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六宫凤华> 六宫凤华 分节阅读 2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宫凤华 分节阅读 224(1 / 1)

d 静妃心中一动。转念一想,五皇子小了一岁,怎么也得等三皇子四皇子大婚之后才能轮得到他。索性便未张口。端妃被狠狠发落过一回,失了宠爱,如今老实安分多了,闻言笑着奉承道:“太后娘娘一直病着,若听闻三皇子四皇子即将大婚的喜讯,或许冲一冲病就好了。”提起李太后,俞皇后轻叹一声:“本宫也盼着母后早些病愈。”那一脸的情真意切,令在座嫔妃不得不暗赞一声。演得真好啊元日的宫宴上,俞皇后张口和建文帝提起了三皇子四皇子的亲事。皇子府已建好,皇子们也都大了,住在宫中多有不便。建文帝也乐见皇子们早些大婚出宫:“朕让礼部挑两个好日子,早些让他们成亲。”又笑道:“只可惜萧小姐和李小姐,怕是无法念完学业了。”俞皇后含笑道:“姑娘家读书,是为了知事明理。萧语晗和李湘如皆是蕙质兰心之人,在莲池书院读书四年,皆十分出众。最后这一年,不读也无妨。”既要大婚,便要在府中待嫁,不宜再去书院了。帝后三言两语,便将此事定了下来。李太后还在病中,并未出席宫宴。俞皇后温声道:“今日宫宴这般热闹,母后独自待在慈宁宫,颇为冷清孤寂。皇上去慈宁宫陪一陪母后吧”然后,不无自嘲地补了几句:“臣妾本想和皇上一同前去。只是,母后一见我便心中不快。臣妾便失仪一回,不去叨扰母后了。”嫡亲的母子,再气再怒,也不可能记恨一辈子。隔了月余,建文帝的怒气已消了大半,闻言叹了一声,轻轻拍了拍俞皇后的手背:“你受的委屈,朕都清楚。”“母后已近六旬。朕到底是儿子,总得孝顺母亲。”是啊儿子孝敬母亲天经地义建文帝是一朝天子,是万民表率,更得孝行为先她这个儿媳,便该忍气吞声,不能有半分不满呵那个死老太婆,活了六十岁,怎么还不死俞皇后微笑着说道:“夫妻本为一体,臣妾也和皇上一样,对母后一片孝心。”建文帝去了慈宁宫,和李太后独处许久。这对天底下身份最尊贵的母子,到底说了什么,无人知晓。建文帝出慈宁宫的时候,眼眶微红。李太后豁出老命忏悔大哭了一场,终于换来了儿子的原谅。不原谅还能如何又不能换个亲娘更不能像责罚妃嫔一样,动辄打入冷宫。晾了李太后一个多月,于建文帝而言,已是前所未有。新年元日,母子重归于好。李太后心病一去,身体很快好转。上元节时,李太后在宫宴上便露了面。对俞皇后一改往日的挑剔不满,满口都是夸赞:“皇后贤良仁厚,对哀家孝顺恭敬。有这样的中宫皇后,是皇上的福气,也是哀家的福气。”俞皇后忙笑道:“不敢当母后盛赞。这宫中,一日离不得母后。母后身体大安,儿媳心中甚是欢喜。”婆媳两个一边演戏,一边在心中暗自冷笑。一众嫔妃心里各自腹诽不提,面上笑容不断,满口的奉承,一派花团锦簇。建文帝却是龙心大悦。婆媳不睦,夹在亲娘和妻子中间的滋味着实不好受。便是一朝天子,对此事也颇为头痛。这一场风波,能换来李太后的幡然悔悟彻底悔过,能换来婆媳融洽和睦后宫安宁,也就罢了。至于被无辜关进慈心庵的永宁郡主,建文帝压根没放在心上。行事跋扈,性情乖张,在慈心庵里老实呆个几年再说吧上元节过后,建文帝下旨,命礼部为三皇子四皇子择吉日大婚。礼部动作倒是利索,不出几日,便已择好吉日。三皇子大婚之日,定在四月初十。四皇子大婚之期,则在六月初二。最快更新第四百六十二章 设局上元节过后,萧语晗和李湘如都未在书院露面。一开始,众少女少不得嘀咕几句:“萧姐姐和李姐姐怎么都不来上课莫非是身体有恙”“若是生病,也该和夫子告假才是。怎么一声不吭就不来了”尹潇潇和萧语晗素来交好,立刻皱眉道:“今日散学,我去一趟萧府探望萧姐姐。”谢明曦瞥了尹潇潇一眼,若有所指地说道:“先不必着急,耐心等上几日,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尹潇潇先是一愣,很快也反应过来,未见脸红,反而一脸郁闷:“就是要成亲,也该等到明年吧她们还有一年学业呢”淑妃丽妃急于让儿子大婚,拉拢岳家,以便更快地在朝堂立足。岂肯再等一年倒是林陆两家,虽定了亲事,婚期却定在明年春日。谢明曦淡淡一笑,并不多言。过了几日,礼部为三皇子四皇子择定吉日之事,传入莲池书院。尹潇潇心里那点别扭劲也过了,打起精神笑道:“她们两个要在府中待嫁,不宜露面。不如我们休沐日一起去萧府李府,探望恭贺一声如何”众少女皆无异议。唯有盛锦月,面无表情地说道:“我祖父病重未愈,我要在府中伺疾。就不去萧李两府了。”众少女下意识地看了谢明曦一眼。淮南王之病,皆因永宁郡主而起。永宁郡主和谢钧和离之事,闹得人尽皆知,声名狼藉的永宁郡在被关进了慈心庵,这其中定有谢明曦的一份“功劳”。到底有多少归功于谢明曦,众少女并不清楚。不过,盛锦月对谢明曦的异常敌视,众人都看在眼底。几年同窗,盛锦月和谢明曦的关系本已有所缓和。经过此事后,彻底降至冰点。好在,谢明曦根本不在意。“我也有空,”谢明曦笑着说道:“休沐日我和你们一同去看望萧姐姐李姐姐。”盛锦月抿紧嘴角,看向谢明曦的目光里,掠过浓烈的恨意。淮南王在病中曾严厉叮嘱过,千万不可和谢明曦纷争反目。她便是心中再气再恨,也得默默隐忍。淮南王府这个新年,着实不好过。阖府上下,无人说笑展颜。淮南王这一病,颇有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之势。翻过一个年头,依然不见好转。别说上朝,便连宗人府里的事务,也无法顾及。淮南王世子本想接掌宗人府,没想到,建文帝直接下了口谕,命淮南王世子好生伺疾,又从宗亲里另择了一个闲散亲王暂掌宗人府。淮南王世子就是再蠢,也知道这是淮南王府失势之兆,一颗心都快凉了。强颜欢笑的送走了卢公公,转头便去了淮南王的寝室。“父王,现在该怎么办”淮南王世子满脸焦虑:“父王执掌宗人府十几年,如今不过病上几日,皇上竟让那个河间王代为执掌宗人府。这该如何是好”躺在床榻上养病已近两个月的淮南王,瘦了一圈,面色暗黄,精神远不及往日。一张口,却简短有力:“慌什么”“只是暂代而已。等我的病好了,河间王哪儿来还往哪儿去。”区区一个河间王,不足为惧淮南王府真正的危机,是失了圣心淮南王世子也没蠢到家,忧心忡忡地低声道:“我们王府圣眷大不如前。父王可得早日好起来。”淮南王没好气地骂道:“是是是,看你这副蠢样,老子哪里敢死给我滚出去少在我面前晃悠”淮南王世子早被骂惯了,也没当回事,出去转了片刻,又进来了:“父王,我思来想去,总是忍不下这口闲气。”“妹妹被关进慈心庵过苦日子,谢家上下倒是逍遥自在。不如我带人去一趟谢府,揍他们一顿出出气诶哟”话还没说完,就被淮南王随手扔来的药碗砸中了额头。没流血,就是洒了满脸的汤药那叫一个狼狈啊“不准去碰谢家”淮南王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更不得去碰谢明曦否则,我亲自打断你的腿”淮南王世子灰头土脸地应了。盛渲婚期就在三月,淮南王世子妃强打起精神操持亲事,忙得脚不沾地。淮南王世子一脸汤药满面晦气地过来,把淮南王世子妃吓了一跳。待问清缘由,淮南王世子妃也是一阵头痛。这些时日,她不知劝了丈夫多少回。奈何淮南王世子压根听不进去,总想着去谢家砸打一通,找回颜面。也不想想,现在的谢家,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揉搓的谢家。现在的淮南王府,也不是以前那个权柄在握深得圣心的王府了。“父王这般顾忌谢家,总有父王的道理。”淮南王世子妃张口苦劝:“世子爷,你可千万别冲动。”“眼下最要紧的,是顺着父王的心意。父王的病早日好起来,我们府上这片天才有人撑着。”“还有阿渲的亲事,近在眼前。这等时候,先操持亲事要紧。谢家的事,日后再说不迟。”淮南王世子不耐地用袖子擦了汤药:“行了,别啰嗦废话了。这点道理,我岂能不知”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忍得住是另一回事。淮南王世子自少时起就是冲动易怒的脾气。被淮南王管教了三十多年,也没能扭过来。反而养出了“想做什么先做了再说反正凡事都有老子收拾残局”的行事习惯简而言之,就是不顾后果,想到什么,先做再说。淮南王世子也不是一味莽撞,譬如此次对谢明曦动手,也是有计划的。动手揍人是下策上策是毁了谢明曦的清名七皇子对谢明曦再深情,若谢明曦传出不名誉之事,七皇子还会对谢明曦“一往情深”吗谢明曦还有何颜面嫁入天家为媳谢明曦做不了皇子妃,谢家还有何什么依仗以后还不是任人欺凌揉搓淮南王世子暗中召来府中管事,吩咐数句,然后冷笑一声。最快更新第四百六十三章 坑人一流言毁了永宁郡主的名声,也能毁了谢明曦。永宁郡主不就是有个喜欢女子的癖好吗不就是嫁了丈夫未曾同房让陪嫁丫鬟代为圆房吗不就是让陪嫁丫鬟生了女儿养在自己名下算了,还是别数了。谢明曦也有致命的缺陷和弱点。譬如,不孝不悌。对嫡母不孝,对生母不孝,对同胞的兄长视为仇敌,谢钧痛下决心将谢元亭送去田庄,皆因谢明曦之故。对亲姐姐也毫无友爱之心。如此不孝不悌之人,世间罕见啊淮南王世子派出管事,用银子雇了许多无所事事的闲人,街头巷尾四处传闲话。至于勋贵女眷,倒不必特意去传。哪一家府上,都有机灵的管事,听到传言之后,岂有不禀报主子的道理。在淮南王世子的暗中运作下,有关谢明曦的流言在两日之间传遍京城。“老爷,这两日外面不知是谁胡乱传言,说三小姐不敬兄长不孝嫡母生母。”谢青山一脸急切地禀报:“这流言传得极快,不过两日功夫,竟是街头巷尾都传遍了。有些说话难听的,都在说三小姐不配为皇子妃。”谢钧脸上的伤已经养好,恢复了往日的俊美儒雅。骤闻此事,谢钧面色沉了下来:“此事绝不是空穴来风,定是有人故意为之,要对付明娘。”不悌倒是好辩白,这不孝二字,却万万不能认下。一个有着不孝恶名的闺阁少女,别说是嫁为皇子妃,便是普通人家,也绝不肯娶啊谢家最大的仇敌,便是淮南王府。此事,一定是淮南王府暗中捣鬼“老爷,现在该怎么办”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谢青山伺候谢钧多年,性情脾气和主子也有几分肖似。遇事骨头立刻软了三分:“要不然,老爷还是去一趟淮南王府,说些好话赔礼道歉。”谢钧有些心动,犹豫片刻,才叹道:“谢家和淮南王府已经撕破了脸,我就是登门道歉,也是自取其辱。”“此事到底该如何处置,还是先问一问明娘吧”然后,便命谢青山去一趟莲池书院。谢青山应下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去了书院。谢明曦没有见谢青山,只打发从玉传了话:“小姐已知晓此事,自有对策。请老爷放宽心。”谢青山听得一头雾水:“到底什么对策”从玉颇为老实地应道:“我也不知道。”谢青山:“”算了,小姐最大,小姐说了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