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经换了衣服,走出来看见大姐过来,很是欢喜道:“大姐,我现在不晕船了,等回京我可以在船上翻跟头。”“翻什么跟头,小心掉河里。”“掉到河里正好学游泳,乔大说了,他教我游泳。”高兆问道:“哪个乔大护卫会游泳”忘记问代秋她们会不会了,一会问问。“不是护卫,是几个船工的老大,他说他们在船上讨生活,都会游泳。”“那你就好好学,将来当个海上将军,到时指挥船打倭寇。”高兆又想开始忽悠他。谁知高兴荣自己有目标,他摇头说道:“我还是喜欢当马上将军,我喜欢北方,不习惯南方,湿哒哒的。”高兆纳闷,秋天是南方最好的季节,一年四季也就秋天干燥,冬天是湿冷,夏天闷热,可高兴还能感觉出来潮湿。也是,现代生活条件这么好,依然有些人不愿跨越南北去生活,说不适应气候。南方人嫌北方风大干燥,北方人嫌南方闷热潮湿。“那你就加油努力,不过多学一门技艺也好,艺多不压身,学了是你自己的,谁也拿不走。北方也有河,会游泳的将军比不会游泳的将军更厉害”高兴荣挺着胸脯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一脸的无所畏惧。“好了,我得回去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大姐,我都说了,不用操心我,我是大人了,会照顾好自己,袜子破了我自己补的,我跟祖父学的,祖父说他出门在外,自己补衣服补袜子。”高兆一听祖父心里就会充满了敬畏,小时候就怕祖父,觉得他有一双看透人生的眼睛。因为这不敢和祖父亲近,每次请安都是乖乖的。想到大姑给她说的祖父为了家里在外奔波,她都会热泪盈眶。于是,高兆郑重的给弟弟开始讲高家苦难史。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告诉弟弟,高家有今天的这一步,是祖父当初艰辛的付出。高兴荣虽然从小不是高门子弟那种养尊处优长大,但也比平民小户强。有吃有穿,能上学堂,还能回家玩乐。知道家里不富裕,但也从来用不着她来发愁家用,可以说是无忧无虑长大。这会儿听到大姐沉痛的讲高家原来的艰辛,还有祖父为了赚钱养家,走路一两百里去别的县城举幡算命赚点儿费用,吃馒头咸菜住破庙。后面父亲发狠读书,才中了举娶了亲家境慢慢好起来。情感丰盛的高兴荣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当时就跪下磕头,当然对着空地磕的。说一定不怕苦不怕累,好好读书好好练功,考中武举,以后让祖父和父母在家好好享福。门外的吴长远兄弟听了好久,又默默离开。第741章744 给撑腰吴长远是在高兴荣说不喜欢南方,要当马上将军开始听的。他自然知道家里为何给弟弟娶高家女,门户低是没办法,多少他心里对高家有些不削。特别是舅父说让他多和高家子学学,他更加排斥。我是什么出身,他是什么出身,哪里能并提而论一路上,高家子表现的粗俗,弟妹也不像个大家闺秀,可惜了弟弟吴长亮,得和这样的媳妇过一生。高家无非是和公主府结了亲,才能够一步登天,所以弟妹才如此张狂。刚听弟妹说高家以前,他没动容,穷人的生活哪里是他能够体谅和理解的,不是一个阶层,生活的体验不同。最后高家子说他要让家人因为他而享福,他把高家撑起来,吴长远有点惭愧,那也是对吴家。可是最后弟妹说了些话,让他,让他弟妹说:你和混吃等死的那些有身份的大家子弟不同,就是那些大家子弟也有努力向上,做出自己为家族增光的人。弟妹说:我给你说了这些,不是让你自卑,为家里曾经如此贫困自卑,而是让你知道,祖父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应该为有这样的祖父骄傲弟妹说:你为了你自己努力,为了咱高家努力,将来你的子孙会为有你这样的父亲、祖父骄傲千万不要做那活着浪费空气,吃饭浪费食物的废物,如果将来是那样,绝对把你扔进狼窝里去。高家子说他一定会努力,不会当废物给家人添累赘。吴长远回屋想,我就是混吃等死的废物吗就是给家里添累赘的浪费粮食的废物吗想一想自己多年来的所为,好像就是捂脸。晚饭时,吴驸马见每次吃饭都精精有味的,多一口不吃,少一口不行的高兴荣,问道:“贤侄,你如何做到如此好胃口没见你喜欢哪个多吃几口”高兴荣放下筷子说道:“回伯父,我喜欢好吃的,我大姐说这叫美食家,但,要学会控制,如果连口腹之欲都控制不了,哪里能做大事不过,女子和男子不同,女子在家其实比男子更辛苦,所以要好好享受生活。”高兆要捂脸,这是她在家忽悠弟弟们的话,因为她做不到控制呀,喜欢吃的非要多吃到撑肚子。吴驸马故意逗他道:“为何女子会比男人辛苦我觉得男人更辛苦,女子呆在内宅,下人做事,如何辛苦”“伯父,有句话说:天下最辛苦的付出的是母亲对子女的付出,这份付出男子就比不了,还有,一个家外面靠男人,可家里事全靠女子,下人只是做事,做事累了睡一觉就缓过来了,可是那些费脑子的事,不是睡一觉就能缓过来的。最累妇人心,所以男人得体谅女子才是好男人。”高兆低头,平武公主看了看儿媳,知道这话是她说的,因为高兴荣经常的话就是我大姐说。吴驸马感叹道:“是呀,女子不比男人做的少,贤侄不错,谁要嫁给你有福了。那你有没有想过要娶什么样的女子”高兴荣脸红了,一副小年轻听到婚事难为情的表情,他看看大姐,见高兆不抬头,鼓起勇气说道:“我想娶个她认可我,对我家人好,不能看不起我家,还有,脑子要清楚,大姐说,当家妇人脑子不清楚,那就祸祸子孙后代。”低头,继续低头。不说吴驸马,平武公主都笑了。“你怎么没有想到要娶个你中意的人”“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爹娘不会害我,给我娶的自然是我能中意的,我的责任是养家糊口,把高家顶起来,我做到一个男人能做到的,妻子做到妻子能做到的,夫妻相持,这样的家我就会满意,我大姐说要是我有了媳妇还在外面乱花花,绝对把我打出去,大姐最看不上这样不负责任的男人,这叫人渣,我可不做人渣。”低头的有两人。高兴荣是故意这么说,听说高门里都爱给子孙纳妾,那我丑话先说好了。“伯父,我是高家嫡长子,姐姐妹妹的将来要靠我,我要当将军,如果妹妹被人欺负,外甥我养活,让妹妹再嫁一个对她好的人,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好男人多的是,有我在,不怕。”不好提姐姐,那就说妹妹。高兆抬起头,骄傲。这就是我兄弟吴驸马和平武公主:这就威胁上了吴长远:幸亏我没这样的小舅子。觉得帮到了大姐,高兴荣很高兴,欢喜的说吃饱了。吴驸马心里说:你高兴了,我的嫡长子憋屈了,也该让他憋屈一回了,别成天为了女子觉得憋屈。吴长远回自己屋里,没有憋屈,是深感难受。在这个我瞧不上的小儿眼里,我就是废物还有,他知道他的事高家子不知道,可是他说的话就好像是针对我,都不敢看父母一眼,真丢人。身体不如一个小儿,想事不如一个小儿,对家人不如一个小儿,对妻儿,虽然小儿没妻儿,可听他说的那话,我就是人渣越想越脸红,越想越丢人。刚才饭都没吃饱,又气又惭愧的吴长远让让下人给他端饭,吃饱饭再想。一直留意大儿子的平武公主听到下人回禀说他又吃了饭,放了心。吴驸马道:“也该外人嘴里说说这话了,我们总怕打击到他,顾忌他的面子,让我说,这酸文人面子不要也罢,幸好高兴说那些话,让他自己好好对比对比,同样是嫡长子,看看人家如何。哎呀我是越来越遗憾高家子了,平武,等回京,好好帮着高家物色一个嫡长媳。”平武公主道:“高家奇奇怪怪的,谁知要挑什么样的儿媳”“那简单,你问儿媳就行,我看高经历会听他大女儿的意见。”平武公主奇怪道:“兆娘做事没个头绪,有点乱七八糟,就是会说,一套一套的,高经历怎么会听她的奇怪。”“可说到关键上,她要是胡说八道没跟没据,高经历又不傻,如何一味听闺女的”平武公主心想,总觉得是张口就来的胡说八道。第742章745 有体会第二天,常华县主带着昨天的那几个官家女眷来给公主请安。这次因为有侄女在,平武公主面色柔和,话也多说了几句。最后说长途跋涉,身子疲惫,要好好休息,以后不必来了。其余人告辞,常华县主留下。平武公主问道:“文昌如何”“姑母,我已经给文昌捎信,她回我说在广信府等候。不过我和文昌见得少,当年在京里见过几回,她出嫁我去添了妆,一晃十几年,她回京我在杭州府,原本想她路过会联系我,谁知没有她的消息。”文昌县主的父亲是淮南郡王,皇上的同母弟,先太后严厉要求皇上,对小儿子淮南就心疼一些。淮南郡王比平武公主大两岁,小时候在先太后宫里玩耍,他笑眯眯叫平武小姑母,不像皇上总是别扭的叫声姑母。后来吴驸马进京,三人在一起玩,平武公主喜欢淮南这个侄子多过皇上,觉得他温文尔雅。当初大儿子长大她觉得有点像淮南侄子,心想也不错,谦谦君子。大了各自成亲,来往少了,淮南去世,平武公主去吊丧,痛哭一场,后悔忌讳皇上,疏远了淮南。文昌县主那年回来,平武公主给她说,有什么事就来找她,文昌跪谢,但这么多年,从没联系过平武公主。这次她来,皇后还托她给文昌捎了好些礼物,所以平武公主来了就问常华,谁知文昌和她也没有什么来往。以前还想京里的人离得远,没法常联系,那么常华是她堂姑母,又离得近,常华在这多年,姑侄俩好歹会有些来往。小时候也没见文昌性子如此古怪。常华县主不好意思道:“我一直想抽空去看她,可不是这事就是那事,给她去了信让她来杭州府,她说忙,有时间再来。”她没有说,有次在杭州府街上看见了文昌,开始以为认错人,仔细打听,就是她。常华县主生气,你来了杭州府也不来看我,那以后就少联系吧。平武公主心里想,究竟不是亲侄女,如果是,再忙,说啥也得去看看,文昌父母都不在世,又没亲兄弟姐妹,孤零零的一人在广信府,你当姑母的,离得那么近,也该来亲自看看她过得好不好。“董家如何京里好像没有董家子弟。”董家是广信府大族,文昌母亲有个表姐嫁给董家,文昌的亲事是她母亲做的主。当初平武公主给抱怨淮南,说就一个女儿,怎么嫁到那么远受委屈都不知道。淮南说文昌她表姨把她当亲闺女一样,会护着她。当时平武公主没有细想,回家后给驸马嘟囔时说:一个皇家县主要靠表姨母护着也不知淮南怎么想的。驸马没有说话,她发发牢骚就过去了。“丹若她爹查过董家,说安分守己,文昌在董家过的不错,她是宗房宗媳,婆婆是表姨,生了两儿两女。”平武公主点头道:“那就好。”女人无论嫁给谁家,家里和睦,夫妻相合,儿女成双,那就是美满。“姑母,我给文昌准备了礼物,麻烦姑母帮我捎给她。”平武公主点下头。说这些话的时候高兆已经出去,回屋呆着。吴长亮跟着父亲大哥,婆婆和常华县主说事,她不好去找弟弟,把香兰找来说话。中午是丹若父亲侯秉贵宴请公主一家,没有外人,全部坐一桌。侯秉贵的大儿子侯丰沥前不久回京,小儿子侯丰岐跟着身边,就一女侯丹若嫁回京里。高兆看侯秉贵年过四十,但是个帅大叔,不对,是个帅表哥。侯丹若集中了父母的优点来长,她二哥侯丰岐长的像常华县主。侯丰岐挨着吴长远哥俩坐,他话不多,但总能说到恰到好处,给吴驸马敬酒,恭敬又诚恳。和吴长远哥俩也是恭恭敬敬。常华县主虽说坐着,一直服侍平武公主,又兼顾照顾高兆,对高兴荣和蔼可亲。高兆心里感叹,我啥时有这功力呀,再学十八年吧。接下来几天,是休息一天,出去游玩一天,常华县主母子陪着,游览了西湖,喝了龙井茶,午饭在外吃,晚饭回别院吃。最后一天晚上,高兆夫妻和高兴荣被叫到前院,一进去,看到一对年轻人站着,打眼一看,和她和吴长亮很像,穿着打扮一模一样。高兆知道,这一路的重头戏来了,因为舅父让他们留意的驿站,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