。今儿大喜, 黛玉必然想要出门亲迎……昨天下的雪还堆在院子一角呢,地面撒了煤灰, 依旧略有点滑,黛玉万一脚底一滑真摔了,会像个毛绒绒肉球在地上滚一下……水溶想到这里就笑了, “回屋把这堆衣裳换了吧。”黛玉笑眯眯地应了,跟众人打了声招呼,就往里间去了。嫂子换衣服去了,三弟和大妹无需眼神交流,便默契地齐声向他们大哥道喜。让弟妹坐在手边,水溶吩咐大总管太监去向太妃禀报,又对匆匆赶来的大管家王栋道,“每人加三个月月钱。”先给大家包个红包,王妃有孕之后的杂事也一并交给王栋处理。王栋也贺喜后便告退忙活去了,跟交代完安胎注意事项的老供奉一同走的。三弟和大妹觉得他们就不要碍事了,刚想告辞便被水溶一句话按回了座位,“你们大哥我很高兴,有什么想求我的,过这村就没这店了。”大妹心思稍多点,尚在犹豫,但更直率的三弟已经开口了……大妹一听,也泄气了,跟三哥一起“破罐破摔”,“大哥成全我们呗。”大妹不同小妹,小妹撒娇家常便饭,而大妹一直很有嫡长女风范,从没任性过,见她也软语央求,水溶颇觉新鲜。原来三弟跟冷将军的长女谈起了恋爱,而大妹和洪将军的次子看对了眼。水溶回到广宁的当年便开起了年会——王府本来就有年底设宴宴请王府家臣管事的惯例,只是没有水溶的年会涉及面那么广。除了镇守边境的将军和值守在重要岗位的管事不能来之外,王府中高层都会收到邀请,携家带口,伴侣是必须带着的,儿女则需年满十五,才可一同出席。水溶本意就是王府中高层能在年会上再拓展下人脉,对年轻人而言也是个难得的相亲好机会。关外民风再彪悍,也没到后世年轻男女往来全无限制的地步。这个时代婚姻自然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一般做爹娘的,鲜少不在乎儿女个人意愿的。所以王爷钦定相亲会,属下们没有一个反对的。水溶当然也有点“私欲”:能为小妹下嫁隋远铺铺路。不过两个妹妹起码要满十八周岁,他才肯许她们出嫁。水溶这个年会附带的相亲会办了三年,就成就了好几对小夫妻,至于弟弟妹妹也会在“成就”的范围之内,他一点都不惊讶。弟弟妹妹之所以犹豫,也是因为按照惯常做法,为笼络武将之心也为了牵制,会把带兵大将的嫡长子放在北静王身边。而目前的情况是,冷将军和洪将军的嫡长子都在他们父亲身边,三弟和大妹若想如愿跟目前恋人成婚,差不多等于又给冷将军和洪将军送了道“免死金牌”。三弟和大妹跟着学了要么多“要命”的课程,哪能不知道在大哥眼里他们肯定不是什么“只是联姻用的弟弟妹妹”?所以他们看上了出身自有些敏感人家的对象,才会犹豫甚至有点愧疚。可这在水溶眼里能算什么事儿?就凭现在军中待遇,冷将军和洪将军这种带兵十年往上极有威信的老将,想要作乱也得被手底下一拥而上瞬间制住,然后绑了送到水溶面前来——上峰不想活了,别拉上我们!我们日子过得好好的!水溶一摆手,“母妃早就知道吧?”三弟和大妹默默点头。三弟罢了,毕竟不是亲生,连大妹都不肯出头做主,他这个继母真是一如既往地谨慎小心,水溶就吩咐道,“回头把人叫过来我亲自瞧瞧。”三弟双目一亮,猛地站起身来,“大哥,谢谢你。”正好此时黛玉换完衣服出来,三弟扭过头,咧着嘴,“也谢过嫂子,我的小侄子!”水溶笑骂:“太碍事了,快滚!”三弟转了圈儿,才兴冲冲地出去,看这意思是赶着向心上人报喜去了。大妹相较而言就淡定多了,道了声“不打搅哥哥啦”,再向黛玉告辞后也美滋滋地跑了。其实衣裳早就换好了,黛玉听小叔子和小姑子跟王爷说话,她不好忽然出现搅了“坦白从宽”的气氛,便就在一墙之隔的里间默默跟着听。这会儿小叔子小姑子全撤了,她才上前,自然而然地抱住王爷的胳膊,“冷家大姑娘和洪家二公子我都有印象,”说到这里她也笑了,“这二位都是那种……嗯,人群里准能一眼就瞧中的。”水溶无奈笑道:“我就知道。”颜控真的是水家老传统。黛玉又道:“我瞧着这两位也不只是长得好呢。冷家大姑娘我熟悉些……咱们王府的习题集不是放出去,愿者上钩吗?听说那题集她自己能做完八、九成。”水溶低头在黛玉脸上亲了一下,“情投意合……我就安心了,就跟咱俩一个样。”黛玉听了,眼睛都眯了起来,往丈夫的怀里一钻,不动弹了。却说水溶三弟和大妹从大哥院子出来,便一起到太妃房里……双重报喜去了。太妃显然是十分在乎孩子心愿和感受的那种母亲,亲闺女得偿所愿她高兴,而一直都很懂事也爱护亲闺女的庶子也如愿,她也会替他高兴。正好黛玉有孕的消息传来,太妃更是倍感欣慰:成婚三四年,王妃肚子一直没动静,太妃不是不能理解,王妃年纪实在太小了!黛玉不爱财也没什么掌控欲,言行又很有分寸,实在很讨太妃喜欢,太妃难免再一次鄙视荣国府两位老爷,老公爷没了,就没了体面,遇上难处,竟卖起亲妹子的闺女!就拿太妃的娘家洪家来说,她和她堂姐,也就是老王爷的原配,都是高嫁,娘家尚且让她和她堂姐都满了十八才依依不舍地送闺女出嫁。想到这里太妃特地把水溶的二弟和小妹都叫了来,仔细嘱咐四个孩子:一切听你们大哥的,对你们的嫂子也要尊敬爱护。其实水家人择偶不只看脸,也在乎有没有共同话题。夫妻俩并肩而窝,黛玉几乎沾枕头就着,水溶则例行睡前瞎捉摸并和小图标聊聊天。时机差不多,针对富贵人家子女的理工教学也可以开始了。面向平民的科普教育都开展两年了,用的是培养学徒和工匠的名义,不教四书五经,但思想教育却没有放松:反复强调和要求学生,也包括老师在内,起码要遵纪守法。水溶提供想法和要求,教材则是由再一次小升级的小图标负责编纂。实际上这种新式学校若搁在江南,一准儿被官宦士绅集体抵制。然而在广宁,水溶一言可决。其实王府里并不缺乏科举出身的“高学历”幕僚和军师,比如隋远隋先生,若非“命运多蹇”,一甲不好说,凭他的实力二甲稳稳的,就是这些人,没有一个跳出来反对水溶这些非常新鲜的手段和举措。因为王府的工坊和工厂——也就是超大工坊,太赚钱了,更重要的是,按王爷的话说,工坊和工厂的强势崛起,解决了大量失去土地或者失去土地出产农户人家的生计。这几年都冷得离谱,在王爷就藩的第二年冬天,广宁北面的农民超过半数都舍掉土地,直接来广宁打工——一般壮年夫妇俩赚得的银钱就足够买粮交税和养家糊口。只要在广宁生活上一个月,就能“乐不思蜀”。现在是水溶回到广宁的第四个年头,广宁以北基本没有什么农户,只有少量猎人和牧民在夏秋会到北面打猎放牧。总而言之,就是三年的时间,整个广宁的人口翻了一倍有余,总人口将近五十万。水溶琢磨着等他闺女生下来,就往西扩张一下,帮着皇帝清一清外忧,好专心对付内患:中原百姓有不少已经吃不上饭。然而他还是太乐观了,四个月后,黛玉肚子都凸了出来,情报大总管梅非的手下通过海路传来消息:中原今年收成比去年还惨。正好能跟正在江南的“快递”大总管薛蝌传回的消息相互印证。三四年前,已经有大量自耕农开始买地以求度过最艰难的时候,士绅又趁火打劫地压价,哪里想得到更艰难的永远是下一年。于是短短几年,土地兼并已经愈演愈烈——须知本朝立国不过百年,土地兼并情况竟有前朝末年之势……所以不出水溶预料,民~乱~渐生。当着一众心腹,水溶轻叹道,“其实我愿意卖给皇帝粮食,只可惜陛下……忒小人之心。”是的,在皇帝急调边军往中原平息民乱之际,仍不忘百里加急严令史鼎看住山海关,不许北静王府一人一卒入关。心腹们有些面无表情,有些则冷笑一声。水溶继续道:“他不仁我不好不义,趁着如今天气还好,派兵往西,中小部落可以直接带回来,大部族要削一削再带回来……战马不足,总是少了些底气。”简而言之就是去西边抢人抢牲畜,尤其是马!这些年里为了生存,主动跑来投奔的部族实在不少,乃至于广宁城里长得颇具异域风情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引不来本地百姓半点注目,他们大多比较淳朴也比较勤劳,因此过得还不错,在这个年景站稳脚跟后,这些异族人都很守规矩——一来很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广宁兵多且强。水溶正是刚刚巡视过大营,跟小图标讨论过后,决定计划提前一点:干嘛非得天寒地冻时去打架呢?虽然那个时候敌人往往没什么战斗力。跟军师与将军们也讨论过细节后,他宣布散会,又让内侍去把负责铁厂的几位管事叫到眼前,问一问厂子里炼钢工艺的学习情况。通过系统查询,得知火车出现于十九世纪中期,现在广宁经过飞速吸纳劳动力,从东南沿海以及中部“进口”工匠,还靠陆先生“勾~引”来几位土著科学家,本地的科技水平至少相当于十九世纪初。再有从系统里氪金兑换出来的技术指导,水溶有信心在两年内就把火车相关的几个简单任务完成,毕竟现在造铁轨和蒸汽机的钢铁都有着落了,然而比较困扰他的还是造船……这个任务已经挂了有些日子,可因为他没能实际控制旅顺——没有一个捏在手里的不冻港,扩展起来当真艰难。即使辽东巡抚快成了自家亲家也不成,因为辽东城到旅顺一线有驻兵,还是水兵步兵骑兵都有,托广宁繁华兴盛的福气,驻扎在辽东的这两万来人恐怕是待遇最好也最安逸的边军了——停靠旅顺的大商队实在太多了,光靠收孝敬,底层士兵都能吃饱喝足,上层只怕富得流油。凭水溶手里精锐的数量和质量,打赢辽东这两万来人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怕的是其中水兵情急之下“落草为寇”,专门攻击停靠旅顺的商船。虽然没良心,但是水溶依旧希望今年皇帝再焦头烂额一点,这样明年差不多就可以“坐地还钱”,要求皇帝把整个关外都“送”给他:夏税收不齐,皇帝捉襟见肘,辽东边军八成要撤走,起码派出去维持治安也行啊。皇帝挣扎的时间比水溶预计得要久,不过水溶并不担心:今年他给自家庄子准备了耐寒种子,所以收成比去年还好一点。只不过广宁的自耕农没这个待遇,可他们收得粮食再少也比用非高产种子又赶上风调雨顺的时候多……还多了百来斤呢。顺便一提,水溶就藩后依旧跟吴家保持着联系,然而最近这段时间吴家竟是一封信一个口信儿都没有,水溶估计皇帝如今已是非常焦躁,吴家不想刺激他干脆“避嫌”了。有趣的是,又是王子腾站了出来,委婉地建议皇帝找北静王买粮:借粮或者直白点说抢粮,实在说不出口,因为根本办不到。北静王府卫兵强马壮,皇帝自己的精锐这几年……都饿着呢,鲁莽地出关向北,肯定打不过,别忘了关外可比京城更冷上许多。至于切断广宁对外联络的命脉海上航线来要挟北静王,皇帝不是没想过,他没这么做一样是因为办不到!自古至今,能危及江山的威胁从来都不来自于海上,而只来自西北,来自关外。皇帝登基后对于水兵的投入就很少,现在要求水兵出阵,不是考虑打不打得过而是水兵肯不肯听他的!水兵多年来粮饷不足,比边军精锐饿得更狠,想来已经算不清从大商户那里得了多少银子……皇帝坐了这么久的龙椅,实在梦幻天真不起来:他若是下令海禁,阳奉阴违都是轻的。见皇帝愁眉不展,吴贵妃想了想还是道,“贸然下旨,恐怕生变。”伴君这么多年,深得信任,十分敢说,“水兵必是与沿海商家勾结,中原饥民甚多,尚需江南士绅商户出钱出粮赈济,此时不好逼迫太过。”先帝在位末年,为压制勋贵十分优容士大夫,皇帝登基后也继承了他父皇的这些举措。眼下为了渡过难关,皇帝加了盐税,更加了江南湖广的税赋,此时的确犹如爱妃所说,不能逼迫太过。于是在黛玉进了产房时,梅非亲自来禀报:辽东边军奉诏入关。现在是农历九月,阳历十月,依这几年的天气状况,第一场雪已经很近了,不趁着这个时候开拔,再过一个月只怕路上就能冻死人,别看辽东城其实离京城真不算远。水溶点了点头。梅非又报了个重磅消息——不重要他何必追到产房门口打搅王爷呢,辽东巡抚要换人了。实际上巡抚是管不到兵事的,真正意义上管辖一省或者多省的一把手,军~政~一把抓的是总督而非巡抚。水溶听了只是笑笑,“看来我牵连我那亲家了?”梅非回话道:“巡抚大人递了折子,乞骸骨。”水溶道:“真是明白人。”梅非继续道:“那位大人特地打发人来带话,说是一直对炼钢感兴趣……”学术型官僚可不是现代特产,水溶痛快应了,“求之不得。”就在此时,小图标忽然狂闪起来,“大出血。”然后系统商城猛地跳出,遮住了水溶的视线。出现视野正中一样止血特效药,对症且价格实惠,水溶直接氪金购入,抬脚冲入产房。值守的内侍和丫头全都反应不过来,其实反应过来也未必敢拦就是。水溶闪身至黛玉身边,捏着下巴就把换来的药粒往黛玉口中一塞。黛玉此时神智清醒,她记得王爷好几次偷摸往她嘴里塞药,那药吞下去再睡一觉,就什么症状就都没了。她见了大红,王爷果然又来了……于是她安心地笑了笑,尽显信任。然而这笑容看在水溶眼里,那是无比脆弱。他心疼极了,正想说话,却被立时起效的特效药提起一股元气的黛玉堵了嘴,“您先出去。”不仅仅是身下一片血红不想被丈夫看到的问题,丈夫在场,黛玉分明看到接生婆要么手足无措,要么双手都在颤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