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文学识虽没有白锦瑜好,平日里先生夸白锦瑜的时候他心里不免也会有些许的嫉妒,但为人还算正直。白锦瑜病了两月差点死了的事他是知道的,他今日有事从学塾里请假回来,乍一听闻柳条儿家拒了白锦瑜的亲事而,而后白瑜因苏家的冲喜而活过来的消息时他就一阵的唏嘘不已,可没想到更劲爆的是之后又传出了柳条儿未婚先孕,怀的还是白锦瑜的孩子……柳敬文这次原本就是来看热闹的,顺便看一看白锦瑜,谁知就被白瑜邀着做了一回证人。经过刚才白瑜和柳条儿的一番对峙,柳敬文也不是个蠢得,早就看出了柳条儿口不对心,在暗自回忆柳条儿说的那个时间,然后就什么都明白了。这柳条儿表面柔柔弱弱,可其实就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明明有了婚约却偷了人,导致怀了野种却想栽脏陷害给白锦瑜。对于柳条儿这样的人,柳敬文是不耻不忿甚至鄙视的,柳条儿竟然将他们整个柳家村的人愚弄了,他怎能不气愤。柳敬文站了出来,义正言辞地朝众人拱了拱手,然后对着柳条儿直截了当地说道:“白兄去年十月二十六那夜,与我一同宿在学塾里,不曾离开过。”见到站出来的人是柳敬文,柳条儿早已惊得面无人色,此时听了柳敬文的话,身子更是摇摇欲坠,只是心口上一抹不甘心在勉强支撑着她,她急忙说道:“不不,是我记错了,是,是二十七那日。”柳敬文说道:“二十七那日,无论白天夜里,白兄也没离开过。”“不不,是是……”柳条儿说着说着就两眼一闭,晕了。“条儿,条儿你怎么了,条儿你别吓唬娘啊。”柳条儿的母亲张氏慌忙扑过来抱住柳条儿,嘴里哭喊着:“你们这是干什么,是想要逼死我家条儿才罢休吗?……白三郎,条儿都已经怀了你的孩子,你怎么能不认。我苦命的条儿啊,你怎么就那么倒霉遇上这样一个薄情寡义的负心汉……条儿啊,既然他们白家不肯要你,娘要你,娘带你回家啊,你还有爹娘在。……柳铁柱你还赶紧过来抱着条儿愣在那里做什么,还等着他们联合起来欺负我们条儿不成?”“慢着,事情还没解决之前,谁也不许走。”第19章刘氏站出来拦住了张氏母女和柳铁柱的去路。“我,我家条儿都被你们欺负成这样了,刘氏你,你们还想怎么样!”张氏疾声厉色地说道。“不怎么样。”刘氏声音淡淡,眸光阴沉地盯着柳家三人,尤其是被张氏抱在怀里的柳条儿,她说道:“只是你们既然带着柳家村的人闹上我白家的门来了,怎么也要把事情说清楚了才能走人,不然我家三郎可不是平白得了个负心汉的罪名!张大夫……”刘氏不等张氏的反应,回身就请了站在一旁的张大夫。张大夫抱着药箱走了过来,老眼一眯,连脉都不诊了,只在柳条儿脸上瞧了一眼后就说道:“不用费事,掐一下人中就好,如果再不醒的话,我再用长针给她扎一下,保准能醒来。”“这,这……”看到张大夫手上拿出来的长长的银针,张氏心里也有些打怵,还是老老实实地在柳条儿的人中上掐了一下,没醒,再下了狠力掐了一下,柳条儿悠悠转醒。苏青差点没喷笑出来。这柳条儿装得可还真像那么一回事,不过刚才眼睫毛一直颤阿颤的,只要是有眼睛的人看到了都能知道她那是在装晕,就只有张氏愿意承认她是真的晕了。呵呵。张大夫满意一笑,收起了银针再次退到了旁边。见柳条儿醒了,柳宏冷笑一声,说道:“柳条儿你想好了吗?究竟是哪日与白三郎相见的?这次你可要想清楚了,别把什么阿猫阿狗的都认作是白三郎!”柳条儿紧紧揪着张氏的袖子,面色难看地久久说不出话来。柳敬文见状,再次冷笑,对众人说道:“白兄向来勤奋刻苦,日里皆是与我等同窗跟着先生学习,夜里更是恨不得点灯熬油继续读书,每日睡前都要和睡同一屋的我们相互背诵当日所学一番后才睡下,不曾有过缺席,又哪来的时间与你见面。”柳敬文这话掷地有声,都说道这份上了,众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就表明白瑜和柳条儿以及柳条儿肚子里的孩子根本没有关系。“宏儿,你说的当真?”柳家村的村长柳宏面容阴沉地问柳敬文。“当真,父亲莫要被蒙蔽了。”柳宏说道。“很好。”柳宏大手一挥,“来人,把这三人给我押回村里去。”“等等。”刘氏再次拦人。柳宏说道:“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刘氏说道:“请大夫的钱留下,还有,我要这三个人当着大家的面给我家三郎下跪道歉!”柳宏眉头蹙了起来,脸色更加阴沉。这时竹溪村的村长站了出来,“怎么,你柳家村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带着一大帮人来我竹溪村闹事,还口口声声地污蔑白三郎,毁他名声。现在事情明了了你们就想带着人拍拍屁股走了,当做什么事也没发生?哼!柳宏你今天要是不让这三人给我白三郎下跪道歉,你们今天就都别想走了!”“对,道歉!”“我竹溪村的人可不是任人欺负的种,不道歉就统统留下!”村长身后的一帮来闻讯来瞧热闹的竹溪村人纷纷站出来应和,气势逼人。柳宏看那阵势,暗暗咬牙,“好,让他们道歉!”柳条儿和张氏柳铁柱三人被逼无奈,只能下跪道歉。柳家村人呼啦啦地来,又呼啦啦的去,只来时和去时的气势有所不同罢了。事情解决了,白瑜带着白家其余人纷纷朝留下的竹溪村人道谢。“青丫。”闻讯匆匆赶来的苏二郎冲苏青喊了一声。“二哥你怎么也来了?”青丫转头就看到气喘吁吁的苏二郎,这大冷天的,额头上头冒了一层汗,可见跑得又多急。苏青把人拉进了屋里,苏二郎这才说道:“我刚听说柳家的姑娘怀孕了,还,还和三郎有关,然后我又听说柳家村人来闹事,我就立马赶过来了。青丫你没事吧?白三郎他……”知道二哥担心,苏青立刻说道:“二哥你放心,那都是污蔑,白三郎没有做对不起我的事。柳条儿肚子里的孩子是别人的,与三郎无关,他只是见三郎身体好了,想要重新巴上来罢了。”“那就好。”苏二郎顿时松了口气,又跟苏青说了两句,这才朝白家人告辞回了大河村去。*第二日,跟着去山脚开荒了一天的苏青和白瑜累得瘫倒在床上。“不行,这太累人了,白瑜,我们还是想办法挣钱吧,我不想再下地了,也不想再吃那噎死人的米糠糊糊和米糠饼子了。”苏青颓丧着一张脸说道:“我想吃系统里面的大肉肘子,可是我们现在身上连个铜板也没有,别说猪肘子了,就连一个白水鸡蛋都买不起。”“行,那你说我们能做什么来挣钱?”白瑜说道:“以前白锦瑜还能抄书挣点零花,但现在我那一手字,简直惨不忍睹,书铺的老板是不会同意的。”“听说绣花秀帕子绣香囊荷包的也能挣钱,但我连针都不会拿。”“要不,我把我桌上那几本书和那块砚台给卖了?兴许还得几个钱……”苏青急忙打断他的话,“你可打住吧,那可是你们读书人看得比命还重要的东西。要是被你娘知道了准得说是我撺掇的你败家,保不住又说是我吹你枕边风不让你去上学的,到时候我可冤死了,保不齐又是一顿抽。”苏青想起上次那顿打就心有余悸,婆婆刘氏在面对白三郎的问题上非常的上心,也有些不分青红皂白,绝不允许任何人有带坏白三郎的行为,发现后决不轻饶。想了又想,最后苏青翻了个身面对白瑜,“你说,我们卖鲫鱼豆腐汤怎么样?”“怎么说?”然后苏青就跟白瑜叽咕叽咕地说了自己的想法。第二天,苏青和白瑜竟然破天荒地早起了一回,在刘氏出门去开荒之前双双凑到了刘氏跟前,拉着刘氏说话。苏青上来也不直接说出他们的目的,而是先拐了个弯问别的。“娘,您觉得我们做的鲫鱼豆腐汤味道怎么样?”刘氏将对儿子和儿媳破天荒地早起这件事的惊讶先放回肚子里,听到苏青这么一问,就回答了,“不说那豆腐,单说那汤的味道还是很好的。”苏青和白瑜眼睛同时亮了亮。“那娘您说,我们把这道汤拿去卖怎么样?”“卖?怎么卖?卖给谁?”刘氏说道。“我们去青河关,煮了汤卖给那些修水渠的役人们喝。”苏青说道。“嗯?”刘氏诧异,原以为苏青会说拿到镇上去卖,她在心里甚至已经打算了好了,或许能到镇上的酒楼问一问,兴许能把这方子卖出去。可刘氏没想到苏青说的竟是要直接卖现成的汤,并不是她所想的那样卖配方。刘氏到嘴的话顿时卡在了嗓子眼里,刚刚冒出来的念头也顺势压了下来,她微微皱眉,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苏青和白瑜两人,说道:“说说你们的想法。”见刘氏没有立时反对,白瑜就接过了苏青的话接着说道:“娘你看,上次爹和大哥二哥他们回来也大致说了他们在那里的情况。他们平日里的伙食一顿就只派发两个又冷又硬的杂粮饼子,干巴巴的没滋没味,吃着不仅磕牙还难以下咽,就连喝的水也都是冷冰冰的,一口下去能直凉到肚脐眼儿那里,激得人浑身都能打一个哆嗦。”“吃完了还得下水渠里干活,把渠底沉积的淤泥挖出来,人两只脚就得泡在没过脚踝的冰水里,那寒气能冷到人骨头里头去,日子过得别提多难熬了,一天到晚的身体就没有过片刻的热乎劲儿,说不得没几天那里就得病倒一拨人。”“娘你看,爹和大哥二哥他们也在那里受冷挨饿又受罪的,我和青青就想,上次爹他们回来不是没能吃到鲫鱼豆腐汤吗?我们就想着把汤拿到那地儿去卖,这样就近能给爹他们添口热汤喝来暖暖身子,汤里再加上一两块豆腐多少也能给他们填填肚子不是。”苏青也说道:“上次爹说了,他们那一段挖水渠的有将近三百人,要是他们能一人买一碗我们的鱼汤,娘你算算,我们一次下来能赚多少钱。”刘氏越听越是心动,但到底没做过这样的事心里终究有些没底,且她还有着质疑,“这能行吗?那里可有衙差管着,严厉得很,衙差们都不是好惹的。”“娘你别怕,衙差是不好惹,但我们也不是要去惹他们的。”白瑜有些无语,不过也理解这世道生活的人,尤其是村里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人都有点害怕衙差。白瑜继续说道:“而且娘你记得吧,爹也说了,那里衙差的伙食其实跟他们吃的也差不多,都是硬饼子和冷水,只是量多了一点而已,所以我们这也相当于是去给他们送温暖,我想他们会求之不得呢。去的时候我们跟他们好生商量说话,免费给衙差们汤喝,他们不会不同意的,只要不打扰到他们办差也不扰乱到那里的人干活就行了,而且我想有了我们送去的温暖,他们干活更加卖力。”苏青和白瑜两人一搭一唱地说着,最后彻底把刘氏给说服了。这样不仅能照顾到自家男人和两个儿子,还能挣到钱,关键的是能挣钱,家里现在实在是太穷了,穷得大人们腰都弯了不少。他们吃点苦没什么,但就怕亏了三郎。三郎懂事,知道家里的情况所以竟然连学都不上了,今年的科考也不愿参加了。这是刘氏心中的痛。好在距离二月的科考还有半个来月,也不知道……总之刘氏不想放过任何一个能挣钱的机会。只是苏青和白瑜两人说得好听,但这也是第一次,能不能挣钱还不敢说,家里开荒的活不能抛下不管,所以刘氏也没用到杨氏和陈氏他们,而是和苏青白瑜商量好了后,三人就开始准备起来,打算明天就先走一趟试试水。第20章豆腐虽然大家不太爱吃,但刘氏自己却也是会做。刘氏舍不得花钱去镇上买,于是当晚上传睡觉之前,刘氏就拿出了家里存的那点豆子舀了一些先泡起来,打算明天早早起来就开始磨豆子做豆腐。至于鱼的事情,苏青直接回娘家找二哥去了,把要做生意的事情简单地跟苏二哥说了,然后让二哥去河里先给她捞几条鱼上来,不管大小都成,到时候挣钱了会给他分钱。现在虽然是旱水期,但位于大河村的那条河却是常年水流不断,即使现在,河里的水依然有成人膝盖那么深,因为没什么人爱吃鱼,所以水里的游鱼也不少,只是个头不大而已。苏二哥二话不说地答应了。临走的时候,苏青还被母亲宋氏拉到一边说话了。“青丫,幸好上次娘听你的话没有让你二哥去接镇上那活。”苏青立即就想起了柳条儿说的话,忙问宋氏:“娘,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嗯。”宋氏点头,“上次你二哥回了那个活计后宋大郎又找了村里的王家的王大河去,结果那屋顶的两根木条早就被蚂蚁蛀空了,王大河一脚踩下去屋顶就破了个窟窿,人跟着就掉了下来,摔了个半死。人最后虽然救回了一条命,但下半辈子都得在床上躺着了。……娘现在想想都觉得后怕,要是当初你二哥去了会不会……幸好听了青丫你的话,幸好幸好……”苏青回来后跟白瑜说了这事,白瑜也觉得后怕,更是十分地肯定了柳条儿就是重生的。只是柳条儿这人心思诡得很,白瑜和苏青两人觉得以后还是远离着柳条儿这人比较好,虽然能在柳条儿口中打探到些未来即将发生的事,但苏青和白瑜还是更担心会不会惹来柳条儿的怀疑,毕竟他们是穿越来的,所以还是尽量远离来得稳妥。白瑜又去村长家里借了牛车。此时正是农闲的时候,村长家的牛也闲着,所以白瑜很轻易就借到了,只是还的时候需要送点礼,且牛也要好好使,不能亏待了。至于铁锅……眼看着这庄生意应该是还算长久的一个买卖,他们每天都要用到铁锅,要是再上村长家借来用那就不行了。于是刘氏狠了狠心,将最后藏着的那点铜板都拿了出来,再去村里关系好的人家里借了一点,然后就一人走路往镇上去了。当天下午就一路走着背回了一只旧铁锅,明显是别人家用过的,也不知道刘氏是怎么想的。“娘,你咋买个旧铁锅回来啊?”看了铁锅一眼,苏青很是无语地问刘氏,在她想来,既然要买就该买个新的啊,怎么买了个别人用过的,也不知道别人都用这口锅来煮过什么东西。谁知刘氏却是睨了她一眼,“你懂什么。别人买铁锅都愿意买被人使过的,有钱又讲究的人家才会买全新的回去。”“这是什么道理?!”竟然有人宁愿用二手的也不愿用新的。“因为新买的铁锅用第一遍的时候还得先用热油练锅,旧锅不用练。练好的锅能用得久,以后炒菜不粘锅也不费油,但练锅时费油啊,我们哪来的钱买猪板油。”苏青和白瑜还是第一次听说用铁锅还有这个讲究,颇觉稀奇。当晚,苏二哥就将捞到的几条鱼送了过来,苏青暂时养在水盆里。石磨村里就有,早上鸡鸣才第二遍,刘氏和大嫂二嫂早早就起来了,大嫂提着泡了一晚上的黄豆摸黑去了村东头磨豆浆,二嫂在院子里杀鱼并用葱蒜酒把鱼腌制好,刘氏则在厨房里烧火,准备做豆腐事宜。等鸡鸣三遍的时候,豆腐做好,需要带出门的东西都被一一板上了牛车,一切准备就绪,刘氏这才去把白瑜和苏青给叫起来。刘氏原先不想让白瑜去趟这个活的,但在白瑜的一阵劝说下同意了。毕竟这个家里就白瑜和苏青两人最闲着,而且有白瑜这个男子在还是个读过书的读书郎,与衙差沟通比较方便。这时天还没亮,刘氏白瑜和苏青三人就坐着牛车出门了。刘氏在前头赶车,苏青和白瑜两人就坐在后面的车斗上。他们是打算到了地方再开始熬汤,所以车上除了熬汤所需要的材料外,不仅有铁锅有大陶锅还有一摞从家里还有被人家里借来的碗筷,另外还装了几桶干净的清水在车上,到时候用来煮汤和洗碗用的,毕竟现在属于旱水期,也不知道那里有没有给人喝的水。他们甚至连烧火用的柴都备上了一捆,总之有备无患。占了牛车满满当当。苏青和白瑜两人原本打算路上趁着天黑再眯一会儿的,谁知最后不仅觉没睡成,倒是把第一次坐牛车的两人颠得浑身骨头差点散了架,这才知道古代的交通是多么的磨人。上次白老爹他们回来的时候是走的小路,紧赶慢赶的也花了大约一个半时辰的时间。但赶小路有一段是要翻过一个坡度不小的山,苏青他们赶着牛车没法翻山,所以那一段得绕着走。牛车比人腿着走也快不了多少,这么慢悠悠地走着,等到了地方也花了将近两个时辰的功夫。这时候天已经大亮,晨露早已渐渐消去,远远地刘氏就将牛车停下来了。白瑜跳下车,狠狠活动一下松松浑身筋骨又整理了一番,这才迈着腿往那边走去。找了个看管的衙差,不知道说了什么,又是笑,又是拱手作揖的,最后衙差一点头,站在这边等着结果的刘氏和苏青就看到白瑜远远地就朝两人招手。刘氏和苏青皆是一喜,知道事情是成了,于是牵着牛车就过去了。来到衙差跟前,不消衙差再卡扣,白瑜就当着衙差的面叮嘱了刘氏和苏青一番需要注意的事项,刘氏和苏青连连保证不会坏事,衙差这才放行。在衙差的指示下,刘氏三人选了个较为空阔的地方将牛车上的东西卸下,又搬来几块石头临时搭出来一个灶坑。来到白家的这些天,苏青总算学会了看火烧火,于是她就在一旁给刘氏帮忙,至于用铁锅煎鱼用陶锅熬汤这些活都是刘氏在做。幸好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这附近真的没有提供干净水源的地方,平时他们喝的水也都是来送亮的衙差给一趟趟拉来的。这里的柴草倒是不少,稍微走远一点往林子里一钻,不一会儿就能捡到一堆,看来明天再来就不用从家里带柴火了。鱼汤需要小火慢慢熬煮,直到鱼汤呈现出浓浓的奶白色。“娘,快到时间了。”日头升高,苏青根据腹中的饥饿感大概估算了一下时间,再看锅里的汤,觉得差不多了,于是提醒刘氏。再低头看了眼灶里的火,就剩点火苗了,苏青干脆也不管了,站起身就看到刘氏掀开大大的锅盖,往鱼汤里洒下一把切得碎碎的葱花,顿时香飘十里。苏青深深吸了一口气,她一直守在大锅旁边,此时早已经馋得不行了,可是刘氏不发话她也不能做什么。“去把三郎叫起来。”刘氏吩咐苏青,然后拿出两个碗盛上满满的鱼汤外加两块切成小块的豆腐。苏青应了一声,走到牛车旁去叫白瑜。白瑜来到这里没多久就躺车上补眠去了,白瑜作为读书人又被刘氏宠在心尖尖上,所以这些下厨的活刘氏是不可能让白瑜沾手的。正好白瑜今天起了个大早,路上又没能补觉,来到这里后就困得不行,于是干脆就躺牛车上补眠去了。苏青羡慕不已,她也想补个眠,但她作为人家媳妇,不能偷懒,还得帮刘氏干活。不过至少在帮忙烧火的时候她还能顺便烤烤火暖暖身子,不至于冷着。没看到白瑜此时正蜷缩着身子睡着也不甚安稳吗?嘿嘿。这没床没铺盖的天气,虽然有太阳,但也冷,冷风从四面八方袭来没个遮挡的。白瑜搓了把脸从牛车上下来,然后和苏青一人端起一碗汤就要给那边的两个衙差送去。“等等。”苏青临过去前被刘氏叫住了,她疑惑地回头看刘氏。苏青只见刘氏手往锅底快速一抹,紧接着这只手就招呼到了她的脸上。苏青没料到刘氏会有这个举动,于是被吓了一跳,想躲却已经来不及了,所以脸上就挨了这几道的黑灰印子。苏青心里有些气恼,张嘴就问:“娘你干嘛啊?!”苏青空出一手手来想要用蹭掉脸上的脏污,被刘氏拦住了,刘氏不轻不重地斥责道:“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来这里的全都是大老爷们,就你个年轻媳妇家家的你也敢随便乱走!”刘氏这时候有些后悔把苏青给带来了,能应招徭役来这里干活的都是年龄十七到五十之间的男子,她是当祖母的人了,也不用避讳这些,但苏青不一样啊,满打满算才十三的年纪,小姑娘一个,青葱水嫩的……刘氏想想都觉得后悔。只是现在人已经在这里了,刘氏也没法现在就赶苏青回去,好多活也还需要苏青来帮忙,不得已只能在她脸上抹几道灰,尽量不让人注意到她的容貌才行。刘氏不仅地方着那些服徭役的人,还提防着那几个衙差,衙差同样是男人,且还是小老百姓不敢惹的,这苏氏心里也是每个轻重谱算的,竟然就这么莽莽撞撞地就过去了。刘氏心中叹息,又往苏青脸上多抹了几道印子这才作罢。苏青……,婆婆这样是在保护她啊。苏青心里暖暖的,她此时也想明白了,她就软妹子一个,到了这里就彷如一只绵羊忽然闯入了狼群里,总之不是什么好事。明白刘氏的一番苦心后,苏青对刘氏露出甜甜一笑,真诚地道谢道:“谢谢娘,还是娘想得周到。”看了苏青和刘氏两人的互动,白瑜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心究竟有多大。可不是吗?这里的衙差和来这里服役的都是男人,苏青这么一个水嫩嫩的姑娘忽然出现在这里,不怕有那心思龌龊的打上苏青的主意,那怕是要糟。白瑜暗暗后悔自己的大意,于是不等苏青反应,就伸手将苏青手上的那碗汤给抢过了过来。“诶诶,白瑜你干嘛,还给我。”汤盛得有些满,苏青不敢和白瑜抢,怕争执的时候滚烫的汤会洒出来,于是只能嘴上嚷嚷。白瑜没将碗还给她,而是满脸严肃地说道:“你和娘在这里等着,我自己送过去。”苏青……,她不再和白瑜争执,而是说道:“那让娘和你一起送过去吧,汤盛得又满又烫的,仔细烫到手。”白瑜从小到大刘氏就没让他给谁端过汤碗,此次因为是面对衙差也是不得已,但看他一手一碗热汤地端着,刘氏真怕他一不小心就会被烫到手,刘氏心里早就恨不得将儿子手上的碗接过来了,于是也不耽搁,和白瑜一起往衙差那边走去,苏青则转身把等会要用到的碗筷都搬了出来放好。第21章白瑜和刘氏刚送上两碗汤,紧接着外面来了一辆牛车,下来一个衙差,是送粮食和水过来的。白瑜和刘氏急忙告辞出了衙差们临时的班房返回。苏青也看见了新来的衙差,忙又盛了一碗汤交给白瑜,“你再送碗汤过去。”白瑜自然照办。看白瑜走去的背影,苏青想了想跟刘氏商量道:“娘,我们也先喝碗汤垫垫肚子吧,我怕等会没力气干活,您也累了一早上,您和三郎肯定也饿坏了。而且吃饱了人就有力气干活,我猜等下爹他们过来看见我们在这里,肯定要把活抢过去,我可不想松手,爹和大哥二哥都累坏了,我想让他们多休息。”刘氏就点头,“还是你懂事。”苏青开心一笑,忙用勺子盛了汤顺带几块豆腐进碗里,分别递给刘氏和刚回来的白瑜,这才端起属于她的那碗汤,滋溜滋溜美滋滋地喝了起来。暖汤下肚,浑身疲惫皆是一轻。三人这才刚把碗放下,就看到衙差从班房里走了出来,直走到堤岸边开始吆喝收工。不一会儿,从岸堤下爬起来呼啦啦啦的一大群人往这边跑。“在那里。”苏青眼尖地第一个看到白老爹和白大哥白二哥,将位置指给了白瑜看。然后苏青和白瑜一起举起手朝人群中大喊,“爹,大哥二哥,这里……”白二郎身高比白大郎和白老爹都高出半个头,在人头攒动中他第一个就看到了苏青他们。白老爹示意大儿子继续去排队领食,这才和二儿子朝苏青他们这边跑来。“爹,二哥,你们快先喝碗汤暖暖肚子。”没等白老爹和白二郎发话,苏青和白瑜就将汤碗端到了两人面前。“你们怎么到这来了?”白老爹接过碗,有些吃惊地问道。刘氏见现在还没人过来,于是忙拉着白老爹在他耳边小声地说了什么。“三郎,还有三弟妹,你们咋来了,可吓了二哥好大一跳。刚才见着你们的时候二哥都不敢认,以为是看错了。”白二郎看看白瑜又看看抹了一脸灰的苏青,还没说话就先咧嘴乐了,他兴奋地一边往嘴里滋溜着鱼汤一边问,脸上疲劳与苦闷在喝下第一口鱼汤后就渐渐舒展开来了,“这汤真好喝。”“好喝二哥你就多喝点,管够的,这里还有一大锅呢。”苏青说道。苏二郎对着苏青嘿嘿一笑,又看向白瑜,白瑜见他碗里的汤都见底了,忙给他满上,说道:“二哥也知道家里如今的情况,娘和两位嫂子整日里去开荒,我和青青都不是会干活的,不能帮娘和两位嫂子分担,刚好我在书上学了道鲫鱼炖豆腐的煮汤方子,觉得味道不错,就想着拿来挣钱。上次二哥你们回去跟我们说了这里的情况,你们每天都是冷食冷水的不好过,所以我们就和娘商量着来这里试着卖汤看看能不能挣点钱回去。我们也担心你和爹还有大哥,所以顺便来瞧瞧。”“嘿嘿,三郎会读书就是好。”白二哥听完又是嘿嘿傻乐,看了眼大锅里面满满一锅的鱼汤,他夸道:“亏你们想得出来到这里来挣银子。”接着又是嘿嘿直乐。苏青看得好笑,这白二哥别看人高高瘦瘦的,性子却是老白家的传统,人特老实。苏青远远瞧见那边衙差开始分食,于是拉了拉白瑜说道:“白瑜,你赶紧吆喝起来,让那些人知道我们这里有汤喝。”经过刚才刘氏抹她一脸灰,苏青算是明白了,在这里还是小心谨慎点好,什么事都别想着出头,她怕他一吆喝,那嫩生生的嗓子不知道会招来什么,于是这吆喝的活就打算交给白瑜了。白瑜清清嗓子才要扯开嗓子吆喝,谁知旁边突然抢出来一道大声吆喝:“来,来这里,这里有汤喝。”苏青和白瑜差点没喷出来,齐齐傻眼地看向喊得欢快的白二哥。白二郎似乎察觉到了两人灼热的视线,回过头来看两人,摸摸脑袋不好意思地嘿嘿傻乐,“三郎,咋了?”苏青和白瑜:……苏青示意白瑜,“走一个。”“好咧~”有了白二哥这一出,白瑜这下子是豁出去了,扯开了嗓子就朝那边密密麻麻排着队的人就大声喊了起来,“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鲜香可口的鱼汤,两文钱一碗,一碗只需两文钱,数量有限,先到先得,众位千万不要错过了。”听到这熟悉的乡音,苏青顿时跟打了鸡血一般兴奋起来,于是冲白瑜比了个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