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不热的春秋天,随便哪天她觉得都没关系。陆轶说:“合适的日子每个月都有,最好的日子应该是九月、十月里头。”“那挺好的呀,天气不冷也不热。”陆轶看着她,心情有些甜意,又有些无奈。这日子定在哪天,得皇上说了算。如果按陆轶的想法,恨不得明天就成亲呢。但皇上未必就舍得今年将女儿嫁给他。第五百六十二章 偏心“公主也觉得,九月或是十月比较合适”管她叫一声公主的人很多,比叫她名字的人多多了。不过刘琰总觉得,陆轶唤她公主的时候,和别人唤她不一样。别人称她一声公主,多是尊称,那口气通常都是疏远的。李尚宫、桂圆她们的口气算起来应该是比较亲近的,但仍然不失恭敬。陆轶的口气不一样。他称她公主的时候,这两个字不知道为什么让她觉得极亲近,仿佛这两个字里藏着许多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的秘密。不止是亲近,亲近之中还有许多东西。“我又不急着出嫁。”刘琰又放了两块年糕在铜罩上,拿筷子给它们挪到合适的位置上:“你别断章取义啊。”陆轶低声笑:“是,我知道公主不急着嫁,是我急着想娶。”这个人脸皮这么厚。刘琰觉得可能是离炭炉太近了,她的脸也被熏热了,于是往后挪一挪。陆轶又给自己倒了杯茶,没急着喝,杯子捧在两只手里。刘琰发现自己又不由自主去看他的手了。陆轶的手掌、手指真的生的挺好看的,这双手适合握笔、抚琴,做很多风雅的事。但事实上陆轶拿剑的时候更多一些。字他也会写,而且风骨铮然。琴他也会抚,就是杀伐意味太重了些。刘琰回过神,让自己把目光挪开。“皇上一赐婚,就有人坐不住了。”陆轶好象在说一件与他自己无关的,很有意思的事情:“我那位嫂子大年初二急急忙忙回了一趟娘家,一直待到天黑才出来,然后又打发人出门送信,看样子是坐不住了。”刘琰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她还想做什么”这亲事是父皇点头的,刘琰又是公主,王氏她难道还想破坏这桩亲事那她真是嫌命长了。陆轶伸手,指尖轻轻在刘琰眉头那儿揉了一下:“别皱眉头,为她还不值当的。她那封信我看过了,没有男人在身边,她一个人拿不出什么主意。他娘家兄嫂倒没有糊涂到家,劝她说不必再想方设法的对付我,毕竟我要尚了公主,做了驸马,那候府的爵位我也不必放在心上他,就算没爵位,也跑不了我一世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刘琰本来不高兴,听到王家人这说法,忍不住低下头笑了一声。也不能说王家人说错了,旁人肯定都是这么想的。世人眼睛里看见的永远都是这些,至于有没有情意,是不是真的恩爱,这些东西可没有真金白银来得实在,情啊爱啊那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家也看不见,自然也不会相信。在他们看来,陆轶尚公主,那就是博了一场泼天富贵。“但王氏不这么想,她在信上说,以前我没人撑腰,所以只能漂泊落魄。一旦成了驸马,有了倚仗,不但会跟他们争夺爵位权势,还必定要报过去的仇。王氏不想就这样坐以待毙,但她一时拿不出个有用的主意,就算她拿了什么主意,她手里没人手,娘家又不愿意帮她,她得找我那个哥哥商议。”“信你让她送出去了”陆轶点点头。其实就算他拦了这封信,他父亲和兄长也不会对京城的消息一无所知。即使他们长年戍守在外,但他们一定会有人手,有耳目在京城,朝中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他们一定会很快就知道。四公主被赐婚这件事,兴许他们只隔个三五日就会接到消息了。“那你父亲那边,会怎么做呢”“他”陆轶想了想:“他不会做什么。”刘琰也相信陆将军不是一个糊涂人。虽然说这人刘琰都没有见过,但是一个糊涂人,大约是没法儿从那连年战乱中活下来,现在还位高权重。“你兄长呢”“他”陆轶笑了笑,提起这个人,他并没有愤恨不平:“他是个很听我父亲话的人,只要对他有利的话,他都听。”这话说得就很妙了。那如果对他不利,他就不听了吗“他会对你不利吗”其实这对夫妻早早就对陆轶明里暗里的针锋相对了,只不过按陆将军的说法,不杀人灭口就不算残害手足。现在眼看着陆轶身份骤变,谁知道这对夫妻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我父亲的意思。”陆轶翻动了一下年糕,因为炭火旺,向下的那一面已经焦黄了,他赶紧把年糕夹起来放到碟子里,再烤就要焦了。刘琰不了解陆将军,也不清楚他偏心到哪一步。按说,都是他的亲生儿子,虎毒还不食子。但人心是最难说得清的,有人就是禽兽不如。刘琰想了想,觉得陆轶这儿应该不会有太大风险。毕竟他现在是准驸马了,皇上的女婿,这一层身份虽然给他带来了风险,但也应该能成为他的庇护。皇上眼里可不揉沙子。刘琰还是提醒了陆轶一句:“你要当心。”陆轶笑着应了:“我自然会当心,皇上才刚允了亲事,我还没娶着公主,这条命现在可金贵着呢。”这人总想往亲事上面扯。其实刘琰是真的不急着成亲。成亲后的日子她心里没底。她怕自己变样,也怕陆轶会变样。他现在挺好,怎么看都好。长得好,身手好,性情也好总之,刘琰觉得和他待一块儿,听他说些絮絮叨叨的话也不烦,光看他的脸、手,都能看个半天。但他将来可能也会变的。一想到这个,刘琰心里就有些莫名的恐慌。现在就挺好的,何必一定要急着成亲呢她还有一样惧怕的事。成了亲,就会有孩子。生孩子真件可怕的事,二姐姐、三姐姐那时候都疼的死去活来的,听说二姐姐那会儿险些没命。她一想到那会儿听到、看到的动静,就怕得厉害。陆轶说起另一件事情来。“刚才看见五公主的马车,田霖病情听说有好转,他们可能约好了想趁今天见一面。”刘琰问:“田霖好些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兄弟“好些了,能起身了。”陆轶提起田霖来也是松了口气:“前阵子我都替他担心,睡在那儿喊他都不知道应声,我还以为他挺不过来了呢。”“怎么病的这么重”“嗯,”陆轶喝了口茶,慢悠悠的说:“太医说,他这病也有一半是心病。之前几年里头屡遭变故,家破人亡的,他一个人硬撑下来,外面看着还行,其实这心力、身子骨都煎熬得厉害。”这倒是,刘琰也听过这么一种说法,说平常不生病的人,一旦真病起来,那病势很可能会来势汹汹,比一般人凶险得多。“不过他这么一病,他家那一对侄女侄儿倒是懂事多了。这俩孩子以前养得太娇惯,等田家一倒,他们又把满腔愤恨全集中在田霖一个人身上,好象没有田霖,田家就不会出事,他们的父母也不会死,他们依旧是侯府子孙,过着人上人的生活。现在他们总算明白了,他们现在还能衣食无忧,都是因为田霖照料抚养他们,如果没了田霖,他俩就走投无路了。我听说他们现在不但守在田霖榻前,还会端汤尝药了。”刘琰忍不住笑了:“现在小孩子也这么势利了”“家道中落,他们确实也该学聪明些了。”“可是小小的孩子就这么有心计,会耍心眼了,也不是件好事。”刘琰说:“他们对田霖并非真心感激和亲近,只是为了保全自身。怕是将来有了机会,他们还会反咬田霖一口。”“那是将来的事儿了。”陆轶坐在刘琰的身边,满心都是她,才没那个闲心去担心田霖的家务事。两个人坐在一起说了好些话,烤了一大盘年糕,茶水也续了两次,外头日头都偏西了,刘琰这才察觉时间竟然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她和陆轶竟然什么也没干,就坐在这里说话,硬是说了将近两个时辰他们都说什么了一开始的话题刘琰还记得,他们说起了陆轶的家事,这好歹是件正经事。后来呢后来他们都说什么了好象说了钓鱼。对,是钓鱼。然后就从钓鱼说到吃鱼,烤鱼、煮鱼、鱼丸,鱼片,鱼汤说得刘琰都馋了,晚膳琢磨着就让人给上一桌鲜鱼菜。但后来他们又从吃鱼说到了新书。这话题究竟是怎么扯过去的,刘琰都不太记得了。总之她很久没有一口气说过这么多话了,口干舌燥的,嗓子都快哑了。唔以前她总是担心和陆轶会坐在一起相对无言,面面相觑,现在看来是不会了。她和陆轶还挺有话说的。回宫以后刘琰就让人去打听陆家的事,还有那个王氏。豆羹早有准备。他早就打听了不少陆家的事儿了,就觉得早晚会用上。他没猜错,这会儿可不就用上了。豆羹的消息来源比较驳杂。陆将军府的事情也不难打听。陆轶上头有一个兄长,但是以前有人管他叫陆四这个不难猜到,他上头还有兄长和姐姐,只不过都不是同母所出,而且他们也都早早的不在了。兄长是根本没能养大就夭折了,姐姐倒是一直长大到了出嫁的年纪,但嫁人之后不久也就病逝了。现在将军府中除了陆将军的几个妾室,就只有王氏和两个孩子。王氏出身平平,家中父母也早就去世,兄长现在不过做个四品官儿,还不是什么要职,这还是因为和陆家结亲得到了提携,不然还过不上现在这样的日子。桂圆问:“王氏为人如何”以前桂圆没怎么关心过这个人,但以后就不一样了,毕竟名份上她是陆参判的嫂子嘛,和公主是妯娌。“是个挺厉害的人。”豆羹说:“那么大一座将军府,她管的挺严实的。跟外头的交际应酬,也没听说出过什么错儿。”银杏也插了一句话:“奴婢还听说过一件事儿呢,说陆将军有好些亲兵,有了年纪不能再当差了,还有过去受了伤落了残疾的,陆家都养着他们,平时都是王氏照管着。”看来不光豆羹早有准备,安和宫其他人也都对陆参判要做驸马的的事情心中有数,早早就打听陆家的消息。听起来,王氏夫妻两个挺会经营名声的,王氏在外面名声居然还不错,大多数人提起她来都要夸一句,说她能干,会持家。如果刘琰不是亲耳从陆轶那儿听到内情,也不会想到陆家这父子、兄弟之间关系这么错综复杂。其他人不知道陆轶那个兄长根本不是他的一母同胞,自然也不会想到兄弟间情分如此淡薄,甚至早就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所以当然也不会想到王氏背地里做了多少小动作,一心想败坏陆轶的名声,操纵他的亲事,坏他的前程。这其中的内情豆羹虽然不知道,但豆羹可不傻。他凭借一些蛛丝马迹,早就猜到陆家兄弟之间关系不睦。这很容易就能猜出来。陆轶都不住在府里,不与父亲兄长有什么来往,他回京后崭露头角是因为四皇子提携,能顺利授官得职那是皇上看重,跟陆家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不说陆家父子间有什么心结,这兄长对弟弟一直不闻不问的,从来没有一点儿关照好处,这象是手足情深的样子豆羹觉得这错儿肯定不在陆参判身上,一准儿是他那对哥哥嫂子面憨心刁,暗里使坏,排挤欺负他。虽然说豆羹没什么凭据吧,可谁的心不是偏的陆参判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驸马爷了,豆羹当然要偏着他了,胳膊肘肯定不会往外拐。公主今天既然这样问,说明豆羹没猜错,陆家兄弟就是不和。那豆羹可不能马虎,以后打探消息,防备陆家那边儿的人使坏,可够他忙的。刘琰晚上果然吃了一桌鲜鱼做的菜。这个时节鲜活的鱼可不易得,也就是东苑这边供给得上。一般人家要么吃冻过的鱼,要么吃干鱼咸鱼。第五百六十四章 鱼片膳房张太监亲自下厨给四公主做了道香酥鱼片。用料有限,做法也简单。就是把鱼肉片下来之后腌了,再油炸。张太监做的时候,膳房里其他人都偷偷往这儿瞅。一个膳房里也分好几个山头,张太监资历最老,手艺最好,其他人各有各的盘算,有的就抱着偷师的念头。小宋在一旁给张太监打下手。旁边这些人的动静他看得清清楚楚,但既然张太监不发话,小宋也权当没看见。这些人还觉得光用眼看就能把这道菜学了去。都是痴心妄想。这道菜看起来简单,但其实越简单的菜越不容易做好。比如这鱼,要取多重的,鱼肉从哪里开始片,然后就是腌制,腌料可太重要了,光用眼看、用鼻子闻一闻,那是绝对猜不出来配料的。最后就是油炸,看起来也简单,就往油里一放,鱼肉很嫩,片刻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