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战国之名士崛起>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18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185(1 / 1)

d中间的旅行佳品。但是辎车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个头很矮,也就是底盘低,稳当是稳当了,可是缺乏鹤立鸡群的感觉。尤其是辎车只有两个活动的窗户,可以拉开,也可以闭上。这让大人物在受到欢迎的时候少了被众人瞩目的那种感觉,相比之下,轩车的好处就很明显了,够高,够敞亮,根本就没有车厢的累赘,可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受到任何方向的观瞻,堪称装逼利器。就见那支军队不急不慢,踏着有力的步伐,一步步的接近迎接的队伍。轰轰轰轰要说魏军不是故意为之,边子白打死都不相信,这种上万人整齐踏出的步伐,肯定要训练磨合很长时间。要不然,完全不会是眼前这个样子。不管是诸侯君主,还是王公大臣,太监车夫,都已经快等了一个上午,人困马乏,口干舌燥。至于为什么谁都没有喝水这个原因很简单,迎接队伍虽然驳杂,但也有上千人,加上军队护卫几千人总该是有的。水喝多了,就要如厕,都是要脸的人,谁敢在数千人面前找个旮旯如厕,这比杀了他们都难受啊所以,就算是憋不住了,也要死憋着,脸色惨白也要死撑着。好在,魏侯终于来了,要是继续等下去,就要有人渴死,或是被尿给憋死。迎接队伍之中,礼乐已经准备妥当,鲁公站在队伍前面,对身后的乐官吩咐道:“奏乐”鼓声响起,磬声悠扬,尤其是琴瑟丝竹之声,别人似乎觉得很习惯,可是作为一个对这个时代的礼乐,尤其是最高级礼乐还不怎么熟悉的人来说,边子白觉得很晦气,听着有点像是出殡的感觉。就像是不懂唢呐曲目的人,一听唢呐的曲调,总有一种唢呐经典曲目马寡妇上坟的悲戚感浮上心头。边子白认为这不能怪他,主要是这个时代的礼乐演奏的机会太少了,都没听过。队伍临近,两个五千人的武卒方阵,簇拥着几辆奢华的马车渐渐的接近。按理来说,太子训坐在车上迎接,可以;下车迎接也可以。一来魏侯是他父亲卫公的平辈之交,都是国君,他作为侄子降半格是被允许的。当然他坐在车上也不要紧,他是代表卫国的形象出现,代表的是卫公。不过太子训可不敢在车上,更何况他有求于魏侯,更不敢托大。于是就站在了路边,而鲁公、宋公等人根本就没有下车,甚至大国的国相也没有下车,比如说齐国相田方。哼哈武卒似乎为了彰显他们的勇猛,喊叫的特别用力。可上万人的喊叫,顿时卷起一股来势汹汹的声浪,席卷着冲向了迎接的人群。不是所有的马匹都有战马一般的定力。被惊扰之后,驭手就不得不跳下车来安慰。而这时候,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太子训竟然被吓到,跪坐在地上第267章 知耻而后勇对于魏侯来说,太子训的失态不过是一场意外,他也表现出了适当的礼遇,甚至下车之后和太子训闲扯了几句,但这并不能消除卫国官员对太子训的拙劣表现的不满。太子训的储君位子虽然是卫公姬颓决定的,但也需要文武百官的配合的支持。如果失去了这些支持,他也就是下一个怀公。相比于太子训的脸如死灰,南卓的心情不错,甚至可以说很不错。他刚才就在太子身边,也是亲口得到了太子的允诺,一个失去了脸面的储君,迫切希望再一次获得国人的尊重。他需要一场辉煌的胜利来洗刷身上的耻辱。面对魏国,打击魏侯就不要想了,他没有那个胆子。得到了太子的允诺之后,南卓兴奋的急需有人分享此刻的喜悦,而这个人恐怕就是边子白了。他故意落在最后,和边子白、公孙鞅几个凑到一起回城。两人在车上就说了起来:“我们的运气不错。”“那位可是你堂哥,你就别露出这种幸灾乐祸的表情了,让人看到,还以为是你害的。”边子白提醒了一句,也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道理谁都懂,可临了真落在自己的身上,就是两回事了。太子训丢脸也就罢了,君辱臣死,那都是一些老古板的念头。想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种传统的思想,在当下根本就不流行了。南卓笑道;“你不明白,太子这个人的性格。”“好色,懒惰,懦弱,这些都不是吗”边子白怕被人偷听高密,故意再加了一句:“这些都是你说的。”对于太子训,边子白真没有多少接触的机会,主要是太子是储君,一方面需要避嫌和国君身边的人的接触。另一方面,太子训自视甚高,毕竟是卫国储君,看不起街头出身的边子白。当然,就算是边子白身上有了一层楚国贵族的谣言一样没用。可以说太子训对边子白并没有太看重的意思,他会使用边子白在卫国做官,但不会重用边子白而已。至于边子白的楚国贵族的身份,太子也不认为有深究的必要。谣言毕竟是谣言,需要有信服力。再说了,楚国贵族就很牛吗在楚国可能是如此,但是在卫国,真想不出来看得起楚国的理由。甚至别说卫国了,鲁国也看不起楚国。说起来似乎很难想象,两个实力不怎么样的二流末尾的国家,竟然看不起实力排名前三的一流诸侯。这是什么道理可卫国和鲁国就有这样的底气。一个是周公的封地,一个是康公的封地,从封地拥有的那一刻起,都是朝着一流诸侯建立的目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周武王的兄弟。而楚国呢南方的部族而已,受封于子爵。这是身份上来说的。从国内的文化,经济这些相比,楚国也不是鲁国和卫国的对手。唯一两个老牌诸侯比不过的是,楚国的人多。人多就了不起吗卫人和鲁人恐怕都不这么想,唯一的念头就是,楚人粗鄙,化外之人。这是中原顶级诸侯的优越感,鲁国延续了至少600年,卫国也不差。太子训不太喜欢边子白,可能也是处于这方面的问题。如果边子白还是冒牌货,那就更糟心了。卫国提拔人才,很少看能力,多半是看身份、血统和联姻。这就让太子训对边子白有种鸡肋的感觉,有能力不受重用的多了去了,边子白又不是第一个。但是一次意外,却让南卓意识到,边子白的机会来了。他兴奋地分析道:“太子是个很要脸的人”“废话,谁不要脸”“你听我说完”南卓刚起了个头,就被打断,能乐意才见鬼了:“太子的要脸就是注重他的威望,背地里如何,他能装不知道。但是众目睽睽之下的失态,会让他觉得难以接受,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用自己的能力来让卫国上下对他有所尊重。”“于是他就能奋发图强了”公孙鞅接茬道,似乎觉得这个梗很好笑,他自顾自的笑起来。太子要是那种能够隐忍,有着坚韧性格,自强不息的主,恐怕卫公早就将国事托付给他了。南卓和太子是堂兄弟,就算是亲戚,也不能一直向着人说话吧虽然说,卫国的官场只要是大夫官阶以上的,基本上都沾亲带故。其中一半以上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公室子弟。南卓瞪眼道:“还让不让人说话了”“你说,你说”公孙鞅嬉笑着,也败退下来。平日里南卓似乎什么都不在意,可是要是搅扰了他的性子,后果会很严重。南卓心思一口气,不太放心的眼神在边子白和公孙鞅脸上划过,两人都表现出一副听之任之的表情,这才让他稍微放心了一些,低声开口道:“太子训要脸,他在魏侯面前丢了脸面,唯一能够找回来的办法无非是战争和庙堂了。”“但是庙堂之上,他恐怕真没有和魏国争锋的念头,争也争不过,反正也就这么一回事。卫国不可能不给魏国当小弟。给赵国当小弟,结局可能会更惨。至于齐国和楚国,一个军力并不强,一个空有强大的架子,却难以在中原诸侯中获得重视。”“所以,留给太子的选择就只有一个,战争。”说到这里,南卓才适当的表现出一副满足的样子,他体内不容易的,边子白是个碎嘴子,关键是,你说一句话,他有十句话等着你。而公孙鞅呢这家伙是个性格很冷的家伙,开口就让人下不来台,很让人难受。边子白皱眉道:“你的意思说,太子会突然支持和赵国的战争,然后不遗余力的给予最大的保障,然后要求我们要歼灭赵国的来犯之敌”南卓愕然地看着边子白,开口说:“兄弟,你怎么想的,我们是说着同一个国家,同一件事吗”然后他更加惊恐的是,边子白开始自由发挥了起来:“空前绝后的懦弱,登峰造极的窝囊;在逆境中成长吧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让你火不伤身,金钟护体;雄起愿你站在巅峰,傲视群雄”就连公孙鞅都是傻呼呼地,他似乎也发现了边子白好像是用语言调侃了一把太子,然后结局应该是带着一种喜剧色彩的悲剧。只要是卫国官员,谁会对卫国的崛起抱有希望,那么那个人就是傻子。南卓更是长大了嘴巴,良久,才痴痴地问:“边子白,我们说的是同一个人吗”“是啊太子呗。”边子白理所当然道。南卓有点压不住,甚至觉得这种话流传出去会被笑掉大牙,更让他有种难以描述的苦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多半要落在南氏身上。良久,南卓才心虚道:“子白,你们都别再调侃了,我说的是正事。我的意思说,太子可能要求我们对赵军交战的时候,给予最大的支持,整个大卫将全力以赴。”“这就够了”“刚才我搀扶太子的时候,他亲口说的。”南卓面带愧色,他以前渴望大舞台,可是当舞台足够大的时候,他心虚到竟然不知所措。“这就是太子说的奋发图强”边子白质问。南卓低头道:“他没说,就是个意思。”“全力以赴的结果就是为了输的不那么难看”就连公孙鞅都生起气来,他没理由不生气,他也是大为公族啊一个落魄到如此的卫国,他还有什么心思在卫国当官第268章 魏击的大麻烦不同于太子训上不了台面的奋发图强。魏击的考虑完全是全方位的,要不然他也不会亲自来卫国跑一趟了。赵国如同一个住在家门口的无赖一样处处给魏国难受。这种是不是在魏国最无奈的时候,过来敲诈一番的手段,简直把魏击给恶心坏了。在此之前,他需要和老朋友们见见面,挽救如今对魏国很不利的局面。当然,卫国的实力还不足以这么急切,但是卫国对魏国来说很重要,一方面是几十年的盟友,雷打不动的小弟。另一方面,魏击需要向姬颓说明,魏国并没有吞并卫国的打算和野心,希望消除姬颓的戒心。可是见面的那一刻,让魏击大惊失色:“卫公何以至此”就见姬颓头发如同白雪一样,干涩的如同冬日的荒草,整个人都散发着行将就木的气息,而姬颓摆手道:“病了一场,寡人恐怕日不久远矣。”说完,卫公长长地叹息声,萦绕在大殿之中,虽然声音很轻,却如同驱散不了的鬼魂一样,让人感觉有些冷飕飕的阴冷。“唉,寡人自从登基之后,多赖卫公支持,如今一晃十余年,却不想已是物是人非。”很难说清楚魏击当下的心情,他有种一位长者要离开的不舍,同时也仿佛放下了心头的重担。不同于姬颓,魏击年富力强,当初他继位的时候,还很年轻,虽然十多年之后,依然是精力旺盛的年纪。他还没有姬颓那种迫切希望继承人成长起来的迫切,尤其让他欣慰的是,他选择的两个继承人都极其出色,公子罃和公子缓都是人中龙凤,并非卫国的公子训那般货色。似乎已经猜到了魏击到来的目的,姬颓自顾自的说起来:“寡人已经高寿,魏侯不必伤感。寡人举办这次夏祭,你大概也已经猜到了寡人的心意。”“不敢忘,魏国和卫国必然是兄弟之邦,寡人决不食言。”魏击承诺道,国君的承诺很有用,不同于盟书这类的条约,是因为打仗没有结果,或者说战争有了结果,但最后谁也奈何不了谁弄出来的一个不是结果的结果。国君的承诺不同于盟书,关系到一个国君的信誉度。可以说,国家可以没有信用,但是作为国家的主人,还是需要一点脸面的。卫公姬颓听到这些话,心里也就宽心了一些。而魏击也似乎面带忧色,于是就问:“魏侯似乎也有忧心之事,不知卫国有什么可以帮到的地方”“田相似乎快不行了”魏击最近的烦心事不少,田文是齐国公子,当年不满于田氏囚禁齐君篡位之心路人皆知。耿直青年田二,不,田文羞愤难当,一气之下从齐国跑到了魏国,并一直在文侯之下担任魏国的臣子。而在文侯薨逝之后,田文从众多魏国的名臣之中脱颖而出,担任魏国的国相。甚至吴起还不服田文,想要和田文比功绩,但是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