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军投降,卫琅带着大军正式入主汝南城。
汝南的百姓们本来知道敌军入侵后战战兢兢,可在家躲了半天发现进城的卫军并没有烧杀抢掠,甚至没有打扰他们,百姓们顿时松了一口气,也就不在意卫军入不入城了。
虽然他们平时爱戴汝南王的仁慈,可他并没有守住他的城,那他们普通老百姓能有什么办法,若是卫军残暴不仁他们说不定也就奋起反抗,可现在一切平和,自然没人愿意冒着风险毁了这份平静。
很快汝南王府被尽数包围,卫琅这边开始各司其职,做起战争收尾工作。
“你们会怎么处置我?像末代皇帝、孙昊和杨斯那样,把我也杀了吗?”已经能动,但是又被绑上了的汝南王神情灰暗,整个人一下子好像老了十多岁。
卫琅用眼神询问着裴千雪的意见,裴千雪道:“自然不会,王爷又不同那三人,仁义有加,我们主公只是想请王爷携家眷搬回京城生活罢了,到底是王爷从小生活过的地方,你一定也很想念。”
汝南王到底不像是孙昊、杨斯之流,没有欺压百姓反而有仁慈之名,所以若是轻易杀了他,对外不好说得过去,所以不如召回京城做个闲散王爷,就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也不会出什么事。
汝南王一听便知道这不过是变相的软禁罢了,这次一去怕是到死都只能死在京城,不能踏出京城一步,而他们全家都是人质。
不过现在这个世道,能活下来也就该知足了,汝南王长叹一声,终是认了命。
另一边,燕离则单独在和独孤铭说些什么。
独孤铭问出了同样的问题:“你们会把我们这些谋士怎么办?”
燕离道:“主公仁慈,自不会杀了你们,应该就是和那些士兵一样,如果愿意留下就从此投靠主公,若是不愿意,主公也不会强迫,放你们自行离去就是。”
不过谋士和士兵又不一样,为了防止被放走的士兵离开后又聚集起来,所以士兵会分批次离开,上一批走了之后,下一批必须间隔一段时间才能离开。
而谋士想要投靠,则得通过筛选,不然卫琅也不是什么人都收作谋士的。
独孤铭这次输了个彻底,一股郁闷的情绪还堵在心里,听到燕离这么说当即道:“我是绝对不会投靠卫琅的!”
燕离知道他就是这么个脾气,不跟他对着来不痛快,于是敷衍地点点头:“嗯嗯,随便你,那待会主公就会放你走了,你一个人也注意安全,别轻易就死在了哪儿。”
“你……”独孤铭这时候还能被他的毒舌气上一次,刚准备还嘴,忽然想到什么故意说道,“临走之前我还要见裴千雪最后一面,我跟她还有一个约定。”
果然这回轮到燕离脸色微变:“她现在没空见你,你和她能有什么约定?”
“你果然喜欢她,”独孤铭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不过这是我和她的约定,就不告诉你,你不是自诩聪明,自己猜去吧。”
想到自己离开之后燕离还能和裴千雪朝夕相处,独孤铭也没开心到哪里去,可让他留下来投靠卫琅,他也别扭得就是不愿意。
裴千雪听独孤铭要单独见她,也没拒绝:“你要跟我说什么?”
“我之前不是还欠你一个条件,我没打算投靠卫琅,如果你们不杀我的话我之后就要走了,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现在有什么要我做的,我尽快帮你完成。”独孤铭别扭地解释道。
“原来是这个,”裴千雪好像已经忘了这件事一般,“不用了,你既然已经说了不投靠我们主公,我自然也没什么要你帮我做的,你走吧。”
听着她并不在意的语气,好像只有他一个人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独孤铭莫名更觉得不舒服了,还生出了一股淡淡的委屈。
他不甘心又问了一遍:“真的没有?”
裴千雪肯定摇头:“没有,一件小事而已,不用放在心上。”
忍着莫名的失落感和亏欠感,独孤铭在临走前说道:“裴千雪,这次我是输给了你,而不是卫琅,更不是燕离。”
所以?裴千雪还在等着他的下文,没想到说完这句话后,独孤铭便有些气恼地走了,裴千雪也没拦住他。
未来他们或许还会再见也说不定。
安排好汝南的事,卫琅便带着汝南王一家返回了京城,在京城随便给了间之前有人逃跑而空出来的宅子便安置了他们。
而汝南这一战结束后,现在的形势便只剩下北州的张实和京城的卫琅二者对立,只差平定北州,卫琅便可以完成统一大业。
如今已是盛夏,正是攻打北州的最好时节,从汝南回来休整了一个月后,备好粮草兵马,卫琅正式带兵北上,向张实发起了挑战。
这次与前两次情况不同,所以在计谋不好使时真刀实枪的一战便不可避免,张实也不愧是老牌将领,无论是自身的武艺还是带兵遣将的经验都不是之前已经耽于享受的孙昊能比的,起初的几场战役都能与卫军打得有来有回。
不过张实到底也是年纪大了,体力精力自然会下降,而且经过西州和汝南一战,卫军收编了这两个地方的不少兵源,军队人数远远超过张军。
再说有女主纪羽涵、书中第一谋士燕离,以及裴千雪这个最大的bug存在,这一战卫琅无论如何也不会输。
所以打了半个月后,卫琅、韩骁和萧翎三人分别带队,对张实来了个三面包抄,最终顺利擒下主将张实,奠定了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
对于张实的安排,卫琅与他无冤无仇,也敬重他的本领,本来是打算和汝南王一样,将他安置在京城,闲散富贵地度过下半生就行了。
毕竟这样有实打实本领的野心家,卫琅也不能将他散养,也无法劝降对方,若是让他继续放在北州,过不了多久他便能再次拥兵自重,东山再起。
谁知张实性子烈,不愿做他人的俘虏,更不愿过上没有自由被软禁的生活,所以在被捆住之前,他竟奋力抢走了一个士兵的刀抹了自己的脖子,壮烈自刎在了所有人面前。
卫琅敬佩对方,于是亲自为他敛尸,将他葬在了他待了数十年的北州。
北州一战大捷,卫琅彻底完成了统一,至于散落在其他一些地方的零星起义军已经不成气候,此刻没必要兴师动众带着大军直接打过去。
现在更令卫琅烦恼的一件事是,登基称帝,成为正统。
从北州回到京城后,他已经收到了不少人这样的劝谏,其中大部分都是之前投靠卫琅的世家,他们期盼卫琅称帝,自己的家族便有了从龙之功,再次续写家族荣耀。
然而卫琅迟迟没有接受,那些人只在乎自己家族的利益,却不曾考虑过卫琅的内心想法。
或者说他们也不曾想过居然会有人不想当皇帝,没错,卫琅并不想当皇帝。
一开始选择反,是为了救出牢里的亲人,是为了结束这个乱世,让家人和百姓都能有个太平的日子。
在他的计划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是一件长久且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他便没有想那么多,也没有去想结束乱世之后自己要做什么。
但如今事情进行得太顺利,这么多事一下子朝他涌来,他倒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而且卫琅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武夫罢了,让他带兵打仗可以,可让他天天去批阅奏章,去上朝听下面一群大臣吵吵闹闹,去管理一个偌大的国家,卫琅觉得自己没那个本事,也不想做那些。
读书是他爹他两个兄长擅长的事,他以前就不喜欢去上朝,觉得每天都是一群人吵来吵去烦人的紧。
他骨子里更何尝不是不羁爱自由,他更爱在战场上挥剑杀敌,而不是被困在高墙宫室里处处守着规矩,被束缚手脚。
又或者说,一想到自己要为一个国家所有子民的衣食住行、安居乐业负责,他便隐隐生出了退意,觉得自己担不起这个责任。
当然除去他自身原因,还有另外一点,他能感觉的出来,他爹虽然说是已经放下了,也没强硬地阻止他去称帝,可心里其实还是一直介意着这件事。
卫家世代忠良,只想辅佐君王,而不是取代而之。
他若是这么做了,不仅他自己不习惯,说不定全家也不习惯身份上的突然转变。
可若是他不当,那么让谁来当这个皇帝才能既有这个能力,又能让大部分人心服口服呢?
卫琅先是悄悄去询问了两个哥哥,看他们愿不愿意,结果两人一听纷纷露出惶恐之色,好似这个位置是什么烫手山芋,一个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三弟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而且爹好不容易接受了你来做这件事,要是落到我们头上,可不要被爹骂死。”而且皇帝难免得有个三宫六院,他们好不容易才把妻子哄好,哪还敢再有其他女人。
兄弟不靠谱,卫琅只有再去问燕离,当然这回不是直接把位置推给燕离,而是将自己的顾虑和想法告诉他后,让他推荐合适的人选。
燕离的性格本就是与他有相近之处,这会儿听了居然没觉得卫琅脑子奇怪,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当居然还想推给别人,而是沉默了一段时间,好像真的在思考合适的人选。
在提议之前,他又十分认真地问了卫琅一遍:“主公当真愿意放弃这至尊之位,再次居于人下?”
卫琅点头:“只要你能找到让我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一听就觉得他确实适合那个位置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