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18(1 / 1)

d派点得力助手,争取明后两日内,选出秀女送往李太妃宫里,让太妃好好挑选最后给皇上看的人。”“是公公放心,小人明白下面该怎么做”魏朝大声回道。“好不枉咱家一直这么信任重用你,魏朝,你就在这监督吧,我这就到宫正司那里去了”王安拍了拍魏朝的肩膀道。“是公公慢走”很快,在魏朝的欢送下,王安便踏着大步子,火速向宫正司跑去了。此时,时间对受了东林党人所托的王安来说,尤为重要所谓宫正司,乃是宫中的女官实权部门,大明自太祖立国后便规范宫中女官制度,在洪武后期彻底完善,其机构设置分为六局一司,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而那一司为:宫正。其中,六局之下,每局皆设四司,分别为司记、司言、司簿、司乐、司宝、司衣、司饰、司酝、司药、司供、司舆、司苑、司珍、司彩、司计、司闱、司籍、司宾、司赞、司仗、司馔、司设、司灯、司制,每司负责皆有不同,它们成为皇宫中,维持宫廷日常生活的主要部门。而宫正司,便成为监督各部门的部门,其设有宫正、司正、典正、掌正、女史。宫正掌纠察宫闱、戒令谪罪之事,大事则奏闻;司正、典正佐之,女史掌书记功过。可以说,女官之中,宫正司就是女官的司礼监,王安若是想将宫中选秀女的事情进度加快,必然要联系宫正司,求她们帮忙,毕竟察看秀女脱衣服后的身材光洁程度,是否还是处女这些事情,可不是太监能做到的。25、赵如龙有猫腻两日后,国子监监生校舍内,一处早被腾空,四周不少吏役看守的院子里,张璟正躺在床榻上,无精打采的看着窗外。虽说吴庭礼下令,要关他禁闭反省,但是在太祖定下的处罚措施里,可没有禁闭这项,因此他们也只能暂时腾出一间偏僻校舍,作为临时关张璟禁闭之所。“幸好,老子没生在大明立国初,否则,若是这样不明不白的犯了监规,天知道朱老四要怎么对自己流放充军还是砍头”张璟对于空荡荡的窗外,喃喃自语道,说到最后,越想越不对劲,最后更是不自然的打了个寒颤,不敢再想。要说朱元璋对于违规监生的惩罚,可谓是相当严厉,那时不是仗责,就是直接流放充军,甚至于直接砍头。这也是开国初,国子监的这些朝廷的年轻学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非常安分的原因。毕竟,一旦他们组织了什么反对朝政的游行集会,朱元璋可不是后来的明朝皇帝,会忌惮读书人的舆论势力,而不敢轻举妄动,他可是说杀人,就绝对不会让你喘气的。那时,国子监的管理十分严格,而朱元璋又有严令,国子监监生授学时,如果对课业有疑问,那就必须跪听师长教诲。同时,他们禁止发表对人对事的任何意见和批评,禁止搞团体组织,连不同班级的监生之间都禁止来往,不许议论饮食美恶,不许穿常人的衣服,在国子监内,监生只能穿国子监特地为监生准备的校服。这还是国子监监生平日日常学习生活里的规矩,而在他们的娱乐活动里,规矩更是严格到令人发指。比如监规里严令监生,不得以各种无理的借口请假、出外游玩、不得带外人进入学校、不得在宿舍赌博喧哗,即使是唱歌也不行,这些等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而最为严重的就是不尊重师长和张璟所犯的伤风败俗,凡是犯了这两条的学生,当时都是以杖一百,发云南充军问罪。当然,国子监监规如此残暴,不符人情,自然不可能让监生永远老实臣服,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比如洪武年间的第一任国子监祭酒宋讷,秉承朱元璋的旨意,在管理上近乎严酷,导致国子监曾有监生为此绝食饿死,或者上吊自杀的,为此引发了两次学潮。甚至在第二次学潮时,监生赵麟直接在国子监贴了一张无头帖子,细说师长不是,同时用帖子的无头来比喻师长无头无脑。朱元璋闻之大怒,这种诽谤师长的事情,乃是国子监重罪,因此直接下令,将赵麟枭首。既然赵麟不是敢投无头帖子吗那朱老四就直接让他无头那段时期,可以说是明代少有的学术恐怖时候,监生人人自危,休说张璟这样敢出去嫖宿的,就是出国子监校门吃个便饭,恐怕都得招来横祸反正,打死张璟都不愿意去大明开国初做监生,那可不是去混国家党校文凭做官的,而是直接要命的昏昏沉沉的这般想着,张璟连屋子外的脚步声,都忽视了,等到发现来人,却是对方自己开口了。“张兄可真是好兴致死到临头了,还能如此悠闲”随着脚步声停止,便听到一声戏谑声传来,张璟循声望去,却见是赵如龙。“呦呵如龙兄怎么有此雅兴来这里看我莫非如龙兄也犯了大过,被吴祭酒他们罚来关禁闭,抄监规那很好啊,来,来,来,你看,我连笔纸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就开始抄吧”回话时候,张璟轻盈的从床榻上跃起,抓着赵如龙的手,把他带到桌案前,指着案上的笔纸,“热情”说道,完全就是一副热心肠的模样。“够了住手咱们之间,还没这么亲近,休要在这里,和我牙尖嘴利,徒逞口舌之力”赵如龙用力挥了衣袖,甩开张璟的手,恶狠狠道。“赵兄,大家都是国子监同门,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咱们毕竟也是师兄弟,如何能不亲近呢”张璟厚着脸皮,故意恶心赵如龙道。记忆里,前身以前一直就是这么对付赵如龙这伪君子的,经常靠着这幅不熟装熟的样子,气得对方牙痒痒的。张璟可不信,赵如龙这个他在国子监的死对头,是特地来看他的,那除非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家伙,能来这里,除了来挖苦讽刺嘲笑张璟外,还能有什么目的因此,张璟自然是不能让赵如龙如愿了,而且他也不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让赵如龙得意。“我此来是受了韩监丞之令,前来监督张兄抄写监规的,不知张兄现在写了多少了若是不能在禁闭时间内,完成抄写监规一万遍的任务,恐怕日后张兄的日子,也不好受啊”眼见张璟一副往常的无赖行为,赵如龙心里很不是滋味,随即他想到今日来的目的,连忙转移话题道。“抄监规不存在的抄什么监规反正抄了也没用,又何必去抄”张璟撇了撇嘴,毫不在意道。“什么叫没用你犯了监规,把我们国子监的脸都丢尽了,自然要好好抄写,明白你的错误”赵如龙大喝道。“我不过是出去嫖娼而已,有什么错误这国子监里有多少人去逛青楼我可是听说赵兄也是个风流好手,不过可惜,似乎赵兄囊中羞涩,全是用的别人的钱去风流,也不知赵兄从何处学来得这般厚颜无耻可以教教小弟吗小弟学了,一定不胜感激”张璟言有所指反讥:“至于这监规,告诉你,我还就不抄了,反正过些时候,吴祭酒他们肯定要要跪着请我出禁闭我也知道赵兄是个实在人,出去肯定会把我的话添油加醋说一遍的,你回去告诉吴祭酒、韩监丞他们,让我来这里关禁闭抄监规容易,可是他们要想请我出去的话,那可就难了”“啪”的一声,赵如龙拍桌大怒道:“混账东西疯子简直是无法无天,这般目无尊长,你看我怎么把你的话告诉吴祭酒他们的”张璟的话可是实实在在的戳中了他家境贫寒的逆鳞,此刻赵如龙气得活剐了张璟的心都有了。也罢,既然你这般嚣张,给我机会,就别怪我去吴祭酒和韩监丞那里好好编排你了,赵如龙心中恨恨道。“去吧去吧我还正愁没人替我给他们传话了。”“上不得台面的粗痞无耻之极真是我国子监之耻,不说前日夜里违反监规,去百味坊宿醉,又去醉花楼嫖娼,现在还在这里洋洋得意,就是你在青儿姑娘的房里,也是陋相百出,事后还不付钱,种种行为简直把我们国子监的脸丢尽了”赵如龙大怒道:“张璟,你等着,你看我回去如何与吴祭酒、韩监丞禀报,日后他们罚你,便是尔之死期”听得赵如龙这话,张璟脸色突然之间严肃起来,至于原因,却是因为他当面听到了赵如龙说了“青儿姑娘”,而且听他的口气,似乎赵如龙和青儿关系不浅。“没想到,我都没怎么去过妓院,如龙兄却已经是醉花楼欢场老手了,竟然和青儿姑娘这么熟悉,莫非昨日我睡在青儿姑娘房里,是赵兄一力促之吗不然怎么对我昨日喝醉嫖宿的行踪,如此了解呢”张璟一语双关的反问道。“胡说休要在这胡言乱语”赵如龙察觉到自己失言,连忙反驳道:“谁都跟你一样,斯文败类一个我身为圣人子弟,耻于和你这有辱斯文之小人为伍”“是吗圣人子弟”张璟似笑非笑道:“莫非陷害他人,都是圣人教的吗那我倒要和咱们国子监的精英赵兄请教下了,请问圣人那本书里有这方面的内容,我倒是可以去好好观摩下”“哼不可理喻我走了,张璟,你好自为之今天你说的话,我会全部告诉吴祭酒和韩监丞他们的”赵如龙不想在这上面多做纠缠,恨恨的恐吓了一下张璟后,便甩袖而去。“慢走啊赵兄我可以授权你,把我的话,多添油加醋一下,没事的,我不会要你要赔偿的”看着赵如龙气急败坏的样子,张璟大喊道,这话听得让赵如龙更加生气,可是却又不好去接他生怕自己生气时候被那小子抓住把柄,那样的话,赵如龙所做的,就都要前功尽弃了。而能让仇人越来越气,张璟才更开心,特别是陷害他的人,所以张璟叫得可欢了,直到赵如龙彻底离开才停下叫喊。将赵如龙可能暗害自己之事记在心里,张璟回身躺到床榻上,而后从枕头下取出一个信封,细细摩挲。这信是早上张国纪派人送来的,信封已经拆开了,里面的内容张璟也看过了,说得是宫里来人告诉张国纪,张嫣已经被送到李太妃宫里去了。而张璟知道,这送到嫔妃宫里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张嫣已经进入选秀的倒数第二关了,那就是皇帝名义上的母亲要亲自给儿子,挑选皇后了。到时候,在李太妃挑选的最后几人里,再由皇帝朱由校挑选最后的皇后。一切都说明,张嫣做皇后,将近在咫尺,这也是张璟前几日还装孙子,今日就这么嚣张的原因。不只是因为赵如龙和他不对付,是他的仇人,最主要的是张璟自己有恃无恐,他可不信,国子监的人敢怎么针对他这个国舅爷,都不想在大明朝混了吗26、那就快点开始选秀吧后宫深处,慈宁宫内,此刻挤满了人,太监宫女往来不绝,显得热闹非凡。这慈宁宫,乃是万历帝的妃子刘老太妃的寝宫,而刘太妃,正是此次宫内外一致建议,主持给皇帝挑选秀女的神宗显皇帝万历朱翊钧的昭妃,如今随着两任新皇连续登基,在宫中自然该被称为老太妃了。至于这场选秀事宜,之所以是朱翊钧的妃子主持,而不是皇帝朱由校生父,光宗贞皇帝泰昌帝朱常洛的妃子主持,却是因为朱常洛在位一月驾崩,后宫妻妾没有一个来得及封妃,按礼制,不合选秀礼仪,只能请在世的老太妃主持了。当然,刘老太妃是朱翊钧为帝时,和朱翊钧结发夫妻孝端显皇后王喜姐一起入宫的妃子,可谓说是宫中最有资历的主持皇帝选秀的帝妃了。而且,刘老太妃生性谨厚宽仁,从不争宠,一直默默呆在后宫,即使万历年间从国本之争开始,朝廷后宫明争暗斗不断,她都没有参与任何争斗,自然也让皇帝和朝臣信任她选择皇后嫔妃的公正性。历史上,不止是张嫣被选皇后,就是后来崇祯朱由检作为信王时的结发夫妻周皇后被选中,虽说这是当时已经成为皇后的张嫣主持,但这其中也有刘老太妃的建议,才选了周皇后为信王妃。事实也证明,这位不争不抢的老太妃,选后妃的眼光,确实是很高。无论是张嫣还是周皇后,虽在位都有小失,但在国破之时,都有着以身殉国的勇气,足可为帝后之表率。也正是信任尊重刘老太妃的原因,朱由校登基后,便下旨将刘老太妃,迁居慈宁宫,令其掌管皇太后印玺,这样在中宫皇后空悬,无人管理后宫的时候,由刘老太妃主持后宫事宜,而这选秀女之事,也就理所应当的由她主持。而朱由校却没有,也不敢选择地位比刘老太妃高的万历帝的宠妃,甚至万历死后还下旨封为皇后的皇贵妃郑氏,掌管后宫诸事。当然,这里面,其实也有一直和朕贵妃作对的政敌东林党人的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