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19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192(1 / 1)

d张璟估计,这自生火铳应该有六、七斤重,它通体乌黑,铳管直长,由精铁打造,有准星和照门,铳后少了火绳夹,却多了击锤和燧石,木托则向下弯曲,握起来十分顺手。从这木托设计的顺手程度来看,想来毕懋康也是反复修改,才有今天的顺手程度,不由得,张璟心里暗道这毕懋康真是一个被仕途耽误的科技研发者,明明能靠技术做官,却偏偏靠才华走官道正途见到了这些熟悉的燧发枪零件,张璟不由有些激动,大发了,有这燧发枪系列的自生火铳,他哪里还需要去改良火绳枪系列的鸟嘴铳现在直接就在毕懋康所做的自生火铳的基础上改良研发,以后让大明军队大规模装备燧发枪不就好了后世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早已证明,落后就要挨打,有先进技术,那就不能守着老一套不放,而燧发枪取代火绳枪,那是顺应时代潮流,大势所趋,改变不了的。“此枪现下就此一把吗还有谁知道它它的威力如何”看完自生火铳后,张璟直接问出了他现下最关心的三个问题。“回禀国舅爷,此枪如今就这一把,而且它是下官昔日花费不少精力制作的,因其威力尚不如我大明军中火铳,故而下官并未多做自生火铳,只想着做出一把来,不断研究改进而已。至于知道它的人,不算多,都是下官的亲友。”毕懋康回道。张璟听后点了点头道:“这样的话,还好,不过这自生火铳的威力,我还得检验一番才能知道威力。”“那是当然,多亏了国舅爷迁移军器局前,提前派人前来准备,如今靶场已成,正好可以检验下这自生火铳的威力。”毕懋康带着些恭维语气道。“好咱们这便去”“是”“王维栋去把茅元仪、陈明遇、冯厚敦他们给本官喊到靶场去。”当下,张璟让守在门外的王维栋去喊来茅元仪等人去靶场见他,之后便带着毕懋康和那收纳自生火铳的长盒去了靶场。说来,也是幸好张璟当初做了准备,把不少军器局需要的场地设施都提前准备好,不然的话,军器局也不会这么快就迁移好的。至于王维栋跟着张璟在军器局做事,因为他姐姐王秀莲可是知道一些魏朝被陷害内幕的,担心那女人会生变的张璟,当然不可能让王维栋脱离自己。毕竟,作为王秀莲的幼弟,王维栋可是能控制王秀莲的把柄,除非王秀莲舍得让她弟弟死,否则,她这辈子都不敢张嘴说她做过什么。不过,张璟如此明谋的威胁王秀莲,自然不可能不给王秀莲一点儿甜头,来安这女人的心。为了王秀莲,张璟可是主动入宫去求张嫣,让她把王秀莲调到她身边,给个坤宁宫有职事的位置让王秀莲担任。同时,张璟也让张嫣把内廷酒醋面局里的那个韩彪调进坤宁宫,给他一个更好的差事,虽然这太监知道的事情不多,但为了保险起见,张璟也不敢顾此失彼。此举,自然遭来张嫣询问,好在,张璟早有准备,他直接把王维栋说成他的亲信,并且告知两人的姐弟关系,以及王秀莲和韩彪的对食夫妻关系。之后,张璟又说王维栋知道王秀莲在宫里生活这么多年不容易,特地来求他,希望他想办法照顾王秀莲和韩彪,张璟这才来求张嫣。说话的时候,知道张嫣性格的张璟故意把这故事编成一个姐弟情深的戏码,至于其他不该说的,他自然只字不提,反正就算张嫣派人查,她也只能查到张璟告诉她的那些。这故事说得那叫一个感人,张嫣年纪也小,没太多人生经历,也没意识到张璟话语里的错误,当场就被张璟说哭了,而后就直接答应了王秀莲和韩彪二人的事情。宽大的靶场上,其他人到齐后,都一脸好奇的看着那长盒里的自生火铳,他们之中,也就茅元仪似乎看出些什么,多看了毕懋康几眼。324、放一铳“这是东郊先生所制的自生火铳,与我大明军中以往的火铳有些区别,你们可以看看”靶场内,张璟对来的这些军器局心腹们,解释此番招呼他们过来的用意。众人闻言,纷纷依次拿着毕懋康做的那杆自生火铳,每个人都是仔细看了看,不时的抬起火铳,对着四周标靶靶心,做出了一个瞄准的动作。在其他人观察的时候,张璟却是对毕懋康点了点头,打了眼色。毕懋康会意,立即向众人解释道“自生火铳长四尺,重六斤五两,铳口可容三钱弹丸,定装药子四钱。同鸟铳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关键是我改装了发火装置,不再用火绳点火,来引燃火药射击,而是通过撞击燧石发火,从而引燃火药射击。”“什么竟然不用火绳来点火”“撞击燧石发火这真的可行吗”“此发火装置,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随着毕懋康这番解释,在场的几人观察自生火铳的同时,除茅元仪外,其他人在惊讶之后,都对不用火绳点头,提出了质疑。当然,就是茅元仪自己,对于自生火铳不用火绳点火,也有疑虑,不过因为早早就知道自生火铳的存在,所以他没有直接开口质疑询问。茅元仪之前在军器局迁移时,被张璟安排跟在毕懋康身边研究,自然听说过自生火铳,只是毕懋康觉得新军器局没迁移好就做研究不靠谱,所以一直放在家里,没带过来给茅元仪看过而已。反正,于毕懋康而言,自生火铳的大部分东西,都在他的脑子里,他也不需要时时刻刻把这东西放在身边研究。这也是茅元仪刚才见了自生火铳,没张璟和毕懋康解释,也猜出一些东西来的原因。见众人质疑,毕懋康十分明确的回复道“以撞击燧石来发火,从而点燃火药,这是可能的,诸位皆不需质疑,待会自可见分晓。”说完,毕懋康又继续解释道“铳遇风雨不便,凡铳必先开火门,乃可对敌举放。往往有被风雨飘湿而不能一发者,有未及照星而误发者,须将龙头改造消息,令火石触机自击而发药得石火自燃,风雨不及飘湿,缓急可应手。”“什么刮风下雨都能使用”“不会吧火药难道不会被吹走或者沾湿吗”随着毕懋康这话说出,又让在场其他人质疑起来,这一次,甚至于茅元仪也是有些怀疑起这自生火铳是不是真如毕懋康说得这么神奇了。会不会是毕懋康这个自生火铳的始作俑者,为了成名,故意夸大自生火铳的这些特点呢想想的话,众人又觉得不像,毕竟,毕懋康又不是不知道他们会检验他的话的真实性的,就是他们不检查,到时候皇帝和军队也会检查的。所以,如果毕懋康撒谎的话,根本不可能掩饰得过去,不由得,众人心里都暗道不会自生火铳真这么神奇吧当然,毕懋康这个专业技术人员,可不会让这些人带着疑惑看他的。只见,待所有人看过自生火铳之后,毕懋康指着自生火铳上的火门处道“我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活动的火门,用于保护引火,使得自生火铳,无论刮风下雨,都能点燃火药,射击使用。”听了这话,众人纷纷望向那火门,有对火器熟悉的,心里也已经有数,明白了刮风下雨都能点燃火铳,确实是有可能的。张璟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是觉得要是崇祯那时候能多点钱量产自生火铳,恐怕崇祯和大明王朝的结局,都会有所改变。有的人相信,可有的人依旧不信,比如陈明遇,不禁直接问毕懋康到“毕先生,这个自生火铳真的可以不用点火,并且不惧风雨射击吗”“是的”毕懋康笑了笑,又说道“既然大家都看过了,要是再有怀疑,那你们现在就在这靶场里,放一铳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好”众人闻言,齐齐叫好道。第一个要射击的不是别人,自然是茅元仪,以他在辽东多年的军旅经验,明显让他做第一个检验,最合适。当下,茅元仪就在毕懋康的指使下,装填弹药。因为与鸟铳不一样,茅元仪在毕懋康的指导下,学习进行火药装填。填装的同时,茅元仪发现自生火铳火药装填的步骤真的精简了不少,于是赞叹道“这自生火铳其他方面还不知道,但这装填弹药,确实是简单了些。”说完,茅元仪就欲对着他前方一处五十米开外的标靶开枪,却是被毕懋康阻止道“这自生火铳在射程和威力上,还不如鸟铳,所以你射击近一些最好。”“那好吧”听了这话,茅元仪点了点头应道。他没什么对毕懋康拿这没彻底成功制造的自生火铳不满意,明白今日就是让他们来谈改进的茅元仪,十分理解。待毕懋康派过去的吏役,调了一个标靶到三十步之内后,茅元仪这才对众人又笑道“那我便放一铳了”张璟等人听了,纷纷翘首以待。只见,茅元仪将自生火铳抬起,一手托着铳身,单眼对着那标靶瞄了一会儿,忽然扣动了扳机。“啪”的一声响,紧接着“呯”的一声铳响,铳杆一震,白烟冒起,一枚弹丸变呼啸而出。茅元仪发完一铳,愣了会儿,而后才低头看了看手上的火铳,惊讶道“用着竟然这么简单真不错”不过,说完后,茅元仪却是甩了甩手,抱怨道“就是开铳后,震得手疼”“好不错”张璟见了,不禁赞叹一声,其他人也纷纷激动起来,想要自己也来放一铳。这时早有吏役,将靶子拿过来检查,发现一寸厚的木板已经被弹丸给击穿了,就是离靶心有些远,差了好多。看射击的效果,张璟估计,三十步内击穿轻甲没有问题,就威力而言,没有彻底完善的自生火铳只能说不错,但对比鸟铳而言,除了发火有优势,其他方面还差许多,也怪不得毕懋康一直藏着掖着不把自生火铳献给朝廷。想来毕懋康到崇祯时候献出自生火铳,也是因为那时候他已经把自生火铳除发火外的各方面改进到完美,可以比拟鸟铳,甚至超过鸟铳时,才献出的。325、发火成功率燧发枪,在西方出现也才不足百年,近几十年来,也才慢慢开始大规模装备。即便如此,在技术上,燧发枪依然有着很多的缺陷,但这却改变不了燧发枪替代火绳枪的趋势。张璟知道,原本他同意茅元仪改进鸟嘴铳的计划,会因为毕懋康今日献出的自生火铳,而彻底改变。既然有了更为先进的燧发枪,那他当然要直接改进这自生火铳,将自生火铳现下的缺点一一改进,到时候大量装备明军,不就行了否则,哪怕是现下把鸟嘴铳改良好,日后还是要研究燧发枪,这样的话无异于浪费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本就低下的各种资源。明白了这些,张璟心里也就有了主意,剩下的就是沿着燧发枪的方向,做研究了。接下来,众人除了张璟,又依次试了这杆自生火铳,对于自生火铳,他们也都各有各自的想法。当然,不得不说一句,毕懋康精心研发制作的这杆自生火铳,质量确实没得说,没出现什么炸膛的情况,想来制造的时候,毕懋康没少试验,严格把控质量。之前在军器局,已经检验过不少鸟铳的张璟,对于火铳炸膛,深有感触,明白了就算是再有经验的制造老手,即使工艺再成熟,制造者再认真,然而制造出来的火铳,也都有可能炸膛,否则火铳容易炸膛的名声,也不会人人皆知,却无法根治了。因此,工艺成熟的鸟铳容易炸膛,毕懋康自己研发制造的自生火铳,没有任何的借鉴经验,质量就能这么好,足可见毕懋康对于科技的认真和负责。不过,说到底,火铳炸膛终究还是这个时代科技生产力低下的锅,当然,不止是东方,西方也是一样,只有在工业革命之后,有了更先进的技术,火铳炸膛的问题才能彻底解决。“诸位,对于东郊先生所制的这杆自生火铳,你们有什么看法”张璟之后问众人道。试过了火铳,下面自然就是询问看法,发现缺点,加以改进了。众人闻言,相互看了一眼,而后都看着毕懋康没敢直接说话。张璟知道,他们是害怕言语之中得罪毕懋康,所以没敢回答,毕竟,毕懋康能做上巡盐御史,名气在这时代自然是有的,而且还不小。可是,茅元仪、陈明遇、冯厚敦等人如今与毕懋康比,只能说是微末之辈,现在在这种情况下指责毕懋康的缺点,谁知道会不会被毕懋康这大人物记恨上呢所以,他们都没敢做这指责缺点的出头鸟。见此,张璟又出言道“诸位可以畅所欲言,不需要担心指责这自生火铳的缺点,会损了东郊先生的面子。东郊先生是大度豁达之人,不会在意这些,而且这自生火铳是东郊先生的心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