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那大姐你赶紧着,我先说好,歪瓜裂枣的我可不要。”福玉公主忍着笑说:“好好,我一定给你寻个好的,出去应酬必让你面上有光,人人都羡慕你。”最后那些画像里挑出来十幅左右,这已经把四皇子妃的人选固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了,值得一说的是,刘琰先前挑出来的那几个比较美的,曹皇后都留下了。而且刘琰看得出来,自家母后应该对袁家大姑娘比较满意。她是家中长女,稳重端庄会持家理事,上能孝顺侍奉父亲祖母,下又能照料弟弟妹妹,更何况她的长相特别合长辈们的眼缘。至于她比四皇子还要大一岁的问题,那就不算什么问题了。上次刘琰还听见大姐姐她们说这个事儿呢,说为什么好些地方都有人家买童养媳一是因为省钱,因为正经娶一个媳妇彩礼可不便宜呢,而且十来岁的女孩儿,持家干活儿未必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少不得婆婆还要费心教,二来最要紧的是,年纪小,身子没怎么长开,生孩子的时候很费力。童养媳就不一样了,年岁小些买来很便宜,给口吃的就行,而且买来就能帮家里干活儿,等到自家儿子能成亲的时候,儿媳妇又能干活,又能生孩子,又不要再付聘礼,又没有娘家撑腰想怎么使唤怎么使唤,实在是方便得很。皇家虽然不用找童养媳,所以袁大姑娘比四皇子大一岁不是什么短处,倒显得是她的长处了,比小姑娘性情沉稳、懂得管家理事,身子也好。第三百四十一章 主意既然已经有了人选,那接下来就是仔细查清楚姑娘们的家世品行,表面文章做得花团锦簇,掀开这层外衣之后,下面成色未必是十足真金。就象二皇子妃马氏,她当初在闺中的名声难道不好吗不止是马家人,连亲戚故交之间都说这姑娘仁善待下,俭朴,孝顺说白了,马家给她营造的名声可以说是有的放矢,那会儿大朱氏骄纵,奢侈,对皇后不够敬重,时常鞭笞打死婢仆,马氏可以说是完美的避开了朱氏的所有缺点。可是结果呢不能说马家骗人,马氏确实够软弱的,也不奢侈,二皇子一个月成千上万的银子不够糟蹋,而马氏一个月在自己身上用不了几十两。可她就是个好媳妇了吗再到萧氏,萧氏很好,如果她愿意,可以做个贤惠能干的妻子,问题是她不愿意啊,对于做妻子这件事,萧情爱完全是消极怠工,能避开就避开,避不开就敷衍应付。这都叫什么事儿。皇家娶了三回儿媳妇结果上了三回当,到了四皇子这儿,要是再娶个不靠谱的小儿媳妇,估计皇上皇后再有涵养也不能忍耐了。一方面,福玉公主也会观察这些姑娘,看她们的谈吐举止日常行事如何,就算她们会装,但毕竟也都只是十来岁的小姑娘,再装也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毫无破绽的。另一方面就是要遣人暗中查探了,其实后一件事更好办。谁家没有一两个对头呢连相隔一墙的好邻居都可能为了你家的树我家的宅基又或是一条污水沟的事儿闹得鸡犬不宁,有机会给对方下绊子的时候他们才不会手软呢。纵然这些人的话可能是挟私报复不能全信,但也能探知许多不为人知的隐情。比如没过几天,就有两个姑娘悄无声息从曹皇后那张圈定好的名单上被划去了。至于什么缘故,刘琰也没去细打听,反正肯定是有瑕疵呗。宫里的事总是不可能保得住秘密,更何况这事儿也算不得什么秘密,该知道的人早就知道了,关心这事儿的人也不可能打听不着消息。过了中秋天气变得凉爽,各种螃蟹宴、菊花会、登高、骑马、泛舟、上香的应酬又多了起来,似乎这一夏天把人都给憋坏了,这阵子京里格外的热闹,纷纷扰扰,你来我往。过不多久又划去两个名字,剩下的人基本挑不出什么错处来了。姑娘们都挺好,品行、家世、容貌或是才学都相差不大,没法儿说谁比谁更好一些。福玉公主还笑话曹皇后说:“母后这是挑花眼了吧可惜现在咱们只能娶进一个来,要不然其他人就让四弟都纳了”这当然是说笑。正妃还没娶呢先纳一堆侧妃前朝倒是这么干过,结果呢不管是那些王府里还是后宫里头都是一团乱,嫡庶长幼不分,各种倾轧残害之事层出不穷,怎么禁也禁不住。哪怕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在利益权势面前尚且要你死我活,更何况不是一个肚子生出来的,说什么骨肉情分简直是天大的笑话。皇上就根本没什么嫔妃,对宗室管得也严那种脑袋拴在女人裙带上的皇上固然不能把他砍了,但是实职实权肯定没他的份儿,哪怕亲兄弟也不例外。比如溱王和宣王,那可是皇上的嫡亲兄弟了,皇上给他们什么权力了没有女人再多,也没有一个能请封侧妃的,既然妾都没名份,那她们生下的儿女也不可能有实封,俸禄极少。“这还得看敬儿自己的意思。”曹皇后说:“都是好姑娘,我实在挑不出来,只能看看哪个合他的眼缘了。”福玉公主笑着说:“母后娘娘给他选一个也是一样的,他那么孝顺,又知礼脾气又好,肯定会和妻子好生过日子。”“是,他的脾性我是知道,可越是这样,越不能随便选一个,委屈了他。”曹皇后说:“回头他来请安的时候我同他说说,那些画像可给他看过”福玉公主摇头:“我是没有,不过他可能已经看过了四妹妹也好,赵驸马也好,他们可都交好,肯定跟他透过信儿了。”这倒是。曹皇后也乐见他们这样,这才象一家人的样子。至于刘琰,她早就往小哥那儿探听好几回消息了。可小哥吧他也太沉得住气了,刘琰使出了浑身解数,硬是没从他嘴里掏出什么准话来。反正他那意思就是,但凭父皇母后做主,反正父母给他挑的人一定是不错的,他自己不好对姑娘们挑挑拣拣评头论足,都是好人家的姑娘,他若待之轻慢,那实在太不尊重。行吧,讲道理反正刘琰是讲不过他。而且她也确实没摸清小哥有什么偏好。他是更喜欢端丽些的还是清秀些的是持重些的,还是活泼些的又或者更喜欢有才气可以谈诗论画的“小哥,你跟我说说嘛,我保证不和旁人讲。”四皇子似笑非笑看了她一眼:“你保证”“呃,母后不能算是旁人吧”四皇子还是没上她这个当。曹皇后下定决心要让四皇子自己来决断,福玉公主领会了这意思之后,很快就做了妥善安排。既不张扬让人觉得尴尬,又能让四皇子和几位姑娘都能见上面,这对福玉公主来说可一点儿都不难。不过能不能说上话那就只能看他自己了。刘琰缠着福玉公主也要跟了去,福玉公主从来就宠她,一口答应了:“你也替四弟看看,也帮着出出主意。”刘琰一边用调羹挖栗蓉糕吃一边说:“我就不乱说话了,怕反而帮了倒忙,小哥太有主意了,我都不知道他究竟喜欢环肥还是燕瘦。”福玉公主点头:“他是个有主意的。”曹皇后显然也很了解儿子,所以最后选谁,还是交给他自己决断。福玉公主安排的游园饮宴从来不叫人失望,虽然是给四皇子相看的机会,邀的人可不止最后入选的几个,哪怕大家心里都猜着七八分了,也不会招来闲话。第三百四十二章 清水眼下这时节算是最舒服的,暑热渐消,早晚都凉快,有时候还得披件夹衣、薄斗篷来挡挡风,也就正午的时候还有些热意。刘琰到的时候,福玉公主府里已经来了不少人。看到水榭边儿那个大的观景台刘琰还有点儿纳闷。“这有几日没来,你们府里起了这么大的的一座台子”白芷笑着说:“四公主说笑了,这不是建的台子,下面是船,一排船扎起来,上面铺板,也就临时热闹热闹,过了今天还要拆掉的。”“怪不得,我说这台子建的也太快了。”白芷还说:“知道公主要来,奴婢已经吩咐了船娘划了小船在底下等着了,这就让她们去采些新鲜荷叶荷花和莲蓬回来,公主可以在水榭那儿瞧着,看喜欢哪朵就让她们摘哪朵。今天船娘里头有个十七岁的姑娘,能在水里空手捉鱼,还会做鱼儿舞,公主今天不愁没有解闷的了。”本来今天也不会闷啊。刘琰小声问:“小哥呢他来了没有”白芷也压低声音:“四皇子殿下已经到了,和我们驸马在书房说话呢,等下人齐了这边饮宴开始,他们那会儿过来。”说话功夫,刘琰看见好几张熟面孔。上次她和小哥本来想去骑马,后来因为有人打岔,马也没有骑马,只去看了落雁泉。一般来说,只见过一次的人刘琰是记不住她们名字的,可能是因为那天场合不同,刘琰记得这两个姑娘,一个姓孙,好象是叫孙秀秀,另一个也面熟,只是一下子想不起来名姓了。不过她想不起来没关系,身边自有人能提醒她。白芷是福玉公主的得力心腹,客人就没有她不认得的。“那是张姑娘,闺名唤作宛青。”“啊对,我想起来了。”孙、张二人上次她都见过,只是没想到今天大姐姐把她们也请了来。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刘琰还看见了今天的几位主客。袁家姐妹来了。刘琰看过她们的画像,很容易就把人认出来了。略高些的那个鹅蛋脸,应该是袁若锦,真人看着比画像还漂亮一些,毕竟画像上的衣饰妆容可不如真人这样鲜妍动人。她穿着一身浅樱子红的衣裳,裙子是一袭素绢湘妃裙。这裙子细褶多,不费料但费工,行走间无风自动,裙波如水纹一般,很是柔美。旁边的那个必是她妹妹了,姐妹俩脸庞其实挺象,不过她没姐姐那么珠圆玉润,身形有些瘦削,水蓝衣裳配着象牙色芙蓉裙,两个人一前一后相伴而来,看着有如一朵枝头上开出的两朵姐妹花,着实让人赏心悦目。章敏之也来了。刘琰离近些仔细打量过她,这位章姑娘看起来娇怯怯的,脸上那层薄薄的脂粉盖不住她苍白的气色,而且看样子她人缘不是怎么好,已经来了许多姑娘,正三三两两坐一起说笑,唯独她一个人坐着,显得和其他人都有些格格不入。刘琰走到跟前,章敏之也看见她了,起身来行礼:“见过四公主。”刘琰说:“不用多礼。”她是真心不敢让这章姑娘行礼,看她说话有些气促的样子,刘琰真怕会一口气转不过来晕过去。也正好她身旁还有位置,刘琰就顺势在她身边坐下了。白芷在一旁笑着替她们引见:“这位是章敏之姑娘,家住在琵琶巷。”刘琰白在京城待了几年,京城许多地方其实她都没见过,也不知道。“琵琶巷”章敏之轻声说:“琵琶巷是外城,靠着城南的平安坊东。”一说平安坊刘琰就知道了。平安坊,不平安。外城,又是城南,住的人很杂乱,三教九流都有。人一杂,自然就没有内城这么太平。约摸是猜到刘琰想到了平安坊不平安那句话,章敏之多解释了一句:“琵琶巷还好,靠近离荣河,这几条街住着好些读书人,也有不少吏员和散官。我们那条巷子里住着两户正是家父的同僚,相互走动很是方便。”那倒还好些。京城里越来越繁华,人越来越多。有好些来京城谋生的、赶考的、候官的、这些人没什么钱,挤不进内城住,在外城寻个稍好些、清静些的地方赁居的有不少。可不对啊。听大姐姐说,章家也是世家,世代官宦,怎么会落魄到去住外城呢可是这才一见面,刘琰当然不好问这个。人家去住外城,肯定是有缘故的。至于什么缘故那多半不好宣诸于口,更不好头回见面就对陌生人和盘托出。正好上茶,刘琰顺势改了话题。“尝尝这茶如何。”白芷在一旁笑着说:“公主一向不喜欢浓茶,也不喜欢在里头搁糖霜蜂蜜和果子,不知道章姑娘喜欢喝什么茶”章敏之却说:“这茶已经很好了,我家里平常喝的都是杂茶呢。”刘琰又听到了个新词儿。杂茶是什么白芷肯定懂,只是不好解释。而且这章姑娘也真是是不会说话呢还是有心给人添堵呢这话说的让人怎么往下接杂茶就是仓底货渣了,好些茶底子掺杂在了一起,差不多都剩了些碎渣,卖茶叶的铺子里将这个贱卖了随便换点钱,这个杂茶二钱银子能买一大包,稍微讲究些的人家都不喝那个。公主又哪里知道杂茶这种东西。正好外头人禀告说三公主这会儿来了,白芷趁势赶紧让四公主去和三公主一起往旁边水阁里去叙话。去水阁的路上白芷就给刘琰解释了几句。“这章姑娘的父亲,其实是章家庶出子,章家已经把他们分了出来,他们家人口多,家底薄,庶子当然分不着多少产业。再加上章姑娘的父亲喜好风花雪月,不擅长打点家业,日子过的就比旁人要困顿些。”刘琰问:“她父亲有官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