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六宫凤华> 六宫凤华 分节阅读 29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宫凤华 分节阅读 299(1 / 1)

d输得一败涂地第六百一十七章 落定二建文帝当朝立储之事,以最快的速度传至椒房殿。一切尘埃落定俞皇后缓缓呼出一口气,似要将积压了数年的郁气尽数吐出来。目中闪过快意,嘴角高高扬起。李湘如僵坐在椅子上,想挤出一个笑容,却怎么也挤不出来。虽然早已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这一天真的来到眼前,才发现自己是这样的心慌意乱。如此重击连她也觉得如置深渊,四皇子又会是何等感受三皇子做了储君,以后总有坐上龙椅的那一日。建文帝在世时还能收敛些,一旦建文帝驾鹤归西,三皇子焉肯轻易放过和自己争斗多年的四皇子“恭喜三皇嫂,”一个熟悉之极的声音在李湘如耳畔响起:“如此喜事,三皇嫂可不能吝啬。总得设一回宴席,邀我们登门喝一回酒才是。”是谢明曦李湘如暗暗咬牙。尹潇潇心情也不是太美妙。至始至终五皇子都未占过上风。便如群马奔腾,唯有头名才能获胜。跑在第三的骏马,便是再神骏再拼尽全力,也只是第三而已。连第二的那个也一败涂地,第三又有何用萧语晗此时心情极佳,眼角眉梢都透着喜意,闻言笑道:“便是请你登门赴宴,喝酒也没你的份。”赵长卿笑着接了话茬:“可不是么你这孕期刚满三个月,虽然胎相安稳,也得好生养胎,滴酒不沾才是。”谢明曦笑道:“不喝酒,多吃些美味佳肴也罢。”然后,又转头对俞皇后笑道:“儿媳在府中养胎一个月,今日方进宫给母后请安。没想到,今日便听到这等好消息,心里委实欢喜。”心情大好的俞皇后笑道:“萧氏的酒宴日后再说,今日便都留在椒房殿用膳。本宫这就命御膳房备膳。”一众皇子妃齐声应下。谢明曦微微一笑,起身谏言:“母后,国有储君,皇祖母也一定十分欢喜。此等喜事,理当命人去慈宁宫送个喜讯才是。”众皇子妃:“”李太后一直属意四皇子。现在三皇子被立为储君,椒房殿再派人去“报喜”,这和生生打李太后的脸有何区别偏偏谢明曦说来一派冠冕堂皇,挑不出半分不是。好一个谢明曦这心计,这手段,谁人能及看着笑盈盈的谢明曦,俞皇后心中难得涌起一丝唏嘘感慨。萧语晗知书达理娴雅温柔,做一个皇子妃绰绰有余。做太子妃就稍微差了一些。差的是什么差的就是这份处处抢先一步的心机手腕“言之有理。”俞皇后含笑吩咐下去:“芷兰,你这就去一趟慈宁宫,向母后报喜。”李太后知道此“喜讯”后,一张老脸再也笑不出来了。俞皇后执掌后宫,俞淑妃所生的儿子做了储君。从朝堂到后宫,以后皆在俞皇后掌控之中。婆媳争斗多年,她从绝对的上风,一点点滑落至谷底。眼看着就快沦落到看儿媳脸色过日子的地步了李太后心血翻涌,喉头阵阵发痒,陡然咳嗽数声。一口浓痰怎么也吐不出口。一旁的宫女被吓了一跳,忙上前,轻轻为李太后拍打后背。力道这么轻,能抵什么用李太后又气又急,想张口怒骂,那口浓痰还在喉咙里,呼吸顿时不畅起来。老脸憋得通红,很快,便双眼一翻晕厥过去。慈宁宫里顿时一团混乱。“来人,快去叫太医。”“太医来了快些看看,太后娘娘不知怎么地,忽然就昏过去了。”“快来人,去椒房殿送信,将此事禀报给皇后娘娘。”一炷香后。俞皇后闻讯急急赶来。一并前来的,还有谢明曦等人。李太后已被抬至床榻上,几个太医围在床榻前,低声商议。一脸焦虑急切的俞皇后,张口便问:“母后为何忽然晕厥现在如何了你们可曾商议个章程出来”六十多岁的人了,忽然被一口浓痰堵住嗓子,差点当场就背过气。说起来,真是一桩倒霉得不能再倒霉之事。现在痰已经被用力拍打咽了下去,李太后却迟迟没醒,脸上泛着异样的红潮。显然不是什么好征兆太医们面面相觑。赵太医上前一步,恭敬应道:“人上了年纪,最忌大喜大悲。太后娘娘这是高兴过度所致现下昏迷未醒,好在无性命之碍。具体情形如何,还得观察两日。”昏迷不醒好啊最好是从此都别醒了。俞皇后颇有种“双喜临门”的愉悦,面上适时地流露出情急忧心之色:“你们几个,立刻会诊开方,务必要让母后在最短的时间里醒过来。”太医们一起领命应下。萧语晗悄然瞥了谢明曦一眼。你这一手可真够厉害的谢明曦一脸无辜。她只是提醒俞皇后给李太后报喜而已。谁知道李太后会“高兴过度”,差点被一口浓痰憋死。李太后这一倒下,俞皇后也无心再设什么宫宴了。俞皇后先打发人去移清殿送信,又对尹潇潇和谢明曦说道:“她们几个留下伺疾。你们两人,都怀着身孕,别在慈宁宫待着了,先出宫回府歇着。”谢明曦身孕刚满三个月,尹潇潇孕期已经七月有余,肚子着实不算小了,不宜久站,更不能劳累。俞皇后一张口,两人也未推辞,各自谢恩告退。两人一前一后出了慈宁宫。尹潇潇有意放慢脚步,待谢明曦走上前,才低声道:“我去你府中坐上一坐。”宫中耳目众多,说话多有不便。谢明曦深深看了形容有些憔悴的尹潇潇一眼,点了点头:“好。”半个时辰后,七皇子府。谢明曦和尹潇潇相对而坐。尹潇潇怔怔地不知在想什么,并未张口说话。谢明曦也未出言催促,倒了一杯温热的水,递给尹潇潇。有了身孕之后,不宜再饮茶。什么花茶果茶之类的,也有诸多讲究。喝白水最妥当。尹潇潇接过精致的瓷杯,嘴唇动了动,两滴眼泪已经滚落。第六百一十八章 病重同窗五年,还有一同习武的情分。谢明曦和尹潇潇的交情说不上最好,也足够深厚。相识多年,谢明曦熟悉的是那个神采飞扬明朗直爽的尹潇潇。不管何时何地,尹潇潇总是那副讨人喜欢的大大咧咧模样。谢明曦还是第一次见她落泪。大颗大颗的眼泪从尹潇潇的眼角滑落,很快,便满面泪痕。极少落泪之人,偶尔哭起来,更令人觉得心中不是滋味。尹潇潇为何而哭不必深想,也能猜得出来。李湘如是在宫中,不敢肆意。不然,在听到三皇子被立为储君的那一刻便能哭出声来。谢明曦暗暗轻叹一声,取出随身带着的干净丝帕,递给尹潇潇:“擦一擦眼泪。”尹潇潇哽咽着嗯了一声,接了丝帕,擦了眼泪,又擦了擦鼻涕。谢明曦:“”丝帕送你不用还了谢谢尹潇潇是爽快利落的性子,心情郁闷,哭一场便好多了。微红着眼眶说道:“其实,我早料到会有这一日。我私下里也劝过殿下机会,可不管我说什么,他都不肯听我的。”“到了今日,他也该彻底死心了。”如果五皇子也能像盛鸿那样,早些认清形势,早些退让。何至于闹到今日这般尴尬的境地以后还不知有多少小鞋等着五皇子穿。谢明曦没有装作听不懂,淡淡说道:“人和人性子不同。盛鸿能做到的,五皇子未必能做,更未必肯去做。”“再者,现在说什么都为时过早。你也不必太过忧心。三皇子做了储君,以后要忙的事情多的很,哪来的闲空整日找兄弟们的麻烦。”但愿如此。尹潇潇苦笑着叹了口气,转而说道:“这些时日,我和三皇嫂疏远了许多。每次你去她府中,我都想一起去。却又没脸前去。以后不知她还肯不肯理我了。”谢明曦笑着安抚:“这你就更不用担心了。你和三皇嫂自小一起长大,是闺中密友。区区小事,她怎么会计较。”“明日我们就一起去三皇嫂的府上探望芙姐儿。”有她在,尹潇潇便能厚着脸皮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尹潇潇感激地看了谢明曦一眼:“多谢你了。”没等谢明曦出声,又道:“我们之间,谢来谢去的太见外了。罢了,我就不谢你了。”谢明曦莞尔失笑。这才是她熟悉的那个坚强可爱的尹潇潇嘛盛鸿在傍晚时才回府。盛鸿低声说道:“今日散朝后,父皇先将三皇兄召进去说话。我们几个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才被召进殿内。没说两句话,便听闻皇祖母昏厥不醒的消息。之后,我们一起随着父皇去了慈宁宫。”“皇祖母身体如何”谢明曦问道。盛鸿叹了口气:“几个太医忙活了半天,又是灌药又是针灸,倒是将皇祖母救醒了。只是,皇祖母全身发麻无力,根本不能动弹。说话也含糊不清,一张口就直流口水。”面上满是悲戚,语气也很忧伤。如果不看盛鸿眼底的笑意,俨然就是一个为祖母病症忧心忡忡的好皇孙。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笑意,也一同叹气:“我也曾听闻过此类病症。年迈之人,最忌讳情绪过于激动。皇祖母也是为三皇兄被立为储君之事高兴过了头,没想到竟得了此等病症。”“看来,皇祖母以后得静心养病了。”夫妻两个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会心一笑。李太后在宫中渐渐失势,便是看他们夫妻不顺眼,也就是言语刁难几句。在请安时撂脸色罢了。不过,谢明曦从不是忍辱受气的脾气。逮着机会,总要回敬一二。没曾想,这一“回敬”,便将李太后气成了这样。真是大快人心“原本三皇兄打算今晚设宴,眼下皇祖母病了,这酒宴只能先省了。”盛鸿又道:“从明日起,我和几位皇兄要轮流进慈宁宫伺疾。你和三皇嫂皆有孕在身,母后免了你们伺疾之事,父皇也允了。”谢明曦点点头。李太后这一病,来势汹汹。整个人躺在床榻上,如瘫了一般,动弹不得。每日总会失禁数次,被褥换得再勤,也免不了一些异味。只得多燃些檀香来遮掩气味。口不能言,不能咀嚼,只能喝些米糊之类的果腹。几日一过,李太后便瘦了一大圈,面色蜡黄,眼窝深深地凹了进去,一副来日无多的架势。心里再有隔阂,也是自己的亲娘。眼看着李太后这般模样,建文帝十分情急,责令太医们在最短的时日里治好李太后的病症。太医们战战兢兢地领命,心中叫苦不迭。医术再高明,也治不了将死之人啊这年头,活过五十岁,已经算长寿。李太后六十多岁的人了,身体老迈,这两年病症断断续续,大病小病不断。此次李太后激动过度昏厥不起,众太医使劲浑身解数,才将李太后救醒。能将这条命抢回来,已是万幸。建文帝一张口,便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李太后治好这怎么可能太医们转头聚到一起,俱是满面愁容。“太后娘娘的病症,你们有何看法”“我以为,应佐以汤药和针灸之术,再以药浴。只是,是否能奏效,令太后娘娘恢复如初,我委实不敢断言。”“皇上责令我等在最短的时日里治好娘娘病症。时间无多,耽搁不起啊”“娘娘年迈体弱,开方当以调理为主,切记急于求成。更不可开猛药”“你说的不是废话么不开猛药,要调理到何年何日娘娘病症迟迟不见好转,皇上发怒,谁能担得起”“要是开了猛药,伤了娘娘根本或寿元,到时候皇上降罪,又该怪谁”一众太医差点没撸起袖子吵起来。说来说去,都怕建文帝降罪一直未曾吭声的赵太医,终于张口道:“皇上有旨,若娘娘病症不见缓解,便问责我等。依我看,还是先熬过这一关才是。”第六百一十九章 权势一赵太医一张口,众太医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吭声了。太医院里有十余个太医,执掌太医院的张院使已经年迈,致仕告老也就是一两年间的事。下一任院使,非赵太医莫属。赵太医凭借着献药之功,得了圣上青睐。俞皇后对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