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场之前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可是”公子训最烦的就是子思扯皮的话,能拉出去三里地去,没回头的迹象。说了半天,他都搞不明白,翰林院和太子的关系是如何存在的。子思有点不太满意,觉得太子阻扰了他的发挥。卫公轻轻咳嗽了一声,虽说卫公坐在高处,可毕竟公子训是在宫殿中除了宦官之外距离卫公最近的人。公子训急忙道歉:“国相,训无理,还请谅解。”子思点了一下头,也不说到底心里头怎么想的,继续了刚才的话题:“关于翰林院和太子的关系”他故意拉长了音调,有卖关子的嫌疑:“翰林院的学子也罢,官吏也罢,都将是年轻人,这些人都是将来治理卫国的希望。是需要太子去寻找,去发现对国家有用的人,可以说翰林院是太子储备人才的宝库。当然,翰林院还没有筹备,只是一个设想。需要各位同僚将家中才学卓越的子弟推荐入学。”“一定,一定。”“国相大人费心了。”别看子思是在恳请同僚将家族子弟推荐出来,可实际上,很多士大夫官员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家族子弟没办法被国君或者储君发现。有了翰林院,还办什么搜猎大会,还筹备什么文学聚会只要进入翰林院,就能够时常在国君和储君面前表现。就算是没什么本事,只要见天的在国君和太子面前晃悠一圈,难道几年之后,害怕没有出仕的机会吗这等于说,对于子孙出仕一头雾水,经常靠撞大运的卫国官场来说,无异于出现了一座指路明灯。而这座明灯,是一个年轻人提议的,子思不过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一些,结果显而易见,可能所有官场的官僚对边子白都将产生一股油然而生的亲近感。公子训面如土色,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很有可能蓄势已久的一刀将看向原本属于自己阵营的亲信。要是知道真相,他还闹腾个什么劲啊按部就班地获得边子白的效忠,然后姬颓也会将权力部分移交到他的手里。可是,这一切,似乎都让他给毁掉了,就如同一个男人,在挥刀自宫后的那一刻,原以为会获得绝世武功,没想到的是,绝世武功没有得到,残疾证有一张。帝王世家都是薄情之辈,姬训这一刻将南卓也怨恨上了。没有他的蛊惑,他会走上这一步吗第084章 自告奋勇的证人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公子训垮掉的脸色,惨白如同水中泡发过的白菜梆子,透着一股诡异的酸臭味道。他怎么也想不到,边子白竟然很有可能是自己人但是今日之后,这个人恐怕将是他政坛上最大的敌人。对边子白的所有信息都来源于道听途说,佞臣,谋略不俗,少年气盛,从任何一点来看,都不像是个好说话的主。看来是一个刺头,刺头都很难对付,想到这些的时候,公子训再一次患得患失起来。整个人似乎都有种游离天外的神韵。这一点,非常像他死鬼老爹卫国姬颓。卫公姬颓也是如此,经常会患得患失,畏首畏尾。当然,他更多的是瞎琢磨,有人要害他。如果边子白真的成了公子训的幕僚,甚至是隶属太子宫的属官,他一定会嘱咐公子训:“对待一个没有安全感的迫害症患者,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没有威胁。”而卫公恰恰就是这么一个迫害症患者,他可以容忍官员的尸位素餐。可绝对无法容忍官员们私底下有异心。公子训的所有表现都落在卫国朝堂的士大夫的眼中,卫国有了一个姬颓,已经让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喘了。要是多一个公子训,这让他们怎么过日子当然,这种厌恶的表情,在大殿的士大夫都是人老成精的人物,都不会流露出来。唯独渠义鄙夷地看了一眼公子训,继续开口询问:“君上,边子白的官职官阶是否已经确认,何人签发,官牒和印信可授予”这种事卫公一直是不管的,他看向了丁祇,后者面对渠义解释道:“已经授予印信和官牒只不过”给边子白授予印信和官牒,有两个人点头就可以了。一个是卫公,另外一个是子思。他们决定的事在卫国已经等同于法律,一个是万民之上的国君,一个是百官之首的国相。自然不需要其他人同意。当时的操作程序是,边子白收到了丁祇送来的礼物,官牒印信就在其中。可边子白是否已经发现就难说了。因为边子白没有做出表示,而这表示在官场虽说是个过场,可这个过场没有却不可。渠义追问道:“只不过什么”“边子白没有来谢恩。”丁祇说这话的时候,也有种心累,他不是没有提醒过边子白,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家伙可能是故意装傻充愣,愣是没有搭茬。既然没有谢恩,那么边子白可能最后不接受卫国的官职。这是一件悬案,是悬而未决的事,必须要当事人确认才可以。这下子,可把渠义为难住了,如果边子白最后没有接收卫国的官职,那么边子白受贿是子虚乌有的诬告,可执政府的子思承认边子白是官员。国君也对此表示认可。那么就需要当事人当殿解答。可边子白渠义为难地看了一眼丁祇,后者也是一阵无奈,他也不能强按边子白在卫国当官吧渠义只能无奈道:“君上,此时需要边子白当庭承认,没有他的承认,此案将因条件不足而不被受理。”卫公姬颓本来就不觉得审问边子白对他来说是件好事,他只是好奇,为什么自己的儿子到现在还没有表示出自己的立场他哪里知道,公子训在性格上比他更加无解。看了一眼还在发愣的公子训,连姬颓也不由得叹气:“如果将卫国交给他,是否是真的合适。”“边子白何在”卫公可以不说话,丁祇却不能。他的作用就是在任何地点时间,帮国君阻挡麻烦。可边子白根本就没有在大殿外候着,子思不同意,认为这是对国之士的侮辱,改为让人跟着即可。渠义也是清楚的,他其实也派人跟着边子白,知道这家伙这几天几乎都会出城门练习骑马,而朝会之前,贴身跟着边子白的应该是子思派出去的苟变。渠义咳嗽一声,尴尬道:“出城骑马了。”“你没有告示他,在非议期间,不得离开帝丘”丁祇并非是故意为难渠义,因为渠义这家伙以前做事太靠谱了,从来不会出现纰漏。没想到,在边子白身上还是出现了纰漏。这让他很吃惊。渠义幽怨地看向国相子思,后者坐在大殿文臣左边的最前位置。一路打坐修仙的样子,仿佛置身事外。一步怨气忍不住需要发泄:“国相认为,边子白竟然已经被授予官职,是卫国的官员,但考虑到还没有履历。要给予特殊的关照。不能因为人云亦云,就将对方当成犯人一样看押起来,不符合对士大夫该有的礼仪。”“这事做得对。”丁祇平日里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一直以来都是卫公应声筒的存在,突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开始,让渠义还误认为是卫公的态度。躬身对卫公解释道:“并非卫国对士大夫苛刻,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能纵容。还请君上给予臣授权,让臣派人将边子白看押起来。”“唉渠义,你刚才说如果边子白不承认自己是卫臣,那么案件就不审而结,是吗”“是的。”“可边子白是个人才,卫公很看好,粗鲁对待,不仅仅让诸国看轻卫国不重视士大夫的体面。还有可能让边子白不悦,从而不承认卫公和国相子思的任命,这才是问题之关键,可又解决之法”渠义心头大骂:“耶耶有什么解决的办法要是有,早就用了。”斟酌之后,渠义建议道:“既然无法让边子白当庭出现证实,那么只能延后聆讯。君上可否”卫公倒是不在意,他还在琢磨自己的儿子公子训,怎么就蔫了就因为盘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吗事情要是如此简单,那就好了。在大殿里,就算是跟着南氏,还有公子训的官员都觉得拖几日没有什么大不了。他们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问题可能就在公子训身上。可谁让他是主子,他的过错谁敢去指出来可还有一个人急了,原以为边子白要倒大霉了,可一转眼,似乎形势急转直下,仿佛连渠义都不怎么上心了。这个人就是句容,太史句容是下大夫,在大朝会上,有上卿,有中卿,有下卿,他一个不入流的下大夫,真没有什么机会开口。而且还在大殿距离门口只有一步之遥的位置,这让他有种国家大事不被参与,被忽视的愤慨。周天子设立百官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啊再说了,他和边子白可是死仇,眼瞅着边子白要逃脱升天,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在家里头受了一肚子窝囊气的男人,不发泄一下,这日子还能过吗“诸位大人,在下有话说”太史句容他的开口让不少人为止不解,不入流的小官,难道他还能说出惊天秘闻来不可吗而当句容开口的那一瞬间,卫公和公子训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卫公认为这是太子训的后手,让他最为忌惮的句容一直是卫国朝堂上不让他喜欢的官员。而太子训认为是他父亲给他的反击讯号,卫公并没有放弃打压他的心思。他已经让卫公怀疑上了。句容站起来,很悲催的是,在大殿上也是排资论辈,更是等级森严。句容连个案几都没有,在他前面的上大夫、中大夫和卿都有一个案几,有蒲团。到他这里了,只有一个蒲团。还是靠门的,你们这些官僚知道靠门的位置在冬天有多冷吗站在大殿中央,句容用睥睨的眼神扫过众人,开口道:“下官可以作证。”“你”“没错,就是下官。”句容也是豁出去了,要是让边子白过关了,到时候狗屁翰林院真要弄出来了,到时候他句容就成了边子白的属下,有道是汉贼不两立,好吧,他和边子白是水火不容的局面,恐怕这辈子无都无法改变了。至于说句容说自己是下官,并非是谦称。而是太史属于天官属衙之下,周公制定周礼,将官员分成部分:天官,太宰为主,国相、大尹、令尹、执政、都是各国的称法,其实职务等同于太宰。除此之外,还有地官、春夏秋冬四官。分别为,大司徒、大宗伯、大司寇、大司马、司空为首。其中前四个官职都是卿一级的官职,司空看情况而定。司空也是负责国内所有营造事务的官职,在秦汉之后,其首官是将作大匠,到了隋唐之后的官职名称就更熟悉了,工部尚书。渠义是天官部的副手,也就是二把手。句容对上他,上下谦卑的过场还是要做到位的。渠义点头允许道:“说出你的道理。”“我知道边子白已经授官,他是官员无疑。”句容大言不惭道。他一个下大夫,竟然敢于给上卿和国君做背书,岂不是狗胆包天“混帐东西,你有何能,取代君父”就连公子训都看不过去,眼前的这个二货肯定不是自己人啊句容丝毫不在意:“卫文公时,官员外放频繁,公将以简化任命,于是就有国君任命,执政府任命即可的说法,但需要有第三人作证。”“你是说,你就是那个第三人”渠义冷笑道。句容笑道:“没错,我就是证人。证明边子白已经是官员的证人。”“有何出处”渠义头大,这事他没听说过。句容自信道:“文公铸鼎立法,自然有出处。”“鼎在何处”一般来说,公铸造的鼎要么就在太庙,要么就死后成为殉葬品,反正没有第三个出处。句容看周围的人眼神都不善起来,要是他开口一个已经殉葬,那么就是死无对证。总不至于让人相信他说话,将文公的坟给刨了吧这是要是做出来,卫国举国上下都将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句容陪着小心道:“那个鼎虽然已经殉葬了,可太史的府库有档案,记录了这件事情。”渠义无奈,遇到这么个不知好歹的句容,谁也那他没办法。关键是太史家族掌握了卫国六百年国运的几乎所有典籍和资料,这家伙随口蹦出来的一句话,可能就出自那本祖宗写的书或盟誓之中,被打脸也只能哀叹自己见识浅薄,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卫公姬颓气地发抖,就是这个句容,总有办法来恶心他。而姬颓却对这个混蛋一点办法都没有,以为他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第085章 天理何在太史这是一种很神奇的职业。说是职业,而不是官职,原因在于他们掌握了一个国家几乎所有的机密档案。当然,几乎所有的机密档案都是过期的。还包括几十代国君的盟誓,宣誓,下达的法令乱七八糟的一大堆,换一个士大夫,绝对无法处理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可是太史却可以,因为他们是职业官僚。老子死了,儿子上,儿子死了,孙子上一代又一代的扑在太史这个职业上。以至于在官场,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