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7(2 / 2)

丧礼办得隆重,刘琼却没有想象中那么悲痛。她看着父亲墓碑旁立起的兄长的新碑,胸口闷闷的,只掉了两滴热泪,便转身回了城内。

荆州再一次失了州牧。丧礼之后,荆州众官员等了三天,并没有等到刘琼发话。再按耐不住,趁着天黑时分进了将军府。

这三天刘琼一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许人来打扰。侍女在屋外踌躇了片刻,轻轻敲了敲房门,“娘子,各位大人都来了。现下都在议事堂里等候,您看……”

她话还没有说完,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了。刘琼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妥,条理清晰地做出安排:“速派人去城中各处将叔父及其帐下文武请来。另外安抚好堂内各位大人,我随后就到。”

侍女点点头,很快下去安排。刘琼复又回到房中,她坐在案前,时不时摩挲一下案上的盒子,心中思量起来。

估摸着议事堂里人差不多该到齐了,她站起身,郑重地整理好衣冠,俯身将盒子捧在手里,朝前堂走去。

议事堂

从方才开始,刘备手下文武也陆陆续续到了。堂内仍旧是荆州一派,刘备那边自成一派。

这时代中,要想被某地世族真正接纳,有以下几条路可走:一是本身出自世族,就是有血脉加持,自然不必多说;二是与世族结亲,有姻亲关系作纽带也行得通;最后一点,实力无比强悍,把不服的全都换了,组建一批新的士人。

很显然的是,在荆州,目前刘备并不具备以上条件。他自身的魅力很强,然而只能得到个人的效忠,并不算是被荆州本地世族真正接纳。

荆州众人皆窃窃私语。他们来之前并没有告知刘备一方,甚至刻意隐瞒消息,就是为了先和刘琼一起,他们荆州内部先商量一番。眼下刘备等人不请自来,若不是有人走漏了风声,那就是刘琼的意思了。

意识到这点,荆州文武静了一瞬,忽而对刘琼的心思有了些许猜测。

刘备坐在右侧最前面,身后站着关张二人,心中也隐隐有些预感。他默默看了一眼身旁坐着的诸葛亮。

整个堂内只有诸葛亮表情最为轻松,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察觉到刘备眼神,他回以微微一笑,示意刘备安心便是。

待刘琼的身影出现,众人纷纷看去。看见她手里捧着的盒子,个个紧张得不行。

迎着众人眼神,刘琼十分平静,一步一步走得稳健无比。她一路目不斜视,直到走到刘备座前,在满堂压抑的呼吸中,掀袍跪了下来。

将手中盒子捧过头顶,刘琼直视着这位她认定的新任荆州牧,“此乃荆州牌印,请叔父收下。”

什么?不待刘备反应,荆州这边议论纷纷。有些老臣更是直接站出反对。

然而刘琼并不理会,仍旧紧紧地盯着刘备,“请叔父继任荆州牧一职。”

掷地有声,不容反驳。

反对的声音渐渐变小,直至恢复宁静。刘备神情复杂难辨,他并没有做出任何表态。只是起身将刘琼拉起来,“平宜先起来说话。”

刘琼顺着他的力道站起,面朝众人,言道:“也许此刻堂内仍旧有许多人不接纳我叔父,甚至想要让他离开荆州。为何?我猜,大概是觉得我叔父与荆州非亲非故,若任其领了荆州牧一职,则荆州本地士人的利益无法保证。诸公,是也不是?”

“倘若诸公不满我叔父领荆州牧。那么请问,诸公心中可有更合适的人选?哦,我想应该还有人惦记着我那弟弟刘琮呢。毕竟他年岁尚小,控制起来要容易得多,是也不是?”

“要真是有人这样想,我劝他还是尽早歇了这心思。想学我舅舅蔡瑁那样,也得先有他当初那实力才行。”

“况且,”刘琼扬眉一笑,“我能压住一次,自然就压得住第二次。若是有人不自量力想要一试,尽管放马过来。至于结果如何……我只能说,不会比我舅舅要好。”

“诸公也是知道的,我手下的兵马可不是吃素的。此刻我愿意站在这儿与各位说这些,那是为着大家的体面。若是有人不想要这体面,非要与我撕破脸皮,那我也只能动用一些不怎么好的手段了。”

放完狠话,刘琼顿了顿,换上一张笑脸:“当然了,以上种种都是我的猜测。我相信在座诸公不会这样做。”

“我叔父到襄阳也有三年了。我想问问诸公,在此期间,他可曾任人唯亲?可曾谋求私利?可曾鱼肉百姓?可曾因派系不同而打压过一人?政事处理是否妥帖?军务整治是否合理?请诸公平心而论,这荆州牧一任叔父是否当得?”

说完,刘琼等了片刻,并没有人出言反驳。她转身将刘备请到主位,手中牌印也一同放在案上。

做完这些,她走至案前两三步的距离,俯身向刘备行礼:“拜见主公。”

堂内静了一瞬,之后是窸窸窣窣的布料摩擦声。众人皆起身,“拜见主公。”

插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