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公主喜嫁>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26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262(1 / 1)

d起这事,然后又扯到了前朝曾经出过几位声名“显赫”的公主。因何显赫呢这几位公主都是恣意纵情的主儿,有一位嫁了五回还是六回,最短的一任驸马才成亲不到一年就和离了,最长的一位也不过就成亲七年。还有一位公主,嫁了两回,这次数是不算多,但是她守寡之后日子过得十分热闹,今天开茶会,明天办花宴的,还有人写诗讥讽过她,说她有一回乘车出行,半路上见到一个俊美少年,公主就停车跟人家说话,说着说着就把美少年给哄上了车带回家,过了好几日,没了儿子的那家不得已托人去公主府索人,公主才依依不舍把这美少送出来,还赠了他不少精致稀罕的物件儿做念想。咳,当然这样的公主也不是很多。桂圆在宫里待了不少年头了,这些事听说了不少。李尚宫就摇头:“这事儿放在本朝是不可能的,咱们皇上很重规矩,再说,三公主她又不是皇上的亲女儿,没那个任性妄为的底气。”“姑姑说得是,可三公主现在脾气古怪,行事不成章法,平时她做不出来的事,现在可说不准。”这话说得李尚宫也认真了。“你把三公主的事详细同我说说。”桂圆对李尚宫自然不敢隐瞒,把昨天的所见所闻只要她知道的,都对李尚宫说了。“姑姑,你说三公主这生完孩子怎么象变了个人似的是真病了,还是犯了什么邪祟”李尚宫比她多了几十年阅历,对三公主这病倒不见外:“这样的人我也听说过,并不是什么邪祟,你也别胡思乱想,更不要随口乱说。”宫里很忌讳提这种怪力乱神的话,认真计较的话,桂圆这种地位的宫女说处置也就处置了。桂圆赶紧应诺:“我知道了,我一定不会乱说。”“看三公主以前的言行,虽然和咱们公主交好,但有些时候我也觉得她有些刻意。这人呢,有些事情可以装一时容易,可要装一辈子就难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送别“其实能早早看清一个人,也不是坏事。”李尚宫朝桂圆笑笑:“你说是吧”李尚宫的话中意有所指,桂圆由衷的说了一句:“姑姑说得是。”不过桂圆还是有些替公主担心。心里难受没那么容易过去。桂圆直到现在都记得第一次被人扇耳光时的情形,那时候她应该是七岁,还是八岁岁数不记清了,但是当时两边脸颊火辣辣的,肿得厉害,耳朵里似乎也在嗡嗡作响。当时她哭了没有好象哭了,只是不敢哭出声,眼泪流在脸上,泪水被风吹的很凉,受伤的脸被泪水这么一腌,刺痛难忍。后来她还挨过打,受过伤,被人骗过但都没有那一次印象那么深。三月里还出了一件事。程先生出宫了。她说身子不好,想出宫回乡静养,曹皇后挽留过,不过看她心意已定,就没有再强求,给了一笔赏赐,吩咐人好生将程先生送回去。刘琰也备了一份儿厚礼。要说她有多喜欢程先生那肯定没有。才开始在程先生手下上课的那两年,刘琰对程先生简直是深恶痛绝,咬牙切齿。自打她成了公主,看见的就都是笑脸,听见的也都是蜜语甜言。她爹,她娘,她兄长姐姐们哪个不哄着她嗯,程先生还打过她手板呢真打那板子一寸来宽,又细又韧,打在手心特别清脆的一声响,她的心也就跟着特别干脆的哆嗦一下。虽然被打的只有手掌,但是总觉得全身的筋骨皮都随着那一下响抽搐了。虽然后来程先生不打人了那也是因为刘琰终于被教得有点儿模样了。刘琰还是不喜欢她。不打人的程先生,那目光依旧叫人心里有点儿打怵。那目光太清亮,太锐利,看你一眼,好象你的心肺都被穿透了一样,什么念头,不管大的小的好的坏的,在她面前都无所遁形。程先生这样的人,想成个家确实不大容易。刘琰是后来才慢慢悟出来的。因为她这样的目光,一般人都扛不住啊,起码刘琰觉得自己就扛不住,她觉得能扛住的男人怕也不多。但是凡事都有个但是。刘琰听说过一个传言,不知真假。据说程先生少年时,曾经恋慕一个人,还给对方写过诗,送过花。据说送的还是芙蓉花。京城这边是怎么把芙蓉花和思慕之情扯到一起的刘琰不清楚,但人人都这么说,所以大家行事的时候就会注意这一点,如果不是那种关系,送人的时候千万别送芙蓉花,否则对方,还有其他人一定会误会。当然了,程先生没能嫁成这个人。因为什么原因多的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故事里男方的身份。不是旁人,就是李家人。李崆、李峥那个李家。李家子弟风姿如玉,无数痴心女子最后为他们落得心碎的下场。当然程先生喜欢的不可能是李崆和李峥了,但到底是李家的谁,故事里没说。刘琰琢磨着,按程先生的年纪来算,那个人应该是李峥他们的叔伯辈吧嗯,听说前几年亡故的李宗滔还有几位年纪小的同族兄弟,也有可能是他们的伯祖、叔祖。虽然对程先生说不上喜欢,但是相处几年,总是有些情分。程先生这一走,以后可能再也不会回京城了,这一别,可能就是最后一面了。刘琰自认是个大俗人,送给程先生的礼物也就是俗物。金银。雅致的东西她也有,而且有不少。虽然她平时不大爱装风雅,但是她颇有身家,仓房里不说应有尽有,但是但凡好东西,她这儿都能寻着。古籍、字画、笔墨、还有旁人大约听都没听说过的那种雕花棋子和香墨。但是这些东西不当吃,不当穿,真遇着事不能顶急用。况且程先生离宫之后,她家里人和她关系听说也不怎么好,她有这些外头很稀罕的东西,说不定不但保不住还会招来祸殃。俗气就俗气吧,起码手里有银钱,遇上什么难事也不用慌了。程先生也送了回礼。说是回礼,刘琰觉得程先生更象是把带不走的杂物分送了一下。在宫里住了几年,程先生尽管不看重身外物,也攒了不少家当。程先生送给刘琰的就是经书。程先生自己抄的,本数还不少呢。刘琰是回来打开了木箱之后才看清楚这份回礼的真容的。她怔了下,拿起一本来翻了翻。程先生这是什么意思是觉得她的字写的太糟烂,留下这些其实是给她当字贴,督促她别忘了习字还是程先生也听说过她一读经就容易瞌睡,觉得这些经书在她这儿能派上个大用场,才送给她的嗯,还有可能是程先生长日无聊,没事儿就抄了这么些,抄了又没什么用处,一直堆放着,现在就一并抛给她了都有可能。程先生的字写的是很不错的。不象一般的女子那样练簪花小楷,程先生的字单看起来更象个男子的字,如风入松,如远山横。十分俊逸风流的字迹。即使是抄经,她也没有把字写得板板正正,规规矩矩的。刘琰以前没多想过,现在看着程先生的字迹,却忽然想到一件事。程先生的字是跟谁学的一般女子习字,最有可能是跟着父兄、夫君学。这样的字,与程先生的性情看来很不相符。都说字如其人,刘琰看着这字,觉得这更象是一个男子的字,这个男子还是那种倜傥不羁的作派性情。刘琰怀着一肚子不可告人的纳闷把这些书收起来。练字嘛,她没那么勤快。要用来催眠的话,也用不着这么大一箱啊。春天的日子过得就是特别快,桃花开了又谢了,柳叶长得特别快,似乎只是两天不出门,柳叶就又长了寸许长,风一吹绿绦飘摆。暖风融融,吹在脸上格外柔暖。一年里风最柔的似乎就是此时了,只不过这种日子特别短暂,再下几场雨,天气就会一天天的热起来。第六百七十二章 送行给程先生送行的那天刘琰也去了,但是她没露面,远远的城门处看了一眼。程先生在宫里这几年,教过公主、郡主好几位,还有好几位宗室女、王公贵戚家的姑娘。但是今天来送她的学生,只有没露面的刘琰一个人。在城门外与程先生话别的两个人应该是她的旧友,年纪看起来差不多。看她们的模样,刘琰大概也猜得出来,当年她们应该是闺中好友,只是过了几十年了,现在都已经垂垂老矣。豆羹在旁轻声说:“公主,你看。”刘琰已经看见了。有个穿蓝衣裳的人骑马匆匆而来,路过城门的时候也没有勒马停步,穿过城门后一直到程先生面前才翻身下马。“奴婢看有些面熟。”刘琰说:“我看也面熟。”她们站得高,从城楼上看得清楚。穿蓝衫长袍的那个人比刘琰记忆中瘦了许多,衣裳都快撑不起来了。即使离得远,也能看出他身子怕是不怎么好。能好才怪呢,这人根本就是带病出来的,就为了送行刘琰问豆羹:“他病好了”这人不是旁人,就是前些日子还病重卧床的李峥啊。听说太医尽心诊治之后,他的病情有了起色,但还没痊愈呢。刘琰怎么也没想到他会跑来给程先生送行。虽然说这会儿天暖和了,可一个病人你坐车来不成么非得骑马来嗯也许是得的消息晚了,怕误了时辰刘琰难免又想起自己听说的传言。为什么李崆这么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跑来给程先生送行呢落到有心人眼里,只怕当年的“痴心程氏女恋慕李家郎”这话又要被翻出来了。不过翻就翻吧,反正都过了这么多年,程先生离开京城估计是不会再回来了,李家的上一辈也没剩几个人活着了,到了这份儿上还怕谁说啊。程先生和李崆没说几句话,程先生还得赶路,再耽误耽误,就可以留下来用个午饭再走了。刘琰远远看见李崆退后两步,理了理衣襟,正经向程先生行了个礼。李家玉郎名不虚传,哪怕病成这样,还是风姿翩翩,行个礼都别人行得好看。程先生扶住他,又说了两句话,就转身上车了。她回乡这一路可不近,刘琰打听过了,陆路之后还有水路,得走好几天呢,以程先生来说,这段路程绝不轻松。目送程先生的车沿着官道一路向西远去,刘琰把帷帽戴好:“咱们走。”豆羹赶紧过来扶她。刘琰才刚转身,就听见不远处传来惊呼声。豆羹动作麻利,回身探头往城下头看:“哎哟。”“怎么了”豆羹有点儿急,话到嘴边结巴了一下:“李,李少卿从马上栽下来了。”刘琰一惊:“你去看看。”豆羹二话不说,拎着袍子一路跑下了城楼,等刘琰下来的时候,城门旁已经围了一圈儿人,看守城门的兵丁怕挡了路,正张罗着要把人抬到一旁去,豆羹在旁大声说:“轻点儿轻点儿。”刘琰示意身后两个侍卫过去帮忙。从小哥坠马之后,刘琰对于坠马就有一种本能的恐惧。真摔伤了骨头,这些人再不知轻重的挪动他,严重些说不定会丧命。豆羹也帮着搭把手,将李崆先抬到了路边的茶铺里,一边已经有人快跑去请了一位郎中来。靠近城门这边没什么好郎中,但是简单的外伤还是能看的。那郎中说李崆伤不重,不过伤的地方不太巧,在手腕。那郎中说:“怕是这位大人得有十天半个月拿不了笔了。”顿了一下他又说:“这身子骨太虚弱了,看样子象是大病未愈啊。”人没摔坏就成。刘琰索性好人做到底,派人将李崆送回去。他现在这样肯定骑不了马,跟着来的只有一个小厮,看起来也不大顶用。为什么说不顶用因为他连刘琰都不认识。不认得人,也该认得京里难见朱盖车,这车可不是人人能乘的,在京里能乘这车的不过就那么廖廖几人而已。豆羹吩咐人将李崆抬上另一辆车送回李家,那傻小子还跟着豆羹后头哥哥长哥哥短的,打听他们是哪家的人,回头他主子醒了好上门道谢的。豆羹觉得好笑,看着他不是装憨是真傻,也不逗他:“我们主子是四公主。”“公,公主”那小子一下就傻了。“行了,赶紧上车跟着回去吧,寻个太医好好瞧瞧伤势,别落下什么毛病。”豆羹手劲儿不小,一把就给这小子推上车了。赶紧打发了这对麻烦的主仆,豆羹赶着伺候自家主子呢。不知是不是折腾了这么一件事,刘琰也觉得有些热了,她让人把车帘撩了起来,往前看了一眼:“这附近我好象是来过”豆羹忙说:“来过的,以前三公主定亲之后,选公主府的时候曾经来过这附近,就前头往左,有一幢大宅子,公主应该是还记得。”刘琰点了点头。她的公主府说来这几天净为了公主府的事烦心了。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