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古代吃货生存指南> 《古代吃货生存指南》TXT全集下载_4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古代吃货生存指南》TXT全集下载_41(1 / 1)

话没说完,太子再次打断:“更不行了,她说她不喜食荤肉。”皇后一噎,道:“那周尚书家的五小姐总行了吧,她什么话都没说过。”太子嫌弃道:“她也不行,她一口气吃了三块儿呢,别人都只吃了一块儿。”皇后:……她笑容挂不住了:“那只吃了一块儿也没有说话的闺秀呢?”太子疯狂摆手:“不行不行,这不是不懂品味美食嘛,多无趣。”皇后深吸一口气,她进宫这么多年从未发过脾气,对待这个样样优秀的皇儿更是无比满意,但此时此刻她忽然有种冲动,很想厉声说话是怎么回事。她压着嗓音道:“那你——”刚刚起了个头,就被“嗝嗝嗝”声打断。太子捂住心口突然开始抽抽,连忙端茶猛灌入喉。刚才他爹来得突然,他狂塞下两块鸡翅包饭,没来得及细嚼,有些噎着了。第99章中华上下五千年, 催婚是永恒的。太子被皇后温言劝说娶妃的时候, 姜舒窈被林贵妃拉到了后面说悄悄话。“娘娘?”姜舒窈不解道。林贵妃让宫女们都退下,等周围没人后才问:“你还有什么拿手的绝活?”姜舒窈一头雾水:“什么?”“吃食呀。”林贵妃道,“就比如说同上次那道炒田螺一般美味的吃食。”“这也不算是绝活吧。”林贵妃哪儿有功夫跟她抠字眼, 道:“现在皇上来了, 你露脸的机会也来了,懂吗?我知道如今宫外各种风言风语,说你不懂规矩、满身铜臭, 更有人虎视眈眈准备分一碗羹, 随时等着林家吃食出岔子,只要你能让皇上开口, 这些顾虑都会消失,明白吗?”姜舒窈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林贵妃从袖口里掏出厚厚一本册子,细细翻给她看:“这是我打听到的对手, 这是那些传妖风嚼舌根的长舌妇,这是我算的账,唔, 后面的是我写的几年之中生意上的策划。”她塞给姜舒窈,“我于吃食行当上了解不多,勉强能因打理过林家生意写些浅薄见解, 不多, 只是随便写写, 你看看能不能帮上你一些。”姜舒窈错愕地接过册子, 惊讶地看着林贵妃。听人说林贵妃进宫以后, 再也没有打理过生意上的事,更是放出话来说无论遇到什么都绝不插手林家生意上的任何事。姜舒窈的眼神让林贵妃有些不自在。她道:“我就是看你是个可塑之才,勉勉强强有些我的优点,说不定能在这一行做得风生水起,便想着随随便便帮你一把。况且我让人打听过了,你在这一行着实是有天赋的,当然,不是说赚银子上,是指吃食上。”她把册子塞进姜舒窈手里,“我这个做姨母的,怎么着都得尽些心意吧。”姜舒窈接过册子,讷讷道:“谢谢姨母。”林贵妃戳戳她的额头:“这个时候不叫我娘娘了?”姜舒窈笑了出来,正想继续说些什么,被林贵妃往膳房的方向推了一把:“快去吧,露一手让他们瞧瞧,若是得了皇上的看重,以后别说是京城了,去哪都有块金招牌,横着走。”姜舒窈半晌回过味儿来,一边走一边翻开林贵妃给的册子,字迹不一,有些工整有些凌乱,还有突然挤进去的一段话,一看就是后面添进去的。哪是随便写写,定是费了好一番心思。她把册子塞进袖子里,随太监来到膳房。皇上出行随时打猎,自不会是顿顿吃野味,膳房里新鲜食材一应俱全。姜舒窈看了一圈,指着一盆子鸡腿道:“我就用这个做顿饭吧。”太监是林贵妃的心腹,知道林贵妃的安排,本以为姜舒窈会用鱼蟹山珍,没成想她到头来选了鸡肉。而且这鸡腿可不是她要去了鸡翅后剩下的鸡腿嘛,这可太随便了。太监正要劝,姜舒窈已经端起了盆,嘀咕道:“鸡翅鸡腿都用了,剩下的部位可不能浪费了,到时候炸些鸡米花鸡排什么的吧。”太监心里咯噔一下,听她这种打扫食材不浪费的口气,选中鸡腿莫不是因为拿了鸡翅剩下这么多她不想浪费吧。姜舒窈净手、绑袖口、取剪子,一串动作行云流水,麻利地剔骨放入碗中。林贵妃早已让人去她那里拿来了她放调味料的匣子,姜舒窈腌制时也不用担心配料不全。今日她准备做的是照烧鸡腿饭,虽然没有味醂,做出的照烧汁不算正宗,但咸中透甜的风味也差不了太多。鸡腿放在一旁腌制一会儿,她开始动手蒸米饭。这个活儿膳房的人都会,连忙抢着干。鸡腿腌制好以后,锅中放油烧热,将鸡腿肉带皮的一面放上去。“滋滋”声轻响,咸甜的味道立刻散了出来。随着油泡的响动,鸡腿肉渐渐变成两面金黄的模样,因为腌料里加了蜂蜜,所以有的地方还会透着看着就焦脆的红棕色。鸡腿肉厚度足,等到内里的鸡肉完全熟透后,外皮已经变成焦黄亮泽的脆壳。最后倒入酱汁,小火收汁,酱汁慢慢浸透鸡肉,最后变得极其浓稠,似在鸡腿肉上仅仅包裹上了一层鲜亮咸鲜的厚膜一样.将鸡腿肉切条,内里的水分完全被外皮锁住了,切开时不断地往外冒鸡汁。没有西蓝花和胡萝卜,姜舒窈便随便烫了两根青菜摆上去,给照烧鸡腿饭增加一抹亮色。她一连准备了四碗,让人送过去。她忙这边的功夫,太子还在和皇后胡说八道逃避婚事,皇后表示很无奈,皇上表示想踹他。三人僵持间,林贵妃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端着盘的小太监们。“看时辰该用晚膳了,窈窈下厨做了些简单的吃食,皇上若是不嫌弃的话便赏脸尝尝味儿?”皇上自然不会嫌弃。太子更是,他宁愿在这儿跟皇后胡搅蛮缠糊弄着,不就是等着吃晚膳吗。刚刚鸡翅包饭开了胃,废了一番口舌后,太子并皇上都饿了。照烧鸡腿饭一段上来,他们眼前就是一亮。白皙松软的米饭上躺着切成条的鸡腿肉,色泽焦黄中透着红棕,看上去油亮润泽,面上撒的白芝麻衬得表面那层酱汁越发浓郁亮泽。内里鸡肉白皙细嫩,与外层酥脆裹酱的脆皮截然不同。米饭刚出锅,正冒着热气腾腾的白雾,带着照烧鸡腿甜咸鲜香的气味一道扑面而来,香喷喷、热乎乎的,闻着就让人口舌生津。再看那挂在鸡肉上的酱汁,浓稠滑腻,闪闪发光,渐渐浸透到米饭中,给白皙饱满的米饭染上一层棕色。明明只是米饭上放了一些配菜,看上去如此简单,但就比满桌的清寡荤食肉羹看着诱人。皇上用膳自然比不得常人,得先让太监验毒。就这会儿功夫,太子就等不及了,垂涎欲滴地看着照烧鸡腿饭,喉结滚动,发出“咕嘟”一声轻响。皇后疑惑地皱眉,什么声音?太监验完一碗,开始验下一碗。照烧汁的香气愈发浓郁了,太子再次吞咽口水。“咕嘟。”皇后四处转头,怎么还幻听了。她正在怀疑自己时,隐约听到了“咕咕咕”的腹鸣。正待抬头,忽然听皇上开口:“太子饿坏了吧?”太子:???不,我没有,难道刚才不是爹你肚子响吗?太子不能落了皇上的面子,又不想背这口馋到腹鸣的黑锅以免影响他风度翩翩的形象。于是他对验毒的小太监道:“春贵饿坏了吧?”好一个击鼓传锅,被传到的小太监一脸茫然。验完毒后,太子迫不及待动筷。皇上嫌弃地看着他,身为太子居然这么没有风度,太丢人了。一边想着,一边按住自己蠢蠢欲动的手臂不让自己和他同步动作。对于皇上来说,这种甜咸口味十分新奇,直接将菜盖在饭上的做法更是特殊。但他很块就明白了这种做法的妙处所在。咬一口鸡腿肉,浓郁的酱汁味立刻席卷唇颊,虽然咸但却不会让人觉得齁,反而是一种极致的香,甜、鲜、酱香交融在一起,瞬间唤醒了味蕾。鸡皮酥脆,浸润了酱汁,既保留了酥感,又有吸饱了酱后的柔韧感。咬开鸡皮,热气腾腾的鸡汁迸溅开来,丰沛的肉汁立马掩盖了酱汁的味道,鲜腴沁骨。这个时候咬一口柔软蓬松的米饭入口,与鸡肉一同咀嚼,顿时充满了满足感。或是用筷子挑一大块裹着鸡肉条的米饭一同入口,嘴得张得很大,热乎乎的白米甘甜弹牙,鸡腿肉也不咸了,满是鲜甜,细细嚼、慢慢品,有种幸福的滋味。父子二人如出一辙,大口大口吃着米饭。鸡腿肉的鸡汁和酱汁浸入了米饭,吃完鸡肉后,用筷子粗糙地拌两下,让剩下的米饭都裹满酱汁,米饭粘了汁水,微微湿润又不会太过,入口依旧饱满弹牙,但味道却是一绝。照烧汁的咸被盖过,又多了鸡汁的鲜,就这种拌过汤汁的米饭,再来一碗他们也是吃得下的。太子刨掉碗里最后一颗米饭,咂咂嘴,舒服地叹了一声。皇上忍痛留了点,假装矜持。他看着一旁的林贵妃,才猛然想起这顿晚膳出自姜舒窈之手,连忙赞了几句。他阔气地道:“这顿饭食看似简单却十足美味,一定费了好一番功夫,当赏!”林贵妃就等这句话呢,连忙替姜舒窈要了赏赐。皇上心情好,哪儿有不应。“她琢磨出了这么一道难得的食谱后,特意过来为贵妃你做了吃,实在是孝心可嘉。”太子吃饱喝足,摸着肚皮在旁边憨坐着,闻言立刻发出作为姜舒窈东宫后援团的质疑和不屑:“父皇,您这可低估了表妹,她能想到的食谱远远不止这么一道。”他想着偷溜去小吃街的幸福时光,叹道:“就说小吃街……哦,父皇您不太清楚,总之嘛,就是一条街全是吃食,哇,那里面的吃食,足足吃个七天也吃不过瘾。”皇上感觉自己久居宫中错过了什么,他转头看着满脸炫耀神色的太子:“你去吃过?”“当然。”太子道,愈发得意,“不仅仅如此,伯渊吃她媳妇儿做的饭食时,我们也能分到一点尝尝味儿,那可真是娶妻如此,夫复何求啊。”皇上还未接话,太子撑着肚子,悠悠站起来,嘴上还不停地炫耀着:“还有早食市肆,上次蔺文饶大早上排队抢了十几份,带到东宫来和大家一起吃,什么豆花煎豆皮肥肠米线煎饼果子肠粉小面,啧。”他一下午吃了三个鸡翅包饭和一碗照烧鸡腿饭,撑得必须扶着腰,摸着肚皮,宛若孕妇一般。皇上本就没吃饱,听他这么一说,胃又开始抽抽了。他看着满脸得意的太子,觉得他不知道在得意个什么劲儿的模样十分欠揍,假笑道:“难怪朕见你近日圆润了不少,年纪轻轻就发福了。”太子:呵。他摸摸肚皮,撑着腰,悠悠告退走了。皇后看得眉眼直跳,太子那个神色她竟诡异地觉着眼熟,怎么这么像因母凭子贵而张扬跋扈的妃子啊。第100章谢珣怎么着也没想到, 姜舒窈端了一盆子鸡翅走,领了一大堆赏赐回来。他看着姜舒窈那副宠辱不惊的模样,思索了一番:“你给皇上献食谱了吗?”姜舒窈正在翻箱倒柜找东西, 闻言抬头:“没有啊,我只是给皇上做了顿饭, 贵妃娘娘趁皇上心情好的时候,给我要了些赏赐。”谢珣本想着姜舒窈琢磨的那些食谱留在以后献给太子, 但转念一想,离太子登机还早, 且太子不需要献食谱也会给她撑腰, 不若现在趁热打铁将食谱献给皇上。“你有想过献食谱给皇上吗?”谢珣问。姜舒窈没觉得自己的食谱有多了不起, 何况食谱这种东西不比炼铁炼钢, 皇上哪会需要?谢珣看懂了她的想法,仔细解释给她听:“别的不说,就说拌饭酱。素的荤的都好佐饭,将士们行军艰苦, 若是得一瓶酱佐干粮吃, 定会很欢喜的。再说了,你上次给我做的土司,封存得当的话能保证三天过去依旧软香,比干馍好咽多了。更别说方便面了, 若是此物能遍布大江南北, 无论是行军、探亲还是行商的人, 从此以后, 路上都能享受到热腾腾的美食了。”谢珣道:“你放心,皇上拿到食谱后必定不会插手太多,一定会让林家售卖这些吃食,到时候这三样吃食得保证薄利,赚不了太多,但是用这些小利换来的可是皇上的撑腰。试想林家成了皇家的钦点商家,还有哪家敢与你们争?”姜舒窈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真的可以吗?就这些?”她放下手里的东西,“薄利这个无所谓,反正林家也不指望这个赚钱。”谢珣走到她面前,弯腰看她,笑着道:“你怎么还没意识到自己的手艺有多珍贵呀?”他揉揉她的脑袋,“再说了,这也不是一笔买卖。以后若是还有像方便面这样的吃食,都得先给皇上献上去。”姜舒窈也不明白这些利益关系,谢珣说的在理,她便点头答应。见她应下,谢珣又道:“方便面的食谱先不急,先把酱料和吐司的献上去。”姜舒窈点头:“那我现在去?”“不必,这事交给我就好。”他一边说一边往外走,“我和太子先商量一下。”等他走了,姜舒窈才反应过来,和太子商量?太子什么时候成他们这边的人了?太子和谢珣鬼头鬼脑地商量着怎么“坑爹”的时候,周氏正在林间穿梭。一箭射穿一只野兔后,周氏放下弓箭,大步上前提起皮毛不染血色的野兔。她抬头看看天色,才发现打猎打得太起劲儿,连饭也忘了吃了。上午出来的时候,姜舒窈见她只拿了箭和刀便叫住了她,给她带了几个小包袱,让她别忘了吃饭。周氏一钻进林子里便忘了这茬,现在才想了起来,从马身上取下包袱。包袱里面裹着一根长竹筒,竹筒顶部用木塞子紧紧塞住。想着姜舒窈早上的交代,周氏虽然好奇,也没有把木塞子打开,而是寻了块平整的泥土地,捡了些干柴,麻利地烧火,将竹筒架在了上面。自从姜舒窈琢磨出了方便面以后,府上便购置了一大堆竹筒,以便她继续琢磨便携的吃食。周氏还从姜舒窈那儿学到了如何用竹筒做粽子,比起粽叶包的味道更加清香,若不是怕糯米积食,她能一口气吃好几个。所以她便认为竹筒里装的是糯米,但等到竹筒渐热,一阵咸香的油气渐渐冒了出来。她正待凑近闻,忽然听到不远处的响动,连忙警觉。身处围场外圈,凶兽是不会出现的,来的只会是人。她抓起长弓,盯着传来声响的地方。一个肤色黝黑的小伙子先露了脸,他正半虚着眼四处闻味儿,余光瞥到周氏,浑身一震,连忙抬手示意莫要放箭。周氏放下弓箭,对方从林里走出来,身后跟着几个同样肤色的郎君。“老板娘?”连六见到周氏一愣。周氏放下最后一层警觉,对他点点头。连六几人闻着香味过来,见到是周氏在做吃的,反而不好意思上前了。他们你看我我看你,挠挠脑袋准备离开,周氏却叫住了他们:“我可以给你们分一些。”反正竹筒这么长,她一个人也吃不完。他们犹豫了一下,还是过来了,一个个看上去乖巧极了。“谢谢夫人。”能来皇家围场的,自然不可能是个普通的商人。他们在周氏对面的大石头上坐下,虽然挤得难受,但又嘴馋得厉害,舍不得离开。“这位夫人,您这是做的什么啊?”他们的官话不标准,但周氏听起来却无比亲切。周氏看到他们就想到曾经漠北同她一起纵马的伙伴们,脸上不自觉地挂上了笑:“我也不知道,这是我弟妹给我的。”这话没法接,几人便闭了嘴。看着木塞边缘不断冒起小水泡,周氏估摸着差不多了,便用木头将竹筒撇出来,放在石头上,取出随手的匕首,一个用力劈了下去。竹筒裂成两半,热气腾腾的白雾溢出,咸香的腊味瞬间冲了出来。众人往竹筒里一看,里面塞满了白皙的大米,里面夹杂着翠绿的青豆和肥瘦相间的香肠,红红绿绿配在一起,煞是惹眼。香肠受热,肥肉的部分化作油水浸入米间,使得竹筒里面的大米油光发亮。香肠片切的薄,瘦肉深红,肥肉透光,细腻如玉,腊香弥漫,让人忍不住咽口水。腊味配白米饭实乃一绝,更何况用竹筒加热过的,除了浓郁的咸香外,又多了一层幽幽绵柔的竹子清香。几人都是皮糙肉厚的练家子,竹筒稍微凉了些便上手了。周氏分给了他们半个,自己拿半个,往旁边一蹲,自顾自吃了起来。“那个……夫人,能给我们一双筷子吗?”连六满脸通红地开口,可惜他皮肤太黑,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周氏对待北地来的后生多了几分耐心,取出姜舒窈给她准备的备用筷子,递给他们。连六他们将筷子折成几段,也不介意这种做法不吉利,一人分一对极短的竹筷,头对头吃了起来。香肠饭闻着香,吃起来更香。随便夹一筷子入口,浸润了肥油的米饭带着淡淡的腊味,有肉香却无肉腥,醇厚的米香味使得腊味也多了一分香醇,配上清新的竹香味,丰腴而不腻,清新可口的同时又不会寡淡。香肠入口的第一感受是咸,浓咸散去后立刻感受到了肥美的腊香,咸化作了鲜,鲜到其余味觉都被掩盖了。瘦肉很有嚼劲,但一点儿也不柴,嚼起来十分有滋味儿。肥肉细嫩,不用嚼,轻轻一碰就化开了,让瘦肉也染上了嫩滑的口感。米饭中夹杂的青豆丰富了口感,偶尔吃到几颗,清新解腻,连最普通的豆子也变得无比清香。北地过冬也会腌肉,但腌制出来的肉从没有这么香过。几人闷不吭声,你一筷子我一筷子飞快刨完饭,连粘在竹筒璧上的米粒也不放过。明明肥油只有香肠上面那一点儿,但吃完以后,满嘴都是鲜香的荤味,回味无穷。连六咂咂嘴,让兄弟们再一次向周氏道谢。人家好心给他们吃饭,他们吃完了也不好意思多呆。再三道谢后,连六走前忍不住问:“老板娘,你这腌肉是怎么做的啊,真香,而且个个圆圆的,小小的,瞧着也好看。”周氏答道:“肥瘦相间的猪肉剁碎了加调料,灌入肠衣,再挂起来风干。这些香肠时间挂的时间不够久,腊味不足,湿气也没散尽,不是最好吃的时候。”“这样已经够好吃了,我们北地也常腌肉呢,可腊味完全比不上,若是我们那边冬日能有这些腊肉腊肠,那冬日也能多点儿滋味了……”他话没说完就见周氏停了筷子,面色变得不太好。连六仔细回忆了一下,没发现自己哪说错话了,但也不敢多说什么,连忙道歉:“抱、抱歉。”周氏不知道他在道什么歉,但也没了胃口,把竹筒放一边,垂眸道:“是啊,北地的冬日,难熬得紧。”连六几人哑然,不知如何接话,正挠头想话时,连六看见了周氏放在一旁的匕首。“周?”连六瞪眼了眼睛,“您难道是漠北周将军家的女儿?”周氏匕首上沾了油,准备等会儿用草叶擦拭洗净便没有立刻放回去。此时被连六认出来了,她也没有否认,点头答道:“是。”连六十分激动:“那您会使周家的反手剑吗?我爷爷当年和周老将军比了一场,输在了他的反手剑下,念叨了几十年,我这一生最想见识的便是反手剑了。”说到这里,他忽然住嘴。眼前的女子梳着妇人髻,口音半点不带乡音,即使坐在石头上,也依旧带着京里人的拘束,这么一想,定是嫁入京城多年,北地的事儿怕是早就记不太清了。他这么想着,忽然听周氏道:“自然会。”她抬头,目光迥然,似乎一眼看透连六的心思,让他有些心虚。“我以为我自己都快忘了,但前些日子捡了起来,发现一招一式都刻在了我的骨子里。”她起身,扯来草叶擦拭匕首,“有些东西,注定这辈子都忘不掉。痴缠爱恨终会散尽,幼时学来的武艺却能陪我一生。”她的语气明明十分平淡,却让对面几人莫名地为她难过。他们正待劝慰,周氏却忽然转身道:“出来吧,跟我一路了。现在想说什么,憋不住了?”他们抬眼看去,就见林间走出一人来。面容俊美,眉目如画,身材颀长,明明身着暗色,却有种温润如玉、霁月清风的雅致感。他们把目光移到周氏身上,似乎明白了他的身份,向周氏打了招呼后,默默遁走了。周氏收拾好火堆,从包袱里掏出水囊灌了几口,这一长串动作下来,谢琅始终没说话。她也不会主动问,将水囊塞号,准备翻身上马。谢琅就是在这时开口的,声音一如既往的稳柔:“你想回去?”周氏没好气地回:“自然,天要黑了,我难不成还在林间过夜?”“我是说漠北。”周氏上马的动作一僵,半晌没有出声。谢琅走过来,鞋底踩在木枝上,发出轻微的脆响:“是吗?”周氏深吸一口气,回头道:“与你无关。”她利落翻身上马,“我想或不想,有什么区别吗?”谢琅站在马前,仰头看她:“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周氏不感兴趣地别开眼。谢琅面上闪过一丝苦涩,回答她先前的话:“有区别。”“七年前你嫁给我后丢掉了漠北的一切,有样学样的跟着京中妇人学,变得一点儿也不像你。我从未问过你为何要改变,也从未仔细想过为何后来的你与当年漠北初见时的你判若两人。我以前想着,高门主母练刀习武不合常理,你进京以后改了也正常。”他想着姜舒窈和谢珣,自嘲一笑,“但整日下厨合常理吗?开市肆、开小吃街合常理吗?”“若我当年能问一问你,或是你能对我说一句你心中所想,我们是不是就不会变成如今这幅模样?”周氏不答,谢琅便站在马前等。她久久不开口,谢琅便明白了答案。他点点头,重新提起刚才的话题:“我不想再重蹈覆辙了,所以我今日来问你。你想回漠北吗?”第101章无论谢珣是否有提出献食谱给皇上的法子来, 林家都是打算开卖熟食酱料的商铺的,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连锁店。有了新的活计,姜舒窈和周氏又陷入了忙碌中。不过周氏却没有以往那么干劲十足、活力满满, 常常揉着揉着面就开始走神。这种状态并不像她才开始沉溺于情伤时的样子,而是一种更深的怅然。周氏不想倾诉, 姜舒窈也不会刻意去问,只是尽量用别的东西吸引她的注意。新的菜谱、新的食材、新的烹饪方式……往往遇到了这些,周氏就会从怅然的状态里走出,全神贯注地专注在学习中。而且不知为什么, 她总是下意识地想要学些热乎乎的麻辣食谱。这一天, 周氏正在三房练习姜舒窈教她的羊肉泡馍时, 有丫鬟匆匆忙忙跑了进来。丫鬟气喘吁吁地在周氏耳边说了句什么, 话未说完,周氏手上的瓷碗落地, 发出刺耳的脆响。她提起裙摆,没头没脑地冲了出去。姜舒窈吓了一跳,赶紧上前来问丫鬟:“你给她说了什么?”丫鬟也正愣着, 闻言赶忙解释:“奴婢没说什么呀, 奴婢只是说舅老爷进京了, 现在国公爷正招待他呢。”“舅老爷?”“周大将军。”丫鬟道, “周大将军进京述职呢。”她们还没弄清状况时,周氏已经飞奔到了正院。她嫁入京中七年, 很久没这么痛快地跑过了。精致的发髻被跑散, 衣领裙摆也带上了褶皱。她站在正院门口, 迟迟没有动作。丫鬟们好奇地瞧着她,见周氏这幅不同往日的模样,暗自猜测她今日是不是又要大闹一场。周氏理好发髻,又将褶皱抹平,垂头看了会儿映在地上的阴影。高髻华裙,挺拔而秀丽,她看着影子,竟有种陌生的感觉。忽然,前方传来一声在京城鲜少听到的粗糙大嗓门:“好了,不用送了!国公爷保重!”京城里的人,哪怕是武将也是俊美的儒将,哪会像面前的人一般,高大威武,满脸胡须,活像个大黑熊一般。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惹得路过的丫鬟纷纷退避,明明只是道别,那蒲扇大的巴掌挥起来像是要打人一样。周氏看到这幅场景,没忍住喷笑了出来,笑着笑着泪珠忽而从脸颊滑落。“大哥。”她唤道。周大将军的身形一顿,定睛朝站在不远处的周氏身上看来。他的眼睛越瞪越圆,难以置信地开口:“小妹?”周氏嫁入京里以后,和娘家的联系渐渐变少。京城和漠北隔着千里,书信走得慢,周家也不是什么文化人,难以寄思念于信纸,只能寄些漠北的土仪给她。但京城繁华,吃穿用度样样比漠北好,哪里缺他们寄的那些土仪,所以到了后来连土仪也不寄了。周氏才嫁过来那两年正是鬼迷心窍的时候,周大将军进京述职想来看她,拖了些大包小包的东西,被京城人暗地里嘲笑土包子,周氏又气又恼,偏偏还要强压着性子,硬生生忍住。他们无论从外形还是性情上都与京城格格不入,以前周家人从不在意这些的,但现在周家的宝贝小妹嫁到了京城,总得为小妹着想一二。周大将军让跟着他身边的斥候去打探了圈消息,听到小妹在宴会上被那些贵女嘲笑得发火离席,便猜到估计是他们让她丢了脸面,生气了吧。周大将军看着自己拖的沾满风尘的马车,默默叹了口气,小妹应当是不愿见他的。果然,他去谢国公府拜见,周氏并未来见他。如今几年过去,他学了上次的教训,悄悄地来,悄悄地走,却没想到踏出门槛的那一刻,见到了七年未见的周氏。近乡情怯,何况是面对经年未见的亲人。“大哥,你要走了吗?”周氏问。周大将军挠挠头,不知如何回答。一开口,满是北地的口音:“不急,明日再启程。”谢国公从后面走出来,见到周氏也有些惊讶,不过他一向性子和善,见状便道:“你们兄妹许久未见,周大将军就别急着走了吧,不如在府上多坐会儿,兄妹间叙叙话。”周家大哥自然是想和小妹叙话的,但是怕自家小妹心中不愿却又抹不开面拒绝,便道:“不用了……”周氏却先一步截住他的话:“大哥。你留下吧,就坐半个时辰就好。”谢国公便不打扰兄妹叙话,将堂屋让给他们。周家大哥又坐回了那把客椅上。椅子做工精致,用的是黄花梨木,雕花大气,但着实小了些,他身形武威,坐在上面甚是憋屈,十分不自在,觉得融不进这里。他抬眼看向对面的周氏,眼里带上几分欣慰。小妹和他一点儿都不一样,看上去体面端庄,和养在深闺长大的大家小姐没什么区别,身上半点不见当年那个泼辣丫头的影子。“大哥,这些年家里怎么样?”周氏开口问。周家大哥听到这个问题松了口气,至少这个问题他是能回答的。他笑道:“都好,都好。日子过得可真快,我马上就要当爷爷了,但你六哥那个臭小子还没成亲,二十有五了还整日没个定形,为了躲娘,往边城那边住下了,你说这秋季马肥羊肥的,蛮子又不过来,他一幅保家卫国的模样还真当娘信啊。”他一拍额头,“对了,老六还让我给你带的匕首,说是前年从蛮人二皇子那儿夺来的,我一脚就把他给踹飞了,我说咱小妹现在是谢国公府二夫人,要送礼物也得送些什么珠钗啊宝石啊,送匕首是咋想的,那狗小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