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20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204(1 / 1)

d李进忠的政治智慧还没磨炼出来,没发现这一点,但王体乾不同,无论是知识还是宫廷见识,可都比李进忠多顿了,所以很快就想到结交秦良玉一家的话,他们所面临的另一个巨大的难点。李进忠听了之后,也是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咱们内廷中人,还真不能派出去和秦良玉联络。咱们要联络秦良玉的话,也只能去找些宫外的幕僚什么的,替咱们去联络,可是,咱家这才入司礼监没多久,手下也没什么人帮衬,不知道王公公哪里,可有什么合适的人呢”说到这里,李进忠心里觉得,他有必要在身边招些有能力的文化人做幕僚,帮他处理政事以及那些他这个太监不方便出宫去办的事情。要不这次就和家里联系一下也算是给家里人一个交代了。反正,自己如今已经是司礼监的老大,虽然名义上是王体乾这个掌印太监掌管内廷,但论起权势,王体乾还在自己之下了。以自己如今的身份,只要告知家里,相信自己以前的那些债主,肯定要主动来巴结,也不会追债了,相反还要送金银给他联络感情。也不知道自己那可怜的闺女怎么样了,给杨家做童养媳,应该没少受苦吧一瞬间,李进忠心里有万千思绪浮现,想到年轻时候嗜赌如命,输得倾家荡产,连亲闺女都卖给人家当童养媳,李进忠就决定趁着这次执掌内廷司礼监的机会,好好报答家里人,把他过往犯得错,全部加倍补偿。张璟在一旁不知道李进忠的脑回路那么长,都到了考虑未来,回忆过去的地步了,不过,随着王体乾和李进忠二人说了缺人给他们联络秦良玉后,张璟就知道他刚才诱导李进忠和王体乾结交秦良玉的机会,终于等到了。当下,张璟自告奋勇道:“既然二位公公不方便,那就由我出面,代替两位公公,和秦良玉一家好好聊聊吧”这话说出,李进忠和王体乾皆是一惊,他们都没想到张璟竟然提出代替他们出面去联络秦良玉一家。不过,很快,两人都念露喜色,因为张璟肯替他们出面,那可就太好了。终究,若是他们派了一般人去见秦良玉一家,说不得秦良玉一家听到是他们内廷派来的人,会见都不见,就把他们的人赶出来,到时候,他们连联络的机会都没有。相反,张璟不同,要是他和秦良玉一家说他是代表内廷和秦良玉一家联络的话,秦良玉一家可能会因为张璟的身份,而不敢直接把张璟哄走,这也就给了他们和秦良玉一家谈判的借口了。李进忠看了一眼王体乾,朝要打眼色,示意同意张璟的提议。只是,王体乾想得明显比李进忠多一些,他有些担忧道:“国舅爷代替我等去见秦良玉,我等自无不了,可是,以国舅爷的身份,若是私下会面秦良玉的话,恐怕也有不妥吧”自古外戚结交外朝实权武将,可是比内臣结交外朝实权武将,更让皇帝忌讳的,王体乾也是在故意提醒张璟,注意他的身份,这么做也会出事的,他可不想轻易失去张璟这根搭上皇后的线。李进忠闻言,也是知道他想得太简单了,也是准备打消让张璟代替他们二人的想法,终究,结交秦良玉重要,但保证张璟这根让他们结交皇后的线,可比结交秦良玉更重要。张璟明白王体乾的意思,笑着回道:“王公公切勿多虑,我去见秦良玉一家,肯定没事的,就是我天天私下幽会边镇大将,那也没事,你们可别忘了我掌管的是什么别人要是弹劾我私会武将,我就用军器局要为那些武将提供武将为理由搪塞就行了。”这话一出,李进忠和王体乾很快就明白张璟这么有恃无恐的原因了。的确,张璟掌管的军器局,虽然现在还给给他的主要任务是研发新式火器,但这并不是说军器局现在不会制造其它的兵器,毕竟,军器局再研发火器,那也是要大规模制造装备军队的。因此,作为军器局的主管,张璟去和实权武将,讨论诸如武器供应的事情,有谁敢拿此事乱说终究,张璟就是再不能因为国舅爷的身份结交外朝武将,但他的官职,也是注定了他就算再怎么结交外朝武将,那都是合法合理的。“那就多谢国舅爷出力了”“请国舅爷放心,此事成了。日后一旦有事情,尽可来找我来帮忙”心中再无顾虑,很快李进忠和王体乾便同意感谢起张璟了。350、秦、马忠心大明“此小事尔,无需言谢”在李进忠和王体乾感谢后,张璟摆了摆手,笑着示意不用这么客气。眼见酒楼下的川兵兵马离开,看热闹的人离开,道路可以通行,张璟明白他刚才突发奇想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也不想多和李进忠、王体乾耽误功夫了,当下辞别道:“既然这么说定了,我也就不在这耽误了,还是要尽快去和秦良玉一家人联络才行。”之后,和李进忠、王体乾告辞后,张璟出了酒楼,上了他的马车,便离开了。酒楼上,在小太监们的阻隔的空间里,顿时就剩下了李进忠和王体乾二人。“没想到,今日咱们又被国舅爷算计了一道,不过,这事情对咱们来说,还挺好的。”王体乾眼看张璟离开后,这才对李进忠说道。“左右今日只是想请国舅爷吃饭的,既然国舅爷给了咱们结识外朝傲援,避免仇家的机会,那就顺水推舟呗,反正这又不对咱们利益有损,反而大有裨益,而且还能加深咱们和国舅爷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李进忠笑着回应道。“可是这秦良玉真的值得咱们这般结交吗”王体乾尚有一丝疑惑道。“这咱家不知道,咱家只知道,以现在的辽东局势来看,皇爷如今最重视的就是秦良玉和她麾下的川兵,既然皇爷重视,那咱们自然要结交一番才行。”李进忠听后回道。其实,早在张璟提议让他们交出邱乘云,去结交秦良玉时,李进忠和王体乾也都猜出张璟今天要在这家酒楼吃饭的目的,无非就是看今天入京的秦良玉和她麾下的川兵而已。当然,想到张璟之后和他们聊天,一力要帮助秦良玉一家报仇,李进忠和王体乾就十分惊讶张璟对秦良玉一家的看重。一方面抱着巴结张璟,不让张璟不满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有打算在宫外结识一些能帮助二人的傲援,所以二人之后才会答应张璟要求的。别看二人才刚刚掌控司礼监,但他们也知道必须在外朝有自己人才行,而且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必须要是文武之中的顶尖之人才行。这方面,早有明例,对他们而言,最有借鉴意义的,自然就是万历年间的冯保了。都说万历初期,朝廷中兴靠得是首辅张居正,可张居正当时若非得到内廷老大冯保的一力支持,又哪能有那等手段而现在朝政主持的是东林党,可东林党又是一直支持王安,对他们态度不明,所以,今日正好有张璟组织的这次机会,李进忠和王体乾自然十分有意,为内廷结交一个皇帝看重的军事集团,作为外朝的强援,说不得他们日后就要用得到他们。马车在京师街道缓缓行进,张璟不知道他的那点小心思,已经被李进忠和王体乾二人识破。当然,就算被识破,对张璟而言,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张璟可不怕二人因为中计,会恼羞成怒的报复他,终究这事情如果成了,对双方而言,那可都是双赢的局面,没人会做傻事破坏这局面的。不过,张璟也没想到,原本他只是想见识一下秦良玉和她麾下的川兵的,却在吃饭间,想了一处给秦良玉报仇,让她不再恨太监,并且愿意和太监合作的主意。说实话,张璟给李进忠和王体乾解释秦良玉一家只要内廷给马千乘报仇,他们就会愿意和内廷结交的理由,真的是张璟临时编的,其实他真正笃定秦良玉一家会和内廷合作,只是因为他知道秦良玉一家人对大明的忠心。秦家人和马家人,真实历史上,在明末这个乱世,大半族人都为大明尽了忠,唯有少数人,也是因为不认为能复明了,最终降了清。真实历史上,秦良玉的兄弟秦邦屏、秦邦翰、秦民屏都战死殉国,她的马祥麟也为国捐躯,战死于襄阳,甚至于她的儿媳张凤仪也战死在河南侯家庄。至于其他的族人,如秦良玉的侄子秦拱明等人,也是为大明战死殉国,唯有她的侄子秦翼明和孙子马万年,在坚持了那么多年复明斗争后,最终在螨清顺治十六年时才投降了螨清。可以这么说,秦家人和马家人,对大明的忠心,是绝对有的,否则绝不会为了大明死了那么多人,抗争那么久。虽然秦翼明和马万年降清,给这一门忠烈,留了些污点,但张璟并不怪他们,毕竟他们也是为大明抗争那么久了,并非是那些螨清大兵一来,一点儿也不抗争的无耻君子能比的。明末的时局已经如此,抗争到自己都感到绝望时,除了殉国,那也就剩苟活。况且,秦家人和马家人为大明战了那么多年,死了那么多人,张璟也觉得他们投降,为秦家、马家留后,也算情有可原。每到王朝末年,总有忠臣,举家殉国,此举虽然令人敬佩,但也不能就完全用此对比那些抗争多年,最终投降的人。该做的,人家其实都已经做了,可是故国光复不了,那有什么办法难道全家人自杀或者战死,就能让国家光复吗明显不可能当然,张璟想的并不是这个,他想的是秦家人和马家人为大明付出这么多,那他们必然是忠心大明无疑的。至于他们恨内廷,完全就是因为马千乘之死,而马千乘的死亡,其实罪魁祸首就只有邱乘云。而万历和内廷,其实在这件事情里,只是被邱乘云欺骗利用了而已,深知万历和内廷对于开矿态度的邱乘云,略失小计,就把马千乘陷害了,并且把他关在牢里,让除了皇帝以外的任何人都救不了他,最终害得马千乘死亡。因此,要是把事情说清楚,并且把邱乘云拿出来,给秦、马两家人报仇,张璟觉得那两家人之后肯定会愿意和内廷合作的。张璟觉得这事情很有可能,毕竟,深受西南夷人风气的秦、马两家人,其实对于内廷和太监,并不排斥厌恶。这一点,从当初马千乘愿意花一万五千两银子给邱乘云便看得出来,当初,正是因为对内廷和太监没什么敌对感,马千乘才会拿钱给邱乘云,否则,若是换一个仇视内廷和太监的,早就带着手下兵去教邱乘云做人了。而且,内廷又是皇帝心腹,代表皇帝,以秦、马两家人对皇帝的忠心,张璟不觉得他们之后会不愿意和内廷结交,毕竟,结交内廷,对他们也是大有裨益的。351、忠诚孰表张璟并没有立刻去求见秦良玉,因为在她带兵入京的这两天,明显不是与和她见面的好时机。况且,这两天去见面,秦良玉会不会见面,那可都是问题。毕竟,这皇帝召见的外臣入京,见的第一个人不是皇帝,明显会让皇帝不满的,虽然没人明说入京第一个见的人必须是皇帝,但除非是有大事,否则作为臣子,见的第一个人,基本都是皇帝。总之,接下来的几日,张璟并没有主动上门求见秦良玉,而是坐等良机,再做上门拜访的打算。本来,张璟以为朱由校见了秦良玉后,就会立即派秦良玉支援辽东前线,不过,朱由校却并没有这么做,在询问了秦良玉所带部队的具体情况后,只是让秦良玉带兵暂时留守京师,另等命令出兵。对此,入京前一直想要为她的两个兄长秦邦屏、秦邦翰报仇的秦良玉,显然不会答应,一力向朱由校请战,要自己带兵去辽东,为朝廷剿灭建奴逆贼,给她的两个兄长报仇。然而,朱由校如今另有考虑,对于秦良玉的请战虽然理解和动容,但并不同意,而且严令秦良玉带兵,听令行事。君命难为,况且秦良玉还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纵然心里依旧不甘心,但也只能同意。好在,朱由校也念及秦家人川兵对朝廷的贡献,先是命各司好好照应秦良玉所部,让他们吃好喝好,并且补缺他们需要的军械,之后又命有司加大些对浑河血战里,川兵、浙兵中,阵亡的兵卒家属的抚恤。同时,为了安抚秦良玉和她背后的秦家人,朱由校又以秦良玉领兵入京,所经之地秋毫无犯为由,特别下诏给秦良玉加二品官员服饰,并封秦良玉为诰命夫人,同时加封秦良玉年幼的儿子马祥麟为指挥使,以示殊荣嘉奖。自古以来,何曾有多少女子能得皇帝下诏封官的,朱由校这一纸诏书,可是让满朝上下,都看出来他对秦良玉的看重。因秦邦屏在浑河血战里,率军苦战,斩敌二三千人,让后金军胆寒,使得川兵白杆兵闻名天下,而秦邦屏也在力竭而死,所以秦良玉受了朝廷的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