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己好本事。列御寇痛心疾首道:“你就没有想过这些会连累你的名声吗”“名声”边子白自问了一句,拥有一个好名声自然很重要。但对于他来说,什么样的名声才是好名声就有的说了,比如文教武功,都算是一个人的才能。但是如果一个怕死的人拥有了武功,一个莽撞的人拥有了文教的才能,并不能算是好事。他对于名声的定义也不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他刚开始想要名声的目的很不纯洁,是为了自保。想要在有保护的环境里,获得人生最大的自由。这很不容易,就算是在后世,也不是能够轻易做到的事。后来他有了这份能力之后,就开始想着改变一下这个世界。至于如何改变,他觉得先从饮食开始也未尝不可。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这话还不是他说的,是司马迁说的。而和这句话相近的有,比如荀子就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类的话,并不少见。甚至还有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类的词句。只有将名声深深的植入百姓的心中,这才是一个名士的最大荣耀。可以说,边子白想要当名士,而这个名士的侧重面和普遍的名士价值有点背道而驰,但他不在乎,并且似乎乐在其中。好吧,这算是他的一个借口。等到他把造纸术研究出来之后,有了擦屁股纸,天下才会明白这家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不管是司马迁,荀子,当然,这些人都还没出生。孟轲成了自己的小徒弟,才五岁,十年内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惊人之举。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种思想并没有出现。但并不是说这种思想完全没有根基,只是被时代所压了下来,毕竟如今是争霸的时代,民生问题都被君王们给忽略了,虽然他们也知道长期的高压是行不通的,但也架不住打仗太多,顾不上了。等到名不聊生的时候,自然会被人想起来。边子白开口道:“五谷之中,以菽麦为最卑,菽之卑乃食之易伤脾胃,而麦卑乃口感不不佳,难以咽食。小子以为,天下万物必有其用,悯于百姓之苦,却束手无策。”和讲道理的人说话,必须要在道理上让对方认同。边子白深谙其中三味,而列御寇以名士的姿态出现在世上,要是连他都不讲道理,这个世道还会有人去讲道理吗听着边子白的解释,列御寇颇有感触,点头道;“不错,民之苦,难以言述。”劳动力水平低下的时代,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供需不平衡。即便有权贵锦衣玉食,可实际上,大多数小贵族只是比百姓也多了一个吃饱穿暖而已,不需要为生计奔波而已。可真要有人说平均了,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瞎扯。母系社会就是平均制下的产物,可一个部族也很难经受住自然的灾难。就算是在战国时期,耕者有其田,但归根到底还是生产力水平低。想要吃饱,还是不容易。尤其是农业上的落后和食物加工水平的地下,让食物一直成为最为精贵的物资。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食物还要披上劣等的外衣,这就更加深了食物的匮乏。于是,边子白琢磨出了石磨,精面,发面和碱面,让原本并不受追捧的麦子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起来,这本来就是一件好事。列御寇也无法反驳。边子白继续道:“菽一直以来都是以制酱为主,但小子发现,菽在泡发之后磨碎,加入少量的石膏可以成为一种对身体毫无坏处,却好处不断的食物,岂不是让百姓多了一种选择而且小子发现,菽加工之后的食物,能够很大程度上替代肉食,成为民间最为重要的食物之一。”这哪里是选择,而是帮了大忙了。豆腐虽然不能当饭吃,可要是当作菜的话,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豆制品是后来华夏千百年来最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可以说,豆腐支撑了整个民族体魄的重要支柱。只是豆腐开始推广的时候并不顺利,这也是时代限制而已。当然,豆子肯定不如肉食和奶制品的效果好,营养价值高。但这已经是最容易通过耕种获得的食物了。农耕民族,很多时候选择的机会并不多。这些,列御寇也没办法反驳。“你说的也有道理,但这些事国君们不知道,士大夫们也不知道,唯独你一个人做,却需要被小人猜测怀疑,何苦至此。”列御寇皱眉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样直白的话这个时代是没有的。但这里面的意思,估计谁都懂。边子白仰天长叹,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也不知道给谁看:“岳丈不知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民之苦,天下皆知,小子不过是中人之姿,却不敢妄自菲薄,立志于能做一点对民有益之事。菽之豆腐也罢,发面碱面也罢,都是其中之一。小子不敢天下人皆知小子本意,却能看到家中仅有麦者能果腹,家中仅有菽者能安身足矣。”这逼装的,边子白都差点忍不住给自己打满分。而身后的孙伯灵作为弟子,立刻拿出空白的简牍来,舔着毛笔写了起来。作为弟子和追随者,记录老师平日里有感而发是日常工作。就像是这个时代的很多著作,其实都不能称之为专门的文章。而是长年累月有感而发的警句。比如说论语,所有的警句都不是按照章节来写的,而是通过子弟们的整理老师毕生所说有这里的话之后,汇总而出的著作。这也是语录体的特色。当然,老子的道德经之类的著作不是这么来的。所以从文学上来说,道家要比儒家起点跟高。列御寇恍惚了一阵,从牙齿缝隙之中挤出一句话:“你是儒家”“不全是。”边子白有点心虚道。没办法,他可不想和任何一个名士谈论典籍。虽然很多他都能背诵下来,可问题是,要论感悟,他几乎说不出多少自己的见解,很容易被人看清底细。列御寇原本想要告诫边子白,口腹之欲非君子之道。这个话别人说或许不妥,但是他说,底气十足。可谁知道边子白不按常理出牌,开口闭口就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架势来,把自己放在了道德高地的顶端,然后用鄙视的目光看芸芸众生。这不是儒家还是什么人儒家善于雄辩,当然也不是无往不利,次次都能赢。但是儒家有一个本事是任何其他学派都不曾有的。比如说儒家和名家雄辩输掉了,不要紧,对方颠倒黑白,小人之心昭然若揭;儒家带兵打仗,没打赢,也不要紧,不义之战,非战之罪;儒家被墨家的机关术给祸害了,然后爬起来,拍拍屁股道:奇淫技巧,小道也反正作为一个儒生,他们总能找到理由来安慰自己的失败。加上儒家本来就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仿效三皇五帝,下体恤黎民百姓,大道理一箩筐,说得头头是道。可谓嘴炮无敌。列御寇是道门中人,他向来都看不起儒家,认为儒生是夸夸其谈之辈。尤其是儒生善于利用对自己有利的道德绑架,让对手无所适从,就更让人窝心了。而边子白的话,从头到尾就只有一个意思,他只是做了一点对人民有益的事而已。明明是这小子贪吃,却变成了大公无私,这还有道理可讲吗这就是道德制高点,让列御寇就算是满腹经纶,也被驳斥地哑口无言。列御寇一甩衣袂,气呼呼地走了。而他的大弟子对边子白倒是感觉不错,偷偷给了一个赞许的眼神,低声道:“师妹夫果然善辩。”发现不太对劲,有种被野兽盯上的心悸,一回头发现老师恶狠狠地盯着他,顿时讪笑着跑了。而自始至终,平城君熊肥都在边上被忽视了。可他却并没有生气的意思,反而瞪大了眼珠子惊诧得地看着边子白,仿佛这个小时候的小伙伴,已经让他完全不认识了。“熊二”边子白怒道:“你再敢叫我熊二,我就和你绝交。”“好吧,子白。”熊肥撇撇嘴,很不情愿地开口道:“你岳父是列神仙,你怎么就不早告诉我”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边子白很想提着熊肥的大耳朵质问他,宴会开始不久,你就过来蹭吃蹭喝,还一个劲的说一些他根本就不知道的趣闻,小爷有开口的机会吗边子白冷着脸道:“还不算是姻亲,过几日完婚之后,才算是姻亲。”“我要来。”熊肥自告奋勇,对于自来熟的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尴尬这种让人很难受的场面。他们总是兴高采烈的来,兴高采烈的走,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边子白心说:“我不让,能行吗”恐怕真不行,他可架不住一个平城君在他结婚的日子来家里闹事。对于熊肥,很多人选择忽视,但也有人表面不在意,却记在了心里。姬颓就是其中一个,口中玩味道:“阳城君幼子,没想到真的是他。”一个楚国贵族,家族被楚王灭族了,只身逃亡在列国。可以说,故乡是回不去了,家族也没有了,只能在外做官。而且这种官员也很难融入到本国的官僚之中,可以说,没有了退路,也没有根基的孤臣。君王最喜欢的臣子,恐怕就是孤臣了,因为这些人是最不可能叛变自己的臣子。丁祇随后跟上姬颓,低声将探听到的消息告知:“君上,都弄清楚了,平城君认出了边子白是少年之友,阳城君少子。”第332章 好丑“吾儿,姬训”只要姬颓一开口这个腔调,太子训就知道卫公是要给他说很重要的事了。而且,在此之前所有的经验告诉他,他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还请君父明示”太子训躬身道。他也清楚,自己在一群国君之中的存在感很弱,弱到几乎所有人都忽视了他的存在。这让他很受伤,同时也很憋屈。他也想要获得其他国君的认可,但是很不幸,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建树的储君,他恐怕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达到这个目的。但是姬颓不用,他已经用自己的成功让其他国君看到了他的能力。作为一个通过政变才获得君权的国君,并在短期内牢牢控制了政权,就已经说明姬颓并非是一个只会依靠霸主的二流君主。他也有很强的能力,唯一限制他才能的是他的年龄。姬颓继位的时候,他已经快四十岁了。姬颓乘着这么一个机会,想要让儿子介绍给其他君主,本来就存着很强的私心。但是结果并么有人他满意,乘着休憩的时机,左右无人,他开始指点一些技巧给儿子:“吾儿可知边子白之才”“善文,却不屑于处理政事;善武,却没有武功传名;善辩,却夸夸其谈”老子指点儿子当国君,太子训就算是对这样的问答非常反感,也要集中起十二万分的精力去应对。对于边子白,太子训虽然功课做的不多,但是最近耳根子周围一直不清净,而且边子白这个人的名字一再出现,少不了也要了解一二。自然有些说道。可即便这样,对他来说,也是搜肠刮肚般的描述。至于评价,恐怕多半也是道听途说而来。姬颓微微皱眉,想起魏侯身边的公子缓,还有燕侯身边的公子简,看看人家的儿子,神光内敛,精明过人,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可是轮到自己,怎么就是成了一个刚愎自用的糟老头子太子的年纪,要说太子训已经是个糟老头子也不算是过分,毕竟也是快五十岁的年纪了。都已经是快当爷爷的人了。别人家的儿子这份差距一直让姬颓耿耿于怀在心里,可是看到自己家的日子,心都要凉了半截。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平静了一会儿心绪,卫公这才开口道:“吾儿,想要依靠道听途说,就能够用好臣子的才能,不啻于痴人说梦。边子白的表现虽然可圈可点,但你看出来没有,他并没有完全的展现出自己真正的才能。”“不屑于处理政务,原因在寡人和国相这里,卫国在没有祭祀和战争,国内无为而治,外附霸主,但求无功既有功。不求彰显功绩,但求无过于百姓。而边子白的职位是内史令,中大夫。他的工作就应该是辅佐寡人处理政务,但是寡人如果对政务没有太多的期盼呢他该如何去做内史令看似位卑权重,但也仅仅是寡人和执政府的辅助,寡人和国相无为,他又能如何”“这个”太子训闻听之下,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对于国君来说,他一没有变法的打算;二没有强国扩张的念头,卫国的官员不需要有太多的想法,只要维持原本的次序就可以了。这还真不是官员不上进导致的原因。卫公继续道:“善武之名,更是道听途说,连边子白都没有承认过,你怎么就知道他善武当初赵国骑兵出现在帝丘城外,表明上看赵人蛮横,似乎难以匹敌。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二百人的士卒,就算是再强大,在没有后勤,没有后援,抬头望去都是敌军的时候,会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而边子白当时手中的士卒人数可一点都不少”围歼当初突然闯入帝丘附近的这支赵国骑兵,太子训其实也参与了,只不过他率领的是援军主力,足足两个师,五千人。只不过当时的情况有点特殊,士卒走到城门附近,死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