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战国之名士崛起>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24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242(1 / 1)

d下的情况对于秦公来说,只有通过战争让自己的威望竖立,只有这样,秦公才能控制秦国的朝政。一旦失去朝政的控制,秦公就成了只能任由人摆动的傀儡。”边子白顿了顿:“所以,秦公需要咬着牙度过眼下的难关。因为秦国内乱不除去,任何内政都无法实施下去。而国君如果没有威望,如何除去内乱的祸根且战争也不是什么好处都没有,战争可以培养忠于国君的人才,并获得提拔,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办法。”“一旦封君实力下降,甚至彻底消除,秦国就能释放出大量的奴隶,变成为国君纳税的国人。一旦这些奴隶因为国君而成为国人,野人。他们会成为国君最为坚定的支持者。”“恕我直言,眼下的秦国别无选择。”“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我让你要提出要求了吧”边子白道:“这并非是让秦国恶于山东诸侯,而是让山东诸侯消除对秦国的芥蒂。同时,秦公要是有意的话,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小子受教。”嬴渠梁不反对战争,但同时,嬴渠梁是很清楚秦国国内困顿局面的现状的公子。甚至是赢师隰几个儿子之中,唯一一个去关心秦国国力的公子。出于秦国的内部原因,嬴渠梁也支持战争。但同时,他也希望秦国能够迅速摆脱眼下国人困顿不堪的局面。要知道,秦公赢师隰为了竖立个人威望,甚至只能去秦国的西边欺负哪些傻乎乎的羌人,还有蜀人。这些人都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作战全靠一窝蜂的往上冲,逃跑起来也不落人后。可以说,秦国随便一支军队都能够轻易的击败这样的对手。可是赢师隰却用了御驾亲征,太兴师动众了。以前,嬴渠梁是不理解父亲的这种举动,就羌人和蜀人,值得秦国的国君亲自上战场吗尤其是这样的战争虽然都打赢了,但是没有捞到好处。但听了边子白的话之后,他才明白,原来自己的父亲是用心良苦。他的目的根本就不在击败羌人和蜀人,也不在获得足够多的土地和奴隶。因为羌人一败就跑进山里,蜀人也基本上是这个路数。奴隶很不好抓,土地也是毫无用处的山林。即便是这样,赢师隰也乐此不疲。为什么主要还是因为赢师隰虽然没有获得足够的土地和奴隶,但是有一点好处是他很重视的,忠心的手下终于有机会可以提拔起来了。他是对任何一个封君都坚决不信的国君,以前这样,以后大概也会这样。所以,秦公只要听到战争两个字,就会热许沸腾,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饿狼,眼珠子都会绿了起来第345章 战争贩子鲁公要组建一支联军对付韩国,就算是宋公已经离开了帝丘,一袭快马很快就能赶上。收到消息的宋公,立刻吩咐仪仗,返回帝丘。站在帝丘城墙远处的官道上,宋公仰天长啸:“正义,终于要来了”宋国很悲催。可能是从建立之初开始就一直很悲催的存在。这不得不从宋国被敕封开始说起,原本宋国就是殷商的子孙建立的诸侯。周武王分封诸侯,第一批被敕封的诸侯国之中就有杞国和宋国,他们的君主就是夏和殷的子孙,为了延续两个古朝的祭祀。但是不同于杞国,宋国的存在一直让周王非常忌惮。因为宋国的封地地处中原中心位置,又是商王朝的统治核心区域,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自从被敕封之后,就一直是中原实力最强的诸侯。武王担心啊没办法,把周公封在鲁国,监视宋国。后来周公也不放心,将卫国封在朝歌附近,监视宋国,加上周围有齐国,晋国等豪强,宋国一直属于被压迫着的,却一直想要发奋图强的存在。可惜,宋人性格上有缺陷,太容易相信人。宋襄公时期,宋国终于迎来了辉煌的一刻,襄公效仿齐桓公联合诸侯盟约,他在盟约中一跃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第二个霸主。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春秋五霸之中,有一个版本将宋襄公列入五霸的原因。当然,更多的历史学家不认可这种说法,因为宋襄公担任霸主的时间太短。也就比一炷香的时间稍微长一点,算不上霸主。当年,宋襄公联合十多个诸侯在宋国边境盟誓,结果很让他欣喜,宋国如愿当上了霸主之国,而他也成为新一代的霸主。可是在祭祀封土丘下,参加盟约的楚王反悔了,加上宋襄公没有带随行的军队,被楚国的军队抓住之后,囚禁了起来。从此之后,宋国一直在诸侯之中扮演者悲剧的角色。至于为什么宋公要在帝丘城外嚎一嗓子原因就是他爹,亲爹,宋休公。这位宋国的国君在和韩国入侵的战争之中被抓,然后被卑鄙无耻地韩人囚禁了起来他爹的谥号为休,显然并不是宋国人的本意,而是因为被韩人俘虏之后囚禁起来,才叫了休。几乎每一任国君都闹出过不大不小的笑话,宋人感受到了中原诸侯对殷商子孙满满的恶意。已经萌发了将国都迁移到南方彭城的打算。但是彭城这个地方也不怎么好,地处五国交界之处,比邻的诸侯有齐国、鲁国、越过和楚国,真要发动战争起来,宋国的国都附近将变成战场,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个想法。但是再危险,能比得过国君都被抓住吗可以说,现任的宋国面对嚣张的韩人,那是死仇。宋公甚至连祭祀祖先的时候,都要忍不住痛哭,父亲被囚禁之仇,让他羞愧的无颜见国人子民。这仇一直没有办法报,主要是因为宋国军队和卫国有的一拼,坑的很。面对实力并不怎么样的韩国军队,没有胜利的希望。可是仇恨种下了,就会滋长,宋公一直等着这个机会,原以为韩国灭郑之后,魏侯会有所表示。但让他失望的是,魏侯魏击根本就没有要给郑国复国的意思,更不要说进攻韩国了。一气之下,干脆一走了之。可没想到,鲁公跳出来了,他派信使将联合对韩国用兵的打算告诉在路上的宋公。这位立刻马不停蹄地调转车队,奔到了帝丘,然后在帝丘城外嚎了一嗓子,表示其内心的兴奋之情。见到鲁公之后,宋公迫不接待地问道:“联军还有哪国”“卫乃主人,自然不能少了卫国。其他”鲁公虽然也很想明日就发兵对付韩国,可惜他也知道势单力孤,只能等待秦国的反应。于是他将边子白的计谋告诉了宋公之后,后者瞪眼道:“那还等什么,去找魏侯去。”面对两个盟友气愤的慷慨陈词,魏侯很无奈,他对韩国在这个节骨眼上给他上眼药,心里是很窝火的。但要说真的想要教训一顿韩人,他也在权衡之中。可是不答应宋国和鲁国的要求,恐怕真说不过去。姬奋和子辟兵身为国君,亲自跑来告诉他,他们羞于和韩人为伍,本来就很正常。因为韩和郑名义上都是盟约中的盟友。但是韩国却将郑国灭了,这在道理上就说不过去。魏侯也清楚,鲁国和宋国的态度基本上就是要给坏了规矩的韩国一点厉害瞧一瞧。但是于情于理,魏侯都不该去阻扰。他甚至有点看不起这两个小弟,不认为鲁国和宋国有击败韩国军队的实力。就算是加上一个卫国,也没戏。可是魏击又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必然有其他阴谋,不得已之下,只好捏着鼻子先认下来:“两位贤弟,韩人此举不妥在先,略有惩罚也可以,就按照两位贤弟的意思去办。”“发檄文”“对,发檄文,直接送到阳翟去。”鲁公和宋公一个说,一个附和。仿佛都是商量好了似的,配合默契。就算是魏击看出了此种的猫腻,他也无法阻拦。点头道:“如此甚好。”拿到了盟主同意的尚方宝剑之后,两人立刻就安排了开来。魏国国君的檄文,却由宋国鲁国魏国三个诸侯的信使一起送去了韩国国都阳翟。然后根本就不管有没有送到,过了两天,这两位又来了。魏侯心惊胆战地开口询问:“两位贤弟,还有什么要求一并说出来吧”魏侯也是心累,魏国的使团已经去了邯郸,但是什么消息都没有传回来。魏侯甚至已经认定了赵侯再一次拒绝了魏国的善意,要是按魏侯的脾气,估计一场大战再也免不了。可惜,魏侯还是忍住了,忍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需要筹谋一番,将燕国拖入其中。显然,邯郸城内的谣言似乎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燕国的使团有一部分留在了帝丘,似乎正要证实齐国的动向。而齐国国内的兵力调动,是瞒不住人的,尤其是靠近齐国和燕国边境的粮食运送,更是一目了然。魏击在帝丘城外暂时居住,也是处于和燕国使团容易接触的考虑。可不是来给鲁国和宋国这两个毫无存在感的诸侯来拉偏架的。可是当鲁公提出联合秦国的那一刻,魏击犹豫了。但是也仅仅是犹豫,鲁公问:“魏侯是担心秦国无法约束”这话要分开来听,一方面,秦国真的就听命于魏国吗至少不是真心。但同时,魏侯真的畏惧秦国出函谷关之后,威胁到魏国吗绝对不可能,只要不放开崤关,秦军就没办法渡大河,过不了河就根本没有机会威胁魏国的腹地。从函谷关出来的秦军只能是对付韩国,没有第二个对手。加上魏侯被韩屯蒙也气着了,干脆咬牙答应了下来:“让吾儿缓带着寡人军令去函谷关走一趟,允许秦军出关。”听到这个消息,鲁公和宋公大喜。他们发现事态真的朝着边子白预想的一样,魏侯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捏着鼻子答应了下来。至于秦国还是需要边子白出面。才几天之间,边子白就往来于各国国君之中,有种一下子被重视了的茫然。同时也深深地羞愧起来,他似乎从一个很有希望成为一个声名传闻天下的名士,变成一个战阵贩子的迹象。而且事情顺利到让他都不忍心停下来,公子梁还带来了一个让他震惊不已的消息:“我大哥要来”第346章 公子虔“二弟,你看哥哥这一趟,真是挣着了一百柄长剑,两百支重戈,还有二十套铠甲。可惜不能天天来,要不然真发财了。”公子虔说话间就让手下把从魏侯哪里哭穷要来的武器展示开来,被公子梁拦住了:“大哥,还在街上。”公子虔抬腿走进了府邸,扭头对弟弟问道:“对了,你怎么不住在大营里,这宅子挺不错的,可我不记得你在卫国有旧故啊”别说旧故了,公子梁敢拍着胸脯保证,他们家在卫国来一个亲戚都没有,更谈不上亲朋好友了。甚至秦人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踏上这片土地了。“大哥,我这是先暂住在卫国内史令的家中,对了,主人虽然好客,但我们也不能没有一点礼数不是,总不至于什么都往人家里领”公子梁委婉的提醒公子虔他带的士卒有点多了,可能会有引起主人家的不悦。好在公子虔还是听劝的,一回头,对手下说到:“你们几个都去城外的营地呆着,告诉所有人,咱们老秦人好不容易来一次中原,不能让人给看扁了。都给我规矩一点,没有命令不准出大营一步,违令者,军法处置”公子虔说话的口气都如同和他父亲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很狂暴,但同时又给人一种非常果断的感觉。迈着四平八稳的狗熊步,公子虔对眼前这座宅子有了更深的认识,宅子很不错,但是落在一个不中用的文官手里,白瞎了。当然,栎阳城内还没有这等漂亮的宅子。原因就是,他老爹执意迁都之后,秦国的贵族们还是在雍城办公,俨然有要分裂的迹象。栎阳城打从建都之后,就一直没有修缮过。其实栎阳还是一座秦国境内的二流城邑,破烂也正常。一如既往的破破烂烂,反正连国君都不住城内,都选择住在军营之中,城内好不好看,根本就无关大雅。“对了,你在信中说发现了一个人才,在哪儿呢怎么我来这会儿功夫,也不见人来”公子虔坐在偏院之中,一边说话,一边吐着嘴角的茶叶沫子,低头一看空荡荡的茶碗,回味着苦涩的茶汤,嘴里絮叨道:“也不知道中原人什么想法,这么苦的茶汤都有人喝。”“这是雅,算了,你也不懂。”公子梁对他这个大哥毫无办法。“另外,此间的主人就是我告诉你的人才,君父应该受到了消息,司马予,都说过了吗”公子梁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写在信件之中,往来的信件是最为不靠谱的传递方式。而口口相传,不仅能够守住秘密,同时还能清楚的表达彼此的意思。司马予扶着廊柱站起来,刚想要开口,就被公子梁拦住了:“坐下说。”他哪里看不出司马予估计到秦国连歇息一晚的时间恐怕都没有,就被他父亲给打发了出来。加上带队的是他大哥,风风火火的性格,一路上风餐露宿就不说了,估计就公子虔的脾气,想要在路上打个盹的机会都不会给手下。这也是为什么公子虔会比公子梁预计的时间早了好几天抵达了帝丘。“谢二公子体谅。”司马予感激道,然后撑着后背坐了下来,才开口说道:“小子已经将公子的话原原本本的告知了君上。君上也赞同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