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公主喜嫁>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24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249(1 / 1)

d么就能狠得下心杀死丈夫呢“瑞国公夫人死了可不是一个孩子。”李尚宫慢悠悠的说。“我知道,她的长子和长孙都死的有点儿不大明白。”“不止。其实瑞国公夫人一共生了五个孩子,有一个是早年生病死的,其实她还有个小儿子,但生下来就没气了,所以也没有序齿,外头人也不知道。”桂圆小心翼翼的说:“他难道是被害死的”“这我怎么知道呢。”李尚宫笑了笑:“这又不关我的事,我也犯不着去多打听。”虽然李尚宫的话听起来句句都不实在,但桂圆知道,她句句都是实在话。“家务事儿,旁人说不清楚。反正啊,瑞国公夫妇同日而亡,过几天还要同日下葬,生同衾,死同穴,说来也是一段佳话。还有,爵位承袭的事也是板上钉钉不会出什么岔子了。”是啊,没有瑞国公撑腰,无论是后院的那些女人也好,还是那些庶子庶孙算什么他们什么也不是。桂圆觉得自己明白了李尚宫的意思,虽然大概只明白了一半吧。毕竟她们谁也不是瑞国公夫人,她为什么要毒死丈夫,这个秘密已经带到棺材里去了,别人再怎么猜测,也不能断定她的想法。“行了,别琢磨这事儿了,你得空把账册理理,再把库里的东西清点一下。”桂圆应了一声是,但马上又回过神来。“现在盘库夏天的时候不是才盘过吗”“趁着天气没冷再盘一次吧。”虽然盘库清点做起来繁琐了点儿,但桂圆在宫里多年,深知道活儿做多点,做细点总不是件坏事,虽然说这库在夏天的时候才盘过一次,但说不准又有什么东西霉坏了、或是被人中饱私囊了呢多查一查,就算没查出错,也能镇慑一下心里有鬼的人。在下第一场雪之前,福玉公主一家总算回到了京城。夫妻俩带了女儿,来宜兰殿请安。曹皇后仔细打量着他们夫妻俩,孟驸马不必说了,他一惯是病怏怏的,曹皇后说:“你们才长途跋涉回京,应该多歇息几天调养身子才是。”不但孟驸马气色不太好,连福玉公主看着也不怎么有精神。曹皇后真是很不放心。连一向活泼可人的慧儿都有点蔫头耷脑的,曹皇后揽着她问:“慧儿怎么不高兴了是夜里没睡好还是早膳不合胃口你爹娘回京了你不高兴吗”“她呕气呢。前几天着凉了,又不愿意吃药,硬给她喂了药,她就一直生气,谁也不爱搭理。”曹皇后笑了:“哟,别看我们慧儿人小,可气性挺大的,会记仇呢。”福玉公主轻声说:“倒是有一桩喜事要告诉母后,我又有身孕了。”曹皇后果然喜出望外:“真的让太医看过了没有已经多久了”“太医看过了,说快三个月了。”曹皇后乐得合不拢嘴,可没乐多久又皱起眉头:“你有了身子,且头三个月正该静养,不该长途赶路,这路上颠簸劳累,万一出点事你后悔不后悔”孟驸马护媳妇,连忙替福玉公主解释:“在老家时事多,没有察觉到,走到半路的时候公主身子有些不适,在路上先找了个郎中看过,没敢确定,后半截路我们走得慢,每天只有半天赶路。”刘琰插了一句:“怪不得呢,按原来大姐姐信上说的,上个月就该到京城了,这足足晚了半个月呢。”福玉公主还悄悄同曹皇后说:“女儿觉得这次和上一次有孕的时候不大一样,上次怀慧儿时几乎没什么感觉,这次却容易困倦,胃口也有变,路上那郎中说,这回多半是个男胎。”曹皇后微笑着点头,可算放下一桩心事。孟驸马这身子实在让人放心不下,虽然有了慧儿,但也不能让人放心,毕竟孟家还是盼着一个男孙的。“你婆婆是不是高兴坏了”福玉公主点点头:“是,昨天和她说了,她非要塞给我田契地契,还拿了一大匣子首饰给我。”这些东西福玉公主也不缺,难得是孟夫人的心意。第五百四十三章 下雪刘琰看着福玉公主的肚子。还看不出什么来。大姐姐这是又有喜了慧儿要添个弟弟或是妹妹了怪不得孟驸马笑得那么开心呢。大姐姐他们一去大半年,刘琰没少担心,现在看着人平安回来,她也总算能松口气了。主要是,大姐姐去的实在太远了。她倒是时常写信回来,还托人捎过东西,那边靠山,所以有不少的山菌、笋干、野味之类的东西捎回京来。可是送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夏天的时候有一封信,从大姐姐那儿出来,到达宫中的时候,总共花了大半个月。送信的人告罪说,是因为连日大雨,道路难行,所以才耽误了行程。他们之中还有两个人都在路上受了点轻伤。因为出门一趟不容易,所以刘琰这几年出京的次数真的不多,她偶尔出宫,也就是去亲眷府上做客,顶多是在城里逛一逛,远的就去过两次行宫而已。这会儿陆轶会在哪儿呢刘琰算了算,他说要出去十天半个月的,如果按十天算,那已经过了大半了,也许他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刘琰忽然有点明白了刘雨这阵子的担忧。陆轶只是去趟黎阳,不算很远的地方,她都如此担心,田霖去的可是上千里之外的地方,音讯难通,刘雨不担心才怪呢。福玉公主他们夫妻回来的时候赶得巧。就在他们进宫来请安这天的后半晌,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就落了下来。一开始其实下的是雨,只是冷得很,下了一两个时辰之后就变成了雪粒子,打在檐瓦上、窗纸上飒飒作响。李尚宫站在窗前朝外望了一望,天色阴沉沉的,这场雪怕是有得下了。雪足足下了一夜,一直到天明都没有停,刘琰起身的时候就听见外面扫雪的声音其实天没亮这雪就扫过一回了,但是因为雪一直下着,天儿又冷,所以地上很快又盖上了一层,于是又得再扫。宜兰殿差人过来传话,让刘琰今天不要过去请安了,还送来了一领新斗篷。银杏捧着那件斗篷啧啧有声:“这料子真好看,皇后娘娘最疼咱们公主,这样的好料子奴婢以前见都没见过。公主快试试,这样绵密轻厚,流光溢彩的锦缎,公主穿上一定好看。”刘琰披上试了试,这斗篷确实很轻盈,也厚密,并不象寻常的斗篷氅衣一样压在身上沉甸甸的。“宜兰殿差来的是小陈公公,娘娘好象让人给麓景轩也送了一件。奴婢刚才悄悄看过,那一件好象是红的。”刘琰这一件是浅黄色,十分雅致。当然红色也挺好,正适合下雪天穿,红白相映,冰天雪地里一抹嫣红最是亮眼。桂圆在一旁挪揄她:“你怎么看见的你长了千里眼了”银杏笑着比划:“小太监提着那个包袱嘛,没有系的很严实,能瞧见里面那透出来的颜色。”其实桂圆也知道。不过她不用去偷看,自有人打听了消息,最先跑来告诉她。这座宫城里似乎就没有什么真正的秘密,就连那些沉默的墙砖似乎都会说话。每根柱子,每扇门窗后头可能都有眼睛和耳朵在注视着一切。桂圆肚子里装了很多的秘密,但是她从来不往外吐露半个字,刘琰挺喜欢她的稳重,李尚宫也十分看重她这一点。不用去请安,这一天就可以窝在宫里头享清闲了。赏雪,烤火,刘琰还想画张画但是她的画技水平她自己清楚,想了一想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就不糟蹋画纸和颜料了。反正想要画不是难事,赵磊管着那么大一个翰墨馆呢。这场雪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只怕这两天动笔作画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回头让他帮忙挑两幅来。刘琰嘛,一来她没有那么风雅玲珑的心思,如果把眼里见到的东西一古脑堆在纸上,用程先生的话说,不过是有形而无神。更何况,刘琰连形都画不好。所谓献丑不如藏拙嘛。陆轶好象都比她强。虽然他的画技也不见得多高明,但是他就有刘琰一直缺少的那样东西。意境,也就是程先生说的形神兼备里的那个“神”。刘琰虽然自己没那个水平,可是她的书也没白念,画册也没白买。意境这种东西,可意会不可言传,发自于心,心境就决定了这个意境。同一朵花,十个人看了能画出十幅不同的画来,有人看到了花的美,有人想到了花开终会谢的必然,有人觉得叶子舒展的姿态比花还要动人总之,心境不同,眼界也不同,最终形成的这个意境也就不一样了。对了,陆轶现在到哪儿了如果还在路上,这下着雪可不好赶路。等雪停了路也不见得好走,也许他回京的日子也要延后了。延后倒是没什么,刘琰就是有些担心他的安全。路途上客栈、驿站住着也不见得暖和,也不知道吃的怎么样,能不能用上炭盆。桂圆和银杏在一旁伺候,怕刘琰待在屋子里觉得气闷,时不时的说些闲话趣事替她解闷,银杏就说起小贾养的野鸭子来了。“小贾伺候那三只小鸭子别提多精心了,真比伺候祖宗还精细呢。天儿刚凉的时候,他哪怕自己吃着冷饭,也得把鸭食弄得温热了才喂给小鸭子,生怕它们肠胃弱,受不了寒凉。那天我看见他把鸭食放自己嘴里了,倒吓了我一跳,还以为他没饭吃饿极了呢。结果一问他,他说自己先替鸭子们试试凉热,生怕烫了,又怕凉了,鸭子们吃着不受用。”刘琰果然给逗笑了。满宫里用膳前专有人试膳的,也就是父皇母后了,刘琰都没有那个讲究。小贾可倒好,把鸭子伺候得确实象主子一样了。“鸭子养得还好”刘琰这些天都没顾上这事儿。“养得好着呢,长大了不少,叫起来声音也响亮了。小贾还说,这野鸭子是水禽,得会游水,但是天太冷嘛,不敢放它们出去游,就找了一只大盆,特意装大半盆温水给它们游动呢。”刘琰笑完了才说:“他可真是不易,又当爹又当妈。桂圆,回头多赏他两个月的月银。”第五百四十四章 鸭子桂圆笑着说:“公主放心吧,今儿就赏他。”小贾这孩子也是太想出头了,给主子养鸭子,把鸭子当主子一样伺候了。当然了,尽心办事不是错,桂圆也不讨厌办事用心的人。但是小贾年纪还不大,经过的事情远没有豆羹这么多,看豆羹现在多沉稳,处事很周到,又不会削尖了脑袋争功。有句话叫过犹不及。在宫里,有十分本事,有时候也只能显露个七分,太过出头了不好。桂圆赏了小贾两个月月钱,不过隔了一天,那三只小鸭子就死了。一早小贾起来看时,三只鸭子早凉了。对这事儿,李尚宫、桂圆和豆羹都不意外。幸好小贾也不缺心眼,发现鸭子死了他第一反应不是声张,而是赶紧拿布把笼子罩上,赶忙去找豆羹。“哥哥,你拉弟弟一把,弟弟以后只听你一个人的话。”豆羹摇头:“快起来,让人看见你不是自找麻烦吗这算什么大事儿也值当得你一跪你只管回去,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小贾不敢多说,赶紧爬起来。豆羹说:“鸭子留下。”小贾连笼子一起放下了。等伺候过了早膳,豆羹给了他三只活蹦乱跳的野鸭子,和死的那三只差不多大,而且看起来长得挺结实的,比他养的还好。“这,这是哪里来的”“养禽鸟的送来的。”豆羹也没瞒他:“年年御园的湖里那么多水禽,你以为都是野生的野鸭子是最不值钱的,象鸳鸯、鹭鸶、白鹤这些都不少。”小贾真是长见识了,他以前从来不知道。豆羹拉着他没让他再跪一个,就把人打发走了,临关门的时候说:“收着点儿,别太卖力了,太招人眼。”哪怕安和宫比别的地方已经太平得多了,也不代表真就一团和气。宫女那边就不说了,桂圆一枝独秀,银杏和莲子这几个日子过得未必就太平了。太监这边儿,没人敢和豆羹叫板,但他们私下里头也各有盘算。只要是人,都会有私心的,豆羹理解。死三只鸭子不算什么大事,豆羹也不在乎。但是如果他们再闹,那就要出格了。小贾带着三只活鸭子回去了,没人多说什么,也不可能有哪个傻子去找公主告密,说小贾把鸭子养死了,又弄了三只差不多的来糊弄。那豆羹就得问问了,他是怎么知道鸭子死了的除非这鸭子就是他弄死的。大家心照不宣,以后小贾别太出风头,这事儿就算过去了。小贾后来也明白了,人家也没给他下毒,鸭子太小,他养的太精心也太娇气了,只要多加点儿盐,鸭子喝多了凉水,很快就会断气。别以为在宫里弄点儿毒药是那么容易的事象戏本上那样,动不动就妃子被害了,又或是谁谁身边的人被对头买通了,没那么简单的。但没有毒药,安插不了内应,不代表就做不了手脚。过得几天,福玉公主邀刘琰和刘雨去她府上做客,说是从孟驸马老家带来的一些野味和山珍,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