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子,让她不要有自卑之心。离京城还有四十多里的小镇上,马如建将马车停了下来。“娘,我们休息一宿,养好精神,明天就能见到二哥了。”马如建将马车交给了客栈的小二,向掌柜要了两间紧挨着的客房:“掌柜的,普通房就行,但是热水一定要早早的打来,我娘年纪大了,坐了一天的马车疲倦,让她洗了解解乏。”另外就是准备给买些吃的。吃着掌柜说自己店上的菜时,马如建心里摇头叹息。娘是越来越吃不惯这些地方的饭菜了。是的,这些年养成了娘挑食的坏毛病。当然,也不是说吃好东西,而是口味。“感觉没盐没味的,不好吃。”上一次客栈娘就说过这问题:“我都是被你姐给害的,她教了一珊做的菜全是麻辣酸甜各种味道都有,口味吃高了,再出来吃这些清淡的菜就没有胃口了。”这会儿一听又是清淡的。看来老娘又要受点委屈了。实在不行的话,要不自己做一点吧。马如建想起了姐姐炸的那个鱼皮花生米。这么香脆的东西让马如建一下就涌起了强烈想吃的欲望。当然,他也知道,这个客栈肯定是没有的。不过不要紧,只要有食材就行。马如建去了客栈的后厨。“您说的那些食材您看看这儿有没有”大厨听说客人要亲自动手问食材,他觉得很奇怪,自己一个大男人掌勺是为了生存,结果还有比他更厉害的,为了老娘能吃上合心意的饭菜居然想要自己动手。马如建抬头一看,得,还真有花生米也不缺。他能记得姐姐是怎么操作的。嗯,不管了,先实验一次。“我真有天赋。”看着被自己酥得黄澄澄的鱼皮花生米,马如建忍不住夸赞起了自己。真的,颇有几分姐姐手艺的真传。“想不到你还有这本事。”谭氏看着儿子端上来的一碗鱼皮花生米眼睛一下就亮了。马如月做了不少出来,结果好的全被这小子送到了一碗香酒楼讨好未来媳妇儿去了,她吃的都是马如月做的一些残次品。结果,远离了故土,还能看到如此熟悉的杰作,谭氏的忍不住夸赞了一句。“那是当然,您也不看看是谁的儿子。”马如建是真的骄傲了:“娘您想要吃什么菜,要不,我给您做去”他清楚的记得姐姐说过的话,做菜就是做一种心情。他现在心情挺不错的,总算要到京城了,离回乡的时间又近了一天。是的,马如建从离开宜昌县的那一天起就盼着回去。因为他的媳妇儿人选还没能定下来。兰英至自己走了都不敢出门,想想他就七上八下的。她不会真的不嫁自己而选择去嫁给别人吧。那自己没在宜昌县的日子可千万别出什么妖蛾子。一边跟着厨子学着切菜,一边想着马如月说的菜要怎么炒怎么配料才香。凭着他惊人的记忆力,还真是炒了一盘烂肉芹菜出来端到了谭氏的面前。“娘,您偿偿,儿子的手艺。”这一次马如建是真的骄傲了:“看看,娘,您儿子多能干,连菜都能做了,这以后在京城,您要是吃不惯这儿的饭菜,不用您动手,儿子就能给您做出来。”“行了行了。”谭氏哭笑不得:“你一个大男人围着灶台转,你觉得很合适吗”与其这样想,还不如给她讨一门媳妇儿回来伺候。“你姐说得对,在京城还是得做生意,要让咱马家兴旺发达。”谭氏道:“你的脑瓜子向来还够用,你就好好的想想要干点什么才能赚钱。”马如建摇了摇头,他还真的不知道要干什么呢。姐姐说京城人多,生意好做;同时,京城也是人多,生意又不容易做。为什么,好做只针对达官贵人而言的。每一个发展好的商铺背后都有一个后台。如果生意好,但是没有后台,这个商铺很快就会易主。“到时候看看吧。”马如建一边催着老娘吃鱼皮花生米一边道:“姐常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肯定就有我马如建。”“你呀。”谭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个脑袋瓜子确实好用,但是却摆不上大的场合去。这小子最怕的是麻烦。“娘,这味道好不好”突然间马如建跳了起来:“我干嘛要和他们一样开铺子什么的,我为何不做轻省一点的生意,比如就做一个作坊什么的行不行”“行,你说什么都行。”谭氏真是被他吓了一大跳:“你赶紧的回你屋子将那枕头垫高一些,好好的想想什么做才行。”一惊一乍的,这儿子什么时候才能学了女儿的稳重。第三百四十二章 母子相聚“二爷,老太太和三爷来了。”元西原是不认得马如建的,但是谁没事会冒充别人老娘呢。一听门房说马家老太太来了赶紧的禀报。“娘。”看着马如建从马车上将娘扶下来,马如青连忙上前帮忙:“娘,您累了吧,一路辛苦了。”“不苦,我们走得慢,如建怕我累着了都是边走边歇的。”谭氏看着儿子似乎比走之前都胖了一些,白了一些:“你还好吧”答案其实已经不言而语了。“挺好的,娘。”马如青一边扶着谭氏往内院走一边道:“这是姐夫的府第,姐姐说您来了就住主院。”“住什么主院,随便哪间屋凑合一下就行了。”女儿好不如女婿好,这既然是女婿的家她自然不能当成自己家的一样。“娘”马如青听她一说就知道心里有想法,想想也就算了。“那住左边这个院子,这是江景远住过的地方。”马如青自己住的是客房,好歹给娘一个院子要宽敞一些。“不了,客房还有房子,咱娘仨就住客房。”主人不在,也不能随便。三间客房,母子三人就安置下来。马如建和哥哥聊起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也说了他的打算。“你的想法挺好的。”马如青点了点头:“开作坊确实也不会太招人眼,本钱也不用太大,只不过,销路会是一个大问题的。”关于做生意的事,马家兄弟仨人都跟着马如月学了一点本事。做之前先调查,核算成本,预估利润。不过,他们也知道自己都不是这块料子,从来没有亲自动过手。这一次想要在京城做,一切就要慢慢学了。“这样吧,我还有两天就下场了,等下场回来后我们好好商议一番。正好这两天你和娘也休息休息。”马如青道:“有什么事叫元西就成。”“行啊,二哥,你越来越有官老爷的派头了。”马如建好笑的看着自己的哥哥:“连小厮都用上了。”“姐说我们总得慢慢的适应。”马如青有点不好意思,不过,这确实是一个过程。他这一次会试,无论名次如何都会有一个官做了。下人、宅院这些一个都不能少。“你也要适应才好。”马如青拍了拍他的肩膀:“马家的三爷,派头是要足足的。”他可是清楚的看到元西喊他三爷的时候一脸的不解,然后才不好意思的挠头发笑。“我可学不了。”马如建摇头道:“我这人估计天生就不是当爷的料,倒是比较喜欢做事。”喜欢做事的还有谭氏。她一头扎进了厨房里。因为听女儿说过,下场考试会很累,所以赶紧的做点好吃的给如青补身体。“来,快吃,多吃一点。”谭氏一上桌就给马如青挟着菜:“这北地的菜一点儿都不好吃,你可是受了罪了。”“娘这一路上越来越不喜欢吃这北地的东西。”看着桌上好几个香喷喷的饭菜:“二哥,娘可真是偏心。”真受了罪哪有长胖的道理。一路上自己照顾娘亲,还下厨给娘做过吃食。可是,娘一到京城满眼里都是二哥,做了这一桌的菜也是为了给二哥吃。自己就好像是多余的。“净胡说。”谭氏瞪了他两眼:“你二哥要下场考试了,你姐说过,家有考生就是最大的,什么都得紧着他,当初让你读书做学问你不怕苦怕累,现在居然说我偏心。你要有本事也去考个功名去,我就偏向你了。”“得,娘,您这话就出卖了您自己。”马如建吃吃笑着,看着二哥给自己挟的菜乐了:“看,娘,您还不如我二哥心疼我。”“多大的人了,还这么胡闹。”谭氏没好气的瞪了他两眼:“真是该找个人好好管管。”谭氏想起了兰英,多好的姑娘啊,就因为这臭小子嘴臭硬是给得罪了。吃了饭而已,却堵不住他的嘴,还说自己偏心,如青也知道他性子。若是一个小心眼的没准儿就会将这事儿记在心里了。回头一定要好好的给他敲一下警钟。没大没小没轻没重的,这些话可不能再提。马如青吃过饭就被谭氏撵着去书房温书了。马如建刚想去休息,就被谭氏吼了回来。“你多大的人了,说话不过脑子”谭氏道:“你们都是我肚子里落下来的,兄弟之间倒是没什么,若他日你二哥成了亲,有了嫂子,你有了媳妇儿,还这样说法,让她们妯娌听了去会怎么想呢”“娘”马如建是真的只是开个玩笑而已,没料到老娘会上纲上线的说自己不对。想到这儿小声嘀咕道:“江家那样的大户人家,未必调教出小肚鸡肠的闺女”“你还嘴硬”事实上,谭氏对攀上这门亲事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的。想一想,那可是太后的娘家,皇上都厚宠几分的豪门大户,她何德何能与人攀亲家。就是订亲的礼,谭氏都拿不定主意。还是马如月写了一封信给石渐欣,而且让自己别担心,她已经准备好了,石渐欣会派人送来的。娶这么一个豪门贵媳,谭氏是要陪着小心的。就马如建这大大咧咧的性子万一得罪了媳妇儿可怎么得了呢。马如建见娘真的生气了,最后还是搞了降,说以后再不这样胡言乱语。“唉,真是不懂事。”谭氏叹息一声。再想着马如青就要下场了,也不想闹得家宅不宁,干脆不再吭声。不过,这两天,由元西陪着去买了菜,回到府第就钻进厨房里认真准备。她承认自己的手艺没有马如月的好,但是总归还是比这儿的饭菜好吃一些。而且,她担心着订亲的宴席。“娘,订亲的时候再说呗。”马如建早打听过了,京城有一家酒楼是江丽远的:“实在不行,咱们就去那里,反正看在姐姐的份上,她也不可能收咱们的高价。”“你就成天想着欠人人情。”谭氏怒骂道:“人家订亲是看家底,你让去酒楼看什么呢”“娘,咱马家哪有什么家底给她看。”马如建乐了:“真要看家底,还不如先买一个宅子。”这宅院还是姐夫的呢,在别人家里订亲,怎么也说不过去。“可是你姐也说过了,京城寸土寸金,而且还要看你二哥考的名次了官职再决定买哪里。”马如月已经给她分析过,因着江九小姐的关系,马如青外放的可能性为零。江家绝不会允许得宠的女儿跟着女婿背井离乡的。同样,也不会让她新婚即分离,所以,在京城谋一个缺是轻而易举的事。等马如青官职确定,知道是在哪儿当差后再下手买房最为合适。总之是赶成他们成亲之时买的。好吧,姐姐考虑的问题也很周全的。母子俩正说着话,门房就来报石姑爷和大姑奶奶回来了。“是江丽远和她的姑爷。”谭氏立即起身,也让儿子站起来有一个像模像样的主人样子接待客人。都不是自己家的,哪就能做主了呢。“婶子。”江丽远见着谭氏很高兴,她还记得谭氏那些年对江家的照顾。虽然很多时候都是为了马如月但好歹没让她饿肚子。当下又介绍了石渐欣。“婶子,嫂子已经写信告诉我了。”石渐欣道:“二弟订亲的事您不用担心,江家这边来人只有九小姐的父亲母亲和江公子,其他的人都不会来的。”这也是江公子递给石渐欣的话语。他们知道马如青家底,若是给了他再太的压力未必是好事。简简单单的就行。人多人少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不知道要做些什么菜来招待客人。“婶子不用担心,到时候让醉香楼的厨娘回来两人帮衬就行。”江丽远道:“这也是嫂子交待了的。”左一句嫂子又一句嫂子,让谭氏心里都有点过意不去。女儿这样帮衬着娘家姑爷不会有意见吧“婶子,您真是太客气了。”当知道谭氏住在客院的时候江丽远笑了:“哥哥和嫂子回了宜昌县,这个宅院空了那么多年了,您们既然来了,您住主院完全是可行的,两位哥哥分别住了我和景远那个院子都没有问题。空着也是空着,何不让自己做得宽敞一些。再一个,回头江家上门来订亲,总也不好往客院带不是”谭氏仔细斟酌了一下,觉得江丽远说得在理。石渐欣和江丽远也是听说谭氏他们到了特意来拜访的。自然也将马如月写信交待的事一一做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