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吩咐下去,以后不准任何孩子欺负他。还有,上学堂的事也跟着安排,出了元宵就去。”云氏自然是千恩万谢的。“快,快来谢谢夫人。”云氏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称呼马如月,知道她是县令夫人,觉得这个称呼最为合适:“来,儿子,给夫人磕个头,她是咱娘儿俩的救命大恩人。”说着就要和儿子一并跪下去。“省省吧。”马如月一把拉住了她:“岁数也好辈份也好,你都比我大上一些,你别折我的寿了。”动不动就跪跪拜拜,也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主。可是,怎么就陷进了这个旋涡里拔出来了呢。不过,想想也正常。这个时代的女人都将贞洁看得像命一般的。受寡再嫁已是最着脸皮,结果还偷人,被人戳脊梁骨了不说,还差点连命都没能保住。所以,她是又惊又怕又悔吧。“孩子,好好上学堂。”马如月知道云氏这番开导肯定会有效果,不过,这个孩子倒是有点麻烦。那孩子一脸的茫然盯着马如月。“儿子,夫人让你好好上学堂,你听见了吗”云氏得了点拔,瞬间觉得头顶上的一片乌云都拔开了,她一双眼睛盯着儿子,觉得儿子真要是好好读书了,没准儿能考个功名,她老了也就能过两天正常人的日子了。“娘,不上。”哪知道,小孩子摇头缩在了她身后。“啪”的一声,云氏一巴掌就打在了儿子的脑门上,她真是气疯了。这是多难得的一个机会啊,千裁难缝遇上了马如月才得来的。试问江家大坝,谁敢管她母子俩的事谁又敢对她说以后再不会有人欺负她的儿子呀结果,这个小杂种居然不听话。“哇”的一声,小男孩哭了起来。结果,接触到云氏的眼神后又不敢真正的哭出声来,只是不停的抽噎。云氏又扬起了手。“够了”马如月看不下去了:“她是你儿子,你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你怎么可以动不动就打他。”马如月将小孩子拉在了面前。“你不想去上学堂,是不是不想离开娘”这孩子是有心理障碍了,马如月觉得真正是太可怜了。小孩看着马如月,最后咬着嘴唇点了点头。“我给你的糖果甜不甜,好不好吃”他手上还拿着马如月给的糖,才刚见他吃过一个了。又点了点头。“我告诉你吧,去学堂,好好上学,等以后有出息了,就能自己挣钱买很多很多的糖。”马如月道:“而且,还可以买很多的好吃的肉和菜,穿好看的衣裳”马如月其实是很词穷的,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话儿她说了也白搭。眼下这母子俩的窘况,只能以最简单的物资来吸引他。“你看,我这身衣裳好不好看”她穿的是绸锻,而云氏的衣裳早已经是补丁重补丁了:“我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很孝顺的好孩子,你也一定想让你娘穿上这么好看的衣裳吧”小男孩重重的点了点头。“当年,我们家也很穷,我也穿像你娘这样的衣服。”马如月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没有,没有关系,撒一个善意的谎言,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后来,我们家有一个少爷读书很厉害,考了功名,现在当了县令,呶,就给我买了这么漂亮的衣服。我想,你也可以做到的。”第三百六十一章 莫欺负人云氏听着马如月和儿子说话,硬是将儿子说得两眼放光,她突然间掩面而泣。“夫人,我不得不承认,我比起你来,差得太远太远。”儿子不愿意去学堂,她就觉得没有希望,恨不能打死他。可是,马如月三两句话就让他心思转变过来,而且,很明显的,读书能改变命运的想法深深的植入了他的脑海。“你不用哭了。”马如月心道自己又不是心理专家,好不容易将你儿子拉出来还来拉你呀:“就这样吧,你的事我会向三爷爷说的。”“孩子,记住我说的话,在学堂里好好学习,若是有谁再欺负你,你就告诉先生,等你长大了,再有人欺负你,你要是有本事打得赢他,狠狠的揍他也是可以的。”马如月教孩子可不会是那种卑谦有礼的君子。在她的眼中,可以先君子后小人。人都要分三六九等,如果对方是来文的自然是斯文人。对方要来武的,那就比比谁的拳头硬。在江家大坝的学堂里,马如月还让建议族长开设了武课。而教头则是江智路,每逢休沐回到江家大坝,总将这一群孩子拉出来练练手。江三老太爷也深深的知道江智荣四兄弟之所以有今日,全是听了马如月的。练武强身,更为关键是的,谁知道朝廷哪一天又会让去保边关呢。有身手更能有活命的机会。所以,马如月一说这个问题,江三老太爷就拍着双手赞成。现在的江家大坝学堂学习,也不用交学费,中午也提供一顿伙食,三五天还会有肉吃。这和宜昌县所有的学堂都保持着一个步调子。不同的是他们是文武兼修。“三爷爷,不管大人怎么样,孩子总是无辜的。”马如月真的到了大坝找江三老太爷了:“那孩子这些年没少受罪,都不怎么说话,真要有个什么,说起来也是江家的。”“是这个道理。是我疏忽了。”江三老太爷连忙道:“我这就交待下去,以后再不准欺负他,让他也上学堂去。”“多照顾一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好好培养,肯定也不会是忘恩负义的。”马如月道:能到什么速度,那就看他个人的造化了。”“行,我一定将这事儿办得妥妥的。”江三老太爷道:“夫人啊,还是你们大房的人有见识,心胸也宽广一些。”谁不知道,老二算计大房算计成什么样了。还差点连江智远的前程都给耽搁了。二房的人现在见着他们都尽量的挟着尾巴。结果,江智远就当没事儿人一样,从不计较也不翻旧帐。现在马如月还来替云氏的孩子说话。“那个云氏,她自己也知道该怎么做了。”马如月道:“不管怎么样,总得让她有一条活路可走,江氏族人都是有亲有义的。”“是这个道理,是这个道理。”江三老太爷口口称是。若要是外人看见,都不知道谁才是江家大坝的族长了。江智远祭了祖坟,带着妻儿又去了马家村。“真是没道理的事。”江三老太爷对此是颇有微词的:“怎么感觉就像是入赘了马家一样呢”“三哥,人家马家那边可是为他们夫妻修了一个院子。”江三老太爷道:“要不然,咱们也给他们修起”人家马家村的女婿都有院子住,自己江家大坝还没有他们落脚的地方。“老四,你出了一个好主意。”江三老太爷一下就来了精神:“去,召集全族人来开会,我有重要的事宣布。”一是不准谁再欺负山上那母子。“都是江家的人,人住山上也没惹着你们,今后让我逮着了谁欺负她们,就给我家法处置。”江三老太爷背着手踱了几步路:“你们一个个的,都好好将家里的孩子调教好,要做到兄弟友好,团结一心,江家几百号人扭成一股绳,好好的将江氏一族发扬光大才成”这样的话众人听了千百遍了,每一次族中开大会都是这样的开白场和结束语。“那孩子出了元宵也会去学堂。”江三老太爷道:“你们谁也不许为难他,若是学得不好,也不许嘲笑。”您老说不让做的事,族中的人有谁敢违背您老的命令。“第二件事,是一件大事。”江三老太爷道:“我一直琢磨,我们江氏族人能有今日,全是因为大房的付出。而今天,江智远祭祖后带着妻儿离去的事深深的刺痛了我,我这个族长占了这个院子,他们就没地儿可去。族长大院是江氏族人的重心,也不能空着不是。可是,大房呢,总得有一个落脚的地方,为此,我建议,给大房在江家大坝修一个大的院子。”众人面面相覤,修院子干嘛,人家又不因来住。“有他们的院子,就表示他们的根在。”江三老太爷道:“当年江昆明为何要为族中置下这么多田土,就是想保留着他们的根,想着若是有朝一日回来,江家大坝有他们的落脚之处。”“三爷爷,那就修吧。”江智荣听到这儿立即表态:“修多大,要多少银子,您说个数。”对啊,他们怎么忘记了有这么一个大户。“马家村马大人的老宅是五进的大院,要不,咱们也给大房修一个五进的”江三老太爷拿捏不准,他当时想的是修个三进的,而这笔钱还是族中出。突然间跳出来一个江智荣,心一下就大了,要修就修个宏伟壮观的。“这事儿,要不,还是给嫂子他们通个气儿”江智路道:“修小了不好,修大了要是真的很少住又浪费了。”江智路跟着江智远深深的知道他在宜昌县就是一个过各而已。短短四年多时间,愣是将一个一贫如洗的宜昌县变得繁荣昌盛了起来。人民安居乐业,商业兴旺发达;学堂书声琅琅,一届一届的秀才越出越多政绩这么明显,不可能就只做知县。高升是早晚的事,修一个五进的大宅院,到时候也不知道又要便宜了谁。江智路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响应。而且,这个光荣的任务也交到了他的手上。“修五进的大院”马如月听了哈哈大笑:“江三老太爷还真是舍得下血本啊。”江智路没有开口说自己大哥要当冤大头的话。毕竟,江家大坝也好,他兄弟四人也罢,能有今日都离不开大房的扶持。是该回报的时候了。“要修就修一个三进的小院就好。”马如月最后斟酌了一下:“确实也是,有房子才有根,修一个大房的大院,回头等智远告老还乡了也可以回来养老。”女人于房子,不管是哪个时代都有特殊的感情。江智路得了这个消息立即就告诉了江三老太爷。江家大坝正月十六就开始动工了。这一次修的房子在大坝的右边空地上。用江三老太爷的话说,是全族总动员。当然,都不开工钱。“大房为咱们做了那么多,咱们做这一点算什么”江三老太爷道:“人啊,要感恩,要懂报答才好。”就像江智荣,直接拿了两百两银子出来,说不够再添。“够了,智荣啊,咱族中也得给大房尽点心意才好。”江三老太爷可真不敢要了:“每年在如意布行分了不少盈利,族中今年就拿了一部分出来,大家少分或不分也无关紧要。终归是要将这个院子修好。”他承的头,风头不能让江智荣一人占了。不管怎么样,江氏族人人有份。马如月听了江三老太爷的打算抿嘴笑了笑。“智荣啊,我真是大方,舍得拿这么多钱给我们修院子,怎么不见将你们的院子也修修啊”马如月笑着对江智荣说道。“嫂子,您们的院子修完,接下来就该修我们的了。”江智荣笑道:“说起来都不好意思,我们的院子可能会比你们的还要大。”就是兄弟四人,他再怎么也得修一个四进的。“修吧,别计较谁大谁小。”马如月道:“看着你们兄弟四人成材了,我可真正是骄傲。”就有那种老母亲心情一样,四兄弟有出息,再也不愁吃不上饭娶不了媳妇。“我们有今日,全靠了嫂子。”江智荣道:“嫂子的大恩,没齿难忘。”马如月挥挥手,这些都是小事。更何况,若不是他们自己争气,也会是烂泥一堆扶不上墙的。“对了,可有那个孩子的消息”马如月问着是云氏那个儿子。“江家大坝再没有人敢欺负他。”江智荣道:“看着那小子就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日子。”那时候爹娘没了,比他们大甚至小的孩子都可以欺负他们,头上还背着硕大的一个帽子。“听先生讲,那孩子学习特别的用功,每天在学堂里也不怎么吭声,但是很明显的,他学起来很努力。”江智荣道:“嫂子,你说,会不会再出一个秀才呢”族中这些孩子其实真正有资质的不多。倒是学武的还有那么几个看得过眼的。“那可说不好。”马如月道:“都说莫欺少年穷,那孩子只有是聪明的,有恒心和毅力,自然就可以有出息。”马如月对云氏孩子的看顾,让江氏族人都看在了眼底,心底都觉得她心善。心善也罢,心狠也好,她从来没有在乎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这是马如月的座右铭。江家大坝的新院落成,江智远夫妇被盛情邀请回去。这是一个小青瓦三进小院。说为小,是寻常的说法,在江家大坝那可是翘楚了。“你们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提出来我们改。”江三老太爷觉得自己比起当年的二哥厉害多了,整个江家大坝在自己的手中变得鲜活起来;人心也空前的团结。就拿修大院来讲,真正是所有的人都在尽心尽力的帮忙。“盖房子的场面才是真正的壮观。”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