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章(1 / 1)

次日,清晨六点半,1511和1512同时开门,全体集合。30秒之内,同层的房门陆续打开,红白高领队服两两一队按顺序乘坐电梯。井然有序却鸦雀无声,只有运动鞋踩在地毯上的闷响。因为太过肃静,53名精英队员又多了几分庄严。一队成员只为金牌,队服是荣耀,校徽是脸面。名次和安全并列第一,可没有人愿意因为保守而输掉比赛。薛业站杰哥左排,喉结在领口拉锁的接触下略微冰凉,齐齐挂上各自的运动员证件。如同粘贴复制的动作,入场等待。薛业。祝杰听到了开幕式运动员入场前奏,看薛业像看自己,相同身高相同衣着,却是第一次,他们同时参加比赛。杰哥?拿金牌么?薛业扯出胸口证件,像出示警徽般炫耀又高调:势在必得。一个祝杰从没见过的嚣张笑容,白色的上牙。好看死了。下面入场方阵是首都体育大学代表团,本次共有53名大学生运动员参赛,也是参加精英赛事代表团人数最少的一次。其中不少都是夺金的热门人物。自己又可以打比赛了,薛业的脸几乎笑僵,可止不住总是想笑。路过a区看台发现苏晓原,他大力挥臂,成为方阵中最欢腾的风景。进入直道他小步跟上,跑到杰哥后面。杰哥,杰哥,我赢了金牌送你啊。薛业说,无法掩饰眼里的喜悦。陶文昌在前方蹦跶,显然是俞雅来了。整个队伍,就看薛业和陶文昌一前一后忙活。行,先看路。祝杰不留痕迹往旁边挪,留出空位,等薛业补齐再次同排。要送自己金牌。他压下脸,没压住嘴角满意的笑。开幕式过后,运动员方阵回到指定区域,再根据不同项目分开到达候检室。接下来是过程复杂、等待时间冗长的尿检。签字、自取饮料、取样品杯、尴尬地排尿、回操作台、分出a瓶b瓶,在检察官的目视下密封样品。这一回,薛业盯紧了检察官的手,看他们戴上专业手套和工具,将样品装进密封袋。紧张吗?他问孔玉。有什么可紧张的。孔玉仍旧态度冷淡。不紧张就好,深呼吸。薛业本着长辈心态,等待结果。一队单独检测的留学生从候检室出来,其中两个坐回三级跳的等候区。看来这就是孔玉说过的,项目里那两个留学生。巧了,其中一个是昨天和陶文昌沟通的中文不太行代表,其中一个就是拽苏晓原起来的那人。你紧张吗?换孔玉问他,以为薛业被外援震住了。我可太紧张了。薛业拢一把刘海,不常见人的额头全部露了出来。半小时后,志愿者通知a组和b组准备。预赛取赛前最高成绩,薛业在春季赛中成绩傲然,从默默无闻的c组垫底跃升至a组第10名。一组16人,倒序排列,薛业留心算着,也就是说,公开赛事中跳过自己春季赛分数的人一共有6个。排除林景和林景队友,还有4个未知。终于又排到一组了。林景和薛业隔着一个人,同时热身。我今天没工夫搭理你。薛业专注地打量留学生,半决赛再收拾你,今天我收拾别人。你!林景陡然一愣,曾经被薛业碾压的回忆重现。收拾,那个又招人恨又让人眼红的薛业,给人一点希望,再让对手品尝输的绝望。他回来了,薛业要回来了。第130章 高调热身完毕, 运动员致敬。a组同排16名队员上前,横向一列,按顺序依次出列。当广播喊出首都体育大学, 薛业调整好田径背心, 将号牌正了又正。2552, 薛业。三级跳和助跑式跳远各占东西两侧助跑道,正前方是铅球。薛业向前一步,高抬双臂,同时在跑道寻找杰哥的踪迹。没有, 径赛从短跑开始,杰哥上场还早。回身见看台区里, 苏晓原双手高举一条手幅。酒店礼品店的观赛用品, 红色,桌旗大小,刺绣必胜。不去看张钊, 特意来给自己加油?薛业特意朝他多挥了几次手,苏晓原头顶,那一束无论如何不肯听话的呆毛左右摇摆。风速大概有个2m/s吧。随后运动员进入试跳环节,等裁判通知。真正进入起跳秩序后风速减缓,a组起跳第一位和第二位同时走向起跳区, 预赛开始。薛业站在一旁等待,算前9人的成绩大概能将a组分成几队。精英赛质量高, 上来就是国一的水准,开跳直接拉到15.80米。孙健真的不用来了, 努力一年多还不如门槛成绩。第二个, 15.78米,风速继续减弱。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突破16米的选手出现了, 第一道分水岭。薛业和孔玉不经意四目相对,同样在看别人的成绩。很快到孔玉,第七个起跳。薛业目视送他到起跳区,苏晓原还高高地举着手幅。可可爱爱,怎么就叫张钊骗走了呢?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孔玉脚尖发力,起跑、起跳、换腿,二跳收,三跳伸展,好样的!薛业差点喊出这个好来,经过瓶颈期的打磨,这个师侄算是磨出型了。状态和上次春季校联赛天差地别。薛业等他出成绩,隐隐有数,其实孔玉可以,心态调整下来完全是一块好玉。屏幕一闪,2537,孔玉,16.31米,风速-0.10m/s。薛业还是没忍住,两手握紧,悄悄用掌跟鼓了鼓掌,这才像话,师兄的徒弟怎么可能弱,半决赛稳了。林景静静站在等候区,三级跳对身高、腿长有绝对硬件要求,这一排每个都是1米85左右,甚至更高。孔玉的崛起他并不意外,但不意外不等于可以接受。好在孔玉的水平差不多也就在16.30米左右晃荡了,威胁不到他们。就看薛业打算怎么跳了。薛业斜睨着间隔一人的林景,等第九跳的后脚跟离开起跳区,他站到起跑标志中间。苏晓原捂住眼睛,想看又不敢,最后悄悄张开一道指缝。早知道会这样紧张就不来了。这和张跑跑比赛太不一样。5000米长跑,十几分钟,哪像这个是一次性到位。看台下方,薛业已经准备好了,起跑姿势和张跑跑差不多,都是站着的。噌一下,吓得苏晓原差点从座椅颠起来。这是冲刺了吗?他不懂,但他见过无数次长跑,太不一样了。长跑根本没人抢速度,张钊告诉他,最开始的一圈是分队和节奏。可起跑的薛业,让苏晓原见识了另外一个世界。速度和风的世界。他顺着薛业的起跳呼气,耳边好像听到了风声飒飒。好快。那还是薛业吗?苏晓原捏紧手幅,要不是那张脸,他真不敢认。起跳了,和高三的薛业真不一样,是耀武扬威,是猛虎下山,不带隐藏,炫目给所有人看。哪怕不懂这项目的技巧,苏晓原也认定薛业跳得比别人好看,他他会飞。咣一下落进沙坑,苏晓原站了起来,任手幅迎风招展。他这辈子也不能跳远,但跟着薛业的动作,好像自己也跳了一回!林景。等薛业落地,林景的校友马上问他,这是强敌,他会保留实力吗?不会,他是有多远跳多远,除非林景的目光直了,锁定在屏幕中间。2552,薛业,16.50米,0.02m/s。对这个人而言,非常一般的成绩,并不出彩。校友意识到林景错了:除非什么?除非林景也是猜,可能是团体作战,他想等一下孔玉,或者是想压一下分数,等后面最高分数出来。这很难理解,三级跳是个人项目,杀出预赛、半决赛最为重要。可罗季同那个杀千刀的臭老头,不仅教他徒弟技巧,还教他们怎么带师弟,控制身体,指多远跳多远。生生把一个单人项目,弄成了多人战术。这他妈阴老头,活该他换关节。林景怀着恨上场,薛业不跳出彩,他和队友也压着分数,将将挨到16.40米。16人取前8,这个数字算是安全了。薛业等候着轮跳,原本计划非常简单,由孔玉划出半决赛线,自己压在16.50米到16.60米之间,双人一起出线。但现在计划变了,他要收拾人。林景校友跳完,还剩下最后3个。看台区忽然安静,好像大家都知道,a组实力最强的人要出来了。倒数第三跳,队服颜色太好认,张钊同校。薛业等他成绩,不出意料,16.58米。如果算上保留实力,薛业猜他应该可以跳过16.70,算得上强敌。倒数第二跳,裁判台也跟着安静,金头发的留学生走上来,皮肤白得像牛奶。薛业不知道他叫什么,认识队服,师体院。但记得他双手比划和陶文昌说话,姑且叫他中文不太行。中文不太行起跳了,薛业一动不动,血液却沸腾。他的起跳和林景非常像,落地时有个不显眼的侧身。三级跳中每个动作都是计算过角度和力道,他们的这个侧身,兴许就是第三跳时用了某处肌肉导致的结果。16.65米!看台一片哗然,薛业又想给人家鼓掌了,跳得确实不错。最后一跳,拽苏晓原的那个,队服不认识,姑且叫他人品不咋地。他很高,但却意外地窄,胯骨像是没发育过,直上直下的那种窄。但这是假象,薛业看他的腿长和膝盖骨就知道这人不瘦,他是天生的皮肉包骨。苏晓原也认出来了,两手无意识地握紧。薛业可千万别认出来,好好比赛。一个招手示意的姿势,薛业看出人品不咋地和中文不太行的路数各异,两人起跳腿正好相反。但从他起跳到落地,薛业估测他会是这轮的第一名。果真,16.68米,人品不咋地从沙坑起身,一头缭乱的红头发。想捶飞他。三轮试跳取最好成绩,无人弃权。第二轮进行中,裁判组已经有了出线名单雏形,两名留学生大概拔得头筹了。正当看台微微躁乱的时候,一个男生的落地,好像给闷热的三伏天劈响一道冰凉的惊雷,炸开了看台两侧。2552,薛业,16.70米,风向-0.01m/s。第一个预赛成绩拔到新高的人,出现了。看台上有人开始起立,抻着头往近处挪动。苏晓原来得早,紧抓最前排不放,胸口起伏仿佛这是他一个小瘸子跳出来的成绩。别、别挤我薛业!加油!薛业!必胜!苏晓原情不自禁,奋不顾身。高三那年的运动会,薛业以跑步生的身份参加1500米,所有人聚集在终点等祝杰冲线,没有一个人去等他。他们都嫌弃薛业跑不出成绩,他们只看前三名。苏晓原更加用力地晃起手幅,像运动会那天,一个人在弯道给准备放弃的薛业喊加油。他不是不行,他跳远很厉害的!薛业怔住,脸有点红了。这么激烈的助威还是头一回见。经过林景时,林景一时说不出话。看什么?薛业问。林景在看他的项链,很细,拴着一枚金戒指。看你的疤。他看到很奇特的形状,让狗给咬了吧?薛业用手一捂:狗咬我是喜欢我,羡慕吧。新成绩出现,排名重新洗牌,裁判立刻有了精神。这个数字直接把预赛难度升到了半决赛,以小组第一的名义出线,是荣耀,也是巨大的压力。紧接着,新成绩一个接一个刷新,就连林景也不得不把分数刷到16.50,逼近小组的目前第一。薛业一身轻松,叉着腰看中文不太行和人品不咋地。他们在交谈,或许在商量对策,或许在骂人。不是有基因优势吗?跳啊,主办方惯着你们,你业爷可不宠着。正如薛业猜测,这回是真的杠上了,中文不太行跳出16.71米,人品不咋地奋力一跃,16.75米。这一下,他们留学生的面子找了回来,重新赢得看台呼声。苏晓原又不敢看了,这太刺激了,比张跑跑的比赛吓人。这帮这帮运动员,都是人吗?怎么跳起来还会空中换步?他看了看自己萎缩的腿,不敢想跳出16米多是什么感觉。薛业还能行吗?差不多就算了吧,又不是决赛。薛业不会算了的。林景比谁都清楚。虽然他不知道那两个留学生怎么惹着他了,可薛业一旦在赛场收拾别人,就会压着成绩往下打。罗季同那个老不死的,控分的诀窍只教徒弟,自己这些普通学生根本不会。死老头子,什么体育资源公正,他最偏心。分数被压着打,只有运动员才明白那种绝望,残酷。薛业第三跳,苏晓原闭紧了眼睛,等欢呼声爆发才敢睁。他在最前排,刚好看不到第一台屏幕,缓几秒才看到对面的。16.78米!苏晓原摸了摸心口,像犯了心脏病。薛业怎么这么会跳,刚好赢一点点。让对手觉得有机会反超,再被狠狠压一下。现在,针对性一目了然。两个外国孩子不傻,主动放弃第三轮的机会。首都体育大学薛业以a组第一的预赛成绩出线了。跳得不错,第三跳也稳住了。下场后,薛业和孔玉并排。瓶颈期一过,孔玉从沸腾开水变成了沉浸大海,性格都变了。差不多,能进半决赛。孔玉的情绪没有起伏,不激动。薛业不多问,之所以自己没有压分等他,因为知道孔玉最多只能走到半决赛。显然他自己也知道。孔玉望向入口处,b组准备就绪,周奇迈和方宏钧全在那边。那两个留学生还挺知趣,懂得弃权。薛业把刘海往上拢,任它们一根一根垂下来,盖住怒气未散的眼睛。外行看成绩,只是数字,但是对他们来说,这是命,是多年训练的血汗,是心尖上那一口气。从预赛就开始被针对压分,这不仅是技巧素质的较量,更是挫伤锐气的消磨战。接连输给同一个人,导致短暂时间里最大程度挫败锐气。所以他们弃权。主场优势,吃个自助还占座位,毛病。薛业记仇,特别记仇。打开密码柜取行李,左右边同时来人了。中文不太行和人品不咋地。有事?薛业连脸都不回。你好,厉害。中文不太行果然中文不太行,但是态度友好,像是交朋友来的,我叫迪文,我们做个朋友,好吗?薛业变回冷漠脸:不好。翻脸比翻书快多了,谁有工夫交朋友,找杰哥才是正事。但是唯一的通路被人品不咋地挡住了。他拦住薛业,距离之近暴露他高出半头的优势,审视着上下打量:我听别人说,你吃药。如果这样,我拒绝和你,比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