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福星高兆> 福星高兆 分节阅读 4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福星高兆 分节阅读 413(1 / 1)

d医治的差不多,让她上路,别死在顺天府里。第898章901 大贡献玉家的事议论到月底还没完,特别是女眷。谁家没个打秋风的极品呀,夫家来人,当媳妇的不能说来了不招待,招待了又不能轰人走。懂事的亲戚还好,要是遇到厚颜无耻的就靠亲戚救济还埋怨给的少了的那种人,主母那个闹心。给男人说吧,说你不可理喻、斤斤计较,不说吧,家用不够了,男人指责你不会当家。特别是婆婆娘家的亲戚,仗着有个老姑太太偏娘家人,来了吃完嘴一抹两手不空的走了,当媳妇的更是左右上下都做不好,久了得了个小家子气、刻薄亲戚的名声。有的亲戚刚开始并不是好吃懒做,可白吃白拿久了,觉得理所当然,谁还会自己赚银子没了就去要,给少了甩脸色:打发要饭的哪所以京里女眷可算找到能光明正大拿出来说的事,间接发泄不满。当着婆婆面夫婿面使劲骂王氏,这你们不能说我骂得不对吧,不过借着骂王氏指桑骂槐几句,让你们也堵堵心。要说王氏来京最大的贡献,就是杜绝了一些极品亲戚的存在。谁家要是接亲戚来,主母说了:可得打听好,要是王氏那种人,把你闹到顺天府怕不怕丢人来了的亲戚如果过份一点,主母对男人说了:哎呀,当年玉大人聪明,再晚点轰人,没准就被王氏扣上个轻薄寡妇的名声。不然就苦劝当家人多赚点银子,好堵人口,当年的王氏不就是让玉家养她一家才赖上玉大人多给点也免得被人告进衙门。明知媳妇是反着说话,男人再气也得寻思,万一让自己遇到了,丢不起那个人干脆以绝后患,能不让来的就拒绝,来了的给点银子打发外面去住,大不了帮着找点事做,还要说自己是天下第四抠,有银子留着救急,你有手有脚的为何要四处打秋风以前谁敢这么说呀,吐沫星子淹死你说你冷酷无情没有人情味,现在敢堂堂正正说出来,因为皇上夸了怀尚书,怀尚书又收了个关门弟子王立州,就是玉大人的女婿。王学士给玉家送了礼,说自从孙子和王立州交往,学会存银子了,不必担心他变成花光祖业的败家子,王学士让孙子王同化继续努力,争取当天下第四抠。总之,王氏的名头二十年后还响彻京城。这么好用的招牌女眷们可不会放过,绝对让王氏遗臭万年。以至于玉青瓦的后代,走出去一介绍就是:他祖上是被王氏欺负的玉家人。气都玉青瓦后代王家人真想改姓,这个办不到,怎么办扎小人以后的王家,家大业大,亲戚之间来往从不久住,串亲戚安排你住客栈没人有意见,反正他去了你也安排住客栈。也不结表亲,要有表兄妹想发展亲上加亲的事,双方父母一起棒打鸳鸯散,一点不含糊。可见王氏的影响力。这都是后话了。玉家热情招待亲家,和王氏一对比,王家叔父婶子太好了,真是老实人。上回来给啥都不要,是玉大人硬塞了一堆东西让他们带走。这次同样,玉大人说了,他雇车马送王家人回乡,王家族长说了,回去就把王氏出族,不能坏了王家名声。玉青瓦女儿满月没办,因为那会正在吃官司,哄玉青瓦说办百天。正好百天是三月三,玉大人准备那天大请客,王家叔父也打算侄孙女过了百天再走。玉大人又给子女和玉姨娘说,要把玉姨娘扶正,玉青瓦兄妹没意见并赞同,玉姨娘热泪盈眶。她没有指望能够扶正,虽然玉家就她一个妾,和主母一样,但,来客不能出面,儿女成亲不能出面,有事玉大人请好友家眷来帮忙,要说不难过那是假的。但玉姨娘从不奢望。能够扶正,惊喜万分,可是,老爷对姐姐的承诺她发的誓言玉青瓦只是高兴的给姨娘行礼叫母亲,玉青璋对着姨娘躬身。“娘,儿子早就想叫一声娘,娘不必担心,我和妹妹会给我娘上坟,亲自给我娘说,我和妹妹愿意,我们兄妹有今天是娘的辛苦受累,我娘会答应。”因为玉青瓦的问题,玉青璋从小和玉姨娘一起教导青瓦,有事共同商量。玉大人性子粗,玉青璋细致,所以玉姨娘有事给他说。玉青瓦搂着玉姨娘贴脸:“娘,我娘肯定高兴,我有两个娘,两个娘都疼我。”玉姨娘泪如雨下。王立州那天见岳父把叔父婶子族长安顿好,他去找了周家公婆。老家衙役跟着一起来的,看到王立州觉得不好意思。有王氏这个家乡人丢人呀,两个衙役可是亲眼目睹了整个审案。那会打王氏板子,他们恨不得抢过来亲自动手,看同行打板子,知道是老手,那是让王氏疼死却不会伤骨头,因为要流放,骨头断了走不了。王立州拿出两笔银子,分别给了衙役和周家公婆。衙役推辞,说身上带的有,他俩哪里敢要天下第三抠的银子周家公婆也不要,周文彬伸手抢过,周婆婆一把打过去,骂道:“见了银子娘都不认的玩意。”“王老爷,我愧对你们一家,是我家的媳妇来这闹的事,我明知她来了会闹事,可我没拦着她,是我对不住老爷。”王立州道:“阿婆,快别这么说,那也是我姑母,让你们委屈了这些年,是我王家的不是。”周婆婆抹眼泪:“不关你的事,你才多大你爹都管不了她,你又能拿她如何我一辈子也是个严厉人,但我讲理,不会无缘无故迁怒别人。王老爷放心,文燕文彬是我周家血脉,我会善待他们,该嫁的嫁该娶亲的娶亲,他们娘不在跟前,我也能亲自管,总不能让他们坏了周家名声。”王立州把银子又递到她手中,“阿婆,总是我表弟表妹,以后就拜托阿婆了。”周婆婆这才收下,又让文燕姐弟给王立州行礼。走时,周婆婆送王立州出客栈门口,说道:“王老爷别再来了,明天我们就走,我给你说下,你也看到了,文燕还好说,比她娘强,文彬算是毁了。我娘家有个侄女,生了四个小子一个闺女,偏偏这个闺女没了一只眼,我侄女心疼闺女,想找个上门女婿,四个哥护着妹妹也不会受委屈,有了儿女指望儿女大了照顾。一般上门女婿是家里没儿子,去了顶立门户,所以没人去她家入赘,我想了,不行让文彬入赘,吃喝不会缺他,不惹事就行。”王立州哪会给周家做主,说阿婆做主就好。周婆婆是给王家事先说,免得王家人来周家质问,为何把王家外甥送去当上门女婿,王家以后是这个王老爷为首,只可惜儿媳不是人,不然好好的姻亲,周家也能沾光。周婆婆没说的是,她侄女家是卖豆腐的,周文彬以后的生活就是不停的推磨,成亲后有几次偷着逛花楼,被四个大舅子抓住吊起来打。偷家里钱打残一只手,等媳妇生了三个孩子后,周文彬就没出过家门,推了一辈子磨,只不过从来不会让他单独推磨,怕他使坏。等年龄大了,推不动了,才一天三顿饭,天天晒太阳,儿孙都没见过。第899章902 舍与得贾西贝怀孕不能出门,高兆快生了,也不能出门,可挡不住俩人书信八卦。高兆这里几乎没啥人来,贾西贝家人多呀,又有在顺天府大放异彩的“王家姐夫”名声,本来是王荆州挑头,后来变成王同化为首的四小王。将军府得意,王老将军专门奖励曾孙一把刀,当年他上阵用过的,只不过是小刀,用来就地吃饭切肉的刀。把王家子孙郁闷的,你说给一个读书秀才一把刀,我们这么多学武准备上阵杀敌的等着却不给。王七太太欢喜的又举办了宴会,来了好些人,虽然贾西贝没出席,来给她道喜的人多。谁来了都要说说八卦,目前京里的八卦就是王氏后续。应该说是王氏现象后续。哪家让亲戚搬出府了,哪家是赶亲戚出去了。好多女眷扬眉吐气,一时间帖子满天飞,三月每一天都有人家请客。有一家主母说愿拿银子请客,也不愿给别人花了得埋怨。尤夫人都给女儿说,平时得过得多憋屈才能高兴成这样她不理解是因为她从来不憋屈呀,家里如有极品,她早就打出去了。尤家来的亲戚向来规矩,因为都怕母老虎,尤夫人从来不给人留情面,不像别的女眷前后顾忌。鲁国公总结了,欺软怕硬,给鼻子上脸,一开始就打趴下,以后谁来也得掂量掂量。所以,国公夫人准备给女儿从小教育,除了夫家人的直系亲人,其他的,想过份欺负人,先打趴再说。她可不教什么女子贤淑忍让,你对我好我对你好,就是担心女儿分不清谁真正的是对你好。鲁国公安慰夫人:“没事,高家人不错,没闹心的亲戚,哦,有一个早打发走了。高家人护短,这条我就中意,和我一样,想欺负我家人,得过我这一关。经过这次,我算知道了,为何人家叫高经历笑面虎,他精着哪,别人欺负不了他。我看天意不像他,不过没事,我们阿宝将来生个小笑面虎就行了,会护着爹娘。”国公夫人那天就听了国公爷说了审案的事,哈哈笑完之后,和花三爷备着国公爷母子俩议论。“高经历厉害,老百姓一般进衙门吓得不知说啥,王氏那种恶人除外。高经历先是用同样的贫民身份说家常似的,让人放松,把王氏回家的事提起,这才让她们害怕。任谁都只想保护自己。那个女儿不说是怕她娘把她卖了,周家公婆不说,怕儿媳回家,等知道还要落在恶人手里,那全部说了。如果高经历像一般审案那:说不说,不说打板子,或许会说,但和这样说两个效果。被威胁着说了,不是皇上指示,王氏的结局是回家,她能放过揭发她的人搞不好下回又会被她威胁,来翻案,说那会是屈打成招。川儿,你要记住,用脑做事和用性情做事是两回事,娘一直给你说,你是聪明人,就是别被自己的聪明给误了,多看看真正的聪明人做的事,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花三爷笑道:“王氏也是乡下泼妇的把戏,越是有身份的人谁会像疯狗似的乱咬人大户人家教不出那种闺女,谁家娶了那样的还能让她给吓住活不过一个月就病没了。”国公夫人道:“你看你,又自以为是了你说的娘不懂顾娘子说过:内宅是不见刀枪的战场,这话说的太对了,大户人家也有不少龌龊事,哪里会像王氏这种张牙舞爪但要说恶毒,不见得比王氏差哪里去。乡间人做得出来俩人扯头发抱一块厮打,可大户人家做不出来,但说害人,有的是不亚于王氏的,人家论手段,表面笑呵呵。两种环境下长大的是两样人,所以才说结亲要门当户对,不是门当户对的那是不得已,但也不会让媳妇骑到脖子上撒野。咱家看中高家,如果没有平武大长公主,那是绝对不会把贵宝嫁给高家。”花三郎摸摸下巴,他最近考虑留胡子还是不留,下巴上有胡茬,所以最爱摸下巴。“说到高家,当初他们分宗,估计就是为了摆脱那个二房,分宗了都敢来京里攀扯,要是没分宗,那还不跟狗皮膏药一样甩都甩不脱。”“这里就能看出高家太爷的不同之处,眼前看到的不是简单的舍与得,很多人舍不得放弃财产,还有心里的委屈和不服气,那就会纠缠,一纠缠几十年过去了。可如今看高家大爷,是吃苦了几十年,如今高家大房如何看高经历娶妻,高家父子不简单,江氏虽然是乡下出身,妻贤夫祸少,高家就算没这一代没有高攀的亲事,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几代读书人能出一个高经历那样的人也就起来了。现在只不过是提前了几代而已。那也是生了个好闺女把家给旺起来。”因为要把女儿嫁给高家,国公夫人自然把高家查个底朝天,也不能因为单单平武大长公主就接受高家。门第之见的相差,里面相差的太多了,就算没有打秋风的亲戚,就算家里一团和睦,各种文化风化哪婆婆吃饭吧唧嘴,夫婿一个月不洗一次澡,你觉得天天洗澡舒坦,他说天天洗澡受罪,被褥几年都不换,还听说一辈子都没换过的人家。你要是送过去,或许感激,或许认为你瞧不起侮辱人。国公夫人让跟着女儿去高家的嬷嬷暗中观察,高家习惯很好,子女也没有坏毛病,内里内外干干净净。除了高大姑咋咋呼呼,说话直接,有点粗俗,可对贵宝实在是真心心疼,对侄子侄女贴心贴肺,让国公夫人也能接受。话本子里什么公主、宰相之女看中上京赶考的穷学子,或者是王爷、世子大街上、去游玩看中哪个乡下小娇娘,一见钟情,非她莫娶非他莫嫁,生活里要是有,那是缺心眼,就像乐安县主的第二个婆家,成为京里的笑话。顾娘子说了,那是写书人的美好希望,生活里得不到,才寄托于自己的笔写出来。在锦画奇缘火了之后,谁要是说顾娘子说了,就是指书里的顾娘子。第900章903 更得瑟高兆在家里通过贾西贝给她书信八卦知道外面的热闹事。她哈哈笑,就是得托着肚子,快要到月份,肚子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