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你慢些。李煜祺搀着顾子瑄的手,小心的将她送上木阶,进入车厢。自己也紧随其后。王妃可觉得饥饿?一坐下来,李煜祺就开始翻动她其中的一个包袱,里面装的皆是王妃喜食之物,种类繁多,琳琅一片,统统用干净的草纸包好。刚刚食过,还不曾饿。顾子瑄笑着摇了摇头。好,那你要是饿了冷了再唤本王。嗯。走在最后背着包袱的便是辞家入京的顾子由,她踱步前行,减缓步履,跟身旁的顾辛说着话。顾夫人不喜依依惜别,便在屋内没有出来相送。子由,此番上京,你凡事皆要小心。顾辛语重心长地说道。我谨言慎行的,爹你放心。你且留步,孩儿这便上路了。让二哥多多照看娘亲。一路顺风。顾辛在原地停住,向着顾子由轻轻的挥了下手。又对身后跟着的三个仆人吩咐道:甘遂,杜仲,菘蓝,好生照顾三少爷。是!老爷!最后的告别之语也说完,顾子由登上最后一辆马车,准备入京。鞭炮声复起,加以喧天锣鼓,带头的锦衣卫开始驱动骏马,哒哒的马蹄声慢慢地响了起来。顾辛携顾家仆婢行至门外,目送着他们远去。一行人经过建宁府,金华府,杭州府,于五日后抵达南京应天府。*京城永定门处,一个身着浓黑金线镶边的衮服,上面绣着金龙之人不停踱着步,身旁站着身着黑红华服的皇后。她见李嘉懿如此心焦如焚的模样,笑道:皇上莫要心急,兮儿马上便要入城门了。一刻见不着她,朕的心便一刻不能安宁。忽的,一声尖锐的宦官之声划破天际:永乐公主到,喜乐奏!来了,来了!哒哒的马车声在永定门处戛然止住,仆人搬上木阶,一个俏丽灵动的身影自马车厢里走出,徐徐走下马车。兮儿!两个急迫得身影迎了上来。父皇,母后!兮儿,下次不准再这么胡闹了!皇帝词严厉色的教训到。父皇息怒,绝对没有下次了。皇后陈氏哪里不知道皇帝只是装装样子,吓唬吓唬李唯兮。于是赶忙从中调和:平安就好,快去太庙祭祖,文武百官都等在那儿呢!语毕,永乐公主拖着舟车劳顿的疲惫之躯,与皇帝李嘉懿,以及皇后陈氏一同前往太庙行祭祖之礼,开始这一天的繁文缛节。第二辆马车上的李煜祺与顾子瑄在永定门不远处,张望了一下公主回京的巨大排场,啧啧赞叹几声,便独自回了尊王府。而第三辆马车上,人生地不熟的顾子由则在侍女泽兰的安排下,先行住进了公主府。顾少爷,这是公主殿下为您安排的住处。这是马蔺,马叔,公主府的管家,您有什么需要,尽管找他。泽兰唤来公主府的老管家,介绍道。嗯,多谢二位。往后日子,便是要劳烦二位了。在门外寒暄了一会儿,管家马蔺与泽兰散去,着手准备公主归府的一切事宜。顾子由推开别苑之门,踏步而入。望着碧瓦朱甍,富丽堂皇的公主府,最为兴奋的莫不过于那些没见过世面的随从了。他们手舞足蹈,欢欣若狂地说道:三少爷,这公主府真气派啊,比顾府不知道大多少呢!公主府地大人多,你们三个一言一行皆要注意,切不可冒犯禁忌,知晓了吗?谨记少爷教诲!看着这错落有致的别院,顾子由的心情并不如三个仆人那般轻松与愉悦。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她只愿早早地医好公主殿下,游历民间,过着救死扶伤,闲云野鹤般的日子。**沉寂许久的公主府因着李唯兮的归来而变得热闹非凡,而暗流涌动的深宫后院也因着此事掀起了滔天浪潮。太液池旁的一个闲亭里,跪坐着两位美艳绝伦的女子,她们手捧鲜茶,慢慢饮着。淑妃,你听说了吗,今日永乐公主回京,那排场真是大大。可不是,良妃,皇上都亲自在城门口迎接了,而且是一个时辰前便到了,你想想,这份宠爱谁人能抵得上?听说这永乐公主在宫外还受到行刺,居然被她逃过了一结,还真是命大。我到希望她真的出了什么事,这样皇上就可以看看他那些优秀的儿子了。哎...古往今来,后宫之中,谁能生个皇子便是母凭子贵。到了我们大晋朝,颠倒了过来。生个公主,便能白日升天。这皇家之人谁也摸不清啊。要说这永乐公主也是命硬,寒毒发于深山,还能活着回来。听说是个民间医生救了她。真是走运!这次是她幸运,下次便说不定了,我相信啊,这老天爷是公平的。算了,我们说的再多也是于事无补,晚宴快开始了,我们该动身了。天色渐暗,皇宫内城里的歌舞升平已然开始。公主平安归来,十分高兴的李嘉懿喝得是酩酊大醉,他涨红着脸,对文武百官说道:今日喜庆,诸位大臣放开了吃喝,不醉不归,明日朝会免了!难得的休沐使大臣门欢呼雀跃,一向挑鸡毛蒜皮之事的言官们也熄了声,开始放歌纵酒起来。小食一会儿,李唯兮便浮现饱意,加上舟车劳顿,分外疲惫。她从座位上起身,与皇帝和皇后请辞。皇帝自然是恩准,她便默默离去,回了公主府。顾子由如何?马车上,李唯兮阖着双目,向泽兰问道。回禀公主,顾少爷她已经住进别苑,安顿下来了。明日朝中休沐,赐官的圣旨需后日才会下达,记得知会她一声。是。回到公主府之后,李唯兮无暇顾及其他,撑着睡意回到了自己的寝殿,稍做洗漱之后,便直接休息了。接下来一连几天,她不停地访亲探友,无暇理会这个突然多出来的人。赐官的圣旨在第三天到了,顾子由接过官服,叩谢隆恩。她现在是公主府的御医,妥善照料公主便可。不必在天色未明之际在宫门前候着,不必等候钟鼓声,不必在殿前广场整队。这真的是一个再清闲不过的官了。顾子由知道,这一切皆是李唯兮的安排。第10章 再行医治大晋朝建立初期,漠北蛮横的鞑靼部落见晋朝国基未稳,便不将他们放在眼里,对陕西、宁夏一带进行肆意的烧杀抢虐。晋太.祖李檀闻之,大怒,随即派遣开国元勋永寿候季光虎为大将军平定叛乱。晋元五年,晋军大获全胜,将鞑靼部落赶至阿尔泰山之外。鞑靼许下承诺,不得再犯晋朝边界。新乐二十年,鞑靼复起,皇帝李嘉懿任命永寿候季光虎之子季凌峰为大元帅,进军漠北,意在驱逐鞑靼,占领蒙古一带。新乐二十二年,晋军与鞑靼大战数十次,晋军九胜一负,晋军声名大噪,将士愈发勇猛。新乐二十三年,双方于居延海处激战,鞑靼诈降,诱晋军深入。晋军中计,大元帅季凌峰被砍伤右腿,被迫败走撤军。双方休战。新乐二十五年,鞑靼再来犯,李嘉懿再次任命季凌峰为大元帅,出征漠北。季凌峰心存私欲,欲让其儿季初陵展露锋芒,借此名扬天下。故向皇帝请辞,称腿疾不便,推荐其儿季初陵为将。皇帝恩准,让季初陵即刻领兵出发。新乐二十五年七月,季初陵率三十万大军驻扎在阴山脚下。鞑靼部落见晋军人多势众,难以抗衡,便依照阴山的地势与晋军打起了游击战。大将军季初陵年方十八,初出茅庐,沉不住气。每每遇到如此骚扰皆是气急败坏。一日,鞑靼部落撤去所有将守,换以女子军,在晋军前肆意嘲弄、羞辱晋军将士,季初陵听闻,气极。立即率军出击。二军打在阴山下打了整日,不分高下。夜幕时分,晋军忽闻一阵羌笛,惶恐顿生。而后雷鸣不断,天突降大雨。南面山脉陡峭,受雨水冲刷,有山石滚落,砸入晋军军营,将士马匹混乱一片。伺机而发的鞑靼部落于混乱中杀出,晋军统领季初陵被俘。**报漠北战报念!阴山战役,天突降奇雨,山石滚落,我军将士马匹死伤无数,大将军季初陵被鞑靼俘。荒唐!鞑靼部落真乃一顽疾。奉天殿内,皇帝李嘉懿愤怒的拍打着龙椅。大晋乃泱泱大国居然打不过一个小部落,岂有此理!奉天殿外,得知儿子被鞑靼俘获的季凌峰匆匆赶来。从他那健步如飞的模样看来,他的腿伤早已痊愈。他朝门口相识的宦官一使眼色,宦官便入内通报:启禀皇上,殿外季凌峰大元帅求见。宣。宦官高声道:宣季凌峰大元帅觐见老臣季凌峰叩见皇上爱卿今日前来,可是为了阴山战役?确是!老臣斗胆向皇上亲兵!臣要一扫吾儿之耻,大破鞑靼。准奏!马上便可出发。请到圣旨的季凌峰面色凝重的回到了季府,在他怀中,还存着昨日宦官送来的一份皇帝手谕。手谕大意便是:永乐公主已达婚嫁之年龄,欲向天下招纳贤婿。今闻季家小儿季初陵文武兼备,相貌俊朗,列为候选。即刻将其画像以及生成八字送往永乐公主府中,由公主挑选。若是没有此次被俘,这驸马之位有九成是吾儿的。如今都被鞑靼部落毁了!鞑靼!我定要你们好看!季凌峰愤怒地将手谕弃于地上,咬牙切齿的说道。然后愤恨的一挥衣袖,踏着此手谕离去。**斗转星移,不知不觉,大半个月的时光已经过去。这些日子,顾子由不是在秉灯夜读,钻研医术,就是在莳弄别苑,栽种草药。这一日,阴雨绵绵,空气中十分闷热。顾子由在别苑中辛勤劳作,不一会儿便感大汗淋漓,燥热不已。她抬头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思虑着天气的反常。春季,按理说不该有如此浓墨的乌云。汗湿满衫,粘腻不适,顾子由放下手中的锄具,回房洗漱,打算停歇几日,等着雨季过去,再行耕种。今日,公主府中的氛围也有别于往昔。每一个家丁脸上皆失了笑意,他们面色凝重,不断地在府中奔波着。他们此刻正将外墙旁堆积如山的柴火搬运到干燥的柴房里。稍加一打听,顾子由才知今日永乐公主一整日都没有下床。想来,今日已经是四月十五了,又是寒毒必发之日。钻研半月有余,她只悟出了些皮毛,解决寒毒依旧是天方夜谭。虽然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还是做些什么吧。竹林别苑。甘遂,杜仲,你们去劈柴烧火。菘蓝,按照单子上面的药方,去最近的药房买药。我要为公主熬制药膳。是!少爷!从辰时到午时,顾子由的这碗药膳熬制了足足两个时辰,她擦了擦额头的汗,不容喘息,便急忙让菘蓝给公主送去。**茯苓姐姐,这是我家少爷为公主殿下熬制的药膳,请茯苓姐姐转达。而且我家少爷特意吩咐了,药膳烫手,聚久不散,请端送的姐姐们以及公主殿下小心些。知晓了,你回吧。药膳送至李唯兮的寝殿,茯苓向李唯兮说明来由。李唯兮此刻并无食欲,便让茯苓置于桌上。一个时辰后,茯苓见李唯兮仍无起身之意,便问道:公主,快到未时了,要食些饭菜么?李唯兮摇了摇头:不必,本宫依旧无食欲。那奴婢先将这些冷掉的饭菜退下。茯苓说道。撤下吧。茯苓一碗一碗的撤走饭菜,当触及到顾子由熬制的药膳之时,毫无防备,浓烈的烫意袭来,她的手指立刻就反弹开了,嘴里惊呼道:嘶何事?听到茯苓的呼痛声,李唯兮睁眼问道。回禀公主,是顾御医的药膳,太过于烫手,奴婢没留神,被烫了一下,水泡起。顾子由的药膳?本宫记得不是一个时辰前送来的吗,现在依旧滚烫?惊异非常,李唯兮从床榻之上坐起身来,双目望向梨花木桌上的那一碗药膳。奴婢不敢造谣,其他饭菜早已冷透,唯独顾御医这碗药膳,如刚出炉般烫手。拿与本宫瞧瞧。是。方才,顾御医的侍女曾提醒奴婢,只是奴婢自己忘了。拿勺来。这一碗看不出平平常常的芋头糕,竟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李唯兮大为惊异,掀被而起,欲试之。公主,小心烫。茯苓递过勺时,李唯兮撇她的手上结结实实被烫出了一个水泡,可见她所言属实。李唯兮从碗的边缘轻轻舀了一勺,置于嘴边,呼呼吹了两下便送往嘴中。浓郁的芋头之香一入口中便四处逃窜,刺激着味蕾。李唯兮轻舔几下,一种温热的感觉随即便由上至下,蔓延了开来。齿颊留香的芋头糕里面还夹杂了其他的味道,相互杂糅在一起。李唯兮又舀了一勺放进嘴里。是桂?还是陈皮?难不成还有乌梅?李唯兮欲分辨各种味道,但又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不断舀起芋头糕,送入嘴中。香糕熨帖,暖身暖胃,不自觉,一大碗的芋头糕被李唯兮吃了大半,剩下一点,着实是腻了才罢休。身旁跟随李唯兮多年的茯苓与泽兰看得是目瞪口呆,一向麻雀啄食般的公主殿下,今日胃口居然这么佳,这顾御医真是功不可没!可观其医术也当真是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