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战国之名士崛起>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17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173(1 / 1)

d欺负人少的一方,胜率高的吓死人。但是他似乎忘记了,对方不过是个韩国来的封君,公室公子,还不是国君的儿子的公子,连继承权都没有的小角色。反倒是公子岐,手已经按住了腰间的剑柄之上,似乎只要舅舅姬奋一声令下,他就冲出去,手刃不知天高地厚的韩人。但是等了半天,却发现他的便宜娘舅只是气的脸色青紫,却压根就没有打算出手的意思。公子岐幽怨不已,心中有一个声音不停的怒吼:“你可是鲁国的国君,鲁国的国君啊说什么也不能怂啊”“怎么可能怕一个韩人还是一个连继承权都没有的韩人”这件事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可姬奋忍了,引而不发,似乎有大玄机。其实是有种人单势孤的寥落和紧张,寡人只有一个人啊说好的盟友一起上的呢更何况,他还担心如果给韩人难堪,势必大打出手,是不是会给姬颓一个信息,他要干预卫国的储君之争,要给外甥公子岐站台。可是他带的军队有点少,很没底气啊反倒是对方韩人使团派来了一个小角色,对公子岐和鲁公姬奋来说,肯定是小角色。对方腆着脸,装出一副高傲的样子,却不得不抬着头盯着车上的人,心中一个劲的暗骂:“韩王孙这个混蛋,到处惹事,对方可是诸侯哎,你丫眼珠子掉地上,当炮踩了是你能惹得起的吗”可没办法,谁让韩王孙是正使臣,他不过是个副的呢“我家正使带着韩国国君贺词和贺礼,入帝丘拜见卫公,为何卫人如此不知礼数,蓄意拦阻我等去路,是否羞辱耶还是不知我家国君剑不利,弓不坚”没办法,将晦气撒在公子岐的头上,总好过和一个国君作对。韩国地少人寡,就算是吞并了郑国之后,也仅仅是和鲁国的国力相当。眼下的鲁国已经不是三桓时期的鲁国。鲁国的国君惹的三桓不高兴了,就有可能被三桓赶出鲁国,过上流浪的苦日子。那时候的鲁公,根本就没有存在感,哀公和定公都吃过这样的亏。给他面子,他是一国诸侯。不给他面子,他就是个来吃白食的人而已。可如今,鲁国国内的权力都已经集中在鲁公手中,让鲁国动荡了一百多年的三桓也彻底在穆公时代被剪除,可以说,姬奋作为鲁国国君,仅仅凭借韩王孙的无礼举动,基本上可以一意孤行发动一场对韩国的战争。可是韩国使臣的话,让他却奇怪的松了一口气。姬奋竟然有种释然的轻松,他不用假装很厉害,在没有找好盟友的时候,对韩人发动一场记忆深刻的战争了。他是这样想的。可公子岐却绝望了,他能怎么说“舅舅哎,你是国君哎,国君知不知道韩人又不是什么魏人,再说一个使臣而已,见到诸侯避让难道他不知道这是正常的礼数吗除非是魏侯亲至,这有资格让鲁国国君的车架避让。要不然,就是战争,毁灭一切的战争,就是面子不能丢。”可公子岐也就心里想一想而已,他可做不了鲁国的主,甚至在卫国他都做不了主。鲁公姬奋是在公子岐的陪同下,去看妹妹鲁阳夫人,而公子岐确实是他的外甥。这是公子岐和鲁阳夫人都认为的希望,公子岐在储位争夺之中已经一败涂地,但是储位之争,就算是在最后的关头,也有着无数的变数。就算是失败了,只要公子岐有鲁国的支持。等待机会,说不定将来也能将太子训的国君美梦破灭掉,就算是太子训将来当了国君,把他拉下国君的宝座不就行了可是,姬奋在鲁阳夫人几次暗示之下,都没有吐口。让兄妹的这次见面非常不愉快。当然,公子岐和鲁阳夫人是不敢得罪姬奋的,毕竟这位性格很怪癖的鲁国国君,是他们手里唯一的底牌。可是在面对韩人使团的这一刻,公子岐内心的怒火彻底被燃烧了起来,怒吼道:“你去告诉你的主子,这是鲁国国君的车架,今日他避也得避,不避就等着开战吧”来传话的韩人和悲愤,他很想告诉暴怒之中的公子岐,他是韩国的臣子,韩王孙也是韩国的臣子,只不过那家伙的爹比自己的爹身份高那么一丢丢。拼爹失败,这种话是没脸说出口的,传话的这位韩人只能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到了韩王孙的面前,他甚至连使臣的面子也不给了,敲着车厢壁,将在车上站得笔直的韩王孙的注意力拉倒他的身上,不耐烦道:“韩王孙,差不多就得了,对面可是鲁公,君上要是知道你来一趟卫国,将鲁国的军队引到新郑城外,恐怕会很欣喜的将你和牛羊送到鲁国军队大营之中的。”“牛羊,什么意思感觉像是太牢啊怎么能没有狗呢”韩王孙也是耿直,他也不是没有听出对方言语中的奚落,可是他也不是故意的啊临行前,韩侯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能弱了韩人的气势。韩王孙皱着眉头说着:“我这不是给韩人涨气势吗要是一个公子岐,我至于如此疯狂地去堵住对方的车驾,和人过不去吗谁都知道,公子岐在卫国已经彻底没戏了,太子训这次肯定是夏祭的主祭,最多明年监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欺负他一个落魄公子,我至于费这么大的劲吗”韩王孙还挺有主意,反正他也是听命行事,算不得过错吧至少他自己是这么想的,他准备再坚持坚持,当然最后肯定是他认怂啊没有理由让国君给他让路吧要是鲁国的属国邹国或许没问题,但是天下谁在意韩国使团踩死了邹国的国君这种小事要搞就搞一个大的,鲁国正好够格。要是换一个国君,比如说楚国的话,借他两个胆子也不敢啊可正在此时,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不是周地的雅音,却有点神似,但是一开口,就有种土渣滓味,在新郑大营之外,就有这么一个声音,曾经一度让他听到就有种心惊胆战的害怕。他身高不高,或者说很矮。至少和高大的秦人相比,劣势异常明显。二十岁的年轻人,竟然还没有十五岁的小子长的高。这就足够让他内心很别扭了,而且这些个秦人一个个还特别粗鲁,个个嚎叫着要当英雄,连带着他这个本来就不用上战场的公子,也被他的叔父逼着穿上了铠甲。要不是使团正臣临时病倒,他连脱身的机会都没有,听说新郑城外韩军之中已经开始训练敢死军了,疯了,肯定是疯了要了个娘的亲命哎,这不是逼着自己去送死吗至于韩侯本人,还很支持秦人的做法,因为在他看来,这很鼓舞人心。当然,他不会学着秦公赢师隰的样子,打仗的时候,打着打着就自己带着亲卫冲锋。这家伙简直就是个疯子。让亲儿子去送死,也不适合,这是攻城战,伤亡最大的战斗模式。他怎么舍得至于让族中的公子这个真可以有。亲侄子,这种耗费国内资源,却没有什么用的货色,要是能够为攻克新郑做出一点贡献的话,韩侯是一点心理负担都不会有的。可是韩王孙很憋屈,他很想告诉韩侯:“叔父,您老饶了我吧,我是个早产儿您老睁眼都瞅瞅,您侄子都抽抽成什么样了”个头不高,却很在意形象的韩王孙,被公子梁从车上抱下来的那一刻,整个人都已经石化了,内心只有一个念头:“让我死,让我去死”“前面是鲁公吗韩大哥,我们一起去见见。”不由分说,韩王孙就如同一直倔强的小奶狗,被第一次栓上了项圈之后,用尽气力挣扎,却也无法挣脱主人的手,嗷嗷叫着想要反抗,却让人觉得很无力的那种生无可恋。“是鲁公吗我是嬴渠梁,秦公的二儿子。”鲁公姬奋哪里认识什么嬴渠梁,但是赢师隰他是认识的,倒霉的公子连被叔父夺走了国君的宝座,在外流浪三十年,回国也不过十来年时间。不过,秦国在赢师隰的统治下国力似乎有所恢复。看着公子连,还有刚才还傲娇的如同一头高贵的孤狼,目空一切的韩王孙,如今却成了一个飕飕发抖的落水鸡,心头的不悦早就褪去,反而高兴的多说了两句。“你父秦公和寡人也是相识,当年我们还一起在少梁饮酒纵歌,奋当年体弱,还受到尔父指点,仰慕其神武,唯天下之勇士也”姬奋是个很注重的周礼这套东西的,说仰慕赢师隰,根本就是胡说八道。但是他对公子梁的感觉很好啊这小家伙,竟然一声不响的就化解了自己的难堪,甚至还让韩王孙这个混蛋丢尽了脸,本着提携后辈的长辈之风,姬奋提出了邀请:“贤侄,寡人今日摆宴席,招待高朋,你是故人之子,到时候让公子岐来带你一起来。”“真的吗”嬴渠梁觉得他来对了,似乎很多人都喜欢他,动不动就请他吃宴席,似乎很热情的样子。急忙点头道:“叔父相请,渠梁必然不敢推辞,这位是我在郑国认识的韩大哥,人很好,他能一起来吗”鲁公眼前一辆,韩王孙他要是来的话,到时候人很多,关键是有盟友,他就不虚了。点头道:“一起带来吧”“我,不去”韩王孙眼珠子都绿了,他没想到在新郑遇到了煞星,等他逃到了卫国的帝丘,还是遇到了煞星,恨得忍不住想要找嬴渠梁拼命,但是他担心被嬴渠梁失手打死,终究还是没有胆量叫嚣起来。第251章 无家可归有句话怎么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韩王孙或许有点身份,有点地位,还有点权势,但这些东西都是在韩国,而不是在卫国可以享有的特权。更不是他在卫国能够嚣张的理由。卫国国君在夏祭的时候宴请各国国君和使节,规模虽然不是会盟级别的,但基本上也就是次一级于会盟的重大事件了,来的宾客,不是国君就是太宰封君级别的。很多人猜测,卫公姬颓恐怕是要向世人宣告,卫国的继承人到底由谁继承。论国力,基本上任何一个主宾都要比韩国强大。论地位,韩王孙在韩国不过是韩国公室公子,连卿大夫都还没轮上。论家世算了,韩侯之前不过是晋国的大夫世家而已,赵氏是晋国三军之中,下军主将。而韩氏不过是赵氏在下军之中的将官而已,靠着赵氏的庇护,才有了在晋国的一些地位。比不上赵氏,魏氏的世代大族的威仪,更没有诸侯的底蕴。说白了,就是一个不被诸侯看得起,毫无存在感,缺乏让人畏惧的边缘国度而已。韩王孙个头不算矮小,他肯定不是三寸丁。身高五尺应该不止,这并不算太矮小。可是比起老秦那种身高,就不要自欺欺人了。比力气,老秦半游牧半农耕,加上还要游猎的国都里,加上老秦的暴脾气,一言不合就开战,弱小的家伙不是死在了战场,就是被野兽叼走了,最惨的是被累死的。留下的都是身强力壮的彪悍之士。这在秦国公族里特别明显,不乏高大勇猛之将。甚至比例还出奇的高,国君都自持武力,喜欢冲锋陷阵的也不少,这也是为什么秦公赢师隰动不动就喜欢在战场上带头冲锋因为他很强,敌人很弱。就算是面对魏武卒也是如此。“渠梁兄弟,我怕了你了,还不成吗先放开我,我保证不跑。”眼瞅着要到地方了,韩王孙眼角都抽搐了,想着要是挣脱了嬴渠梁之后,撒丫子就跑。可惜,他的计谋落空了。嬴渠梁哈哈笑道:“韩大哥,鲁公请我们一起喝酒去,这个面子某一定要给哈。听说鲁公可是礼仪诸侯,我还想去学学仪礼,感受一下礼仪之邦的风采。最好能让山东诸侯也知道我大秦也是懂礼数的诸侯。”韩王孙一脸挫败,心中腹诽不已:“大秦懂礼数神仙信了,我都不信啊”可他那点力气,根本就挣脱不了嬴渠梁野兽一般的蛮力,只能被拖拽着去了公子岐的府邸。韩国使团见状,算了,正使大人非要出头,然后被人羞辱在旦夕之间。至于将来回国之后被韩侯怪罪,也不能怪他。再说了,说不定等到回国之后,韩侯大军已经攻下了新郑,大伙升官发财得封地也有可能。韩侯一高兴,谁还记得卫国的事啊可是,他们也没有打算去帮忙的意思。韩王孙咎由自取,再说了,一个公子却要求诸侯让路,这说出去以后还怎么混鲁国虽然不怎么强。主要是军队没有好的将领,打仗遵循旧礼,动不动就议战,单打独斗兵车单挑之类的瞎搞。现如今,诸侯打仗谁还用这一套啊阴险的。最不要脸的。只要办法好用,都是好兵法。虽说鲁国军队战斗力不强,但人数也不少。极限征兵的话,恐怕比韩国都要强一些。但这些都没用,鲁国不称霸,也没有称霸的野心,甚至连会盟的念头都没有。但是任何一个霸主,或者会盟盟主,都不会轻视鲁国,甚至在会盟邀请的名单里,鲁国一直是上宾。因为一个很好理解的理由,周礼的制定者是鲁国第一任国君,周公旦。而曲礼又是诸侯礼仪之中,最为复杂和正统的礼仪。没有鲁公参加的会盟,等于在礼仪上是用了冒牌货一样不正宗。就像是后世办丧事的时候,没有两个假道士吹吹打打,就会给人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