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3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37(1 / 1)

d百户了,我这就拿这口供,去国子监内告发赵如龙、李超等人,这次,我必让他们不死也脱层皮”说到最后,张璟一脸怒意,完全一副拼命模样,看上去是谁也劝不动了。确实,若是真是他酒后失控去的醉花楼,他也就认了,没想到自己却是被陷害的,那这就怪不得他要死命报复了。毕竟,想想看,若是自己没有张嫣的外挂族妹在,被他们这般陷害,那下场的话,是死不了,但起码会在大明这个士人团体占据主流的时代,因为失去监生身份,而彻底成为“废物”了。所以,对方这般对付自己,张璟肯定要死磕,不弄死他们也得让他们成为这个时代的“废物”于庆建见张璟怒容渐消,而后小声道:“回禀国舅爷,小人觉得您欲这般行事,于名声而言,却是十分不妥”“怎么于百户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我张璟,堂堂大明的国舅,皇后的族兄,受那等贼子的恶气不成”张璟闻言,有些不满道。他以为于庆建是要劝自己显示皇亲国戚的宽容大度,饶了那赵如龙几人,这是张璟绝对不会干得。“国舅爷误会小人的意思了,那帮人如此欺凌国舅爷,自当该重惩,以正皇家威严。”于庆建狠狠说了句,而后话音一转道:“不过,您若是就这么拿着那五个狗男女的口供,去国子监告发,虽说口供所言皆为事实,可是若赵如龙等人一口咬定是国舅爷指使我等,施酷刑令这五人屈打成招,口供不足为信,那到时候国舅爷如何处置”张璟听后,眉头一皱道:“到时候于百户出来作证不就好了将你审问经过告知外人,谁还敢说咱们的不是他们是自己被你吓唬之后就招供的,和我们何干”“这可不行”于庆建连忙拒绝道。“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那屋子里的情形国舅爷还猜不出来吗若是被人知道这里没中情形,再加上咱们锦衣卫的历来恶劣名声,到时候肯定坐实了我们屈打成招的事情,恐怕就算这口供里的内容属实,其他人都会认为是假的”闻言,张璟思索了下,点了点头。的确,锦衣卫掌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因为特权的缘故,他们只对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可以进行不公开的审讯。可也正是这样,大明传国至今,锦衣卫的名声一直都不好,各种罗织罪状,屈打成招的事情不断传出来。倘若这次张璟报复赵如龙他们,一旦被问起他手中供词的来历,恐怕只要国子监众人,特别是掌管监生命运的吴庭礼和韩克勤听到“锦衣卫”的名字,肯定就不相信一大半了,这原因自然是锦衣卫这只忠心于皇帝的军政特务机构,太招文士们恨了看来,这让于庆建出面帮自己作证的事情,只能放弃了。毕竟,于庆建不出面还好,自己仗着国舅的身份,吴庭礼和韩克勤肯定给自己面子狠狠查。可若是于庆建出面,并且看上去和张璟关系不错的话,那可就坑了,说不得吴、韩二人就要暗地里反着自己来,甚至主动帮赵如龙他们脱罪了,张璟心里这么想着。“那这可就难办了,老子千方百计才知道真相,若是就这样,还让赵如龙他们逍遥法外的话,那真是让老子咽不下这口气。”张璟气呼呼道。话语里,张璟都因为十分生气,失去了往日的温文尔雅。一旁的于庆建闻言,低头默不作声,这事情,他也不好办。本来他就是凭着这几十年做锦衣卫刑侦审问的经验,来提醒张璟注意他们在此事的影响,否则落得个得不偿失,那自然就不好了。至于怎么解决这件事,于庆建却是无能为力,让他这个老刑侦,使尽刑讯手段让对方开口他有法子,可若是和那帮臭脾气,嘴还死硬的文士磨嘴皮子,动政治脑子,他可就头大了这些文士,大概也只有他们锦衣卫指挥使,才能做吧气氛很快冷清,张璟和于庆建二人陷入沉默,张璟是冥思苦想,而于庆建却是实在无话可说。原本陪张璟闲聊,于庆建来后便退于一边,听了二人全部话语的崔应元,瞅了瞅二人的样子,细细思索一番,却是有了点想法。心里面,崔应元暗道真是老天都对他好,让他有机会和国舅爷这等贵人拉近关系了,不过,就是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引起于百户不满了。想了想,崔应元决定不管了,难得有机会在国舅爷面前更加冒头,他当然得把握住了。“回禀国舅爷,小人有一法,不知当讲不当讲”崔应元突然出列,行礼道。“崔小旗,你这是干什么,不知道国舅爷在想事情,不能打扰他吗”于庆建见到崔应元这般有些毛遂自荐的样子,言语不善道,而于庆建言语这么不满,自然也是有原因的。谁都知道张璟是皇后的亲戚,他们锦衣卫忠于陛下,而皇后作为皇帝的枕边人,只要吹吹风,他们这些锦衣卫中底层卫士,还不是立马进入天子的眼中到时候,若是有幸立得一、二大功,那日后不是飞黄腾达吗正是想清楚这一点,崔应元才会甘愿冒着得罪直属上官百户于庆建的风险,要在张璟面前露脸。“”被于庆建这么一喝,崔应元当即沉默,不敢出声。“于百户,不必如此,所谓集思广益,既然崔小旗有法子,那咱们不妨听一听。”张璟见崔应元这般,连忙开口喝止于庆建道,同时示意崔应元继续。想到崔应元在真实历史上,从一个底层无赖,爬到阉党中坚的地位,绝对是有能力的,说不得他还真就有办法。同时,张璟也不无考察崔应元能力,并且给他和自己主动走得近的机会,好为日后拉拢其人铺垫。“哼”于庆建低哼一声,当然,他可不敢对张璟这样,而是看着崔应元,表示自己的不满道:“崔小旗,你可要注意了,国舅爷的时间可是很宝贵的,可不是让你在这随便胡扯的。”“卑职知道。”崔应元对于庆建行了一礼道。而后,他才对张璟行礼道:“回禀国舅爷,您担心的无非是这堆供词,无法证明它的真实性而已,然而,我们何必要自己费那力气证明这供词的真实性呢”“你什么意思”张璟皱眉问道。“那堆证词是真是假,事主肯定是最清楚的,国舅爷只需要思得计策,诈那几位事主一诈,让得他们亲口承认供词真假,还怕没人证明供词的真实性吗。”闻言,张璟眼前一亮,拍手道:“好计妙极”确实,既然知道这供词是真的,那索性就让赵如龙这些肇事者,自己去证实这供词是真的不就行了他可不信,知道他变成国舅后,赵如龙那些人心里会安稳,只要攻破他们其中一人,确认证词所言,到时候谁还会管供词怎么来的反正都已经定性了。“谢国舅爷夸奖,这只是小人的一点小聪明而已,不足挂齿”崔应元谦逊道。“但愿你不要因为你的小聪明,而害了国舅爷”于庆建有些阴阳怪气道,很明显,下属抢了他在张璟面前的风头,让他不满了。“卑职明白”崔应元连忙态度积极的回道,那样子,就像是个犯错误的小孩,再等大人训话一样。瞧崔应元这样子,本来想等张璟离开后,做点什么的于庆建,最终还是忍住了心中的嫉妒。虽说平日里于庆建对自己下属都很好,但是人难免有嫉妒之心,见自己下属风头出的比自己多,特别是这可能于自己日后仕途有益的事情,难免心里会有些想法。说到底只是他脑子不如人而已,才在最后被崔应元抢了最大的风头,要怪也只能怪他于庆建自己。看着面前这对百户小旗的样子,张璟心道,这崔应元能成功确实有几把刷子。且不说他那么快就能想怎么破这供词之局,就是他刚才这般认错行为,让于庆建不再发火,也就反应了他的情商有多高,这种人,有了机会,不出头才叫怪事当然,那于庆建其实也不错,不说能包容的性格,起码他那一手刑讯手段,虽然张璟没亲眼见过,但按效率看,确实有能耐。这种人才也得多加拉拢,防止日后有什么不方便出面的脏活累活,得需要于庆建帮助了。51、薛府没落阳武侯薛家府邸内,这一代的阳武侯,薛家的管事者老侯爷薛钲,正在书房里,由官家薛安陪着清查府里的账簿。“哎,还是差了不少银子”悠忽之间,再次查了一遍账簿的薛钲,摇头叹道,衰弱的语气配着他那一脸斑白的双鬓,显得有些凄苦。“侯爷,别急,小侯爷和小姐都去赌坊收银子去了,想来要快回来了。”一旁的管家薛安,见薛钲如此,连忙劝道。“我怎么能不急呢陛下马上大婚,按例各皇亲国戚、勋贵大臣都该进献礼物。咱们阳武侯府自万历爷那时起,便衰败了这么多年,至今才有了点儿起色,若是能在此番陛下大婚时,献了我相中的那块稀世宝玉,引得陛下高兴,多重用我们阳武侯府,那便好了。”薛钲一脸幻想道。“可是侯爷,就算咱们有那宝玉,可也不一定能让陛下喜欢啊”薛安不敢直接打断薛钲的话,只能旁敲侧击的提醒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听宫里的消息,陛下登基前为皇长孙时,在东宫里,平日尤爱雕琢工匠之物。而我挑选的那宝玉,那雕工绝对浑然天成,栩栩如生,若是皇爷见了,除非宫里的传言有误,否则陛下一定会喜欢那宝玉的。”“若是这样,那老奴先在此祝侯爷,早日得陛下赏识,重振家声”薛安抱拳祝贺道。见此,薛钲摆手道:“早着呢那宝玉要一万两银子,现下府里钱财不足,就看那赌坊这月的进项了,但愿能凑足吧”“放心吧,侯爷,据先前赌坊的消息,这次皇后的赌盘,赌坊可是赚了五万多两银子,配上这月的其他分红,也能有四、五千两的进账,应该够咱们买那宝玉的了。”薛安宽慰道。“但愿如此吧我就怕夜长梦多,出了差错。”“没事的,侯爷,小侯爷能干,小姐心细,仅仅是去查账,不会出什么大事的。”“哼薛安你就别给薛濂说好话了,就他还能干我但愿他别把薛家的侯爵折腾没了,那就谢天谢地了,你说他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吗咱们薛家现在什么情形他还不知道能让他和别的勋贵子弟一样,整天逍遥自在吗”提到儿子,薛钲一脸怒容道,显然恨透了那不懂事的孽子“侯爷息怒息怒再怎么说,小侯爷也是您的儿子,是阳武侯府未来的掌事者,他再不懂事,也得要您好生教导不是”薛安连忙劝道。“我真不想有这混账儿子,真是恨死了怎么生了者孽子为什么别人家懂事的孩子,就不能出现在咱们薛家啊”薛钲恨恨道,有时候他真想找个其他人家的懂事孩子,换了那混账儿子。不过他也知道,这只是想想罢了,就是薛濂他也是再骂也没用,毕竟他就一个独子,若是不想薛家断了阳武侯的传承,那只能忍受薛濂的各种混账事了。“侯爷,虽然小侯爷不懂事,但是小姐可是懂事得很,乖巧伶俐,聪颖贤惠,又长得俊俏,深得薛五润娘子的真传,日后给小姐选个富贵勋戚的嫡系门楣,时常帮衬着小侯爷,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大事的”薛安转移话题道,实在是他也没什么话去说薛濂的好了,只能用小姐来搪塞。闻言,薛钲指着老管家笑骂道:“老滑头,就知道用我家昭蕴来哄我”不过,骂归骂,但是从薛钲的脸上,却是一点儿也看不到怒意。显然,薛昭蕴这个乖女儿,是薛老侯爷的心头肉,喜爱极了。这不,想到了乖巧女儿的种种,薛钲还不忘骂道:“薛濂这混账,要是有昭蕴一半的懂事程度,我不早就安心了外面要求娶咱们家昭蕴的勋臣贵戚的子弟,都快踏破咱们薛家门楣了,可他薛濂呢我厚着脸皮去用嫡子求娶人家的旁支女,都被人家一脸嫌弃,他这是要让我这老脸往哪儿放,好歹我他娘的还是和侯爷,竟然没人要我家这孽子做女婿”哎别人家的孩子,可能是真好吧就是自己的家的孩子,永远也不成才眼瞅着刚用薛昭蕴转移了薛钲的注意,没想到又被骂起来,管家薛安也是没辙,不再帮薛濂说话了。心里面,他也是埋怨道,小侯爷啊,你要是有别人家的孩子懂事点,侯爷值得这么生气吗就算没别人家的孩子懂事,那起码也得有小姐的一半懂事也好啊骂也骂完了,薛钲也想起正事儿,看着府内还没消息,又问道:“他们怎么还没回来别真出了事,到时候银子凑不起来的话,也不知咱们薛家再次振作,要到啥猴年马月的时候了”见薛侯爷这么说,薛安也是好奇小侯爷和小姐怎么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