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宫里,山风也不象城里的风,一刮起来可不就呜呜咽咽的。”“我知道。”刘琰知道的不比桂圆要少。桂圆可能从宫中的老尚宫和老太监处听到一些关过柳湖行宫的过往,刘琰却是从锦绣阁翻杂书的时候翻到的。前朝最后几个皇帝,都是一脉相承的酒色之徒。宫中也好,行宫也好,搜罗了许多美女,有的美人得幸,三天五天皇帝的新鲜劲儿就过了,有的充入宫中之后连皇上的面都没见过,就这么默默的生,默默的死,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就说这柳湖行宫,刘琰记得她看见的那本册子上记载,行宫建成之后,除了杂役、太监、还选了三百女子充塞执役,这些女子最小的十二,最大的也只有二十。但是这些女子里头自始至终也没有一个得幸。所以这山风里,说不定真有女子怨恨的呜咽呢。桂圆服侍刘琰躺下,轻声说:“这行宫还真是避暑的好地方,若在宫里,就是用了冰,殿里也没有这么凉快。可是这行宫里,一阵阵的风吹得身上寒毛直竖,简直象到了深秋一样。”银杏笑着说:“所以说还是桂圆姐姐想得周到,把春装和夹衣都带着呢,要不这会儿可没处寻衣裳添换。”听着公主不再出声,想来是睡熟了,桂圆和银杏两个一个在殿内值夜,一个出去看着人将带来的东西整理收拾停当才睡。一早起了大雾,远远近近的殿阁林木都隐于雾中,湖面上雾气更显得浓重,整座清凉殿就象浮在云端,恍若仙境。刘芳替刘琰拢了拢斗篷,又伸手掠起她的浏海看了一下她额上受过伤的地方:“你晚上睡得好不好”“挺好的,一晚上一个梦都没有,一梦直到天明。”刘芳看着有些精神不振:“我就不行了,一晚上做了好几个梦”她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说:“你说这行宫里不会真的闹鬼吧”刘琰笑了:“三姐你也信这些话啊”“我当然不信可是这些事吧,也不能全不信。”“那三姐你梦见什么了”她一问,刘芳反而不太愿意说了。她做了好几个梦,一个接一个的。但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穿红衣的女子,舞着长长的水袖在湖心唱曲,看不清脸,只觉得那应该就是个绝世美人。她想走近前,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长桥象是永远走不完,她努力的走,却象是原地打转一样。那个女子唱完之后,就举身跳进了湖里。刘芳一惊,就这么醒过来了,脖子里凉浸浸的全是冷汗。梦虽然是醒了,但那种心有余悸的感觉却一时无法挥散,一直到这会儿她还心神不宁的。本来她是不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可这会儿免不了有些疑惑起来。“你要是心里不踏实,行宫里也有小佛堂,你让人云烧点纸,再焚两卷经吧。”如果烧纸、焚经这些能让活人心里踏实,那就烧呗,管他是烧给谁的呢。刘雨扶着宫人的手从西侧殿出来,影影绰绰,象是从云雾里走出来的。“三姐,四姐。”刘芳真想说她这一年没白关,可比禁足前懂事儿了,知道长幼上下了。要换是以前,想从刘雨嘴里听见姐姐这称呼那可不容易。她知道规矩了,刘芳对她也不会冷言冷语的。“晚上睡的可好”刘雨摇摇头:“我有些择席,一夜翻来覆去的没怎么睡实。”“你应该把枕头什么的一起带来,枕着熟悉的枕头总会好一些。”第二百五十八章 早膳这么一说,刘雨好象这几年没怎么出过远门,即使出宫了,也没在外头住过。这两年就不说了,再往前,有两回出门的机会,刘琰记得好象头一次她是出疹子了,就没去。第二回 是为什么不记得了。上次去文山的时候不必说,她又因为调养身体未能成行。也就这次来柳湖四皇子想着她,把她带上了。三位公主一起用膳倒是很少见,三位公主一人一个口味,三公主喜欢腌得酸酸的小菜,带点咸辣味儿的也喜欢。四公主喜欢面食,小煎饼、小包子、米粉糕这些都极喜欢。至于五公主,往日她喜欢吃什么且不论,但是现在她的身子弱,每天早中晚三顿都要按太医开的方子吃。比如这粥就不一样。据说以前刘雨喜欢羊肉羹、鸡茸粥,喜欢吃鹅油卷儿,蒸火腿全是荤的。现在这些都不能吃。刘芳好奇看了一眼她面前的小圆钵:“这是什么”刘雨面无表情:“茯苓膏。”刘芳凑近前闻了闻,不算难闻,但也说不上好闻。毕竟是药嘛。“那这个又是什么”“这是松子粥。”刘芳睁大了眼仔细的找:“那松子呢”一旁宫人解释:“松子油大,公主脾胃弱,所以松子烘干了磨粉加在汤羹里头,这样吃着容易克化。”刘芳悻悻的闭上了嘴。这听着就不好吃。刘芳挺喜欢吃松子糖的,松子包在糖粒里,咬起来咯吱咯吱的脆生,糖有多甜松子就有多香。想象把松子磨了粉再和糖和在一起那还有什么意思。刘芳看刘雨的眼神未免又多了两分同情。这也是不容易啊,为了调养身子得吃这么些味道不怎么样的东西。往日刘雨爱吃的,现在一样都不能吃。只能按着太医的方子,一天到晚吃这些没滋没味儿又或者带着一股子怪味儿的东西。这吃的不合口,过日子的乐趣起码少了一半还多。“对了,小哥他们上午怎么安排的”豆羹赶紧回话:“回公主,四皇子他们上午怕是没什么安排。”刘琰纳闷了:“怎么回事儿”豆羹一早出去遇着毛德,两人在一块儿说过话,不然这会儿他还真答不出来。“四皇子他们昨天晚上又凑在一起说了半宿话,听说又下棋,又作诗,玩饿了还又传了一顿宵夜,都四更天了才睡下,今早儿就都睡过了,这会儿怕是还没用早膳呢。”刘琰掐着勺子好象掐着谁的脖子似的:“他们怎么能这样太不讲义气了,自己玩的高兴也不带我们。”豆羹可不敢往上撞,公主跟前也轮不到他多话。四皇子不带妹妹们才是对的啊,带着妹妹和一帮子大男人通宵作乐这事儿传出去可让人咋想呢说真的四皇子做兄长是没得挑了,有点什么好东西好事儿都想着姐妹,尤其是让其他三个皇子这么一衬,四皇子简直好得象圣人了。剩下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他们不是豆羹胆大包天腹诽皇子,实在这三位都是那种自顾自个儿不顾旁人死活的。大皇子妃死了且不说,大皇子的一双儿女在宫中抚养,大皇子好象把他们全忘了似的。就算他现在被皇上也禁了足吧,可是让人往宫里给孩子送点东西有多难哪怕就送点儿衣裳、玩意儿,或是送一包点心呢怪道人都说,宁要讨饭的娘不要做官的爹,大皇子对亲骨肉都这么凉薄,别说兄弟姐妹们了。二皇子那就不用说了,吃喝玩乐,尤其是女色上头简直是不知足厌,三皇子嘛三皇子那脑子跟正常人不一样。不说宫中,宗室里友爱姐妹的也没几个人。听说溱王的儿子跟庶妹有了争执,居然对妹妹拳打脚踢的。还有宣王家的儿子,宣王妃把儿子捧上了天,女儿在她眼里都是赔钱货,有这样的爹娘教着,儿子当然也把姐妹都看成脚底的污泥,想怎么踩怎么踩,踩完了还要嫌脏。这世上大多数人家里,女儿都不怎么值钱。用过早膳,三位公主在柳湖行宫里逛了半天。太阳升起来,雾渐渐散去。刘雨身体着实是弱,走了没多远,就上了步辇。等太阳升起来,看她那脸色也知道她是逛不动了。于是兵分两路,刘雨说去湖边乘船,这样既省力又能饱览美景,说好中午的时候到水榭会合。刘琰和刘芳打算顺着山廊一路过去,这山廊顺着坡修了二里多长,一旁是山,一旁是湖,景致也相当不错。才走了一小段路,迎面遇着赵磊了。他居然裹着一件棉斗篷,手里拿着根竹杖,靴子上踩了不少泥,身后还跟着个身量不高的太监帮他提着一个装画具的木箱。两位公主都挺诧异。刘琰问:“你这是从哪儿来啊”赵磊先行礼,然后说:“我昨晚听说从这儿一直往上走,山顶景致极美,尤其是日出的时候”“你爬上去画日出”刘琰乐了:“那你可起得够早了,几时上山的”赵磊有点儿不大好意思:“昨晚就上山了”对哦。小哥拉着人一起吃喝玩乐了大半宿,散场的时候都四更天了,赵磊要是想爬上山去等天亮,那可不就得半夜上山了。“那你昨天晚上一宿没睡啊”赵磊点头。刘琰又问:“早饭也没吃”赵磊说:“带了两块干粮”这人可真是,为了画画真是废寝忘食。刘琰忍不住转头看了刘芳一眼。也不知道将来成了亲,三姐姐受不受得了他这画痴的脾气。刘芳却没多追问他别的,只问:“那日出你见着了可画下来了吗”“画了大半,回去再润色一下就行了。”赵磊让太监把箱子放下,打开来取出画给刘芳看。刘琰只探头看了一眼,并没有怎么看清楚。她只是忽然觉得自己站在这儿有点多余。看来三姐姐和未来驸马还是挺说得来的,刘琰退了一步,发现那两人都没留意到她,索性朝桂圆她们招了招手,自己悄悄的走开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芍药走远了银杏她们几个忍不住笑,桂圆虽然也想笑,可她忍得住,还能端着架子教训银杏她们几个:“你们笑什么不可没规矩。”平时银杏几个很听话,可是这会儿公主在呢,而且桂圆的样子也不是认真生气。“桂圆姐姐别恼,我们可不敢笑话赵修撰,其实吧,赵修撰人挺好的,就是一说起画画来,别的事情就全忘了。”桂圆也撑不住笑了,不过很快就板起脸:“行啦,赶紧打起精神来好生伺候。咱们算是有福气的,能跟着公主来行宫避暑,这会儿宫里还不知道热成什么样呢。”莲子手巧,撷了柳条三下两下就编了个环,上面再饰以花朵,捧过来给刘琰:“公主,瞧这个好玩不”刘琰接过来左右打量:“你手也挺巧的,我记得上次上元节时你还做了一盏缀纱的花灯,夜里燃起来就象一朵花儿似的。”桂圆也接过去看了看:“好看是好看,可惜鲜花蔫得快,只能戴个半天。”莲子忙说:“要是公主喜欢,奴婢回去了再用纱绢做一个,保证做得和这个一模一样,那样就可以长久把玩了。”刘琰一笑,对桂圆说:“帮我戴上。”桂圆赶紧用手将柳条都摸了一遍,感觉并没有什么节疤刺手,不会扎着公主,这才小心的替她把花环套在头上。刘琰用手扶了扶,转头问:“好看吗”众宫人太监齐声说:“好看”刘琰叫他们逗得乐了:“不该问你们,你们嘴里没实话,就会奉迎我。”桂圆说:“公主你这是冤枉我们了,公主本来生得就是好看,这些鲜花儿就算我们不摘下来戴头上,它们也是会凋谢的。现在它们有幸戴在公主头上,那是这些花儿的福分,也只有这些鲜花儿衬得起公主貌美啊。”刘琰连忙摆手:“别再夸了,我的脸都要红了。”她往远处看了看,一指前面:“咱们去那儿转转,顺便歇一会儿。”银杏说:“公主要是累了,咱们传顶软轿来坐着逛。”桂圆心说这丫头还是想的不大周全,这才走了没多远,公主不是累了,是想在这儿停一会儿等三公主过来。“公主,你瞧这芍药花开得多好,这颜色当真好看。”刘琰也觉得这颜色好看,特别浅的粉,娇嫩之极,仿佛呵一口气会把这花吹化了一样。“奴婢给公主剪几朵,咱们拿回去供瓶里头吧。”刘琰点点头:“剪那半开的,能多插几天。”桂圆领着人去剪花,刘琰靠坐在凉亭的竹榻上,扶着栏杆看着她们在花间忙碌。亭子边这一大片花圃应该没有宫里的的匠人照料的那么精心仔细,但是却开得比宫里的要好。叶子生得油绿肥厚,花儿开得生气勃勃,那些颜色,深的浓冽,浅的轻盈,即使芍药的花期过了,一样会有别的花接着盛开,一茬一茬的,一年一年的,都是如此。莲子给公主端上茶,大着胆子问:“公主,咱们来年还能来吗”刘琰按着茶盖先不忙喝:“怎么出来一回心就放野了”莲子忙说:“奴婢可没有那么贪心。就是这儿往前看的一片水,后面还有山,很象奴婢家乡的样子。今天早上奴婢睡醒的时候听见外面的鸟儿叫,风里头都能闻见湖水的气味儿,还以为自己回了老家呢。”“你家乡在哪儿啊等你岁数到了,我安排人送你回去好不好”莲子摇了摇头,小声说:“奴婢家里没什么人了,奴婢也不想出宫,将来能伺候公主一辈子就是奴婢的福气了。”刘琰点点头:“那下回在若是再有机会来行宫,你记得提醒我带你一块儿来。”虽然她家乡是回不去了,不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