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战国之名士崛起>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8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83(1 / 1)

d解大半。尤其是千字文朗朗上口,昨日就有第一批获得千字文的公卿在家里试验,半个时辰,一个蒙学童子能够背诵至少二三十字,聪明的甚至更多。加上讲解,还有文字的记忆和默写,有人估计,三四个月,一个童子能通过千字文掌握实实在在的一千个字。这意味着什么重器国之重器也不为过也。非重器,没有千字文这样恐怖的效果。但这是一部书,甚至是一部启蒙的书,不同于和氏璧这样的宝物,流失了就等于永久失去。千字文的作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见识到了千字文的厉害,任何传播此文的人都有一种使命感,他在做一件造福子孙的大事。虽说是一件好事,可也不至于让内府的人都去抄书吧边子白一开始开不相信,到了官舍一看,所有人都伏在书案上,几乎每一个人都不得空闲,而南卓在抬头看向边子白的那一刻,眼神幽怨,神情落寞,之后又低下脑袋继续抄书。“他怎么了看我的眼神似乎不太对劲,提前说一句,我没有招他”边子白想了想,这两天,似乎已经放弃了对南卓的打压。毕竟这家伙还替自己挣钱呢公孙鞅尴尬道:“你表扬他了。”边子白不服道:“难道我表扬他也错了,可这家伙我什么时候表扬他来着。”南卓这人棱角太分明,加上心高气傲,正是经常被边子白打压的对象。毕竟打压别人没有乐趣这也算是边子白的一点小小的恶趣味。可要说表扬他,边子白想了想,好像还真没有。这就让他产生了疑惑。公孙鞅笑道:“你不是说过南卓的字内史府第一,与名门出身的端木方并称为内史双绝”“我说过”边子白吃惊道:“我不过说他的字很不错,可以作为内史递送给卫公,入石渠的典藏,仅此而已。谁说过他的可以称霸内史府这不是造谣吗”谈话之中,很快就暴露了公孙鞅性格过于刚直的一面。就算是南卓的字天下第一,他在内史府当差,在夸奖南卓的同时,不应该拔高一下边子白的书法水平吗就算是边子白的字不堪入目,但上官的面子总该要照顾吧“其实也差不多。”公孙鞅说这话的时候,有些感慨,作为家族精英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旦有展现自己的机会,总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就比如他,家道败落之后,连系统的教育都无法完成。要不是他还有一个博学的老师,他当年恐怕连求学的资格都没有。没错,学子挑名士,但名士也挑学生。从写字来说,南卓的字拿出去也是第一等的漂亮,“他的字可比我们俩的要好看不少。”“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南卓这小子不消停。”边子白琢磨了一会儿,问:“是公卿子弟口口相传,还是大司徒府邸传出来的,不行,我得去问问”“这重要吗”公孙鞅问。边子白回头道:“不重要,但闲着也是闲着。”根本就不需要找人去问,在朝房里大宗伯南丰就在宣扬他儿子的书法。当然听的几个人也是一脸的晦气,谁让他们自己家的儿子不争气回过味来的边子白回到了内史府,蹲在南卓书案面前,看着平日里嚣张至极的南卓生无可恋地抄写着千字文,决心逗逗他。“没钱了”“不是”“刚才在朝堂上仰慕大宗伯的风姿,如同神仙中人,让小子敬仰不已。”“什么意思”南卓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放下手中的毛笔,抬头看向了边子白问。边子白呵呵笑道:“一直无法安排你,在大宗伯的启发下,我终于发现了你的才能。决定让你负责内史府重要文献的整理。”南卓挣扎了一下,咬牙道:“你又想要坑我”“没有的事,有道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我现在发现了你的才能,让你做最适合你的工作,怎么会是坑你呢”边子白解释道。南卓不信,愤愤不已道:“你够了,我可是公卿之子,你要想在卫国继续官运亨通,别想着一直和我作对。”再说了,南卓惊才艳艳,自认为不输同时代卫国任何人才,就一手说得过去的字体,怎么能凸显出他的才华呢边子白站了起来,随后拍了几下手掌,说道:“大家都停一下,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你会带来什么好消息”南卓摆出一副臭脸的模样,一个劲的揉着酸痛不已的手腕。注意却被边子白完全吸了过去。就听的边子白说道:“你们也知道,这些年咱们卫国在列国之中,生平默默,难以建树。并不是诸位,还有满朝的衮衮诸公不努力,而是一直没有找到一条属于我们卫国的位置。争霸天下,国力不足;通商八方,仅仅能够满足周边几个小国的需求。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君上发现属于我们卫国的机会。”“什么机会”“文教传播。”边子白比划道:“也就是说,咱们以后不比军队的雄壮,也不比国家府库的积累,而是比培养人才。”“此乃千秋之功。”就连对任何政务都不太关心的端木方也有所意动,文教大业,不就是儒家最为看重的功绩吗边子白可不管其他人怎么打算,他只要把任务安排下去就可以了:“诸位恐怕不知君上原本打算在数日后举办宴会,宴请群臣,但他老人家改主意了,延后宴会至一个月之后,并广发邀请。在本官的提议下,将千字文作为国礼回赠来访的各国大夫。现在,你们选择各自接待的诸侯国官员,在公孙鞅这里登记。”“大令真知灼见,属下佩服。”才几天时间,边子白就将一群桀骜不驯的大少驯的服服帖帖,甚至非常有眼力的学会了拍马屁。当然心里面一个个腹诽不已:什么卫公他老人家改主意了,你丫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出名吗说的那么冠冕堂皇的有什么用再说了,你丫决定了的事,在内史府邸谁敢反驳“当然,你们要是觉得能胜任的话,多接待几个到访的诸侯代表也没有问题。”公孙鞅在一边补充道。南卓担心道:“那么千字文哪里来”“自己解决。”边子白很不负责任道,这个时代没有印刷术,文教上的传播确实是一个大问题。第126章 黑锅求订阅带着不忿,一群御史,除了潘毅之外都急吼吼的离开了内史府,转而出了皇宫。别看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在帝丘城内惹祸没人敢管的主,可在家里,都没什么地位。因为家里的小事他们不屑去管,大事没他们说话的份。他们之所以急着回家,就是想要问一下自己家的老爹,有没有国外关系对于卫国的士大夫来说,国外关系很重要。谁知道卫国这艘破船什么时候会沉了,眼下的局势,小国继续存续下去简直就是奢望,大国吞并小国才是被普遍接收的状况。再加上每逢国君交替,卫国总少不了宫廷政变,没有一个硬扎的国外关系,很难在卫国有自保的能力。卫国的外部环境更是堪忧,别看诸侯盟誓有不少都选在了卫国。仅戚邑一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不下十次的大型诸侯盟誓在此地举行。除了吴越两国,还有很少参与诸侯盟誓的秦国之外,其他有头有脸诸侯国的国君都来了,可卫公在盟誓中的地位连一个包工头都不如。嗯诸侯盟誓,卫公连负责堆高台的资格都没有虽说是本地地主,可存在感实在让人沮丧。卫公在诸侯之中的地位就和神仙中的土地老爷似的,大事不指望他,小事觉得他不靠谱。在相邻的国家之中,卫国还有死敌赵国、郑国,卫国和南方霸主楚国的关系也很紧张,谁让卫国是魏国的小弟呢有这两个国家,就足够卫国受了。宫掖,卫公喝着药铺里才买得到的茶叶,越来越精神,感觉就像是脑袋一下子轻灵了起来,整个人都振作了许多。可他的内心却显得很焦虑,种种迹象表明,太子的所作所为让他大失所望。但换储,言不正名不顺,他难以下决断。面对丁祇的谨小慎微,姬颓额头隐隐有点虚汗,眼神却如同鹰隼一般锐利,“情况属实”“君上,这事既然已经出了,尤其还比较隐秘,君上是否装作”丁祇低声劝解道,宫中的龌蹉事多得是,也不会因为太子的行为不检,而怎样。春秋战国时期,宫廷之中的丑事不算是丑事,哥哥和妹妹,国母勾搭侍卫,父亲娶女儿这样一比的话,太子不过是强抢民女,绝对是纯良敦厚的典范。眼下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对于卫公来说是重中之重。可又出了一档随时随地能让太子名誉扫地的腌臜事,这让姬颓如何去想:“寡人是造了什么孽啊”卫公悲叹地仰天长啸。然后很不幸咳嗽起来,咳咳咳丁祇急忙站到卫公的背后,替他轻轻地拍打几下,用来缓和卫公的咳嗽症状,一边低声说道:“君上,此时既然已出,是否以绝后患”“咳咳”姬颓想了想,无力地抬起手臂阻止道:“慢着。让孤想一想。”良久,姬颓长叹一口气,沮丧道:“毕竟是寡人血脉,能留着还是留着吧。最好能够有一个好归属。”年纪大了之后,卫公姬颓的心肠就越来越软,年轻时候的铁血手段在自家人身上已经不再用了。“君上,万万不可。人已经被太子送去了大宗伯府邸,想要让南卓认下这个恐怕有点为难。”丁祇心说,像他这样的老宦官,这辈子都没有指望了,说不定收养一个儿子还不错,至少可以养老。可南卓算了吧,这家伙肯背负骂名,甚至舍去一身的清誉,心甘情愿的戴上一顶绿帽子真要逼急了,南卓立马反水,到时候太子继位就更困难了。当然,丁祇是乐于看到这样的局面发生,太子对他不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太子继位,恐怕最惊恐的还是他内宰丁祇。但就算是满心不乐意,处处找机会抹黑太子,但丁祇也不能做的太明显,让卫公姬颓心中起疑不是就像现在,他的做法等于是上眼药。在宫里,上眼药一次两次不会有质的变化,但如果多了,就不一样了,说不定哪天因为一点小事卫公突然爆发,从而对太子彻底失望呢这其实和滴水穿石一个道理,别看小水滴柔弱的毫无力度,可贵在持之以恒。丁祇冥思苦想,想到了一个人:“君上,你似乎忘记了一个人。”“谁能解决此事”姬颓眼前一亮,盯着丁祇。丁祇低声在他耳畔耳语一阵之后,姬颓担忧道:“他牢靠吗嘴巴不牢怎么办再说了,他年纪不大,惹人疑惑,而且还和仲叔牙走的很近,很容易露出马脚。”哀莫过于心死,别看姬颓在很多事上不糊涂,也有足够的政治手腕。可落在自己家的身上,他完全像是变了另外一个人。南卓做不出来的事,你以为边子白会认下做梦丁祇甚至担忧,迫于压力之下,就算是边子白会装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可要是有机会,这小子肯定撒丫子就跑。不管是去哪个国家,边子白的蛊惑能力绝对是一等一的,甚至带着大军来讨公道都有可能。说一千句,一万句,边子白对卫国没有任何归属感。丁祇踌躇了一会儿,低声请示道:“君上,要不让老奴去和边子白聊聊。让他想出一个完整可行的办法。”随后解释道:“君上放心,边子白不会说出去,他还要在卫国安身,这小子滑不溜秋的,不会让自己犯险。再不济,老奴让人死死盯住他,一旦犯禁,立刻控制起来。”作为一个宦官,能够想到这些也不容易了。卫公脸色稍霁,斟酌一二之后,这才点头应允道:“好,让边子白来处理此事。嗯等等,你和他商议的时候,我在屏风后面听听。”对位卫公的这点斜好,丁祇也颇为无奈,自从上了年纪,姬颓对于偷听他人说话有着一种让人崩溃的偏执。对此,丁祇也只能接收,派人连夜去请已经放衙的边子白。在距离边子白的府邸不远处的一条街上,内城有数的几个大宅院内。大宗伯南丰将自己手上有联系的魏国大夫的关系都嘱咐了一遍南卓,好让南卓心中有数。当儿子起身临走的时候,南丰似乎想起什么似的,训斥了一句:“卓儿,男子好色是为本性,但为父不希望你迷失自我。我南氏是公卿之族,也是仁德传家,为父不希望你德行上被族人诟病。”这话说的云山雾罩的,南卓根本就不明所以。饥肠辘辘的南卓匆匆的垫吧了一些食物,回到自己住的小院里,打小一直跟着自己,伺候南卓的老仆凑上来低声道:“少主糊涂,这时候还让人送女入家门,惹老主人不悦,这可如何是好”“我做什么了”已经清醒寡欲数日的南卓感觉冤得慌,他做什么了,为什么一个个都针对他似乎这天下的混蛋事,都是他一个人坐下的凭什么如果他真要不管不顾的反问,老仆肯定会很不给面子的告诉他。就因为他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