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楚继续在伤处扩散。她气若游丝道:“原来还有多一处排烟室。这烟,竟然也有大作用。你三哥行事,果然事无巨细,心思缜密……”------题外话------今天就到这里了,明天再见第602章 吴金莲(加更)烟雾缓缓散去,甬道里的人因痛而醒了神智。周围漆黑一片,妙妙向萧定晔探出手,摸索着他:“你可还能起身?”烟雾腾起时,她一时着急,一簪子戳向了身畔的萧定晔,也不知道伤的深浅。萧定晔紧咬牙关不敢说话。人身上何处最抵抗不了痛?作为逼供的老手,他心里明明白白。那必然是腋下、指缝和腿内。他想要倾国之力相娶之人,一簪子扎向他咯吱窝……他忽然想到了此前看过的一出戏。戏里的三个主角,一个叫西门庆,一个叫潘金莲,一个叫武大郎。他虽然是个九尺大汉,可此时无端端觉着自己像是姓武,他的媳妇儿姓潘,几丈外僵死的数百条蟒,都是西门庆。若说妙妙的神智还有些被烟雾影响,萧定晔却完全没有。非但没有,他的每一根汗毛都精神抖擞。待一阵剧痛过了,他方轻启红唇,嘤咛了一句:“不痛,能起身……”妙妙长吁一口气,释然道:“万幸万幸,没扎到你要害。”她站起身,将他手臂绕到她肩膀,为了扛着他站起,使出吃乃的力气用她清瘦的、满是铮铮铁骨的肩头往萧定晔嫩润的腋下再一顶……萧定晔痛的脑袋一迷糊,不由哆嗦着道:“娘子……我二弟回来,你告诉他,莫让他去打虎……”妙妙登时一惊。头顶那两个人方才不是说,烟尘再不会令人失智,只会昏迷?可为何萧定晔的大脑壳开始失智?人类的脑花可比蟒大的多,连人都会因体质差异说胡话,蟒的小小脑花受到烟尘的巨大刺激,还不得全变白娘娘?她立刻耸着肩头,扛着萧定晔登登后退了几步。萧定晔又痛的一个激灵,终于咬紧牙关将手臂从她肩上挪下来,谢绝了她的美意:“我好的很,我自己能走。”转而牵住了妙妙的手,确定她一时半刻不能再顺利掏簪子,方道:“看来这些巨蟒被迷晕,只有喷洒了药物才能醒。你莫怕,我想法子带你跃过去。”他掏出火折子重新点燃蟒皮,交给妙妙:“拿着,抱紧我,闭眼莫看四周。”妙妙哪里敢多看蟒,忙忙接过蟒皮,上前搂住他,紧紧闭着眼。他环住她的腰,在心里暗暗运了一回气,陡的凌空跃起,试图穿越蟒阵。他和妙妙这几日,身子都已大大透支,方才他又险些死了一回,已受了内伤。他憋着一口气,跃出几丈远,原本觉着该过了蟒阵。借着扑簌火光看向地面,寻找落脚处时,心中大呼不妙。这前方数丈的通道竟然都是蟒,除了大的,还有才出生不久的小蟒,皆僵睡在地面上,端地令人心惊。心惊不是重点,重点是他要跃不过去了。他提一口气,艰难往前一点。再提一口气,再艰难往前一点。眼看着才跃过了一半,他已然力竭,不由往下一坠……妙妙察觉出身子下坠,登时惊呼一声,身子用力挣扎,一双手不由自主上移,紧紧抓住了他腋下。他只觉痛的一抖,不由往上一跃,力竭,再一坠。妙妙又一声惊呼,双手一用力……萧定晔再一抖,挣扎着再一跃,力竭一坠……惊呼,用力。一抖,一跃,一坠。再惊呼,再用力。再一抖,再一跃,再一坠……等他的潜能有了新的突破时,两个人也终于跃过了蟒阵,落到了地面上。萧定晔想起了一句话: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阴你的女人。旅途继续往前。眼前出现了一处岔道,各自通向两个方向,却各自有一扇铁门拦住了前路。萧定晔抬手拭去额上冷汗,抬头望一望头顶的铜管延伸的方向,他立刻探出手捏住了左边铁门上的铜锁,一用力……铜锁纹丝未动。再一用力,依然无用。他立时站去通往另一边的门前,捏住了新的铜锁,一用力……咯咯吧吧,略略能捏动。可继续用力,那铜锁继续咯咯吧把响,却没有要被扭开的样子。妙妙忧虑道:“怎生是好?若是被拦在此处,我二人总不能和这些蟒待一整日。”她不由攀上他的手臂,全然的依赖他:“娃儿爹,怎么办?”他感受着她的手像是要慢慢靠近他的腋下,她这句不经意间露出来的亲昵在他听来,却像是那句送武大郎去往西天极乐世界的名言:“大郎,来喝药……”他不由闭上眼睛……算了,还是自己来吧。他的一只手猛的按上他腋下伤口,登时有一股气直冲天灵盖,他脑中瞬间空白,却听“咔哒”一声,继而是他家金莲由衷的夸赞:“哇,开了,铜锁竟然被你扭开了!真厉害!”他看向铁门,果然其上挂着的锁变了形,豁开的口子仿佛在同他说:“恭喜大郎,又冲过了一关……”他晃了晃脑袋,来不及拭汗,立刻解下铜锁,推开门当先迈进去。待见四处暂无危险,方牵着妙妙进来,重新关掩了门,带着她继续往前。不知行了多久,四周渐渐传来轻微又嘈杂的脚步声,仿佛有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在静静走动。萧定晔忙忙灭了火,同妙妙双双贴在墙上躲避。等了半晌不见有来人,可回荡在附近的脚步声并不见消失。原来是这甬道上层传来的声响。妙妙不由惊咦一声。按理来说,地下的三层建筑人不多,哪里会有数人齐齐行进之事,莫非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所有人要匆匆撤离?萧定晔思忖道:“我们怕是已走出了那地下三层部分,按照方才的路线,竟像是已到了宫院范围,前往宫门方向。”妙妙忙道:“若继续往前走呢?”他望着她缓缓一笑:“若继续走,怕就是宫外的地界……”她一把抱住他,喜道:“若此处往宫外延伸,定然有出口,我们就能出去!”两人因这个猜想而振奋,原本身体上的疲惫一扫而光,更加迈开了步子急切往前。这一处通道拐弯甚多,越往前越矮,洞壁光滑,看起来不像是专门开凿,更像是借助了一段地下暗河的河道。果然过了不久,前方越加潮湿炎热,甚至有窸窣水流从脚下而过,急匆匆往前奔去。前路继续变矮收低,两人原本还并列而行,到了最后只能一前一后弓着身子。不知行了多久,再转个弯,前路陡然变高。虽然还依旧狭窄,可两人终于能站直了身子。行在前头的萧定晔边行边同妙妙道:“现下该是已出了皇宫,就看何处……”他刚刚说到此时,话音倏地一顿,转头看向了妙妙。妙妙迟疑道:“如何?出了皇宫后又会如何?”“嘘……”他立刻示意她噤声,低声道:“你听,好像有娃儿的哭声……”她登时住了嘴,竖耳细听。可地上溪流声窸窸窣窣,她无法摒弃水流的干扰从中听到孩童的动静。他毫不迟疑拉着她继续前行:“就在前方。”两个人脚步越来越快,几乎要跑了起来。待转过一个弯,娃儿的哭声瞬间清晰起来。妙妙的心立刻被拉扯的生痛,仿佛疯了一般四处寻找声音的来源。然而这里全是洞壁,连隐藏的小窗都没有,没有任何能看到孩子的地方。她着急道:“在哪里?孩子们在哪里?他们把孩子们关在哪里?”萧定晔一把将她搂在怀中,极力安慰:“莫着急,不要慌张,我们已经寻到了这里,就有希望将他们救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能乱了阵脚。”妙妙方住了嘴,抬头看向四处,哽咽道:“可孩子们……究竟在哪里?”他将手中燃着的蟒皮交给她,一跃而起,中途踩在洞壁上借力往上,待在高处的洞壁上匆匆检查过,又跃下来歇息几息,往前几步之后,再向高处跃去。如此往前行了七八丈,待他再跃起到了高处时,忽的使出双臂用力扒拉住洞壁,往其上一个手臂粗细的小洞中瞧了进去。小洞通向的另一边是个极大的屋子,屋子里有光,光线照耀下,他眼中皆是半大的孩子们,各个身上皆穿着月白中衣,面上白白净净,显见是被人好好的打理过。只从他有限的视角望进去,都能看到数十个小脑袋瓜,娃儿们要么在大哭,要么哭累了,愣愣坐在当地发着呆。他双手用力支撑着自己,双目急匆匆在孩子堆里寻找。几番搜寻,目光中忽的撞进一个娃儿。那娃儿两三岁甚至三四岁,一双总角发髻支棱在小脑袋瓜上,眼睛一只黑一只褐,原本胖乎乎的一对脸蛋已消瘦了不小。他几乎第一眼,就从这个娃儿的面上,看出了他和妙妙的轮廓。这不知是大王还是小王。娃儿没有哭,正坐在原地往左右张望,不知在寻找着什么。萧定晔立刻转动脑袋,去寻另一个。可这小洞实在太小,靠近屋里的那一面因为挡着个小板凳,虽并未被人察觉到有洞,可也实实在在遮住了萧定晔的大半目光。他见看不到另一个,便立刻跃下,同妙妙道:“千万莫发出声音,娃儿们就在上面。”带着她一跃而上,重新凑到了小孔边上。------题外话------感谢“依然晴天15062”小妹妹打赏的钻石、告白气球、催更炸弹,特此加更一章,么么哒。第603章 《三字经》(一更)拘禁室的娃儿们难止的啼哭声中,迎来了保育的嬷嬷。十来个嬷嬷两两相配合,抬了六七个粥桶进来,依次排放在墙边上。孩子们的啼哭引不起她们的同情,她们中的一人握着铁勺将稀粥舀进小木碗,其余的便端着木碗塞进孩子们的手里。若有娃儿使性子丢开木碗,就有人上前隔着单衣,一把揪在娃儿的嫩肉上。那娃儿立刻痛的嚎啕大哭起来。只如此还不算,嬷嬷还会端起粥碗,按着痛哭不止的娃儿,将整碗稀粥不停歇的灌进娃儿的口中……甬道里,凑在小孔上的妙妙一把捂住嘴,眼泪已不停歇的扑簌而下。她忍着心中滔天的愤怒,一边在攒动的人头中寻找她的两个娃儿,一边在心中祈祷,希望两个娃儿千万莫闹脾气,乖乖喝过粥,免得受折磨。待她的目光穿过眼前晃动的嬷嬷们,从娃儿们的脸上一个个认过去时,终于在视线范围内,瞧见了大小王。双王明显的瘦了好几圈,胖嘟嘟的脸蛋消退,原本藕节般的胳膊也成了细柴。她的心生疼。平日她的两个娃,但凡少吃一口饭,她都要担心他们是不是生了病。可自从被歹人掳走近二十日,已成了这个模样。此时的双王十分的看的来眼色,他们从嬷嬷手中捧住粥碗,一点不闹别扭,将小脸埋进碗里,不停歇的喝起稀饭来。他们二人原本吃饭就乖,现下更是比旁人快,几息便喝干了碗中的粥,正瘪着嘴一脸的不满足望着周围。这时候,身畔的霍顿淳佳将她的粥碗送到大王面前,用蹩脚的大晏话低声道:“弟弟,喝我的。”霍顿淳佳的消瘦程度比双王更甚,她全身无力,方才短短几个字,要分了两次才能说出来。大王望着眼前的半碗稀粥,强忍着腹饿摇摇头:“给妹妹。”小王两只手立刻捧住了碗,小嘴已经搭了上去,又摇摇头,将碗推回去:“姐姐喝。”霍顿淳佳便给双王一人喂一口,眼见嬷嬷们已催着开始收粥碗,忙忙将碗中余下的饮干净,主动将三个碗交了出去。大王瘪着嘴叹口气,忍着哭腔低声道:“我想阿娘……”小王垂首半晌,抬头看嬷嬷们已离去,便将她藏在衣襟里的小伙伴掏出来,悄悄递给大王:“哥哥玩老蓝……”那是一条极小的蟒蛇,仿佛才孵化出来不久,放平了看就像一根筷子,轻易发现不了。自这小蟒不知如何溜进了这里,被兄妹俩发现,便藏在身上当宠物。瞧着它眼眸有些发蓝,便取了个名字叫老蓝。小王匍一掏出老蓝,霍顿淳佳立刻挪向后面,不敢靠近。大王便将老蓝塞进衣襟,转头同淳佳重复着这几日说过好几回的道:“姐姐不怕,它不咬人,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又勾着脑袋去看地上,似是寻着什么。旁边伸出一只手,霍顿淳佳两根手指捏着一粒米,面上仍有些惧意,却勇敢道:“是不是要喂它饭粒?”大王立刻点点头,从淳佳手中接过饭粒,塞进衣襟。小王凑过去,将半个脑袋探进大王的衣领,瞧见躲在大王怀里的老蓝已张嘴吞进那颗米粒,方满足的抬起头,向大王汇报着最新进展:“它吃了呢。”大王点点头,闷坐半晌,又瘪着嘴道:“我想阿娘……”小王跟着抽泣道:“我也想阿娘……”淳佳叹了口气,喃喃道:“我也想阿娘……”她见这两个小伙伴从来都只提起阿娘,却未提过阿爹,便问道:“难道你们的阿爹,也同我的阿爹一样,不关心小孩子的吗?”双王摇摇头,齐齐哽咽道:“我们没有阿爹……”将将说罢,小王登时改口:“不,我们有阿爹。”她望着大王,强调道:“你忘啦?有个阿爹,最厉害。他喜欢我们呢!”她转头同淳佳道:“阿爹能飞上树,还能打落鸟窝,还最最有钱,一脚就能将地踩出个大口子。我们的阿爹最厉害!”大王小大人一样的叹口气:“你别说啦,他不愿意当阿爹。”小王想起此前被那位阿爹拒绝的情形,便跟着耷拉了脑袋。周围乱哄哄,淳佳坐在地上,虽然再不说话,可眼珠子不停歇的盯着那些嬷嬷们,每个人穿什么衣裳,做什么事情,她都要注意看上一遍。她只六七岁的孩子,虽然不知道该如何有效的自救,可这般坐以待毙却不能够。她小小的脑袋瓜,却从来没有闲着。她正留神间,只见人群中一个娃儿咚的一声倒了下去,小小的身体再没有任何反应。嬷嬷上前熟练的扒拉着小娃的眼皮、探过呼吸,提着娃儿的衣领将人拖了出去。这已是多日来的第十二个。几乎每日都有娃儿忽然倒下,被嬷嬷们拖出去后,再没有送回来过。每次看见这样的情形,等嬷嬷们全部离开后,淳佳必定要叮嘱大小王:“千万不要躺着睡,要坐着睡。千万不要倒下去,倒下去,我们就见不到面啦!”她只以为这些娃儿们拖出去后,会被放进其他的房间,那个房间里应该也有很多的娃儿们,被掳来此处,不知何时才能逃出生天。可她不知道的是,这些小伙伴自此已看不见这个世界。他们的小小身体,会被包进包袱皮里,通过秘密通道,最后到达一处饲养室。在那里,有人会将这个小小的身体、连同旁的尸身,顺着一个腥臭无比的洞口丢下去……房中的嬷嬷们因为要处理一个倒下的娃儿,短暂的离开。嬷嬷们的残暴是孩子们最大的惧意来源,嬷嬷离去,他(她)们也渐渐停止了哭泣,纷纷打起了瞌睡。此时萧定晔已因为力竭、中途歇息,带着妙妙第四回 跃上了甬道顶处。夫妻二人顺着一个小孔,看着孩子们,想法子寻找同娃儿沟通的机会。妙妙见房中暂无人坚守,立时掏出金簪,轻敲洞壁。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她不停歇的敲着,眼睛往小孔里望进去,心中不停歇的催促着:“快听啊,想一想啊,阿娘常常敲给你们听啊!”她视线下的大王还在垂着脑袋同手中的小蓝默默玩耍。一旁的小王脑袋一点一点的打着瞌睡,不由自主说起了梦话:“……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她倏地惊醒:“阿娘?”这当当敲击的节奏,原本就是妙妙给双王教《三字经》时的方法。两个崽子最开始耐不住性子,不愿意学念书,她便这般当当的敲出节奏,双王才跟着节奏学起来。后来虽然学会了《三字经》,可妙妙总怕他们学的快、忘得快,之后每隔几天,便要轮换着将他们过去背过的文章再背诵一回,借此温故而知新。小王唤出了阿娘,大王登时抬起脑袋,眼巴巴往门口望去。他们的阿娘当然不可能从门里进来。可在他们还未发现的地方,时隔多日,她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寻了过来。当当当……敲击的节奏还在继续,双王一咕噜爬起身,便要往门口跑去。霍顿淳佳立刻拉住二人,将他们按坐在地,悄声道:“千万不能喊阿娘。她要是能从门里进来,你们不用喊,也能看到她。可若不是,你们引来了嬷嬷,嬷嬷要掐人……”两个崽子自被掳了后,日常再是乖巧,终究都只有三岁多,偶尔不和嬷嬷的意,便要受整治。娃儿们的脸不能出现伤痕,她们就往身上掐。这满屋上百个娃娃,谁的身上没有掐痕。那滋味,两个娃儿晓得,极痛。昨日大王因为换衣裳时动作慢,便被嬷嬷将腿掐青,到现在还疼的很。当当的敲击声还在继续,双王不敢再出声,只不停歇的转头四顾,企图寻找出声音的来源。小孔处,妙妙望着双王的动作,泪流满面,只手上的金簪还执著的在敲着。她没有其他的法子,只希望通过这敲击,让两个娃儿意识到,她纵然没有在他们眼前,可她一直都在想办法靠近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救他们出来。关押孩子的房间里,霍顿淳佳看见双王神色异常、双目含泪,立刻低声问道:“你确定是你们阿娘?”小王眼中包着一包眼泪,只一点头,泪珠便吧嗒掉了下来:“就是阿娘,我想阿娘……人之初,性本善……”淳佳“嘘”了一声,示意两个娃儿不要出声,她悄声道:“跟着声音,慢慢爬。如若嬷嬷进来,我们立刻停下,不要被发现。”她竖起耳朵听着那细微的敲击声,带头缓缓往外爬,双王立刻跟在她身后。当当当……妙妙的手不停,娃儿们寻找不停。当当当……当当当……------题外话------今天依然两更第604章 祭坛方台(二更)淳佳带着双王,越来越靠近小孔所在。待她悄悄拨开靠墙的一把小椅子,见椅子背后的墙根处赫然出现一个小孔时,她登时悄声唤道:“弟弟妹妹,快,这里!”双王连扑带爬凑了过去。小王冲着孔洞急切问道:“阿娘?阿娘?”妙妙的眼泪不停歇的流了下来,她竭力压制着声音中的颤抖,急切道:“是阿娘,阿娘来救你们。不要害怕,阿娘同阿爹都在你们身边。”大王压着哭腔唤道:“阿爹?”萧定晔的胸腔里像是压着两座沉沉的大山,险些让他喘不过气来。他万万没有想过,有一日他萧定晔同自己的骨肉的相认,是通过这样一个小孔。而他的骨肉,被人千里迢迢掳来了此处,不知何时就会没了性命。他心中难受的无以复加,只压低声道:“阿爹在这里,你们要乖,等阿爹救你们出来,我们还去打鸟窝,阿爹还抱着你们飞……”双王便忍着哭腔齐齐“嗯”了一声。大王借此忙问:“阿爹,我想养老蓝,阿娘定然不愿……”老蓝是什么,妙妙不知道。然而到了此时,定然是娃儿们要什么就应下什么。萧定晔忙道:“养,你们安心养老蓝,想养多少养多少。过不了多久,阿爹和阿娘,就将你们和老蓝接出去。”双王终于抹去眼泪,缺心眼的露出了笑脸,觉着能养一只老蓝,真是不虚此行。此时,妙妙抓紧时间问道:“淳佳,霍顿淳佳,你阿爹也在着急的寻你。我们同他兵分两路,各司其职,一定会将你们救出去。你聪明,告诉我,你们现在在何处?你都见过或听过什么?”淳佳凑近洞口,忙忙道:“看见好多嬷嬷……”她虽然才六七岁,可是个思维十分缜密的孩子。她一瞬间明白这个时候她得抓大放小,不可说日常生活,忙忙补充道:“钟声,这里每日早上能听到钟声……我此前听到过,我阿娘说是上朝的钟声……”她续道:“我们昨日被嬷嬷们压着沐浴更衣,今日梳了发髻,嬷嬷们说,明日我们就能出去。”还有什么?她心中积攒了太多大大小小的消息,她不停的取舍,继续道:“有个老道士曾出现过,他的眼珠泛黄……”她还要继续说,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她心中一个激灵,一把将小板凳搬过来挡住了小孔的同时,几个嬷嬷已进了门。萧定晔几乎耗费尽了全身的力气,再也扒拉不住,抱着妙妙跳去了地面。四周寂静,丢在地上燃烧着的蟒皮早已熄了火焰,只留下残余火星子,在黑暗中一亮一灭,仿佛上头房里孩子们无辜而纯良的目光。萧定晔将妙妙搂在怀中,感受到她剧烈的颤抖,说不出任何能安慰她的话。在两个娃儿上,他是个后来者。他没有经历那些生产的痛,抚养的苦。等他与他们相遇时,他们已能似模似样的站在他面前,像个小大人一般同他交流。妙妙对孩子们的感触,比他深得多的多。这个时候,他心里没有一句合适的话,能拿来抚慰她的伤痛。他只能紧紧抱着她,用他坚实的胸膛包覆着她,让她知道,无论前路多么难行,他永远坚定的和她站在一起,付出所有。她在他的怀抱中渐渐止了颤抖,喃喃道:“我们能救出他们,对吗?”他探手拭去她面上的泪,坚定道:“一定能!”*甬道重新燃起了亮光,为了营救孩子们的两个人,继续往前行。萧定晔边走边向妙妙分析:“根据霍顿将军嫡女的话,此处离皇宫不远。有个道士是老道士,应该是指那师兄口中所提及的‘师父’,便是今日才回宫,要亲自去为国主呈送丹药之人。”妙妙接过他的话头,道:“既然那老道士是褐色眼珠,大概率是跟着萧正一起来坎坦的凤翼族人。只是不知嬷嬷所言明日要带娃儿们出去,到底是诓骗娃儿的话,还是真话……”萧定晔思忖道:“明日便是‘万神节’,如若娃儿们是用于祭祀,或许真的会出现在万神节现场。他们的衣裳已换,发髻已重新梳过,显见是为了出现在人前。”明日,万神节,就是所有事情见分晓之时。两个人瞬间沉默,脚步越加急促。时间太短,太短太短。要救出孩子们,还有很多事没有解决,还有太多的阻力要克服。那些上百个孩子,年岁都那么小,有些看着不过一两岁,只长了几颗牙齿,他们那么无助……两人几乎小跑起来,每一息都重要,都决定着他们能不能救出娃儿,能不能救出更多的娃儿。时间缓缓而过,两人不知行了多久,前方陡的显出通道的尽头洞壁。洞壁不知何时被水冲垮了半壁墙,嘈杂不一的脚步声明显的从破墙外传来。两人登时趴到了墙上,借用破墙掩护着自己,往外望去。前方甬道已改了方向,数个坎坦侍卫顺着甬道前行。甬道的尽头有亮光传来,将侍卫们前行不止的影子投射到地上,显得每人仿佛沉默的巨人,将要去行一场大事。借着昏暗光线望去,侍卫们手上或抱或抬着大大的箱子,不知究竟是何物。一直过了半盏茶的时间,侍卫方从眼前离去。萧定晔倏地顺着破墙的缝隙跃去墙外,在最后的两个侍卫反应过来之前,已将两人砸昏,拖到了边上。妙妙手脚并用爬过墙,熟门熟路开始解衣裳。不多时,落在队尾的两个“侍卫”急匆匆赶上去,跟着大部队而去。时已晌午,热风徐徐,预示着坎坦的干旱还要继续持续下去。街面上人来人往,拖家带口。准备第二日赴“万神节”的乡民已提前赶到了城里,有银子的住客栈,银子不够的在城外山坡上搭了帐篷,准备第二日再早早进城。甬道的出口,接近祭坛。祭坛在皇宫外的两里路之处,汉白玉铺就的开阔广场和精细建造的敬神台,是坎坦国财富的象征,也耗费了坎坦近半的库银。每年一度的万神节,都会在祭坛举办。这一日,坎坦几乎所有的民众,但凡家中供奉了神仙,都会请着神仙雕像到这广场上,由高高立于敬神台上的国主,带领民众念经拜神,以求上天诸神保佑坎坦。在恰逢坎坦大旱的这个节骨眼上,今年的万神节又显得至关重要。这个时候,没有人关心宫中的侍卫们为何不是从宫门出来,而是忽然从一个小支路上遽然出现。他们只谦卑的避去两旁,将街道中间让出来。侍卫们到了祭坛时,衙门召集的工匠已早早在祭坛上搭建好了万神节仪式所需的台子。硕大的广场上除了原有的敬神台之外,还有临时搭建的一处方台,比敬神台低半人的高度,却比敬神台还要大,几乎占据了整个广场近三成的面积。侍卫们来此的目的,便是从抬着的木箱中取出一层有无数孔洞的矮木箱,搭建在方台上,最后再往带孔木箱上撒下厚厚木屑。妙妙趁机捡起木屑往鼻端一闻,是浅浅的木头香气,并没有什么奇特处。蹲在他身边的萧定晔也是咬唇思忖,猜不透侍卫们来此处的目的。难道是有人想站在这里,却嫌方台不够高,所以令侍卫们带着木箱前来垫高,再撒上木屑防止打滑?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一边将木箱放平整,一边同身畔一位侍卫搭着话:“上官们真是大意,明日已是万神节,现下临时来搭建木箱,却是有些赶呢!”那侍卫耸耸肩,并不搭话。萧定晔心下不甘,还想再问,便听有人大喊:“动作快些,莫交头接耳。”他只得暂且收了探问的心思,寻机而动。人多动作快,不出多时,偌大的临时方台便铺就平整,眼见着侍卫们便要排队下石阶。萧定晔趁机再要寻人探话,妙妙倏地捏了捏他的手,低声道:“老二十四在此处,莫着急。”侍卫列队循着原路往回走,待到了前方时,走在最前面的侍卫不知因何同路边的民众起了冲突,众人一时拥挤成一团,无法继续前行。妙妙趁机拉着萧定晔和老二十四闪出了队伍。------题外话------今天结束,明天再见第605章 如何护短(一更)主干道上侍卫与民众的冲突还在继续。偏僻小道里,老二十四没有时间开口说话。妙妙着急道:“孩子们就在附近,可能在宫外,也可能需要从宫里地下寻过去。你回去告诉其他兄弟,放弃寻找地上,探寻地下。”她立刻掏出匕首,从本已伤痕累累的手掌上忍痛再割一刀,将掌中血尽数挤到脱下来的侍卫中衣上,递给二十四:“每个兄弟们分一块。地下可能会有巨蟒,别害怕,有我的血,它们不敢靠近。快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