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分节阅读 16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分节阅读 165(1 / 1)

d这一招让谭氏有点心软。觉得她到底是丈夫的老娘。最后还是马如海出面找了马黑山。理由也很简单,马如青考了秀才,别让他没脸。说马家的祖坟冒青烟也好,还是马黄山的坟风水好也罢,总之出一个秀才不容易,别纵着老太太闹得家宅不安影响了他的前程,这样对大家都没有好处的。马如海还说了如果考了举人可以投田投地不交捐税。这个意思就很明显了,如果他能招呼着老太太不再折腾,回头也是有好处的。马黑山是当家人,经常出门和人交谈的,一听马如海这话就知道有利可图。于是他出面找了老太太,老太太果然还是听她儿子的话,再没有闹腾过了。“这些日子以来,大伯娘和三婶时常上山找娘聊天。”关一珊道:“我怕娘一时糊涂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每一次她们来都十分紧张的在旁边伺候着茶水。”经常上山“是的,从姑爷回宜昌县当知县后就是这样了。”关一珊最担心的还是别连累了江智远。“我明白了。”马如月道:“一珊,记住了,和老宅可以当邻里间一般相处,但是不要沾染上关系。”马如月觉得很气结,就任着老宅的人这一拔神操作,没准儿他们对外早就宣扬出去了,马家有姑爷是知县老爷。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有那不着调的打着江智远的旗号做下一些违法乱纪的事那就是大麻烦了。马黑山是一个自私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聪明人,他肯定不会放过这其中的利益。正说着话,就听见院子外毛豆在狂叫。“有人来了。”关一珊连忙去半山腰门前去看。面对门前站着的几位,她心里苦笑了一下,还是不经念,一念就来了。来的不仅是罗氏还有几个年轻的少妇。“如海家的,你不认识她们吧”罗氏自来熟的给关一珊介绍:“这是如琴,是你的大堂姐;这是如花,只比如月大几个月,当然,论年纪来讲你也得叫一声二姐了。这是”从姑娘到媳妇,老宅的女眷几乎都来了。进门的就是客,关一珊也不好拒绝。再一个马如月在这儿的,如果真有什么她会跳出来阻拦,所以关一珊心里也就没有这么害怕了。当下将人请进了到子里去。“今儿个是老太太生日,几个孙女孙子都有孝心特别回来给她过生。”罗氏对谭氏道:“人啊,年纪越大看着越发的可怜。听黑山说,这些日子念叨着想要见见如月她们姐弟四人呢,要不,你和孩子们回家去吃个饭,看上一看”谭氏听了这话就看向了马如月。“娘,您看我干什么”马如月觉得谭氏就这么不好,怎么教导都立不起来,这会儿不是她求我们回去的时候,而给人的感觉是我在求她:“娘,我一直没法忘记爹是怎么走的。一想到我爹的事我就吃不香睡不好。”现在还要去老宅吃饭,当年缺米缺粮的时候可没人管。连气死你男人的人都要原谅,大约再没有什么可以记恨在心了。“娘,我们与老宅的人是断了关系的,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就和邻居一样没有大盘小事不登门。”马如月朝着罗氏淡淡一笑:“这是当年立下的契约,你们老宅也有一份,马家也有一份,这些字都不是写得好玩的。”想要抛弃就抛弃,想要和好就和好,当他们是软柿子一样随便拿捏不成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更好。马如月对与老宅相处的方式宗旨只有一个:就是不宜深交,修好之事更是无从谈起。第三百一十二章 告诫一下“如月啊,话可不能这样说。”马如花亲热的对马如月道:“有道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不管怎么样,二叔和我爹是亲兄弟,这是抹不掉的事实。我们身上也留着相同的血,都是奶奶的孙女。不管以前有什么,过去的也就过去了,人总得往前不能总惦记过去,这样大家都没法过好日子。”呵呵,果然是嘴上两张皮,边说边移。往前看,是往钱看吧。马如月倒很想知道,如果自己家还是当年那样三间柴棚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的二房,老宅的人会这么亲热吗自己家没有老宅的人挡道就会有好日子过,而他们是傍上自家才能过上好日子,所以,这样的说法是不是成立的。“没法子,我这人记仇更记恩。”马如月挑眉:“当年谁对我家好,现在我们十倍百倍的报答;谁对我们家不好,我也是记得一清二楚的。”同样是孙女,会哄会骗的她喜欢得紧。而将一个老实巴交的马如月交出去卖银子。这样的人她还真是不该靠近。上一次是卖了马如月的命,断绝关系就算是报了原主的仇吧。同样的事情再发生一次那她就是蠢。罗氏和马如琴相视一眼,脸上一红讪讪不语。“如月啊,你这样说就不对了。”马如花不甘心:“有一种说法叫什么来大象肚子能撑船什么的,大体说的就是你们这些官夫人要豁达大方一些。”呵呵,宰相肚子里能撑船,说不清楚还要卖弄。马如月也没打算要指正她。“我倒是吃过这么一句话,人心不足蛇吞象。”马如月淡淡一笑:“做人不要太贪心,过得去就算了,不是自己的就不要惦记,整天看着别人的碗里,日子当然就不好过了。”马如月知道,老宅的人想要修好关系,不非就是想要捞些好处。关一珊说自家买下野葡萄沟的事让马家村好些人家都眼红了。好在有幺爷爷压制着才没有闹事。而老宅的几个孩子却背了背篼跑野葡萄沟摘过好几次葡萄,谭氏知道了也让马如海别吭声。这样的谭氏就是以放纵他们。“如月啊。”罗氏见状用眼神制止了马如花再开口:“如月,也不是你想的那样。最主要的是你奶年纪一年比一年大,还能做几个生日也不知道呢,她现在也有些后悔了,说早些年年轻气盛了一点,让你们受了些委屈,你看,现在年纪大了什么也都想明白了,今天就特意让我们来接你们下山吃饭呢。你三婶和姑姑她们做了满满三桌,你奶也想看看马小跳。”“对不住,我才从宜昌县回来有些累了,我先休息了,你们聊。”马如月觉得这些人今天上来都是因为谭氏平日的纵然导致了她们的得寸进尺,话不投机半句多,听不懂人话真是心累。马如月带着女儿就进了自己的卧室。当年修房子的时候她就为自己计划了这么间屋子。不管以前还是关一珊来了之后,这间屋子一直都打理得干干净净,屋里的摆设也不有半分变动。有一个可心的弟媳也能省很多事。马如月有时候都觉得,若是当年提亲的是关一柔的话,她肯定还得花心思来应付。“如月才回来,我总不能离开。”谭氏听见女儿将门:“呯”的一声关上,知道她不想理睬老宅的人,不好意思的对罗氏道:“改天吧,改天有空的时候再说。”罗氏带着女儿们来请二房的人最后无功而返。这也是在她的意料之中。“如月变化真是太大了。”回去的路上罗氏对女儿感慨道:“你们看见没有,她看人的眼神都怪让人害怕的。”“娘,您也真是的。”马如花觉得罗氏完全就是长她人威风灭自己的志气:“她马如月要不是嫁到江家去,勾引上了江家的二少爷,哪有今天这样的脾气。我就不明白了,要不是奶奶,她能嫁到江家,这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罗氏一听,好像有点道理。嫁到江家当初是老太太的主意,为此马黄山一直对她耿耿于怀的。可是,谁知道她还有峰回路转的生机,死了一个居然会嫁给一个当官的。县知夫人啊,宜昌县头一把交椅,居说多少富家太太都争相想和她相识。“这个没良心的白眼狼。”马老太太一听说马如月不来就骂开了:“我早就说过,她和她那娘都是一个搅家精,马如海兄弟仨还不听,完全就是祸害了他们。看看,现在人家发财了,有钱了,就挑唆着不认我们了。”“娘。”马远山听不下去了,他娘打的什么主意他清楚的得,想要和二哥家重修于好都是大哥马黑山在背后使坏:“娘,您别这样骂了,不管怎么样,二嫂都是如海他们的亲娘,如月是他们的亲姐姐,咱们这些都是隔着一层肚皮的人,您越是这样骂她们,如海兄弟仨越是不和我们亲。”马远山知道年前大哥从镇上打听到江智远当了宜昌县的知县后就回来在娘面前说了很多话。这其中就有布庄的生意。说江氏族人在宜昌县有如意布行,生意好得很,全是因为江智远做后台支撑。他说如果能让江智远同意他在大杨镇开一个布行的话,马家就不再悉没钱花了。想一想啊,要是和二房的关系好了,只要马如月一点头,大杨镇上开一个布行,拿货就在如意布行拿,有背景有后台,还怕生意不好吗。他打着一本万利的主意,可劲儿的让老太太去找二嫂。二嫂性子有点软,也有点怕她。不过,马远山也注意到了,二房做主的好像不是二嫂,而是马如海的那个媳妇儿。这一点倒是让他很意外,后来也就想通了,马如月这个出嫁女都能当二房的家,长媳娶进门当家也是无可厚非的。二哥虽然不在了,但是他们家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这让马远山也感觉到很欣慰。这些年,虽然他不曾开腔,但也深深的知道二嫂她们不容易的。他们难的时候自己没有拉一把,这会儿也不好意思往上靠。蹦跶的是大哥,由着他吧。第三百一十三章 再次警告马家老宅的情况马如月不知道。关一珊敲门请她吃午饭的时候,马如月正在奶孩子。“娘就是性子太软了,一辈子都立不起。”马如月叹了口气:“我真是担心啊。”今天要不是自己在家,没准儿谭氏都去老宅了吧。“反正娘让如青去过两次了。”关一珊道:“她总说怎么也是奶奶。”“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马如月无语了:“这种唯利是图的小人,沾上就甩不掉的。看看这些年我们撇清了关系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她们就跑来蹦跶了。”吃饭的时候,马如月故意生气没有理谭氏。“其实我也没想过要去的。”谭氏知道自己理亏,能让女儿生气的就是老宅的那些人:“只不过场面话要说的,你不用当真。”“娘,我当不当真不要紧,要紧的是智远和如青的前程。”马如月没辙,只好讲了一个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给她听:“有些人就是这个性子,你虽然救了她,转个身就会反咬一口的。你信不信,若是对老宅的人有一个笑脸,她们铁定顺杆子往上爬,回头就给惹一堆的麻烦。舍了钱财还算是好的,怕就怕影响了智远和如青的前程。”比如说打着江智远的旗号在外面胡作非为之类的事,回头江智远就要背锅,闹不好就得惹上官司。“娘,这事儿您不要不信。”马如月道:“你看吧,您今天叫罗氏为大嫂了,赶明儿她还会来找你办事,看看吧,马黑山是什么性子用不了多久就原形毕露。”“啊”谭氏显然没料到会有这严重的事,意外的惊叫出声。在马家村住了一天,马如月让马如建赶着马车回了江家大坝,她要去探望生病的古氏,同时也想看看周氏的处境如何。“病得很严重。”江三老太爷看见马如月回来了连忙亲自来接待,并且交待了儿媳将族长大院最好的客院收拾出来让马如月母女入住:“文远回来了她都不认识,第二天清醒一点了才又好一点。拉着文远家的一个劲儿的抹泪,说她是好闺女”文远家的,周氏“对外说是娘家住在宜安州府的人,有人说像秋氏,她也大方的承认说是秋氏的表妹。”江三老太爷觉得人的变化真是很大:“我看着确实像是换了一个人,这孩子,唉”对江文远闹的这么一出戏江三老太爷是心有余悸的,生怕被江氏族人揭了短,又觉得有些对不住江昆明。“没有的事,日子是过各过的。”马如月道:“智远说过,从她跨出江家大房门的那一天起就与我们再没有任何关系了,姓氏也改了,整个人精气神甚至言行举止都改变了,只要她不卖自己,就没人敢乱指认她。”再有一个,现在江家的三房在江家大坝是族长家,背后有江智远做靠山。就算有那精明的人认出来也未必敢大声的说出来。这就要看江三老太爷他们有没有本事将这团火包住了。只要他们不作死,别人就没法让他们死。历来是墙倒众人推,墙要是坚固的立在那里,任你东西南北风随便刮,怎么也倒不了它。而且,现在的江文远和周氏不屑于留在江家大坝,在宜安州府,她们都有自己的营生要经营,每年都会有定额的收入。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就能好好相处。有钱的时候别人看你的脸色都要灿烂一些。“这是如意布行这两年来的收益,您给看一看,回头召了几个长老一起当着大家的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