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见君玲认同自己,心里跟吃了蜜似的甜滋滋的。两个女人的对话也引起赵二江他们的注意,也说可以先在自家的后院种种看。今日大家都累了,没有多聊就各自回家了。等赵二虎兄弟走后,君玲带着赵彩然去做晚饭,今日太累了,不想折腾,就简单的做了一锅疙瘩汤,再一人煎了个鸡蛋。吃过饭,几个大人就开始在院里,把薄荷里的杂草挑出来丢掉。三胞胎由赵彩然看着,赵安平兄弟回房间去读书、练字。君玲等三胞胎睡着之后,就进了空间,把下午丢进空间的薄荷栽到河边。栽完之后又浇了水,然后站在河边畅想,等把这一片全栽满,自己就有源源不断的薄荷来卖钱了。翌日,吃过早食,赵二虎兄弟也过来了,帮着一起挑选。挑完之后,又帮着翻晒。君玲到河边挖了很多薄荷根栽到空间和后院,在河边挖薄荷根的时候,也有好多村民也在挖,可见大家都不是笨蛋。这些时日,小七郎在赵二虎家当小先生,当得很是认真。每天吃过饭就跑出去了,每天晚上跟哥哥们学习也更认真了,君玲观察了几天就随他去了。过了几天,赵二江父子借了牛车,把晒干的薄荷拉到镇上去卖。回来把借的牛车还回去之后,就在君玲家分银钱。这次送到镇上的薄荷,卖了四吊多钱。全家都非常高兴,一个下午,就白捡这么多铜钱。一家分了一吊钱,剩下的零头赵二江做主,买些肉,再打些酒,全家人一起吃一顿。晚上,大人连带着孩子,好几十口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饭后杨氏、张氏帮着君玲洗碗筷,赵二江父子在堂屋里聊天,孩子们在院里玩耍,热闹得很。........现在已进入腊月,天气也越来越泠。村里王屠夫来君玲家好几次了,要买猪,夸她家猪养得肥。还说最近猪肉涨价了,趁着价钱好,卖了能多卖些银钱。君玲跟齐氏商量了一下,决定养养再卖,养到腊月二十左右,还能再长些肉。不过还是跟王屠夫约好,说家里的猪一定会卖给他的,不会卖给别人,导致王屠夫,隔几天就会来看看。盼啊盼!就到了腊月二十这天,王屠夫一大早就跑来君玲家买猪。君玲也是佩服他的执着,按早些时候说好的卖三头猪给他,留一头最小的猪自家吃。三头猪以每斤十八文的高价卖给了王屠夫,平时生猪都是十五文左右。君玲家的能卖十八文,一是进入腊月里猪肉涨价了,二是君玲家的几头猪养得比别人家的肥。这年头的人都喜欢吃肥肉,因为油水多。剩下的那头猪,等到腊月二十二再由王屠夫帮忙杀。君玲拿着卖猪的九吊并四百个大钱进屋放好,想了想,数出来五百个穿好,又数了五十个出来穿好,拿着这些铜钱就去堂屋找齐氏。进屋对齐氏道:“娘,辛苦您和爹了,这五百文钱是孝敬您和爹的。”齐氏知道君玲是真心想孝敬自己,也没推辞就收下了。君玲出来在灶屋里找到赵彩然,对赵彩然道:“大丫,翻过年你就十三岁了,是大姑娘了,这五十文钱你收好,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谢谢娘!”赵彩然接过铜钱,兴奋得小脸都红了。时间,就在不经意间溜走了,转眼就到了过年。回想这一年,自己每天都像头牛似的,在地里家里的忙活。也成了一个地道的农妇,哪里还有一点白领丽人的影子。现在这个样子,站在夏时面前,估计都认不出是自己。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还好吗?有没有另结新欢?还有母上大人,还好吗?现在总于体会到‘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滋味了。君玲伤感了一会儿,回头看见睡成一排的三个儿子,就强打起精神进空间忙活。经过这些时日不断的改良卤肉方子,费了好几十斤肉,和好几两银子的调料。终于做出,跟自己以前经常买的那家卤肉味道的六七成。果然秘方不是那么容易得的,不过,现在做出来的卤肉吃着也算不错了。以前听人说过,卤料是越卤越好吃,或许自己的这个配方时间久了,也会越来越好吃。今年家里留了一整头猪的肉,君玲全做成了腊肉,连猪板油也做成了腊猪油。看着灶头上方,挂的那一方方腊肉,每日饭都能多吃一碗。三十一大早,君玲就起来开始准备做汤圆,这里的风俗就是,三十、初一早上都要吃汤圆,寓意一年到头,家里都会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刚包一会儿,赵彩然也进灶屋来了,母女俩就一起包汤圆,汤圆里包的是早就准备好的红糖花生碎。家里人多,君玲计划包一百个,包好就开始下锅煮,等煮好时,齐氏他们也起来了。君玲让赵彩然把煮好的汤圆端到堂屋,自己则去给三胞胎穿衣服。吃过早食,君玲就开始杀鸡、煮肉,准备晚上的团年饭。今年的团年饭,照旧还是在君玲家吃,好几十号人吃饭,吃得可不少。赵安平带着几个小的贴门神、贴对联、贴福字。几兄弟嘻嘻哈哈的倒是玩得很高兴。中午吃过饭食,君玲带着赵彩然正在灶屋里忙,杨氏和文氏、张氏也来了,一人还带了两个肉菜过来。文氏怀着身孕,君玲就让她帮着烧火,杨氏和张氏帮着洗菜、切菜。几个妯娌边做事边聊天,也是热闹得很,很快就整出两桌菜。饭后,赵二江开始给孩子们发压岁包。赵二江发完君玲发,接着是赵二虎,赵三虎,赵四虎。赵安华收到压岁包,就跑回自己的房间,把收到的红包放在自己的枕头底下,说要感受一下枕着钱睡是什么滋味。众人聊了一段时间,就各自回家守岁。初一一大早,赵二江就带着孩子们出门拜年。今年家里过了孝期,也有村里跟自家关系不错的人家来拜年。上门来的都是客,君玲给来的孩子们都发了一个红包,又抓了准备的花生、麦芽糖。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去年赵大虎死了,君玲没回娘家,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回去一趟。因要带着三胞胎回去,正在跟齐氏商量,是不是去村里借牛车回去。正商量着,顾二哥就赶着牛车来接了,一进门先给赵二江和齐氏拜年,之后就对君玲道:“大妹!娘说你带着孩子不方便,让我来接你了。”孩子们围着顾二哥欢呼着喊“二舅”。顾二哥招呼着孩子们上车,帮着把三胞胎也抱上车,等君玲也坐上车之后就赶着牛车走了。一路上,小七郎的小嘴就没停过,一会说:“二舅!我可想你了。”一会儿又跟顾二哥分享枕着钱睡是什么感觉。赵安康、赵安扬也跟顾二哥讲书院里的事,赵安平也想黏过去,又觉得自己长大了,坐在哪里纠结着。三胞胎坐在车上,好奇的看着周围,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出远门。赵彩然继续当着她的贴心小棉袄,帮君玲看着三胞胎。“二哥!大哥回来了没?”君玲问。“回来了,大妹你找大哥有事啊?”“没什么事,我就问问,娘还好吗?二嫂和侄子们好吗?”“娘挺好的,我走的时候还念叨着你,你二嫂和侄子们都挺好的。”坐牛车,其实比走路快不了多少,就是不用脚走,不累。赵安平纠结了一会儿,还是加入了赵安康他们,跟他二舅说话。到清河村时还很早,顾小妹还没有到。一行人往顾大哥家走,远远的就看到林氏在大门口等着,看见君玲一行人到了,就对着君玲招手。孩子们见到姥姥也非常高兴,也使劲的对着林氏挥手。一边挥手,一边喊‘姥姥。’其中,就数七郎声音最大。“娘!我回来看你了。”“诶!路上冷吗?快进屋暖和暖和。”等顾二哥停好牛车,赵安平率先跳下牛车,下车之后就扶着赵安华下车。林氏过来帮忙抱三个小的,跟君玲和赵彩然一人一个,顾二哥帮着拿君玲带给娘家的东西。君玲跟着林氏进到院里,顾大哥和侄子们也迎了出来。“大妹回来了,快到屋里歇歇。”“大哥!”“大姑”“大姑”顾大哥家的孩子跟着叫君玲。顾大嫂听到动静,也从灶屋里出来打招呼。君玲抱着小十一走进屋里坐下,顾大哥从君玲怀把小十一接过去抱着。君玲把给娘家带的东西分好,先把给林氏和顾大哥的给林氏收着。把给顾二哥的东西给顾二哥拿回去,又让顾二哥顺便把给顾小弟的东西带给顾小弟。分完东西,林氏拉着君玲说话,一会儿顾小妹带着丈夫和孩子也回来了。众人打过招呼,就坐在屋里聊天。☆、026君玲跟顾君梅也好久没见过了,上次见面还是君玲生三胞胎满月的时候。两姐妹没嫁人前关系就很好,嫁人后也不错。两姐妹和林氏聊了一会儿,君玲就把三胞胎交给林氏看着,自己和顾君梅去灶屋里帮顾大嫂做饭。两姐妹刚走进灶屋,顾大嫂就问:“大妹,小妹,怎么不陪娘多说会儿话?”君玲回道:“我和小妹来帮大嫂做饭!大嫂,你看让我做些什么?”顾君梅也跟着说:“是啊!大嫂,你也给我按排个活,怎么好让大嫂一个人忙呢?侄媳妇也回娘家了吧?”顾大嫂笑着回道:“是啊!本来我也要回娘家去的,担心你们来了,娘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准备明天再回去。”君玲听顾大嫂说特意留下来招待她们姐妹,心里有一点愧疚,道:“辛苦大嫂了!”顾大嫂不在意的回道:“没什么,我其实也想你们了。”君玲见顾大嫂在切菜,就帮着洗菜,顾君梅则帮着烧火。顾君梅一边烧火,一边跟君玲闲聊:“大姐,听说你家今年又买了十五亩地啊?那你家不是有六十多亩地了?”君玲:“是啊!今年上山运气好,挖了一根人参,托大哥卖了些银钱。我想着银子放家里也下不了崽儿,就全买了地。”顾大嫂见大姑子没说实话,也就没有多嘴,大妹家卖人参,具体卖了多少银钱,除了林氏和顾大哥顾大嫂就没别人知道了。顾君梅:“这么多地,那你们种得过来吗?”君玲:“刚买的十五亩地离我们村有些远,打算佃出去收些租子。”顾君梅:“姐,那你们可要找些勤快老实的人家,刚开始就要把规矩定好,不然这租子可不好收。”君玲诧异:“哦?怎么说?”顾君梅:“我公爹以前就遇到过,明明一亩地收了四百斤谷子,只说收了三百斤,按三百斤交租。”这到是没听说过,不过大千世界,什么样的人也有,君玲好奇的问道:“那你公爹后来是怎么解决的?”顾君梅:“我公爹就请了村长、里正和族里的长辈来评理,拿回来应收的租子,又把地收回来换了户人家佃出去。吃过一回亏,现在收租就是固定一亩地收多少斤粮食来收。”君玲:“那你们一亩地现在收多少斤租子?”顾君梅:“上等地收两百二十斤,中等地收两百斤,下等地收一百六十斤,只收谷子和玉米。”君玲:“那这方法倒是不错,地种得好,剩下的粮食就多。要是偷懒,剩下的粮食就少。佃地的人为了多收粮食,就会好好的种地。”姑嫂三人说着话,很快就做出一桌饭菜。顾二哥接完君玲后,就带着顾二嫂和孩子回娘家了,顾小弟也是。中午就顾君梅一家,君玲一家和顾大哥家的孩子一起吃饭。顾大嫂的手艺不错,中午大家都吃了个肚儿圆。吃饱喝足之后,林氏拉着君玲和顾君梅在房里说话。母女三人聊了一会儿,君玲见天色不早了,就跟林氏说要回去了,顾君梅见君玲要回去,也跟着说要家去了。林氏就让顾大哥送君玲母子几个回去,君玲拿着顾大嫂给的回礼,跟林氏和顾君梅道别之后就上车走了。孩子们今天都很高兴,又收到了不少压岁钱,一路上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君玲微笑着听他们讲话,童年就是这样无忧无虑,令人难忘!君玲跟顾大哥闲聊:“大哥,你在县城新开的酒楼,还顺利吗?”“还好,虽遇到点小麻烦,但是都解决了。”“大哥,我又做了几样新的吃食,等过完年就去镇上带给你吃吃看。”“行啊!要是味道真不错,我就买下来,放在店里卖。”“谢谢大哥!”君玲现在知道,要是没有顾大哥,她的东西很难卖出去。即便卖出去,人家看她是一个妇人,也不会给她公平合理的价格。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寡妇会再嫁了,不嫁就意味着被欺负。这个世道对女人极大的不公平,社会地位太低了。虽如此,君玲也无能为力,也只能随波逐流。顾大哥把君玲母子送到家,进去跟赵二江和齐氏拜个年就回去了。君玲到家时,赵珍珠还没有回去。见君玲回来了,殷切的过来帮忙抱三个小的。“大嫂回来了。”说完就抱起小十一。齐氏也过来抱小十郎。“嗯!大妹在家吃过晚饭再家去吧!”君玲抱小十二进屋。跟赵二江和李柱子打过招呼就先回房放东西。放好之后出来准备做晚饭,赵珍珠也来灶屋帮忙。“大嫂!谢谢你!要不是你,我也没有现在的好日子。”“我也没帮你什么,主要还是你勤快。”赵珍珠现在每天都跟着李柱子,在各村收豆子,卖豆芽和豆腐,很是能吃苦。每个月给家里交一些银钱,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吃过饭,君玲又给赵珍珠的两个儿子发了压岁钱,赵珍珠也给家里几个小的也发了压岁钱。众人又聊了一会儿,赵珍珠和李柱子带着孩子就回家去了,君玲给他们准备了一斤糖,两斤肉的回礼。过年就是这样,你到我家吃,我到你家吃。吃吃喝喝的转眼年就过完了。出了元宵,君玲带着豆腐干和卤肉,去镇上找顾大哥。到醉香楼时,顾大哥正在楼上同赵海富讲话。小伙计按老规矩,把君玲带到楼下的包间后,就去请顾大哥。顾大哥听到小伙计说君玲来找他,就跟赵海富说了一声就出来了。顾大哥进来就道:“大妹来了,这次做了什么新的吃食?”君玲拿出自己带来的豆干和卤肉,放在桌上回道:“大哥这个是卤肉,这个是卤豆腐干。你尝尝看。”顾大哥一样尝了一口,道:“味道不错,可以留下卖卖看。今日你带了多少?”君玲回道:“大哥,我今日没带多少,卤豆腐干有五斤,卤肉有三斤。”“那好,你都留下吧!卤肉给你四十五文一斤,卤豆腐豆干十二文一斤,每日卤肉准备五斤,卤豆腐干三斤,卖得好再加量,你看怎么样?”君玲在心里算了一下,豆腐干有五六文左右的利润,卤肉有十二文左右的利润,就对顾大哥说:“大哥,可以。今日的这些就送给大哥你吃了,明日的我回去卤好,等小六子明日来拿豆芽时,一道拿走。”“好,账还是跟以前一样,一月一结。”君玲见没什么事了,就跟顾大哥告别:“大哥,没事我就家去了。”“大妹回去的路上自己当心些,大哥就不送你了。”“我知道了,大哥。”君玲说完就走了。顾大哥送走君玲后,把卤肉和卤豆腐干拿到后厨,让厨师一样切了一碟,就给赵海富端去了。“老爷!这是我大妹新做出的吃食,我尝过味道还不错,就留到店里卖了,您尝尝看!”赵海富一样吃了一口道:“嗯!这个味道不错,你大妹的手艺不错,比得上好些大厨的手艺了。这个卤肉可以在其它酒楼里也卖,你问问你大妹可愿卖方子?价格好商量,这事你看着办吧!我想…这个应该还可以做其它肉食,要是你大妹不愿意卖也别强求。”“这…是,小的会问问大妹愿意卖不?以我对大妹的了解,只要我开口,应该没什么问题。”“嗯!”两人又聊起了其它的事情。君玲从醉香楼出来,就去买了十斤猪肉,又去买了三箱豆腐。想起家里盐不多了,又去买了五斤粗盐。买好这些之后,又转道去布店问有没有碎布,准备纳鞋底做单鞋。女掌柜见是君玲就笑着回道:“给妹子留了一口袋。”“多谢大姐想着我,我还想买些布回去做春衫。”女掌柜听到君玲要买布,笑眯眯的指着柜台上的布道:“是给家里的读书郎做衣衫吧?这几匹布都比较不错,颜色也好,你看看可满意。”君玲摸了摸布,是还不错就道:“我家孩子多,这几匹布都要了。”“哎!好的,妹子就是爽快,大姐也没别的了,就把这一袋碎布头送与你吧!”“谢谢大姐!你再多给我留些布头,我家孩子多,孩子又长得快,需要做的鞋也多。”“好呢!过段几间你来拿,我给你算最便宜的价格。”“谢谢大姐!”君玲把布装好,想想没什么可买的了,背着背篼就准备回去了。刚回到家没多久,顾大哥就来了。君玲见顾大哥来还挺意外的,问:“大哥,你怎么来了?可是有什么急事?”“大妹!是这样的,你今日来的时候,赵老爷正好巡视到镇上。你走后,我就把卤肉和卤豆腐干给赵老爷尝了,结果赵老爷吃过后赞不绝口,表示要买卤肉方子,价格好商量,你看…?”君玲听了,在心里想到:‘这个赵老爷还挺识货的,人品也不错,竟没有仗势欺人,难怪能把家里的生意做得那么大。’君玲本来想把卤肉方子当传家宝传下去,凭借着卤肉方子,只要不胡来好好经营,就能靠方子过活。但是顾大哥帮了自己这么多,既然他开口了,把方子卖给他也无妨,自己再留点别的也是可以的。想到这里就对顾大哥道:“既然大哥要买,小妹就只好割爱了。”“谢谢大妹了!你放心,银钱上大哥绝不会亏待小妹的,赵老爷让我全权处理此事。”然后对君玲比了一个二。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2-25 15:10:02~2020-02-28 11:33: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2021575 10瓶;婷婷 2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027“两千两,大妹你看怎么样?我的权限能拿出的最高,就是这么多了,再高我就要请示赵老爷了。”嗯!比自己预估的少些,但也可以了,做人还是不要太贪心了。现在自己的小金库已经很厚实了,节约一些都够用一辈子了,想到这里,君玲就爽快的应了。“行!大哥,小妹相信你不会让小妹吃亏的。以后还要请大哥继续照拂小妹呢!”君玲把卤料的方子配方,还有怎么掌握火候,通通的告诉顾大哥,顾大哥记好之后就递给君玲一个荷包。顾大哥把写好的方子仔细的收好,对君玲道:“大妹,这是两千两银票,你看看可对?”“不用看了,我相信大哥。对了大哥,那卤豆腐干还要继续送吗?”君玲接过荷包,便揣到怀里。顾大哥沉吟了一下,道:“大妹,送些没卤过的吧!每日送个五斤的量,先在镇上卖卖看,要是客人反响好,到时后再看是加量还是直接买方子。”“好的,大哥。”“大妹,那我就先走了,还要回去跟赵老爷复命。”“好的,大哥,你路上小心些,有空我就来瞧你。”君玲送走顾君礼后,心情愉悦的回屋把银票拿出来数了一遍。又把之前的一千八百两拿出来数了数,然后一起放进空间里。在心里美滋滋的想,现在有这么多存款了,以现在的消耗,用一辈子都够了。自己终于可以轻松一些,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出了房间,齐氏就问君玲:“玲娘啊!亲家大哥怎么不留下吃过饭再走了?”君玲斟酌了一下回道:“娘,大哥忙就先回镇上了,说下次有空再来。娘,我做的豆腐干大哥要了,以后每日送五斤。大哥说要是卖得好再多要。”齐氏见又有进项,乐得牙豁子都笑出来了,道:“这是好事,下次亲家大哥来,一定给他杀只最肥的鸡,打最好的酒招待他。”君玲听后暗想,还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不,招待顾大哥的档次又提高了,上次卖豆芽还只是杀鸡,现在又是杀鸡又是打酒。“好啊!下次大哥来,我就按娘说的好好招待他。”跟齐氏说了一会儿话,君玲就去做饭了。………………进入二月,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春耕事宜,赵家也不列外。君玲养的几只兔子,没熬到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春天就被冻死了。君玲见兔子死了,暗道一声可惜了,这条财路断了,还以为能养兔子卖呢。赵彩然见兔子死了,伤心了好几天才缓过来,死活不肯吃兔子肉。便宜了二郎兄弟几个,君玲给赵三虎几兄弟和赵珍珠、赵大伯、赵三伯一家送了半只,剩下的一锅炖了,全家除了赵彩然之外,扎扎实实的吃了一顿兔子肉。李家村新添的十五亩地上等地,分给三家李家村人佃了出去,每亩地收两百斤玉米作为地租。在佃出去之前,君玲就跟赵二江商量收多少租子合适。收高了佃地的人觉得不划算,不愿意佃地,收低了自家除了地税也剩不了多少。最后折中一亩地收两百斤玉米,一亩上等地种玉米,能收四百多斤,收个两百斤不算高也不算低,至于地如何种?种什么?则由佃地的人自行决定。每亩地除去交八十斤左右的地税,剩下的就是君玲家的了,算下来这十几亩地能收近两千斤的粮食。就这些粮食,差不多够君玲一家一年吃的粮食。枣树地栽了差不多有二十六亩地的枣树,剩下的栽的是栗子树。去年冬天,在君玲的提议下,在树地下种了蚕豆。除了这三十亩地种了蚕豆,另外还种了十七亩。冬天闲着的时候,又开了五亩荒地。因这五亩地是新开的,君玲就跟赵二江商量,今年先种一年黄豆养养地,两亩水田还是种稻谷,等那十七亩地的蚕豆收了之后全种玉米。枣树地的蚕豆收了之后,就一半种红薯,一半种黄豆。等明年树再长大一些,就只能在树下种些南瓜了。今年要种的地多,君玲提议买头牛回来。正好每年春耕,镇上都会有牛市。赵二江也觉得可行,现在家里的地多,用牛的地方就多,也有余钱买牛,就爽快的答应去镇上买牛。这天,赵二江开始准备育玉米苗,赵二虎兄弟听说君玲家要开始育苗,就跑来学经验。为了能更快的上手,就让赵二江在旁边指挥,三兄弟来动手。除了他们三兄弟之外,还有村里比较要好的人家也来了。人多力量大,两天就把玉米种下了地。等这些人回去之后,又带动自家相好的人家。发展到最后,附近几个村子都知道了。有那大胆的就跟着一起做,保守一点的准备再观望一年看效果。赵安华也已经和哥哥们去书院读书了,赵二虎家的三兄弟也一并送去。每天,堂兄弟七个一起去,一起回,回来又一起温习功课,感情倒是比从前好了不少。二月底,三月初,君玲家的蚕豆就陆续开始卖了,还是以一文钱两斤的高价连壳卖。每天,赵三虎兄弟和赵二江都会摘一牛车去镇上卖,卖得的银钱君玲家得八成,剩下的两成三兄弟分。等地里蚕豆变老时,君玲家种的几十亩地蚕豆,在嫩的时候就卖掉了一大半。村里人这才知道,原来蚕豆还可以这样卖,纷纷表示受教了,今年冬天也要跟着种。君玲卖嫩蚕豆得了七吊钱,很是赚了一笔。眼看地理的蚕豆要收了,玉米苗也能移栽了。君玲对赵二江道:“爹,时间不等人,今年我们出钱请人帮忙种地吧!”赵二江这会儿也正愁着呢!自家地多人少,虽买了牛,但还是忙不过来。听君玲提议出钱人来种地,也觉得是个好主意就问道:“老大媳妇!那你觉得多少文钱一天合适?”君玲知道,村里人农闲时出去帮工,一天差不多能赚十个到十五个大钱,就回道:“爹!现在农忙,钱太少我怕他们不愿意来,一天十五个大钱行不?还管两顿饭,只要把稻谷和玉米种下去,红薯和黄豆可以慢慢种,不着急!”“行,我去村里那几家,人多地少的人家里去问问看,这么高的价钱,他们肯定愿意来。”赵二江说完就急哄哄的出去找人了。下午就来了七个人帮忙,其中就有李氏的男人赵大山。村里人听到风声后还道了一声:‘可惜!’难得遇到在家门口,就能赚到这么高价钱。赵二江带着来帮忙的七人下地,齐氏还是看着三胞胎,三胞胎现在正扶着凳子学走路,离不开人。君玲每天带着赵彩然做饭和做房前屋后这些活。今年家里红薯种得多,就养了八头猪,现在猪还小,每天吃得倒不是很多。但每天要做这么多人的饭食,连带着屋前屋后的这些活,一天下来就没个停的时候。赵二江带着人,在地里也是忙得热火朝天,耕地的耕地,垄沟的垄沟,移栽玉米苗的移栽玉米苗,浇定根水的浇定根水,分工明确。忙完这些又帮着种黄豆,育秧苗,最后把栽红薯的垄沟都弄好,前前后后的忙了七天才忙完。赵大山是赵二江的侄子,虽早些年因分家闹得不愉快,这些年关系到有所缓和,见二伯家把地弄成这样不明白就问道:“二伯,把地整成这样准备种什么啊?”赵二江见自己侄子问了,就回道:“栽红薯呢!你大嫂无意中发现把红薯藤插在地里,也能长出红薯。去年在后院栽了两垄,长得挺好的,今年就按照这方法来种红薯。红薯这东西人吃不完,喂猪也挺好的。去年我家的猪长得可肥,勾得王屠夫隔几天就要来看一下。”说完还‘呵呵’的笑了两声。赵大山听后在心里感慨:‘自家的红薯人都不够吃,二伯家的已经吃不完开始喂猪了,村里人都说二伯家发财了,看来是真的发财了啊!听说是大嫂在山上挖到人参发的家,要是自己也能挖到人参就好了,这样也能把家里的娃送去读书。二伯家现在的日子过得真红火啊!这几日在二伯家吃的饭食也好,顿顿都有肉菜。’地里的活忙完之后,君玲把每个人要给的铜钱穿好,拿给赵二江去分发。之后大家又吃了一顿饭,这个春耕就差不多结束了。就剩下栽红薯和栽秧,这两样都不着急,红薯苗还没有长大,还要再等等。秧苗才把种下到田里,还没有发芽,离栽秧也有段时间,终于可以松快一下了。这日,赵二江见日头不错,就把晒得差不多的蚕豆铺晒在院坝里,准备打出来。当然,十几亩地蚕豆一天是不可能打得完的,要分好几批才行。君玲也在一旁帮忙,赵二江在前面打,君玲和赵彩然在后面翻。连着打了六七天,才把蚕豆全打出来,等晒干之后收入仓房。………天公作美,连着下了两天春雨,赵二江吃过早食,冒着雨去地里查看玉米苗,回来跟齐氏讲:“老婆子!今年地里的玉米苗长得绿油油的,壮实得很,我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那不是挺好的吗?我们庄户人家,那个不盼着大丰收,家里人不饿肚子。”“我们家现在这日子,过得真红火,以后到底下跟大郎也有个交代了。”赵二江说完吧嗒吧嗒的吸了几口手里的烟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