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娘弄点吃的。”贾老太妃还是以前说笑的口吻,平武公主心里松口气,慌忙起来吩咐人去御膳房。这时已经有宫人端食物进来,贾老太妃招呼皇后、太子妃母子,还有巧云陶芊希先吃饭。然后对平武公主说道:“你先去忙你的,我们先吃饭,别在这碍事。”平武公主这时才看到儿媳的妹妹在,顾不得问,出去看看太子那如何。高兆和吴长亮没有跟着进宫,一直等在门外,高兴荣和蔡昌东跟着一起。不一会庆王爷急匆匆赶来。“舅父。”“你娘哪”吴长亮道:“已经进去了。”庆王爷跑的气喘喘,急呼吸,盯着宫门看,这会不是问话的时候。过了好久,宫门打开,高兆见巧云和陶芊希走出来,大吃一惊。“巧云”“大姐,大哥。”这时高文林也跑过来了,他一直在后面,门口一堆官员在,他不好上前和女儿打招呼,这会见巧云出来,跑上前。丰源公主也上前抱住陶芊希。高文林牵着巧云,对高兆夫妻说道:“我先带你弟妹回家,以后再说。”高兆点点头,宫门前乱糟糟,她也没法问。他们谁也没注意到远处的左明松见巧云安然无恙,悄悄离开。这时宫里传出皇上禅位的消息,所有人跪下高呼:太上皇英明满城哗然,谁也没想到皇上怎么禅位了,谁也不管什么原因,总比废太子再让大皇子当太子强。终于可以过正常平安日子,百姓在乎的是这个。没一会鞭炮声四处响起,所有米铺平价售粮。皇宫还是不能随意进去,庆王爷也不这会找事,和外甥一起门外等着。等平武公主夫妻和吴长远出来,才一起坐车回了公主府。杨书桃十二月二十生了一子,给福建去了信,不过平武公主没有收到就返京了。她听了信一直在门口候着,平武公主得知添了一孙,面色欢喜,让吴长远先回去看儿子,又让高兆夫妻回屋歇下。坐下后,平武公主喝了一大杯茶,简单说了下去见皇上的经过。庆王爷听了张着嘴,不会说话了。“那,皇上就疯了”看看姐夫看看姐姐,他扑哧一声笑了。“是不是姐姐把皇侄吓疯了刚姐姐一出来,我以为是父皇,我都这么以为,还别说皇侄了。”平武公主看看自己身上的男装,摸摸头发,横了庆王爷一眼。“别在这耽误,忙你的去吧,我要换衣服休息。”这会才觉得腰酸背疼,脚要抽筋。庆王爷见姐姐还有力气呵斥他,放了心,赶紧进宫看母妃去。高兆和吴长亮回去后,先是梳洗换衣服,然后拿着历妈妈早就准备好的礼物去看望大嫂。到了燕前堂,见大哥出来,也是换了衣服,估计听她过来,出来避下。高兆见他面带笑容,说了声弟妹来了。杨书桃紧跟着出来道:“弟妹,屋里坐。”高兆叫了声大嫂,坐下后说恭喜,把礼物递上,宋妈妈接过放桌上。“大嫂,不好意思,回来的匆忙,福建带来的礼物还在后面,等蒋嬷嬷她们回来,我再拿过来。”回京只有代秋七喜跟着,其他的下人后面跟上,所以,高兆给所有人带的礼物都在后面。“弟妹客气了,这么老远的,人一路顺利就行。”妯娌俩互相客气几句,高兆也不多打搅,她也累的不行,告辞回去。回去后吴长亮不再,说是去了书房,高兆叫来春竹,好好给她按摩一下,在哼唧中睡着了。高文林带着高兴荣和巧云回家,江氏并不知外面发生何事,也不知儿女已经回京。她每天在老爷面前不提,等老爷走后,跪在佛龛前,求菩萨保佑儿女平平安安。正在念佛时,高翠慌里慌张进来了。“娟娘,娟娘,兆儿他们回来了。”江氏一下爬起来就往外冲,被高翠拉住。“没回家,我听说平武公主回来直接去宫里了,那兆儿不得跟着回来”高文林吩咐过,再有紧急事,也得等他回来再说,不让江氏出门。“现在街上乱的很,我得了信赶紧回来,咱们去大门那等着。大门紧闭,俩人从门缝往外看,不敢出去又不想回屋等,屋里呆着心里更急。等了半天,街上人嚷嚷皇上禅位太子登基,高翠不明白,问江氏啥意思,江氏也懵。“就是皇上让位给太子。”高翠吃惊:“皇上没了”说完捂嘴。“不是,是当太上皇。”“我的乖乖。”这个高翠懂,戏曲里有。这时见高文林带着巧云往家疾步走,高兴荣跟着,高翠立马开门。“巧云。”江氏扑过去抱住,高翠把兄弟和侄子拉进来,把门哐当关上。“回屋再说。”江氏顾不上擦泪,拉着巧云快走。进了屋才上下好好打量女儿,见巧云瘦了,小脸尖尖,脸色不好,急的问:“哪里不舒服”巧云笑下道:“娘,我没事,我看见大姐回来了,大哥跟着我们回来,大姐说等过阵子再回来。”江氏对高兆姐弟没那么担心,担心巧云在宫里出个啥事,不然为何不让出宫,担惊受怕这些天,一直故装镇定,这会见女儿回来了,那心才开始砰砰的跳。巧云摸着母亲的手,一手给母亲扶背,眼神看了眼父亲。高文林这才反应过来,进屋去拿药丸,太医给配好的,突发症状时,赶紧服用。高翠看着江氏的脸色发白,起身去倒水。“娘,是我自己要留下来陪太妃,她惦记大姐婆婆,我留下来给太妃讲故事解闷,太妃让我回来,我说等大姐回来了再出宫。每天和芊希陪太妃玩,就是我不喜欢吃宫里的饭菜,吃的少。”江氏吃了药,听巧云这么说,赶紧说道:“巧云想吃啥娘给你做。”“我想吃豆花她娘做的焖肉。”这个做的慢,让于妈妈慢慢做,也让娘分散下刚才的紧张。第761章764 皇太后巧云给母亲说的轻描淡写,福秀宫被锁一点没说,但去书房给父亲全说了。高文林吓一跳,问这么久吃喝怎么解决。巧云说了贾老太妃藏了一些粮食,大家每天喝碗粥,可把高文林心疼坏了。他自己小时候穷也没尝过每天只喝粥的日子,一帮老的老小的小,还有个受伤的皇后,怎么坚持下来的。想想都后怕,万一没有老太妃藏的粮食,这些人岂不全部要大皇子好狠的心,幸亏没让这样的人得逞,不然天下真的要大乱。皇后出来后,首先把太子妃母子几个带回东宫,她想去见那个虎毒食子的太上皇。哈哈好太上皇真好我就是皇太后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那就让我好好服侍太上皇吧。怒气冲天,憋了好多天的皇太后要去找太上皇算账,被平武公主拦下。贾老太妃和皇太后就听了太上皇是怎么得来的事。没听说过哪个皇上是疯子的朝代,皇太后的火不知要往哪里发。她恨恨说道:“该这是遭天谴”平武公主说了文昌县主说的话,别说升级成为皇太后吃惊,就是贾老太妃都吓一跳。淮南郡王只有一个女儿,先太后着急,郡王妃要给淮南纳妾,淮南不肯,亲自去和先太后说。先太后更加心疼淮南,私下四处寻找名医给淮南看诊。这个贾老太妃知道,她猜测淮南不中用了,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还惋惜淮南连个子嗣都没有留下。先太后说给淮南过继一个,淮南也拒绝,说有文昌知足。平武公主说,郡王妃死后,一个她身边的嬷嬷,也是先太后派去的,回宫给先太后说了,说淮南不想让母后伤心所以让郡王妃守住秘密。可郡王妃忍了一辈子,临死前让嬷嬷在她死后告知先太后。先太后气疯,淮南郡王在郡王妃死后一年过世,紧接着先太后也没了。皇太后惊惧,她认为的胆小的无能的皇上干出这种事干出这种事那么多年还能坦然自若说起淮南掉泪伤心,唯一的同母兄弟,年年淮南忌日他都朴素独自歇着。好一幅兄弟情深的画面先太后给太上皇亲手缝制的夹袄,被扔了先太后捡回来的事是贾老太妃说的,捡回来的夹袄先太后一直留着,去世后,蒋嬷嬷偷着给了贾老太妃,所以平武公主知道这事。大家都以为小心眼的皇上嫉妒先太后对淮南的疼爱,所有当娘的都理解先太后,因为淮南这种情况,哪个当妈的都会多操心一点。谁能想到淮南如此是亲哥哥下的手。先太后是被这事打击的郁郁而终的吧。贾老太妃让甄嬷嬷拿出那件夹袄,又拿出几套先太后平时常穿的衣服。“这些你都拿回去,不管怎么样,太上皇你也得照顾好,太子登基,头几年一定要稳。”事关儿子大事,皇太后明白的很,什么恨都比不上儿子坐稳龙椅。她明白老太妃的话,太子刚登基,太上皇再没了,让天下人怎么看皇太后回去,先是腾宫殿,她要搬到寿康宫,那是皇太后的宫殿。然后把皇上一起搬进来,她得时刻看着他,不能让他给儿子添乱。皇太后穿上先太后的衣服,让宫人化妆梳头都按照先太后的模样。她的眉毛比较弯,先太后是一对浓眉,硬是让宫人拔了眉毛,画一对浓眉。太上皇进来了,看到前面坐着的皇太后,手里拿着个夹袄,他扔了后又后悔的那件夹袄。“母后,儿子”一脸的悔恨。“皇儿,过来,母后给你做了件夹袄,咳咳。”太上皇几步上前,先太后去世前几个月一直在咳嗽,太上皇每日去给先太后请安,就是被拒,只是听到那咳嗽声。“母后,吃药了吗太医哪叫太医”自此,寿康宫里母子情深,保和殿里太上皇上朝,一帮太监假扮大臣,“太子”也就是大皇子监国。其乐融融二月初八,太子正式登基,年号永康。一代天子一代臣,受封的受封,免职的免职。庆王爷的爵位同等延续一代,平武公主封为平武大长公主,皇上同母三个公主封为大长公主,五皇子为江夏郡王,六皇子豫章郡王,二皇子魏兴郡王,四皇子邵陵郡王。五皇子六皇子那不用说,出了大力,二皇子因为要和大皇子撇清关系,主动来找庆王爷,把存粮都捐了,又让皇子妃娘家捐粮,四皇子不吭不哈的老早就和五皇子同盟,这次也捐粮。所以皇上把这几个兄弟一股脑封了郡王,只有大皇子废为庶人,目前陪伴太上皇,好让他安度晚年。追随大皇子的官员抄家,京里的一系列旨意下达全国各地。淑妃废为庶人,宫里关押,奚府因为没有和淑妃同流合污,再就是因为宫变时一样捐粮,又有六皇子妃的请罪,霍英桂亲姨母是奚府儿媳,皇上对奚府没有动,但奚府这一代很难再出头。二公主早就吓死了,哪里顾得上宫里的母妃和亲哥,她怕自己命都没有,这时带着一双儿女跪求婆婆。王家也不是因为此事就要休妻的人家,但因为二公主是自家媳妇,同样去宫里请罪。皇上刚登基,不会凭着恩怨处事,王家是大学士府,娶二公主也是无奈,所以皇上安抚王家,好好给朝廷做事就是。皇上快刀斩乱麻,迅速让朝政走上正常,乱糟糟的宫变让百姓还没八卦完,新的一年,永康元年开始了。八卦婆来了,高兆这阵子哪里都没去,娘家也没敢回。看到贾西贝她兴奋的冲上去抱着:“西贝侄女,我可想死你了。”贾西贝也抱着她,俩人拉着手蹦跳几下。打量了高兆,贾西贝说道:“表婶,你的脸晒的黑红黑红的,要不要我送你珍珠粉。”“别提了,出门就是这个不好,好不容易捂白的脸,一下回到解放前,是回到十年前,我在院里爬树被我娘训斥的时候。”“你就别馋我了,我宁愿晒黑也愿意出门一趟,就是没机会,表婶,你不知道,你不在京里,发生好多事,就等你回来给你说哪。”上瓜子茶水,吃瓜开始。第762章765 上赶着贾西贝开始给高兆讲最近京里发生的事。“表婶,你不知道,这几个月京里乱糟糟,王小二和一些学子每天聚会,说要上书,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嫡长,大皇子是庶长,当初益阳郡王没嫡子要立庶子,太上皇驳回并夺了益阳的爵位,所以王小二他们天天查书找资料,要请愿。”是呀,太上皇想过文人这一关几乎不可能。“粮价开始涨了,不过那会不知道是大皇子搞的鬼,叔祖父来找我婆家,王家给了粮,还联系了所有姻亲,首先不去抢粮,王家子弟去街上帮着维持秩序,还有哪,乐安县主把所有诰命夫人联合一起,每家负责一片区域,平价卖粮,每户人家一天一斤,就大街上卖,哪个铺子敢平价就有人来砸铺子,所以那些诰命夫人亲自卖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