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分节阅读 19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分节阅读 195(1 / 1)

d我就觉得自己很无用的。”一年的俸禄还不够马如月一个月挣的多。说句难听的话,他吃的用的穿的全都是马如月的,活生生的变成了一个软吃饭的。好在,他脸皮足够厚。从马如月半夜出门捞吃的到现在早已经习惯了。“别啊,江大人还是有优点的。”马如月咯咯的笑道:“至少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好男人。”别的不说,允许了她做各种生意,四下里折腾就是天大的开恩了。马如月可是知道这个时代女人地位低下的。但是在自己家,她是绝对的女王地位,不仅孩子们,江景远,甚至江智远都是乖乖听话的角。这就让她过得很舒心了。一个家,只能有一个当主子的人。两个相处愉快从来不会闹矛盾。“江大人,你想要占上峰还要加油噢。”马如月难得好心的给他系着腰带,顺便在他耳边吹了一下风:“出相入阁,夫荣妻贵,我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原本被她一笑一吹闹得酥酥麻麻的江智远还没来得及捞她入怀,人就一个箭步跑开了。“妖精一样”江智远听得院子里打那沙袋“呯呯”响到底没敢开腔,他这个娘子的强悍可是领教过的,聪明的人就是要少说话多做事才行呢。马如月练功除了沙袋,还有飞刀,再就是腿上分别绑了重重的沙袋奔跑,直到要将自己累得筋疲力尽才罢休。对自家夫人这般模样府中的下人们早已见怪不惊。“嫂子,我也要学。”江景远看了好几天了,最后忍不住提出这个小小的要求。为什么“我觉得女人是弱者,我要学会保护自己才好。”原来江景远去学堂的时候发现很多男子对女生都不屑。一次回来的路上还看到了家暴:“那个男人忒不是人了,将他妻子打翻在地还不罢休,还骑到她身上狠狠的揍了几下。我要是有嫂子那本事,一定要上去教训她。”好一个小姑子,居然有见义勇为的勇气。“那行,要练这个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又不是真的要练成什么武林高手,无非就是有耐力和力气,先让一个娇滴滴的小姐变得强悍一些。“呶,你先每天绑着这两个沙袋在院子里跑上二十圈。”自己的沙袋是每一包十斤沙,江景远是小姑娘,又是初次练,马如月让秋菊给做了三斤装的一个给她:“你先练上三个月,你要吃得下苦咱们再继续。”第三百五十章 手中命运江景远吃苦的耐心真是让马如月刮目相看。每一天不要人督促她自己就早早的起床练习。直跑到累得精疲力尽为止。从不喊苦和累。马如月想大约是跟着自己身边长大的受到了影响吧。又或者她的身世让小小年纪的她早已经懂事了,知道不能等靠要,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改变命运的人也只能是自己。这一天,马如月正在哄两个孩子午睡,秋菊来禀报老太太来了。老太太,马如月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是谭氏从京城回来了。翻身爬了起来将孩子交给奶娘。“京城虽然大,虽然好,但是我是真的住不惯。”谭氏一坐下就向女儿念叨:“那些个贵人享的福,在我眼里简直就是受罪。”谭氏喜欢乡下的各种自在。“煮饭有厨娘、洗衣裳又是有仆妇、连做衣裳都有由绣娘”媳妇儿是大户人家的千金,讲究也多,陪嫁了庄子和庄户不说,各种奴仆带了好些过来,小小的三进院子塞得满满的:“我就只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了,再在京城呆下去,非得成残废不可”马如月听得老娘这般说辞抱着女儿笑得不行“真别笑,你娘苦了一辈子,真正是享不来那福气。”在谭氏的眼里,早上起来喂喂鸡,扫扫院子,一家子坐在一起吃了早饭,再带着孙子孙女去林子里拣蛋、摘菜;下雨的时候就和关一珊坐在堂屋里给一家大小缝缝新衣补补破衣服这一切就是最大的幸福。“在京城,走一步路身后都跟着丫头,一点儿也不自在,你想干点什么别人都看着你。”谭氏摇了摇头:“不好不好,也是听说宜安州府遭了水灾,如青说路不通,让晚些时候走,若不然,我们早回来了。”对了,如建呢“那小子着急着去寻媳妇了。”谭氏笑道:“他看如青成亲了心也慌了吧,一路上就给我说要我回来就给订亲张罗。”“是该提上日程了,要不然好媳妇都让人抢了。”说是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这儿大不也一样的效果。真正是连过姐姐家门口都不入,直接去了一碗香,亏得自己还救了他媳妇一次,这一笔帐得好好算。马如建回来了,没回马家村,让谭氏请媒婆上门商议订亲的事。兰掌柜原本就中意马如建,兰太太虽然怕女儿受委屈,但见马家人是真心的要结交这门亲,并没有半点看不起兰家的意思,当下也就同意了。三书社礼,一样都不能少的。不过,在成亲之前,马如月觉得马家有必要再翻修一房子。这一天坐了马车和谭氏一起回到了马家村。“幺婶。”刚下马车就见到了余氏,谭氏笑着邀请她到家里坐坐。在马家,谭氏取出两节布料送给余氏。“这怎么使得”余氏光是看着这面料就知道那是高档的布料,这一辈子做梦都没想过要穿上这种衣服。“幺婶,这是如青媳妇儿让带回来送您的,我寻思着您和幺叔一人做一身正合适。”谭氏笑道:“如青都说了,他有今日全靠了您和幺叔当年对我们一家的帮衬,若不然啊,那些苦难的日子怎么能走得过来呢。”“哎哟哟,这可人的媳妇儿想得真周到。”余氏接过布料高兴的合不拢嘴:“如青这孩子有出息全靠他自己的真本事。老头子也常说,咱马家村出人材,全出在了你这一家子了。你看看,如海现今种地养殖一年收入不低;如青在京城做了大官;如建就更不要说了,小小年纪就在县城里跑来跑去,可真是不得了”现在的马家村,说起马黄山家那孤儿寡母的谁不心里眼气。马家的辉煌谁都越不过去。“我们一珊也是有福气。”想到这儿,余氏就看向奶孩子的关一珊:“入了你们马家的门,先后生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日子也是过得不焦不愁的。”“姨婆,一珊的福气都是您和娘给的。”关一珊笑意盈盈的坐在房间门口,一边满足的看着小儿子吃奶,一边道:“一珊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在做梦呢。”这门亲原本是给关一柔的。谁知道马如海的凳子打着了自己,自己跑去帮忙择个菜就能和谭氏马如月相识,关一柔说话阴声怪气,直接就被母女俩嫌弃了。当听说给她订的亲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关一柔还想来拉联盟,还劝说自己不答应。同为双生子,一母同胞的关一珊却总觉得姐姐的想法多了一点。果然,自己应下了马家的亲事,她调头就和镇上做生意的那家人订了亲。处处还在自己面前显摆那家人多富有。嫁入了男方家,生了个儿子自己生个女,又抱来在自己面前显摆得不行。无论娘家什么事,她总要看自己送了些什么礼,然后又来显摆她比自己送得厚一分。小富的家庭而已,也学了大户使奴唤婢,结果,丫头给她男人使唤到了床上去。现在整日里忙得和两个姨娘争宠。关一珊都不想回娘家面对她那张尖酸刻薄的脸。每每说话,她话语里总是带着刺,总说是自己抢了她的好姻缘。现在的马家发达了,她就觉得这桩姻缘是她的。关一珊觉得简直和疯子一样了。她的不堪越发衬托了自己的幸福。“一珊啊,咱们要不要也买点丫头。”说起享福,谭氏说起了京城马如青媳妇的派头:“好家伙,呼啦啦的数十个,站在院子里黑压压的一大片,好在她训话后都散去了,要不然怎么住得下。”“娘,二弟妹是太后娘娘的娘家嫡女,那可真正是大家闺秀,那派头不用摆就足够了。”关一珊乐得不行:“娘让咱家买丫头有什么用,难不成让儿媳在这儿缝补衣服的时候让她在旁边打扇;亦或是咱们拣蛋让她们提篮。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呵呵呵,一珊就是最懂我的心。”谭氏道:“最疼心的儿媳。”“娘,您可不能这样说,让二弟妹三弟妹听见了又得有闲话了。”马如月觉得谭氏就是老实过了头,心里想什么说什么,江家九小姐给做了媳妇,仅仅是观念不同就觉得不贴心吗还有兰英,人家还没过门呢,就遭嫌弃的感觉。关一珊抿嘴,大姑姐说得对。但是她不能指责谭氏。有些话,当女儿的能说当媳妇的不能吭声的。有一点可以肯定,自己是农户出身,想法和观念都和她是一样的,所以觉得贴心。“如建成亲了”余氏听她们谈得欢忍不住打岔问:“也是京城的千金小姐”“还没有呢。”马如月道:“说起来,如建成亲之前,少不得还要劳动一下幺爷爷。”原来,马如月建议马家重修房子,而修房子也不要在这半山腰了,在村口另选一个宽大的地方修。“行,这事儿我给你幺爷爷说去。”余氏捧了两节布料笑眯眯的告辞而去。马如海从地里回来,一家子就商议着家庭重大事情。一是修马家大院。“村口倒是有一块空地,有七八亩呢,就不知道能不能卖给我们家修房子。”马如海说道:“实在不行的话,就另外修一个院子给如建成亲,我们依然住在这半山腰里。”“不行。”马如月和马如建异口同声。也不知道是不是上辈子是独生子女的原因,马如月特别喜欢这种一大家子住在一个院子里的融洽氛,虽然说树大分岔是免不了的事,但是只要谭氏这棵树在,再分也是同一个根。问马如建为什么不行。“娘在不分家,一大家子住一起热闹一些。”马如建说完低头“呼呼”的喝着汤:“修房子的钱不用担心,我已经攒够了。”“行啊,小子。”马如月觉得虽然马如建是小打小闹的生意,但是不得不说,他的财运一直是亨通的。“马家现在有资本自成一个大户了。”马如月也不赞同分开修:“人人都知道如青在京城当官,高堂倘在,他在京城也就罢了,但若是在乡下的兄弟俩也不住在一起,没准儿就说我们兄弟姐妹们不合心呢。”马如月都想好了,马家修上一个五进的大院子。每一家都有一个独立的院子,顺带着还给自己留了一个。嗯,她每一次做规划的时候都没忘记给自己留,从来没觉得自己嫁出去了就不是马家的人。就像现代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从不见外一样的。而这个五进的院子围在一起是一家子,也想过未来分家的可能,到时候将中间隔断就是一个独立的门户。五进的院子占地七八亩是修不出来的。“姐,我听人说五进的院子是王府世家的标准了。”马如建也没料到姐姐还有这么大的心思。“是的,我们马家就要慢慢变成大家世族。”马如月信心满满:“现在不是,以后就一定能成的。”这一代人有马如青当官,下一代人好好培养定然也能有出息。当然,所谓的出息不仅仅是读书厉害,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都做好,做成顶端上的人,那就是成功的标志。修房就修好,一步到位,没必要以后再来扩张。马家要占用村里的一块空地和空地后面的山林修大院子,这消息一下就传开了。羡慕的有之,嫉妒的也有,还有少数人跳出来说不同意。“我呸”马老太太这会儿跳出来叉着腰骂街:“我家如青考了举人,你们谁家田没有投到他名下啊;那半山腰学堂,你们的小崽子可没去上;得便宜的时候就跑得飞快,这会儿要占空地修房子,还是出钱买,你们有什么资格阻拦啊。有本事,有本事不要挂田土;有本事不要来上学堂啊。”这一骂倒是让不少人面红耳赤。不过也有那看笑话的。“老太太啊,也不知道当年谁对这一家子不管不问还要断绝关系。”考了功名又跑得飞快的跑去认孙子,但凡人家有一点好都想要沾:“不知道这一次修大院子有没有给你留一间。”“要你管老娘的事,如青在京成当大官,岂有不孝顺他奶奶的道理。”想着谭氏从京城回来什么都没有给自己带又是窝火得很,还听说余氏从半山腰拿回两节上好的布料:“他要敢不孝敬我这个老婆子,我就上京城告御状去。”简直就是一个疯婆子马如月淡淡的看向他们。“幺爷爷,马家村是有人不同意我们家修大院子是吧”眼睛一一扫过,有少许人低下了头不敢和她对视,更多的只是羡慕嫉妒。“没有的事。”马文松很是生气,这些个蠢的:“大家欢喜还来不及呢,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幺爷爷,咱们也不让您为难。”马如月对马如建道:“你现在就驾了马车在宜昌县四处去转转,看哪儿有大的庄子卖,咱们先不修房子,就直接买下一个大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