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是马如月不干。两地分居有麻烦,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就给自己来一顶绿油油的帽子戴上了呢。有些东西得防患于未然,马月如可不想做事后后悔的傻蛋。在她的心目中,既然是成了家,那就有家的样子。有夫有妻有娃也有爱和和美美才是她想要的,那什么牵肠挂肚,让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缺位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庄子交给了熊老伯的儿子在打点。醉香楼有江丽远的分成,马如月也教她看帐本。再加上之前有教养嬷嬷的教导,江丽远的天赋还是很高的。马如月不得不承认,若自己不是冒牌货的话,江丽远都可以当她的老师了。一点就通,一说就懂。底子真的是好得不得了。又或者,这与江丽远自身的努力相关的。“嫂子,夫君说要下场考科举了。”初听这消息的时候江丽远自己都有点蒙,石渐欣说过,但真没想过他要这么做。“那敢情好。”马如月道:“这可是遂了你的心愿了。”江丽远脸一下就红了,陈芝麻烂谷子的想法又被嫂子给拎了出来,真的是不好意思啊。“可是,我又怕”怕他不中受打击,怕他中了引人注意。“没什么可怕的,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马如月笑道:“你的担心和焦虑都是徒劳的。”中与不中都是石渐欣的事,中了,夫荣妻贵;不中,他依然还是那个大掌柜,没有什么不同的。马如月在做心理辅导上很有一手,三言两语就将江丽远忐忑不安的心安定了下来。江丽远骨子里还是想要一个当官的丈夫,为此特意邀请了马如月去落云庵拜佛。果然是临是抱佛脚的人啊,如果拜佛都有用菩萨该忙不赢了。马如月没那心思去,想着江丽远还是胆大的人,当姑娘时的那一次意外都没有将她吓退。不过今非昔比,现在的江丽远出门是有专门的马车夫的,还有丫头婆子一群,要去落云庵还带了四个护卫。这就是得宠的少奶奶出门的派头。马如月就在想,若是她选择了一户官宦之家,嫡长媳的位置轮不上她。因为父母早逝没爹没娘的,真正的豪门大户是不会娶这样的姑娘做长媳,未来的当家主母一定要有娘家的靠山。嫁个嫡次子什么的也不受宠,没准儿还会深陷于后院的算计呢,哪活得这般潇洒。所以说,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选对就是康庄大道了。也不知道是江丽远心诚还是命好,石渐欣一下场,真给考了一个秀才回来。这一下,石府上下都高兴得不得了,直接办宴席了。“夫君不让办,说一个秀才又不是状元。”江丽远抿嘴笑道:“婆婆说一定要办,说老石家第一个读书人,要庆贺一下讨个好彩头,吉利。”考秀才大宴宾客,估计着只有石家才这么高调。“夫君只请要好的亲戚和朋友。”江丽远道:“江公子和江九小姐要来,嫂子,您也一定要到。”“好。”作为江丽远的娘家人,又与石太太交好,马如月肯定要凑这个热闹。只不过,礼物还不太好挑。石家是富豪,马如月要挑选什么贵重礼物她还真是承受不了。最后去墨宝斋花了两百两银子挑了一套拿得出手的文房四宝。在京城这个地方住,什么都是烧钱。她也不是那打肿脸充胖子的角色,可是这会儿却半点不能吝啬:因为她代表的是江家,是江丽远的后台,万万不能给她丢脸。当然,她也明白这点东西算不上什么豪华的,只不过是随大流过得了眼。马如月到石府的时候,江九小姐已经在和江丽远愉快的交谈了。“江夫人,您那鼓舞跳得太好了,我一直都想学,就是学不来。”江九小姐一双眼睛贼亮:“为了学鼓舞,我特意央了哥哥让匠人做了一个和那天的鼓一般大小的带回府中了。”“江九小姐真是有趣。”高门大户的小姐学琴棋书画才是正经,学这鼓舞可就有点野蛮了。那可不是轻松活,一场鼓舞下来必然是大汗淋漓的。江九小姐却要学。“学啊,你这个舞和她们跳的舞不一样,节奏快,而且给人的感觉很愉悦。”江九小姐眼里的其他的舞能让人睡着,而马如月的鼓舞却不由自主的观众跟着激动起来:“我哥他们也喜欢。”好吧,这种充满了力量的运动本就该属于男人的。说江公子他们喜欢才是重点。想着之前留下的话题,马如月觉得这一次怕是真的避免不了了。果然,找上她的是石太太。“夫人啊,你可藏得真好。”石太太拉着马如月的手笑道:“都说好看,你能不能也让我看看眼界。”“太太想看,如月自然会满足的。”和石太太之间的感情估计着比江丽远还要深一点。马如月觉得抛开亲戚这一说法,石太太几乎就是自己的忘年交了。石府这一次的客人总共七八桌。但是石太太安排得很妥贴,并没有让马如月当众表演,而是在石渐欣的院子里进行的。看客只有她自己和江公子江九小姐几人。马如月想这般安排估计也是为了讨好江公子。说实的,江公子据说是京城的头号热门小生,可是马如月觉得他太娘气一点,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观,或者说根本就不是自己的那一碟菜。或许,他学了鼓舞能变得阳刚一点。这样想着,马如月自己都觉得好笑,这已婚的少妇关心别人阳刚不阳刚,这心思是不是有点不单纯了呢。这一次与其说是表演,不如说是探讨。江九小姐等她舞毕就跑上前去请教了。“咚咚咚”几声鼓响,倒也有模有样。“我就是踩不着节点,觉得好难。”江九小姐虚心的要拜师学艺。马如月推辞不过,只得教导着她,江公子在旁边听得也很认真,看来她是搞了个教一送一优惠活动啊。第三百零八章 姑嫂谈心人逢喜事精神爽,石渐欣考取了秀才,江丽远脸上神色都不一样。“丽远是一个好儿媳。”石太太对她特别的满意:“有她鼓励渐欣才能考功名,这媳妇旺夫。”马如月听到这样的表扬自然很开心,同时也叮嘱石太太对她多多照应一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多费心教导一下,毕竟自己是要离开京城了,留下她一个孤零零的也不放心啊。“夫人放心回乡吧,我算是看出来了,谁要对她不好渐欣一准儿跟谁急。”石太太抿嘴道:“渐欣喜欢的我们也欢喜。”石太太可是记得当时提亲被拒时这臭小子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一整天不出门。也幸好是取了这么个儿媳妇如了他的意,若不然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妖蛾子。家和万事兴,儿子媳妇恩爱,那就准备好抱孙子就行。至于马如月担心的事完全不会发生。“姑爷要掌管银楼生意,又要读书下场考科举,让他多注意身体。”马如月交待着江丽远:“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年纪轻轻可别累垮了。”关于这一点,江丽远是知道的,哥哥读书的时候时为大嫂的马如月就一直在念叨。吃东西的时候还会开小灶,给哥的那一碗都份量都要足很多,说读书用脑,辛苦着呢。现在看来,她就是将这些小心思将哥哥俘获了吧。“别说我没告诉你啊,红袖添香那可是很浪漫的事。”马如月小声的在江丽远耳边出着主意:“他读你听,他写你研墨,夫唱妇随,夫荣妻贵,夫妻举案齐眉,比翼双飞。”这是经验,最怕的是让人钻了空子。什么温书在书房里夜不归宿之类的事千万不要发生。“嗯,嫂子,我会注意的。”江丽远点头应下,觉得马如月说的都是实在话。姑嫂二人的心再一次贴近。“嫂子,您什么时候走”江丽远越来越不舍得她。“五月中旬吧,再晚一点天气就热了,再着景远和孩子一路上也会很麻烦的。”马如月想着长途跋涉就觉得味道很长,再想着江景远曾经病倒心里又虚上三分。这一次自家女儿才半岁,江景远也小,一人带两个,夏荷她是不准备带走的,就余下奶娘和伺候景远的那个大丫头了,坐两个马车走倒也合适。就在马如月收拾妥贴准备启程的时候,石府派人来报喜:江丽远有喜了。石府还真是好事连连啊。马如月立即就备了礼去看江丽远。“刚三个月。”江丽远不好意思说道:“之前我也不懂,也没太在意,只当是晚了一些。”再后来就是石渐欣中了秀才,一家子欢天喜地庆贺着,江丽远更没在意自己的那事了。其实十个女人九个都不喜欢那玩意儿总是来报道,特别是成了亲的人,不来就代表有好事了。江丽远不敢肯定,直到昨天吃饭的时候呕吐起来,石太太大呼小叫的请大夫,一把脉稳了,足足三个月了。也是三个月的喜讯就可以往外传,正赶上马如月要离开京城,赶紧的告诉亲家嫂嫂。“那可得小心了。”有些话别人说不出来,马如月却是大大咧咧的,而且她是过来人,直接就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的都说了出来。“嗯,嫂子,我知道了。”江丽远脸火烧云一样,嫂子这口无遮拦的简直才是真正的农家妇人啊。“还有啊,我估计着你怀这个孩子是要受些罪了,这样不能吃那样不能吃的没少约束你。”马如月想起了自己怀女儿时熊大娘的尽职尽责忍不住替江丽远担忧了起来:“我以过来人的经验十分负责任的告诉你,只有生的不能吃,其他的都可以。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别听人说一定要吃大补的,什么补吃什么,相信我,正常的吃吃喝喝,该睡睡,该走路的时候多走走路,生孩子才会利落。别将自己吃成大胖子了,回头受罪的一定是自己。”这个问题马如月先只是随便提了提,越说越觉得有必要深入的告诉江丽远要警惕。这个时代的产妇那可是标准的儿奔生娘左死,有命喝鸡汤无命见阎王,吃出一个巨大儿那就是找死了。“但凡有经验的人都会告诉这些问题,只有那不怀好意的才是惟恐天下不乱。”马如月道:“你自己要分得清好歹,别被人迷了眼。”江丽远感激马如月的倾囊相授。马如月要走的时候,江丽远又叫了一声嫂嫂。“怎么了,有话就说。”最不喜欢的就是婆婆妈妈的,有话就说有屁就话,喊了又不开口,自己哪知道她要干嘛。“嫂嫂,听人说大户人家都要给夫君身边放人,嫂嫂,我真是不想这样做。”江丽远眼眶都红了。明明怀孕是喜事一桩,可是一想到会有另一个女人上石渐欣的床她心里就像猫抓一样。“扯淡吧。”马如月没想到江丽远还考虑到这一点上了:“为什么要放人,显得你大度温柔善解人意那根本就是傻子才干的事。”也有那婆婆和媳妇儿过不去,趁机离间夫妻感情的。“凭我对石太太的了解她是不会这样做的,而你自己也一定别犯傻气。”马如月道:“夫妻之间就那么点间隙,一旦被人插进来了怎么也弥合不起。相信我,男人只要在乎你绝不会要一个备胎的;男人要是不喜欢你,什么理由都挡不住他纳妾的。”不仅不能主动,而且还要拒绝,明确的告诉他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爱的东西干嘛要与人分享,这又不是幼儿园的玩具。自私和占有,这才是女人对男人爱的天性。江丽远很担心,怕落个妒妇的名声。“名声又不当饭吃,更何况,这名声都是别人见不得你好故意下的圈套。”马如月道:“别犯傻,自己的幸福自己把握好,不要被别人的言行给左右了。”“谢谢傻子,我知道了。”怀孕的人果然是多愁善感,姑嫂二人就这么掏心掏肺说了体己话她都流泪了:“嫂子,我真舍不得您离开了。”第三百零九章 刮目相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话一点儿也不假。马如月带着江景远和女儿一起回宜昌县,路过宜安州府自然是要去看秋氏的。嗯,习惯了,总也改不了口,现在应该是叫周氏的江景远的生母。谁知道,小院门却是关门闭户。“你们找江家娘子吗”一个妇人问道:“你们是她亲戚”“是的,是亲戚。”看来还是住在这里,只是人不知道去了哪里,邻居们不都认识她吗。“看来你有些时候没来了。”妇人道:“江家娘子很会绣花,三个月前在临河街口上开了一个绣坊,举家都搬迁到那里去了呢,说这个小院要卖在,一时也没有谈好价。”原来是这样“看来你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江智远摸着江景远的头安慰着她。“嗯。”小景远的失望变成了期待,眼里闪着晶莹的光芒。是的,她又可以看见亲娘了。虽然叫姨,但是她就是自己的娘,这一点不容改变的。周氏看着眼前突然间出现的人惊讶的捂着自己的嘴。送完刘太太一转身居然看着心心念念的女儿俏生生的立在面前,这惊喜真是来得太突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