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把自己闺女芳儿一并带入府伺候。芳儿和朱嗣炯年纪相当,李嬷嬷有自己的打算,便让芳儿到朱嗣炯房里上夜。朱嗣炯仍旧没给这个面子,直接把万碧叫进来,说没她陪着害怕。李嬷嬷无法,只得领了芳儿出来在外间歇息,她明确感到危机感,这个三少爷,不再是四年前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小娃娃了翌日天色微明,朱嗣炯就随着宁王和王妃进宫面圣,李嬷嬷借口给皇后请安,一同跟了去。其中细节不表,只说万碧,用过早饭,就见针线房的人大包小包过来送衣服。绫罗绸缎,有朱嗣炯的,也有她的。来人说,“三少爷昨晚特意嘱咐了,让把姑娘的一并赶出来。因没来及给姑娘量尺寸,也不知差多少,还请姑娘试试,我们马上改。”待万碧换上,竟然十分合身。针线的人内心是震惊的,只因这尺寸是三少爷比划给她们看的,却不成想这么准确顿时看万碧的眼神有些复杂。万碧觉出她们投过来的目光有异,稍一思索就明白怎么回事,不禁哑然失笑。她也懒得解释,在册子上签押后就出门去了。月例银子啊有道是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上穿水红撒花洋缎小袄,下着葱绿百褶裙,外套件杏黄长比甲,腰间束着浅绿汗巾,鸦黑的发髻间插着一根鎏金菊花纹银簪。万碧快要及笄,身形已露少女的窈窕之姿,如此打扮,更显得她如一支临风的芍药,娉娉婷婷一路走来,那身影引得不少人注目。人们才发现,那张发黄的鹅蛋脸,原来并不难看张嬷嬷见了她,也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是一日就大不同了”“还不是这身衣服映衬的”万碧笑道,见张嬷嬷待她和气,心下稍定,还好不是找郑嬷嬷。“这是你的二两月银,这是三少爷的二十两月银,并十两笔墨银子。”二两万碧内心一阵窃喜,旋而疑虑说,“三少爷的月银我代领李嬷嬷那里”“三少爷亲口吩咐的,不会有错,安心拿着。”万碧便心安理得收下了。张嬷嬷又说,“你和落霞多学着点,她年纪不大,但也算是王府的老人,又伺候过王妃,哪个房头都会给她几分面子。”万碧忙站起来,垂首称是。“不是训诫,你不用惊慌。”张嬷嬷温和笑笑,拉她坐下,“落霞二十了,准备聘到外头,我的意思是,你趁这段时间多和她学学。”“你既已是大丫鬟,就要担起责任来,三少爷院子里的事还要多操心才好三少爷对你信任有加,你切莫辜负了他。”万碧怔了一下,抬眼看去,张嬷嬷却垂下眼眸,让人看不清她眼中的情绪。“嬷嬷,我想向你打听个人。”纠结一番后,万碧还是决定开口,“柴火房的容嬷嬷,你知道她的下落吗”她一早就去寻容嬷嬷,可没找到。“容嬷嬷”张嬷嬷一愣,“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万碧顿觉失望,又问道,“那绮雯可还在世子院中当差”“她啊”张嬷嬷笑了,“还在,你去一问便知。”朱嗣炽院子的规制明显比三少爷高了一个档次,恢弘雄伟,非常符合他的世子身份。如今万碧已是整个宁王府都知晓的风云人物,又升了大丫鬟,所以刚报出名号来,立即就有人带她去找绮雯。“阿碧”绮雯听到消息,飞快跑出来,拉着万碧上看下看,神情激动,“我还当再也见不到你了,老天有眼,让咱们姐妹再见面”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二人携手进了绮雯房中,哭一阵,笑一阵,述说姐妹离别情。万碧仔细端详着绮雯,她穿着鹅黄高领小袄,翠绿地绣金花银蓝宽边对襟长褙子,鬓间侧带一只衔着珍珠的凤头金步摇,真是穿金戴银,绫罗绸缎裹身,。但,她挽着妇人的发式绮雯有几分不好意思,推推万碧,“别这样瞧我”“姐姐,你,抬了姨娘”“我哪有这样的好福气”绮雯黯然道,“只是个通房丫鬟而已。”万碧忙安慰她,“看你这通身的排场,想必世子爷是疼你的,抬姨娘还不是早晚的事”“能伺候世子爷已是我天大的福分,其他事不敢想”绮雯不无艳羡看着万碧,“我比不得你,有如此大造化。”万碧怔楞说道,“我有什么大造化”绮雯张口欲说,忽闻外面一阵行礼问好声世子爷回来了她来不及与万碧细说,一路小碎步奔到门外。而万碧非常头疼那位世子爷莫名飞来的大道理说教,于是从小门偷偷溜了。朱嗣炯直到申时才回来,他进门就将一个雕花紫檀匣子交给万碧,让她赶紧收好。万碧便放到他卧房中黑漆螺钿立柜的暗格里,自己贴身带着钥匙。她出来的时候,却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劲。李嬷嬷脸上泛着红,胸口一起一伏,似乎生了很大的气,看到万碧,就狠狠剐了她一眼。万碧莫名其妙,看了看朱嗣炯。这位少爷倒很淡然,叫上万碧研墨,若无其事看书写字去了。夜间,朱嗣炯让万碧把那匣子拿出来。这时万碧才明白为何李嬷嬷那么生气。第16章都是银子惹的祸夜阑人静之夕,半空的月亮透过薄云,给大地万物蒙上一层朦胧纱衣。外间的人已熟睡,就着窗外蒙蒙月光,万碧在夜色中起身,燃起烛台,轻手轻脚将那紫檀匣子取出来。朱嗣炯示意她打开瞧瞧。万碧好奇打开一看,是几张地契并珠玉之类的东西。“这是两个庄子,一个铺面,还有五千两的银票。”朱嗣炯一样一样指给她看,“你都收好了,这可是咱现在的全部家当。”庄子位于京郊附近,一个三千亩,一个五千亩,这两张薄薄的纸拿在手中,万碧却胳膊一沉,险些掉在地上。“天这么多”万碧眼中放出欢悦的光芒,几乎压不住心中的激荡。“这算小的,不过皇爷爷说都是上等田,出息好。还有这铺面,在西大街上,是京中最好的位置,是皇祖母私下给我的,你得空想想看是租出去,还咱们自己开起来。”“这五千两是我替你讨的赏,皇爷爷还夸你忠仆来着。那些御赐物件只能摆着,不如真金白银来得实在”头一次见这么多银子,万碧很是激动,紧紧将匣子抱在怀里,在屋里转了几圈,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样。朱嗣炯瞅着她直乐。好容易万碧平静下来,问道,“后半日的时候,李嬷嬷是因为你没把这些给她保管,才生气的”朱嗣炯点点头,“先前不止月银,我得的赏赐也好、别人赠送的也好,都是她替我保管。月银倒也罢了,哪个奶嬷嬷不从哥儿身上得点好处只是那些物件中,很有几件我珍爱的,昨日我问她这些东西,她却说全在战乱中丢失了。”四年穷苦生活,使这位金尊玉贵的王府嫡子彻底接了地气,对钱财的概念不似之前虚无缥缈没有实感,他切身体会到,手里有钱,心中不慌所以李嬷嬷的答复让他有了不满。“也许真是在王府兵乱之中被抢走了呢”“那时我刚回府不久,她根本没将东西收拾进来”朱嗣炯嗤笑道,“我离宫时,那些东西都是清点后带走的”万碧没有说话,三少爷言语中透着猜忌,或许从李嬷嬷将他独自留在府中时,这种不信任感就产生了。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迅速生根发芽,信任的基石随之必会土崩瓦解。万碧不会故作姿态替李嬷嬷辩解,涉及三少爷的利益之争,她不会妥协李嬷嬷觉得近来真是走了背字儿去领朱嗣炯月例银子时才得知,她连此项权力也没有了。她差点没气歪鼻子虽说是三少爷的月例银子,但他花钱的地方很少,且他花了钱,李嬷嬷就会想方设法找个由头添补回来。是以这银子几乎全被她拿回了自家。这下可少了三十两的进项又是万碧李嬷嬷枯坐在屋里咬牙切齿。芳儿领着一个婆子进来,“娘,她要找你”李嬷嬷抬眼一看,是个外院的粗使婆子,更没好脸色,“何事”来人正是吴婆子,她卑躬屈膝,赔着笑脸说,“我是万碧的干娘,问问她月例银子的事。”一听万碧,李嬷嬷怒火更胜,拉着脸说,“她的事,你自去问她”“这不是找不到她嘛人家是三少爷身边的大丫鬟,忙啊”听她阴阳怪气似有抱怨,李嬷嬷来了兴趣,“你是她干娘,怎么她还敢轻视你不成”“哎呦,我的嬷嬷诶”吴婆子一拍大腿,开始大倒苦水。“她现在可是瞎子上街目中无人啊,没得势的时候,天天追在我屁股后头,一口一个干娘叫得那个亲,还硬把月例塞给我。我哪里看得上她那几个钱,不过是让她图个心安”“可如今人家得势了,立马翻脸不认人,别说把月例银子给我,只怕我还要赔她不少钱”吴婆子唾沫横飞,喋喋不休的一股脑把酸意发泄出来,说的口干舌燥时,才发现李嬷嬷正若有所思看着她。这目光吓得吴婆子一激灵,顿时哑巴了。李嬷嬷目含悲悯,叹道,“我知道当干娘的不易,可我是有心无力。”“这话说的,谁不知道三少爷院子的事情都是您说了算您领了院里的月例,直接把她那份儿给我就行她还敢和您作对不成”“你可算说错了,这院子里说了算的不是我,是你的干闺女”啊吴婆子张大嘴巴,这怎么可能“不只三少爷的月例,就连私库钥匙都是她拿着”“这、这这”吴婆子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丫头一个月要往怀里搂多少钱啊李嬷嬷见的人多了,她眼珠子一转就知道她打什么主意,遂慢悠悠说,“原本这丫头直接进府伺候,我就不赞成来着”“三少爷什么身份,身边哪个伺候的不是精挑细选、学足了规矩才放到跟前”“不懂规矩就算了,连最起码的孝道都不懂百善孝为先,连娘都不放在眼里,我真担心她带坏了少爷”“只可惜我不是她干娘,说不得啊”这些话入耳,吴婆子顿时眼前一亮,此刻她脑中尽想的是如何打压万碧的气焰,让她乖乖听话三十两白花花的银子啊,急得吴婆子抓心挠肺的。她草草敷衍几句,急匆匆离开。李嬷嬷看着她的背影冷笑,想拿三少爷的钱,也要看你有没有那个命这日,万碧正和落霞收拾朱嗣炯的衣服过几天他就要去宗学上课,眼见这天越来越冷,没几件厚衣裳可不行。正忙活着,白露疾跑过来,“万姐姐,王妃让你赶紧过去,有话问你”问话,有什么可问的三少爷的事情都是由落霞回禀王妃。万碧一头雾水进了王妃的房中。刚进屋,她敏锐察觉到气氛冷凝,王妃脸色不太好,嘴角向下紧抿。张、郑二位嬷嬷俱在,看她的眼神大不相同,一人面带悲悯,一人目露不屑。初回府时,王妃只顾安抚小儿子,万碧又是一身肥大的土布棉袄,浑身散发乡土气,所以根本没注意她。如今经有心人提醒,她再看万碧,就多了审视的意思。新衣服十分合身,她身量虽未长成,但体态玲珑之姿已初现,盈盈细腰,不足一握,娉婷姿态,如风摆杨柳。看着她,王妃莫名就想到阮侧妃。再看她的脸,怎么之前没察觉这丫头的眉眼如此精致王妃这辈子最不喜欢的,就是出身低下又妩媚妖娆的女子万碧进门一句话没说,规规矩矩行了礼,行动间与以往没什么不同,但王妃却瞧不上她了,越看越觉得一股狐媚子劲儿王妃心想,郑嬷嬷眼光果然老辣,炯儿渐通人事,这丫头这般好模样,若不提前防备,生出不体面的事来如何是好通过刻意的提醒,王妃已记起万碧是何许人也,就是当日不肯指认阮侧妃的人对于上位者而言,有没有能力先放到一边,他们看重的,是听话与否也就是说,“忠心”二字王妃自动将万碧归为“不是自己人”一类,这样的人,她是不允许留在儿子身边的。她端起茶来啜了一口。郑嬷嬷得到示意,对万碧说,“你从乡野民间乍然来到王府,规矩没学到家,伺候不好主子,念你有功,赏你一百两银子,由干娘领回家去罢”这话宛如平地一声惊雷,万碧惊得嘴唇发白,本能想要辩解两句,但她旋即一转,说道,“郑嬷嬷教训的是,万碧是有些规矩不足,现正加紧和落霞姐姐学着,若是还不合乎王府的规矩,万碧也不敢厚颜在这里多呆。”她恭恭敬敬说,“只是可否请王妃开恩,给奴婢放籍,奴婢想回老家找爹娘。”王妃无可无不可,自己走了更好,也省得儿子埋怨她这当娘的郑嬷嬷却不愿让她如此轻巧就逃离府中,便冷笑道,“怪不得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