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渔家夫郎> 第2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1 / 1)

以后有海货直接送到酒楼里来,让我们先选,怎么样?赵浅笑了一声,果然会做生意:成,一定先上酒楼来。出了酒楼,赵浅背着瞬间空了的背篓,轻松多了,周哥儿道:今天运气可真好。大难不死,以后运气也会好的。他拍了拍周哥儿的头:饿了没?周哥儿怕他乱花钱,连忙摇了摇头。这都中午了,走吧,咱们去吃碗面。赵浅知道少年是想省着钱,毕竟这是所有的家当了,他也知道,现在这当儿得把钱攥着。没等周哥儿犹豫,他便把人拉去了最近的摊子前坐下了:老板,来两碗面。好咧!周哥儿打量着四处,来集市的次数都有限,更别说在这里吃东西了,头一次难免有些新鲜。两位,面来了。没多一会儿,面摊老板就把煮好的面条端过来了。赵浅一边吃着面,一边看着周围,除了面摊子以外,周围还有些摆地卖菜或者支起个小棚子卖包子,他瞧着都是些小本经营,没有店面的小老百姓。赵哥,你在想什么?周哥儿看他出神了好久都没有说话,不禁喊了一声。没事,面好吃吗?周哥儿点了点头,顿了顿又道:待会儿买点面粉回去吧,我也会做面,以后你要是想吃,我可以做给你吃。成。两人吃了面以后,一起去买了些家用,米三十文一升,赵浅买了五升,又应周哥儿买了两斤面粉,除却粮食,简简单单又去买了些油灯什么的必不可少的东西。走着走着两人便到了菜市,赵浅进去卖了几斤蒜。买它干什么?周哥儿很是惊讶,村子里的人炒菜都不用蒜的,十文钱左右一斤,谁舍得花那个钱,赵浅不仅买了蒜,还跟着又买了些花里胡哨的料,他很想阻止,但是想着家里毕竟是他在掌钱,肯定让他说了算,再说现在在外面,自己也不能说些让他没了面儿的话。赵浅付了钱以后,拉着愁着一张脸的少年,没有多做解释,只是哄道:回家给你做好吃的。周哥儿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心想买了这么多料,做什么都该是好吃的了,日子现在过得拮据,用钱还是那么大手大脚。走吧,回去了。两人颠簸着马车回去,在路上瞧见了也是去集市卖海货的乡亲,草草打了声招呼,周哥儿暗叹,别人都是省着两个铜板走着来集市,他们两口子却来回坐马车。赵浅却完全没有想着这些,他盘算着准备收拾家里那些生蚝了。两人到家的时候天都已经是晚饭时辰了,春天天黑的还是挺早,周哥儿把买回来的东西拿去放好,两人在集市上吃了面,现在也不算饿,没忙着做晚饭。赵浅到家便把家里的生蚝给捣腾了出来,他选了约莫十几个的样子,挨着刷洗干净。晚上要吃这个?嗯,我做给你吃,去把烧点炭火。周哥儿听话的去灶房把火给点上了,木头容易烧出炭火,昨儿烧的还在灶里,燃上两截木头就不少了。少雨,跟我剥颗蒜吧!知道了。洗好了生蚝,赵浅挨个儿给撬开,只留下那一半边有着白花花蚝肉的壳儿,装在盆子里摆成一排。随后又去把周哥儿剥好的蒜剁成沫子,回来的路上在山脚下扯了几颗野山椒,一并给切碎咯,料准备好了,他拿出周哥儿宝贝着的半升油,少少的倒了些进锅里,把蒜沫丢进去翻炒,蒜沫遇油,香味儿瞬间扑鼻,随后再把分开的山椒给炒了两下。周哥儿闻着,果然钱的味道香。蒜连着油水差不多冷却后,再放入盐味精等调料,蒜蓉便好了,他用勺子把料挨个舀到处理好的生蚝里,最后铺上辣椒。周哥儿托着脸望着他忙来忙去,自己也帮不上忙,瞧见人停下手:好了吗?别急。趁着腌生蚝的功夫,他去灶下把灶里的炭火都给铲了出来,家里没有铁网,只能把生蚝直接放在炭火上烤了,效果都是一样,就是这么烤容易糊。他在明亮的炭火上撒了点灰,勉强控制着火候,把生蚝放上去时,没一会儿的功夫壳子就热了,盛在壳子里的油水一会儿就沸腾了起来,香味儿也跟着散发出来,这味道可比单炒蒜的味道要丰富多了,而且也没有那么浓郁。直接在炭火上烤,生蚝熟的速度快了很多,他把握着度,用筷子轻轻戳了戳肉,见轻松的从壳子上脱落时,觉得就差不多了。这样做出来的生蚝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它的新鲜,还增加了蚝的野味感。小小一块蚝肉,被香浓的蒜泥包裹着,一口下去,香嫩又有嚼劲,连着汤汁一起允入,简直回味无穷。赵浅看着周哥儿鼓着腮帮子细细品尝的模样,忍不住笑意:怎么样,好吃吗?比集市上的面好吃多了。从小到大,还真不知道随处可见的生蚝能够这么做着吃,放进嘴里就停不下了。赵浅自己也尝了一个,味道虽然不比以前他开的烧烤店里的好,但是自己手艺在,也差不到哪里去,主要还是因为条件问题。以后我们就把烤生蚝拿去集市上卖吧。第38章决定好卖生蚝以后, 当天赵浅就把生蚝给洗干净,准备好炭火,第二天一早就去集市, 现烤现卖。卖东西的事情好说,但他没有打算让周哥儿跟着一起,这事儿让两人有了些争执。村子离镇上远, 一天天来回奔波太累了,再说一个小摊子也用不上两个人, 也不知道生蚝能不能好卖, 他不想带着周哥儿出去体验村子外的人情冷暖。家里总得要有个人来看着,你不是说想圈个院子吗, 趁着天晴就圈了吧,眼看着春天就要过去了,得抓紧时间种点菜。周哥儿的犟脾气一上来就不说话, 沉着一张脸杵着, 让人气也没法气,赵浅也舍不得骂他, 好说歹说, 最后少年就嗯了一声,扣上门出去了。赵浅决定了的事情也不会轻易改变, 第二天早晨, 天还将明未明, 灰蒙蒙一片时, 他便起床要收拾东西出门了。轻手轻脚的到了灶房, 昨儿夜里还到处放着的东西,现在已经整整齐齐装在背篓里了,他看了一眼,东西都齐全,他又回到里屋,见着地上还睡着的少年,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来把东西给收拾好的,他连一点儿知觉都没有。我走了啊。轻轻道了一声,闭着眼睛的周哥儿非但没有应话,还翻了个身拿背对着他。他无奈的摇了摇头,人还生气呢,他也没多说什么,怕到时候心软就把少年给稍上了,叹了口气折身去背着东西出门。早晨露气中,雾中都是黏糊糊的水,他虎摸了一把脸,村子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牛车,这样也省得走许久到别的村子去搭车了。到了城里,他没有直接去摆摊儿,先是找了个打铁的铺子,让师傅给做个烧烤架子,同打铁的汉子唠嗑了半天硬是没懂他的意思,最后还是他花了几文钱去买了草纸画了几笔图纸才算明白。汉子赤着脖子,瞧着他要的东西,道:若是打成你要的这样,怎么也得要二两银子。赵浅睁大了眼,他全身上下拢共还有一百多文钱,知道这时候铁贵,没想到会这么贵。打薄一些,少用点材料,你看能不能少点?打铁的汉子也是老实人,琢磨了一下,一口道:一两半,最少也要这么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赵浅忽然有点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他面露难色,最后又问了一句:那能赊账不?汉子认真的看了他几眼,坦诚的摇了摇头:我们都是做小本生意。你家的生意动辄一二两,可真小!但话不能这么说,为了生活,该低头时得低头:我就在集市东边摆摊,跑不了,老板就行个方便吧。想了想他又道:这么着吧,你把架子跟我打好,我每天用了之后又把架子拿回来放在你这儿,直到把钱还清了再把东西拿回去怎么样?要是给你了,半路你就跑了怎么办?怎么会,我也就是在集市摆摊儿做小生意,犯不着为了个铁架子跑路不做生意了啊!说着,他从背篓里拿了十几个生蚝出来,往铁铺子里放:打了点儿海产,尝尝鲜。汉子叹了口气:成吧。赵浅脸上一喜:得,我先给你五十文定金。把钱交出去,他觉得身上空了一大片,这出来一趟半个铜板没进,倒是把所剩无几的钱都给颠出去了,要是让周哥儿知道了不得心疼死,还好没有带他出来。交待好烧烤架子以后,他匆匆赶到摆摊最多的那一带去,寻了一处地儿把东西给腾出来。用来烤生蚝的木盆里垫了很厚一层冷灰,条件有限,暂时只能这么做,他先点了一把柴火,然后再把木炭丢进去,趁着烧炭火的功夫,撬开了四个生蚝,把昨儿做好的蒜蓉挨着舀到蚝肉上,等着炭火烧的差不多了,再放上去烤。如此一通折腾,倒是没有等他吆喝,周围就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看热闹了。大伙儿围着指指点点,有人问道:小哥,你这是弄的啥啊?赵浅笑道:烤生蚝,要买两个试试嘛?现烤的新鲜蚝!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耍杂技呢!大伙儿哄笑起来。集市上常有村子里的人来卖海产,偶尔还是有村民卖生蚝的,集市上的人很多都认识蚝,但大伙儿的印象都是肉少壳儿大,也不知道怎么个吃法,无非是煮点汤,味道不尽人意,有银子买海鲜也不会买。今儿瞧着人用来烤倒是稀奇了。赵浅用编制的扇子轻轻扇了扇炭火,不一会儿冷了的蒜蓉便热了起来,香味儿也随之跟着飘出,周围的议论声瞬间停了下来。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新鲜好吃的烤生蚝咧!被香味儿缠住了后,终于有人忍不住问道:你这多少钱一个?赵浅比出手指: 六文一个!六文!?问价格的人瞪大了眼,什么美味值得起这么贵:你咋不去抢!赵浅对于唏嘘声倒是不甚在意,累死累活捕生蚝不说,这蒜蓉价格可也不低,论成本论人力,怎么都值得起这个价格,虽说薄利多销,可是大老远拖着生蚝来可没那么简单。我偏就要看看卖六文的蚝是什么个味道!忽的有人逆着大伙儿的惊叹声数了六个铜板出来。赵浅麻利收下钱,就欣赏这种不走寻常路的人,夹出一个蚝,他用村子里摘的大树叶包着递过去:当心烫啊。买蚝的人盯着还没有手掌大,盛着蚝肉的半边壳子,拿了一根赵浅做的自制吃蚝牙签,戳着把蚝肉给吃了。在大伙儿考究的目光中,吃蚝的皱着眉毛尝了好一会儿,忽的竖起了大拇指:好吃!随后,把蒜蓉和一点汤汁一同给吸食了。赵浅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下了:还是这位大哥识货!就是不方便拿走,不然我也给家里人带两个回去。对此,赵浅也表示无奈,确实没有家伙可以给人家装着拿走:不碍事儿,我明天还会在这儿摆摊,您到时候要是想吃,可以叫家里人来,也可以从家里带个家伙。买蚝的人眼睛一亮:好主意!来,六文,再给我一个!赵浅麻利的又夹了一个过去,这次买蚝的没有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吃了,而是拿着挤出了人群。人走以后,大家又盯着盆子里仅剩下的两个生蚝,犹犹豫豫后,咬牙还是摸出了铜板。哎呀,没了!舍不得铜板出手慢的叹了一句。还多着呢,您要是要买,我现开生蚝,现烤!赵浅把麻袋里的蚝倒了几个出来。陆陆续续的往外卖,到了下午,带来的生蚝已经所剩无几了,看着天色也不早了,他把最后几个便宜卖,五文钱一个,馋着好几回都没有下手买的听说便宜了一文,立马就出手了。卖完了生蚝,他还没来得及数钱,匆匆的把家伙塞进背篓里,背着往集市去,答应了周哥儿要给他买些菜种子回去。这个季节临近春末,他跑着去菜市,这时辰快罢市了,好些卖菜的都已经卖完准备回家,剩着菜的也开始贱卖。他把菜市转了个遍,只有两个老人家还在卖菜苗子,是辣椒苗和大白菜苗,他也没有什么好挑剔的,问了价格,一文钱十根苗,倒是便宜,毕竟要拿回去自己种植,要是一颗也没有长好,就算只花了一文钱,那还是打水漂。花了五文钱,他分别买了两把大白菜和三把辣椒苗,多的也没有来买了,一下子两位老人的都东西卖完轻松了。搭了牛车回去,到村子的时候天色已经昏沉了,却比昨儿回来要早些。过了小河,到家门口的时候,屋门紧紧锁着,外头的院子也没有圈,他不禁皱起眉头,周少雨干嘛去了。他放下背篓,正狐疑着去哪儿找人,郑舒挺着肚子出来,在屋门口吆喝道:赵浅,你回来了啊!周哥儿把钥匙放在我这儿了。赵浅不好让个孕夫走过来,连忙过去拿钥匙:他去哪儿了?跟我夫君一起出海去了。瞧着天色都什么时辰了,还没回来,好在不是一个人,他心里稍微宽松一些,不过转念一想,跟个爷们出去他也不放心啊!谢谢了。他拿过钥匙,跑回去把门打开,背篓草草的放进去,又啪嗒一声把门给锁上了。现在的村子不比以前,出海得走上半个时辰去,看着天儿越来越暗,他心里很担忧少年,早知道就不跟他置气了。他心里急惶惶的,估摸着走了一刻钟,远远瞧见有村里的乡亲侃着话朝这边走来,他加快步子过去。赵浅?看见周少雨了吗?乡亲指了指后头:他跟胡三儿在后面。没等乡亲再说什么,他就跑过去了,周哥儿背上扛着个渔网,另一只手还提着个篓子,赵浅暗骂这小子真傻,把渔网扛回来做什么,明知道空间里有好的工具,直接把破网放在渔船里不就得了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