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也将菜踩了水的,精心挑选的十个蛋全都浮了起来,这让她心里就惊讶了,现在亲眼看见毛绒绒的小鸡崽破壳,她心里只有千万个感慨了。“哈哈,娘,我们成功了”马如月脸上笑开了花,养鸡场啊养鸡场,果然就来了。十个蛋,十只鸡,没有鸡妈妈,远远的跟着之前的那一批。没辙,跟近了的话母鸡会护短,还会啄它们。“娘,将幺奶奶家的母鸡送回去吧,咱们得学会自己养小鸡崽。”没有爱心的鸡妈妈咱不要它。谭氏将鸡捉了,绑了脚,然后用水淋,过两个时辰,鸡毛干了,又淋一次。两天后,母鸡彻底清醒了,再不带小鸡崽了,谭氏就装进了背篼里,用篮子再提了六只小鸡崽下山。“你幺奶奶说什么也不要小鸡,是我说家里多养不过来了她才收下的。”谭氏道。“娘,您连怎么孵小鸡的事也说了”老娘啊,要不要这么实诚。“说了,不过没事,你幺奶奶不是外人。”谭氏道:“再说了,这里面的很多东西我都不懂呢,也说不清。没人会信。”好吧,这事儿暂且不提。不过,实验成功了,马如月就准备大干一场了。左右都是做,要做就做多做好,马如月让谭氏凑了四十个蛋来做第二批。同时,也将注意事项和方法一一教给了谭氏。她只负责提议做项目,具体的操作由着娘来才行。谭氏学得很认真,也赞同女儿说养鸡的事。确切的说,女儿说什么就是什么,她已经深深的知道了女儿的主意多。最让她不安的是,马如月说这些都是读书人江智远告诉她的。谭氏心里总想着这大嫂和小叔子不能走得太近的。可又想着到底是一家人,不可能回避。只能将女儿留在马家的时间多一些。马如月再次回到江家的时候是第二批蛋破壳,时间已到了冬月底。让她意外的是,家里居然多了一上陌生的人,说是客。细问之下,是兰氏带着来玩的。说是她娘家的侄女,和村子里的姑娘们都玩不起,寻思着江丽远是大小姐,也懂得些礼仪,又识得几个字,年纪比江丽远大两岁,翻了年满十四。兰氏,族中管事六婶子让她和江丽远远一起什么时候大房和兰氏有这样的交情了反常即有妖,马如月觉得这里面一定有奸情。请原谅,她这又是职业病,心思总比别人多一分。“大小姐,果然如我姑姑所言,你年纪这么小绣的花好漂亮,真不愧是知府人家出来的小姐啊。”兰思佳拿着绣帕看着一堆的丝线:“大小姐,你说我这朵花配什么颜色的丝线好看一些“”都行。“江丽远是大小姐,性子一直没扭过来,对送上门来亲热她的兰思佳实在是提不起兴趣。第一百零三章 反常有妖兰思佳,兰氏的娘家侄女每一天都会在兰氏的陪伴下上山来找江丽远。时不时的也会问秋氏绣花的一些事宜,丝毫不在意江丽远是否热情。半山腰的江家会来客人,马如月也觉得是奇闻。她也不往马家走了,就蹲守江家看会出点什么妖蛾子。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的。就像江飞远一样,哪怕他挟得再好,在窥探她的时候眼睛也出卖了他的灵魂。马如月可是忍辱负重的主,她知道这会儿的江智远得很学堂里的先生看重。自从大伙房解散后,学堂里读书的就只有六个人了,分别是江智远江飞远和三房的江智聪、四房五房六房的人。除了江智远外,人家都是有人罩的孙子。没辙了,江智远且沾着江飞远的光吧,毕竟江二老太爷说过的,只要他带领着江飞远好好学,这束修都不让他出。多好的事,看几眼也会少几斤肉的。江飞远来半山腰是常态了,见怪不惊。目标她也弄得一清二楚的,就是想要揩点自己的油。由着他去,她不在乎的。但是,这一位,来了几次后马如月不淡定了。她的目标居然是江智远。尼玛,她家的小叔被人惦记上了关于这个小叔,马如月觉得是一个愣头青,也知道他对自己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心思。青春萌动期的小孩子,马如月倒没想过寄托终身。不过,那啥,女人嘛,哪怕自己也不喜欢,也不愿意被别的人惦记,心里就是有一种酸溜溜的感觉。马如月诧异于自己这种小心思,同时又很放纵自己。她马如月是女人,女人的心海底的针,猜不透也是正常的。反正,就是看不惯多了一个情敌。将兰思佳的性质定位后马如月就静观其变了。她不信还有什么妖魔鬼怪能逃得出她的手掌心。“大小姐,你这叫什么绣法呢”兰思佳的话比本事多,总会问着江丽远。“平针绣。”江丽远看了一眼她,是真笨还是装傻,这是绣花里最简单的,这都看不懂,还绣兰思佳就开始说话了,说江大小姐在知府中一定有绣娘教导,自己就只会一点女红,还请江丽远不要嫌弃,一定要教教她。“我是你什么人”江丽远受不了这样的唠叨:“我嫌弃你也是应该的,我凭什么要教你,给学费了吗”呵呵,想不到江丽远也有带刺的时候啊。马如月一边逗着江景远一边偷偷观察。见兰思佳一张小脸憋得通红,然后偷偷的擦着眼泪,还时不时的看着屋外。她在等江智远回家。“时间不早了,我先走了,明天再来找你玩啊,大小姐。”最后觉得今天没什么希望了,她只好先回家。在下山的时候,她都还边走边回头。“姑姑,您说这个大房有什么好”回到家里,看见了兰氏,兰思佳实在忍不住了:“姑姑,您说他们是知府是大户,可是现在不也在江家大坝吗”“你”兰氏气得心口疼,有些东西又岂能说清楚:“姑姑难道还会害你不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要是能进得了江家大房那可是你的造化。当少奶奶啊,你想想得多有福气的人才行”“我也看见了那个大少奶奶,整天没事可做,就逗着小娃。”兰思佳道:“对,就好像不做事,洗衣做饭什么活儿都是那个姨娘在干。”“对啊,而且,大房好像是她在当家。”兰氏道:“等你进了他家的门,回头这个家就是你当了。”“那大少奶奶乐意吗”说实在的,兰思佳觉得马如月不好说话,去了好些天了,她就当没看见自己一样,从未和自己说过一句话。“说你蠢吧,你还真是愚不可及。”兰氏道:“大房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二少爷身上,我也听二老太爷说过的,那是一个读书的料,回头只要他能考上功名,你就是官家太太了。而且,大少奶奶,不过是守着牌位的寡妇,等你进门,这个家怎么也轮不上她当”越听越觉得是有那么一回事,兰思佳心里觉得还行。“可是,姑姑,我要怎么样才能让那个二少爷看得上我呢”姑姑一直叮嘱不让自己和二少爷说话,只找江丽远一起玩。“这叫迂回战术,江丽远和江智远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只要她看得上你,回头知道你有这心思,她一定会帮你的。”兰氏道:“你记住了,不能惹上二少爷,他离出孝还有好些年呢,万一有什么你是后悔莫及。”这个有什么,指的是两种,一种是吃干抹净又不负责任,到时候嫁给谁第二种是时辰不到火侯不够,让人知道了她的心思谁也留不住,直接给送回兰家去了,这叫得不偿失。“姑姑,二少爷在家的时候,那个江飞远经常随其左右。”兰思佳道:“那是他的好朋友”好个鬼二老太爷堪称老狐狸。只是没想到的是他们还真看中了那个小寡妇,这可是一个棘手的玫瑰。兰氏的嘴角浮起一丝笑容,各有心思各得其所,两不相阻。到时候看鹿死谁手有男人的肯定能干得过嫁出去的小寡妇,别看你主意多,没准儿还是自己技高一筹。“知道知道。”与此同时,江二老太爷对孙子语重心长:“你这些日子表现很好,记住了,别惹事,一定要勤奋,看看那江智远,先生说他都快没什么可教的了,学问好着呢。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崽会打洞,果然是这样啊,江氏族人,难道还真的只能指望着江家大房不成你们这些废物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么多年的教导,怎么就出不了一个人才呢。”“爷爷,您都说了龙生龙”要怪还是怪自己的父母,没一个是有本事的知府。开什么玩笑,读书考功名,他脑袋还没那么够用第一百零四章 热闹过年腊月间了,按理说族中有分红。江智远代表大房去开了个会回来。“今年天干欠收,族中没有收入也就没有分红。”江智远道:“没钱没粮的人家比比皆是,这一个年过得很惨。”是啊,就要过年了。马如月去了一趟马家村。“今年可以过一个热闹年了。”按着马如月教的方法,谭氏孵出了一百多只小鸡崽,要不是行情不好,没准儿都被马如建给卖光了,现在还余下六十多只:“过年的时候杀一只公鸡来吃。”谭氏前两天听说老宅子的人又作妖在吵架,原因是罗氏在马如花生孩子的时候去女儿家歇了几宿才回来。刘氏又吵又骂,说是她出去享清福了,让她一个老太婆伺候一家大小的吃喝拉撒。马如花好像生的是一个儿子,听罗氏说婆家人高兴的很,她也很放心。只不过回来就遭到了劈头盖脸的一顿骂,这心里还窝着火呢。“你三婶上山来告诉我的。”谭氏道:“她很羡慕咱们家搬得远远的,也不用在她眼皮子里下过日子,不用整天提心吊担的。”三婶,兰氏对老宅的人,马如月没有一个是好印象的。说难听一点,觉得她们远远没有幺奶奶刘氏的好。在她困难的时候,谁雪中送了炭她就会铭记在心的。现在她们已经过了困难时期,兰氏时不时来送点小道消息,怎么都有不安好心的嫌疑。“娘,您得多一个心眼,有些事别什么都托了底。”马如月怕她将所有的事都告诉了兰氏,比如这孵鸡崽家有余粮之类的。“你娘又不是傻子。”谭氏笑道:“好好坏坏我是分得清的。对了,今年过年,把江家的人都喊过来吧,这一年都不容易我们都走过来了,少不了大家的帮衬。”“行啊,娘,杀鸡过年,挺好的。”马如月想着现代多少农家人是杀猪过年,自家这会儿已经有了过年的气息。腊月二十九,马家过年,江家人浩浩荡荡的开往了马家村。让马如月没想到的是,幺房刘氏还给他们端来了年糕。相比于去年,这个年过得挺愉快的。马如月还扯下了鸡尾巴上的一串毛,让秋氏给江景远做一个毽子。“大嫂,好”一时心血来潮,马如月就在那儿踢了起来,江景远远远的伸着手叫着笑着。“大小姐,你也去踢踢,过年嘛,总得找点乐趣。”踢累了,马如月歇下来将毽子丢给了江丽远。江丽远拿着毽子看了看,递给江景远。自从父母过世,离开了宜安府,她都不知道还有什么乐趣可言了。一年半的时间了,她经历了太多的人间冷暖。看着堂屋里拿着书的二哥,如果说有乐趣,还得靠二哥找来。“大少奶奶,咱们是不是要买点香蜡纸钱,正月初一要烧给老爷夫人和大少爷的。”秋氏小声提醒。“噢,买吧。”马如月翻了一下口袋,里面还是单独开伙的时候谭氏送来的,将它递给了江智远:”二少爷,你去办。”江智远看了一眼马如月,接过钱袋下了山。秋氏正和马如月说着话,没想到九婶上山来了。“你们今天去了马家村”九婶轻声问。当然,过年嘛,还杀了鸡呢。“族中杀了猪,你们知不知道”九婶眼里有些愤怒的神色:“可能你们也不知道的。”什么情况原来昨天晚上喂猪的五老太太罗氏说一头猪有点拉稀就让五老太爷向上面禀报。“江二老太爷提着马灯进了猪圈,然后就说这头猪再拉下去会死。而且怕传染给另外两头猪,所以就杀了。”九婶道:“杀了猪,我们这些连猪毛都没有看见一根,他们连夜煮来吃了,说是埋掉了。”吃的都有哪些人不用问也知道,族中说得上话的人家,二、三四五六房,就在二老太爷的族中大院吃的。“像过年一样,热闹着呢。”九婶道:“旁边有人闻着香味也走不近去,江飞远他们把着大门的。”不要丢的东西大伙房虽然是散了伙,但是所有的田地都是集体的,所有的物资也是公中的。猪圈里喂了三头猪,大家都指望着过年的时候能杀了吃肉分肉,像往年一样按工分计也行。结果,望了个空。三头猪,杀掉了一头,还余下两头了。而这两头,有一头要好一点,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