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6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67(1 / 1)

d以只能报出高进的背景,让张璟知道,好让张璟有所忌惮,不会意气用事的去闹腾。“东林景逸先生”张璟呢喃一句,而后惊醒道:“高攀龙”“正是”“怪不得怪不得,原来高进背后有他在”张璟这才明白高进到底有何依仗,敢这么针对他。高攀龙可是东林巨擘,创始人之一,张璟明白,现下他还真的动不了高进,即使他知道高进掌管的军器局干了多少撬朝廷墙角的事情。有高攀龙和东林党在高进背后撑腰,张璟就是用军器局大赚军火钱,真的在朱由校面前,把高进告趴下,恐怕也治不了高进的大罪。更何况,张璟现在也只是知道军器局内幕而已,他手里可是连一点儿证据都没,也别谈去告发高进,给他自己出这口恶气了。不过,即使如此,张璟也得试探着能不能从高进手里搞到合适的工匠了,除非真的无能为力,那便只能再去想其他的办法。当下,张璟令张进德这些工匠,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而他,则命令邓健带路,原路返回,去工部大堂。不管如何,张辅之终究是工部尚书,就算他忌惮着高进,也有权利命令高进给他换工匠的。至于高进会不会理睬张辅之,听他命令换工匠,那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到了工部衙门,见到张辅之后,这位特立独行的工部尚书,显然对于张璟的去而复返,有些不知所措。当张璟将原因告知,并且希望张辅之帮他,找来些可当大用的工匠时,张辅之回答的却并不是非常洒脱。“不知张员外郎可令他们研发了火器”张辅之问道。“没有,我问过他们是否懂得制造了,他都都说没有。”张璟摇头道。“这便是了,你都没有让他们参与研发火器,又如何能知道这些人到底会不会研发制造火器呢”张辅之说道:“高郎中的能力,你切勿质疑,他掌管军器局也不少日子了,对于军器局知根知底,选的人定然是非常有能力的,觉对不会说选什么都不懂的人研发的,你回去让他们自己研发,便能知道他们到底能不能了。”“可是”“有什么可是不可是的,张员外郎,咱们都是朝廷命官,做事都得讲证据。高郎中给你选的人到底适合不适合,那得等到他们真的研发了才知道,你现在就是说破了天,没有证据,换工匠一事,那是谁也帮不了你的。”张辅之显然不能和张璟多加纠缠,一句话把张璟说死了。的确,没有确凿的证据,张璟说高进针对他,没人会相信,甚至严重的话,被高进反咬一口,弹劾他诽谤同僚也不是不可能。不过,真要让张璟按照张辅之说的那样,先让张进德等人研发,得到证据的话,张璟也不可能这么做的。毕竟,工部积弊已深,张璟可不确定,他一旦这么早着急找证据,把张进德等人强制弄到研发的岗位上,会不会被军器局那帮人当枪使,用他国舅的名义,继续加大力度捞钱。而且,明知这些人根本不会研发,还逼得他们强制上岗。且不说这一点儿效果没有,还浪费军械原料,说不得研发过程中,这些知识经验不丰富的工匠,稍微出一点儿意外,那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肯定会牵扯到张璟自己。张璟觉得,留下这十个技术不精,经验不够的家伙,帮他研发火器,也许就有高进故意挖坑,想让张璟因为事故丢官的内幕。终究,张璟是张进德他们的主管,若是工匠们有什么事情,这第一个找得也只能是张璟了。一下子,张璟觉得这工部真是个坑,他还真的需要些切实证据。96、军器局剥离军器局的这个坑,张璟当然是不会主动跳的。不管高进到底有什么意图,他都得想办法破局。只是,想到就算逃过这一关,顺利弄来合格的工匠帮忙,等他再找来徐光启这些牛人指导,在军器局研发真的好吗张璟觉得,恐怕这样也不会好到哪儿去他是要救大明,而不是完成任务式在官场这么混着,真混到了李自成入京那天,他这个国舅爷,恐怕下场,不会比真实历史上,他族妹张嫣和族伯张国纪的下场好到哪儿去想到就算在军器局把火器研发好,恐怕这代价也不会小。毕竟,工部都烂成这样,真要加大进度研发,那些军械原料,都得被这些大明蛀虫们,把成本活生生提到三到五成。以那些大明蛀虫雁过拔毛的漂没个性,张璟可真不敢想象新式火器研发的后果。哪怕他让徐光启他们研究出了新的火器,在射程、发射速度和威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并且减少了原料使用,但恐怕到了计算成本的时候,说不得原料减少了,这新式火器的造价反而比旧火器还贵了。理由张璟都替那些蛀虫想好了,新式火器虽然原料用得少,但是威力比旧火器大,其中用了不少复杂工艺,加大了成本,所以更贵了。张璟不难想象,当这些蛀虫发现他们的收入会因为新式火器研发成功而减少,那些蛀虫的想法了。除了阻止,那就是换了理由,巧立名目,继续敛财。现在,研发新式火器是皇帝朱由校严令的,阻止研发自然是行不通,自然,他们就要换个理由贪污了,而且有好的理由可以加大贪污数量,他们也是绝对不可能放过的。不由得,张璟觉得他不把贪污漂没积弊清除,也就别想研发火器了。只是,该怎么办呢貌似,只要在工部研发,就注定要被漂没。毕竟,仅仅是军械提供运输,就不知道要过多少人的手,更何况还有其他环节,张璟总不能说天天守着,不给他们下手漂没的机会吧一时间,张璟犯了难。真不知道崇祯那时候是怎么把登州新军搞起来的,虽说也是砸了几百万两银子,但对比起关宁军每年的军饷来说,可真有些小巫见大巫了。张璟可是记得,后来关宁军的军饷最多时候,可是占了崇祯朝政府收入的三分之二了,最后的结果却是大把的银子砸了进去,效果却并不多明显。而登州新军,四万多人,前后也就砸了几百万两银子,论起战斗力,不比关宁军差,甚至火器比关宁军的火器更猛,毕竟三顺王投降螨清的兵马,后来也是让关宁军吃过亏的。虽说关宁军比登州新军人数多了几倍,军饷也是登州军的两倍以上,而且关宁军还要筑城,但是军饷差距也不该这么大才是。辽东和登州,差距怎么这么大地点不同吗一瞬间,张璟仿佛明白了什么。确实,地点不同,差距才会这么大。毕竟,自辽事兴起,辽东到崇祯时期,已经形成了大军头集团。因为官的漂没,他们从根本上,就已经注定大吃辽东兵血了,两者相加,估计起码有五、六成的银子落入文武官员的腰包了,真正用于军事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了。反观登州新军,因为是新建的,军队初期并没有形成大军头,这军中的兵血就少了。而文官的漂没,也只能漂没四万兵卒的部分军饷,那些新式火器,在崇祯朝引进并且能在登州自己制造后,就注定他们漂没不了了。毕竟这支新军除了军饷是兵部提供,其他的可都是走得崇祯的内帑。否则,不走内帑,国库哪有多余的钱买火器,朝廷早把钱用“干净”了。也只有一个完全不受文官控制的军器局,资金来源都受到严格监控,才能保证那些钱用到实处,而不是被漂没的只能打造垃圾武器,甚至被人做空手套白狼的交易,让那些本该全心全意对抗鞑子的边地卫所兵卒,还得花费大量的心力来打造质量合格的武器。想明白了这些,张璟也就有些明白下一步,他该怎么走了。那就是让皇帝朱由校把军器局从工部剥离,把这个肥缺的部门,彻底派专人监督运作,保证国库和内帑拨付的每一两银子,都用在实处。徐光启和孙元化的登州新军,也被文官漂没不少,可竟然打造的那么好,张璟不信,他直接把银子监督,在武器装备上,不会让大明花费比以往更少的钱,而做出更精良的武器来,从而提高明军战力。至于,喝兵血这样,张璟暂时还改变不了现状,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不是当然,这么做的话,肯定要遭到不少文官的反对,毕竟这可是从他们嘴里夺肉。只是,为了自己,张璟不得不和他们作对。而想把军器局剥离,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皇帝朱由校的圣旨而已,有了名义,一切好办。然而,该怎么得这名义,也是个难题。正如张辅之说得那样,朝廷命官,办事都得讲证据。否则,一旦偷鸡不成,那可真就蚀把米了,那么多失去利益的文官,觉得会抓他小辫子。所以,张璟若是玩什么诬陷的小聪明,说不得被查出来后,他不仅被文官唾弃,还得被朱由校厌恶,毕竟,可没有皇帝喜欢被欺骗当猴耍的,甚至于,告他一个欺君之罪,那也正常。当下,张璟就决定,他必须抓出军器局贪污的证据。等找到证据,往朱由校哪里一告,军器局这帮蛀虫,张璟都要让他们哭。至于像高进这样针对他的,张璟更不会放过。想了想,张璟问邓健道:“邓健,咱们军器局平日里制作火器,可有账目不成”从古至今,抓这种贪腐证据,最根本的就是查账而已,张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最有效的办法。“有的。”邓健道。“在哪”“一般都是徐主事和王主事在做账。”“我记得高郎中是和徐主事去查验了”“是的。”“这样啊,那你现在带我去找王主事。”“是”97、王崇洋邓健在前引路,张璟又是跟着他。再从工部衙门,去了军器局。也幸好一路上是有马车可以乘坐,否则这一来一回,对张璟而言,走得也是够呛。走的路上,张璟了解到这军器局里,其实也是暗潮汹涌。高进虽然是军器局的老大,但也并非把军器局治理的铁板一块,就比如管账的两个主事里,姓王的主事得罪过高进,就被高进暗中使绊子架空了。“你说王主事被高进架空了”闻言,张璟脱口问道。“是的,军器局里,高进早有严令,凡是涉及军器局钱财用度的机密,全部交给徐主事,而王主事却只负责计量库存的军械原料,以及制造军械的数量的杂活,你想想,一个主管账目的主事,接触不到钱,那不就是被架空,完全就成了军器局里多余的人了吗以至于军器局里,一些人都叫他亡钱主事了。”邓健回道。“王钱他的名字吗”张璟问道。“不是,他可不叫王钱,他叫王崇洋。”“那干嘛要叫他王钱呢”“不是王,是死亡的亡,这是那些好事的兵油子,起的诨号,意思是说王崇洋得罪了高郎中,最后把他管的钱都弄死了。”“原来是这样”听到邓健的话,张璟不由点头,事情确实像如邓健说得那样,接触不到钱财的王崇洋,也就和被架空无异了,就好像现在他自己一样。只是,这样的话,自己找王崇洋寻求帮助,对能有用吗按理来说,对付高进,这个王崇洋作为仇人,肯定是会帮他的。不过,早被架空的王崇洋。能给他提供什么帮助呢倒是不知道王崇洋怎么得罪高进的,不会和自己一样,都是遭了不白之冤,无缘无故上任就被架空吧一时间,张璟疑虑频出,对于找王崇洋帮助一事,感觉希望渺茫。到了军器局,由邓健领着,直奔东边的账房而去。那里,便是王、徐两个主事工作的地方。张璟注意到,账房在军器局东边深处的大房里,门口有几个吏役守着,一般人还进不去。四周的屋子不时有各司其职的军器局人员工作,这种外面人多,内里人少的布置,也是为了防止有人去来捣乱,好让人支援。同时,恐怕也是怕出现内部家贼,毕竟,这上下其手漂没的惯例,难保不会有人觉得拿的钱少,想多拿点钱不是邓健在工部身份也是个中层干部,那几个看守的吏役,自然不敢拦着,而随着他报了张璟的身份,吏役们当然更不敢拦。二人只是被例行检查了身上东西,账房银子不少,这是害怕有人,暗地里进去夹带银子出来。进了院子,问了邓健那王崇洋在院子那一间屋子办公后,张璟就示意邓健在门外等着,而自己一个人进去找王崇洋。张璟虽然没说自己的意图,但以邓健的脑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