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战国之名士崛起>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25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257(1 / 1)

d甲五千,弩一千,这些都需要你带着回去。到了栎阳告诉父亲,不要慢待了山东的诸侯的使臣。”公子虔拦住了弟弟,不解的问:“你刚才说什么,让我回去。你留下三国给了这么多好处,你留下”连反应慢人一拍的公子虔也发觉这里面恐怕有滔天的功劳,老爹一个高兴,甚至可能把储君给了带国书回去的人。这时候,公子虔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也渴望获得父亲赢师隰的认可;同时,他却难以接受这份认可来自于兄弟的施舍。有道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公子虔也是个有脾气的人,断然不能如此下作。当即表示,他不接受:“你回去,我留在卫国。”“兄长,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公子梁急道。第363章 不甘心“这是你的功劳,我带着回去算怎么一回事”公子虔怎么会不眼热弟弟的这份对秦国来说迫切需要的功绩但眼热是一回事,明抢是另外一回事,虽说是弟弟心甘情愿的让出这份功劳,但是他不允许自己如此没脸没皮。他是骄傲的人,其他的品行不端他还能容忍,但荣誉上他绝对不允许自己有瑕疵。同时,公子虔也不是不清楚后果。抢功,这是一把双刃剑,害人害己。他要是这么做了,就会担心自己以后就会变得功利,变得有所畏惧,甚至害怕继续做一个无所畏惧的勇士,可能在战场上连拿剑拼杀的勇气都会因为一次堕落,而从心中消失的无隐无踪。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这是公子梁的试探,帝王家没有什么亲情。为了一个储君之位,手足相残,父子反目,都是很常见的宫廷内斗佐料。甚至弑君,也是时有发生。但公子虔对二弟公子梁还是有所信任,秦国的情况不同于其他诸侯国,国内可以继承秦公的人选在他们兄弟几个里面。源于他们的父亲赢师隰对于封君敌对的态度,导致他们兄弟也对封君们很不对付。有共同敌人的时候,亲情或许能够更加牢固一点。公子虔开口道:“二弟,我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你应该清楚。不扯别的,就算我靠着你送给我的功劳登上了储君之位之后,我还是我吗还是那个能够带着勇士登城作战的公子虔吗”“不是,那肯定不是我。一个将荣誉看成比生命都要重要的人,会变得功力,畏首畏尾,而这样的公子虔将不再是我,也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储君之位,我也会争,老秦没有太多的规矩,只要是公子,都能争取储君之位。但是我想要光明正大的去争取,用我的战场上搏杀出来的功绩去争取。而是不是源自于你的施舍”“不,兄长,这绝对不是施舍。”话说到这个份上,公子梁也还知道兄长是不会接收这份功劳了,但是有些话必须要解释清楚,他并没有看清公子虔的意思。而公子虔却抬手制止了弟弟的解释:“我知道,这是你的本意,没有哪些不堪的心思。但是如果我接受了,现在我不说,你不说,但是以后呢”“我会将这份功劳当成是施舍,是人生中的耻辱,甚至这辈子都无法忘记。即便以后我获得了君父的器重,成为储君,甚至顺利成为了秦公,你想过没有,带着这份耻辱的国君,今后将如何面对你这个弟弟”“这个”公子梁面色警觉,似乎感受到了那种高高在上的国君,内心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的那种难受劲。恐怕留给他的结局也不会好。公子虔咬牙道:“而我日后将每天见到你,那种时刻遭受火焰一般灼烧的心情,你恐怕无法体会。但是我会告诉你,一旦我无法承受这份屈辱带来的痛苦,我会杀了你。”“兄长”公子梁真的被自己的大哥给吓住了,他没有想过自己的好心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甚至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公子虔笑道:“不过你放心,你大哥可是个骄傲的人,是绝对不会接受任何有瑕疵的荣誉。就算是尘埃也不行。”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公子梁才松了一口气。似乎他的兄长已经做出了决定,让公子梁在储君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但是同时也有一个问题,秦国一旦出兵,那么统领大军的很可能就是秦公,也就是他们的父亲赢师隰。指挥大将倒是很好猜测,多半是大将章蟜,这也是他们的父亲最为信任的大将,也是追随赢师隰在魏国流亡时期的家臣。毕竟赢师隰虽然很有勇气,也很勇猛,但毕竟没有多少带兵的经验,就算是长年住在军营之中,但对于指挥作战,都不能说是擅长。他更多的有点像是一个统筹者,谋定而动,但水平不能说太好,只能是一般而已。公子梁有心让兄长回去,却被拒绝。心中多少有些窃喜,但总是有点担心兄长会因为这件事而心存芥蒂,尤其是秦兵如果出关,面对的还是韩国这个软柿子,战场的功劳就如同唾手可得般容易,而公子梁对战功是非常看重的人,他难道会放弃这样的一个机会“兄长,可这样一来,你还能赶上我大军和韩人交战的机会吗你一直不是说过,当年和韩人作战,你年纪太小,以至于没有机会,但现在机会来了,你却又要错失,岂不是可惜更何况,蓝田大营里的秦军有一万人马可是你的部属,你要是不在战场上,他们将如何计功”公子梁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公子虔统领的军队隶属于他自己,属于公子私军。同时也隶属于国君指挥,毕竟公子虔也是需要听赢师隰的命令。要是不听话怎么办不管是谁,都会死地很惨。赢师隰可不是齐桓公,老了,竟然被关在齐国的宫殿里,被活活饿死。作为一个流亡太子,三十年的流亡生涯给了他无法磨灭的记忆,可以说,这个世界上对赢师隰来说,任何人都不可能给他带来安全感,都无法毫无保留的给予信任。就算是儿子,也不行。明面上公子虔的军队数量不少,有一万多人,足足一个军。但实际上,这支军队还是听从赢师隰的指挥,只不过他如今将这部分实力让儿子试着去锻炼一下。一方面,自己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就是给了培养接班人。国君虽然和储君的关系很微妙,但是没有那个国君会不重视培养接班人的才能。毕竟接班的儿子是要在他死后挑起国君的重担。一旦儿子不宵,将好好的国家都被祸祸了,最后每年祭祀的时候谁给他们这些死人上香摆祭品想到此处,公子虔也是很心痛,一方面,他想到了战场立功,让父亲看到之后的赞赏和幸喜。尤其是赢师隰经常说公子虔最像自己,这话出自普通人,仅仅表明儿子是亲生的,和隔壁老王没有关系;但出自国君就不一样了,任何一个国君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如同自己一样英明神武,而储君的选择,也肯定会优先照顾最像自己的儿子。尤其是在没有嫡庶长幼之分的时候。可公子虔不甘心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到秦国,后槽牙用力咬着,却一时间难以决断,忽然看到身后剑架子上的剑,跳起来拔剑砍断书案的一个角,然后愤愤不已道:“要是这等灰溜溜回去,让我如何甘心”公子梁不明所以,却从兄长的表现中读到了不少的信息。似乎兄长来帝丘不过数日,却受到了难以磨灭的伤害,这让他很不解,同时也很纳闷,自己的大哥到底遭遇了什么挫折,让他如此耿耿于怀“兄长,昨日还好好的,为何今日情绪如此大变,小弟实在想不出帝丘城内还有人会让兄长如此愤恨”公子梁不解,询问道。不过眼睛却在偷偷打量兄长公子虔的反应,万一要是问到了隐痛,估计就按照公子虔的暴脾气,他就算是弟弟,也落不下好来。一开始,公子虔还不肯说。主要是太丢人了,他堂堂秦国的长公子,二十多岁的一个成年人,还是秦军最精锐的军队的一军之主将,竟然被一个三岁多的小孩子给欺负了。当然不是武力上被欺负,而是智商上被碾压了。可这比武力欺负更让他受不了,就算是一个傻子也愿意承认自己是傻子,最多会讨巧的说自己反应没有别人快,宝宝很稳。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三岁的孩子还是非常幼稚的存在,好奇心很重,却总是问一些傻问题。在智力上或许难以比较,但是一个成人在见识和知识积累上,肯定会对一个小孩子有碾压的实力。可公子虔呢他却被一个萌娃给反杀了,这让他如何说得出口。在公子梁的一再询问之下,公子虔才开口:“贤弟啊兄长我哎真是一言难尽啊”说着,委屈的情绪让他整个人都酸溜溜的,眼泪都差点掉了下来。一五一十地将他在王诩家里头遇到的事情给公子梁说了一遍,当然公子虔也不会少了说他的目的,是奔着那部天下奇书吴子兵法而去。“贤弟,你是还不知道王诩那个老贼子说话那个叫难听啊为兄也是有气度的,好不容易忍而不发,却蓄势已久。没想到的是,最后为兄的一世英明却折煞在了一个童子手中。早知道就该多听一听孟轲的一件,不着庄周比试学问,选庞涓比试,或许为兄还能赢。”公子虔肠子都悔青了,他根本就想象不出,帝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聪明人这让他这个靠武力吃饭的人怎么活公子梁却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有句话没有对兄长明说,就算是庞涓也不是公子虔能够碾压的存在。很有可能他这位骄傲的兄长还是会被修理一通,然后半死不活的回来。至于说,公子虔的过度自信,公子梁相信,今后他这位兄长肯定会收敛很多。不过,吴子兵法确实不那么容易得到,公子梁想要留在卫国,有招揽边子白的念头,退而求其次,就是带着这部兵书回到秦国。说这部兵书的主人就是一战之后让秦国实力折损近一半的狠人吴起。斟酌之后,公子梁开口道:“兄长想要获得兵书,也不是没有办法,但是王夫子就别想了,他不可能传给你。”“贤弟有何妙招,快快道来”公子虔欣喜若狂,仿佛在黑暗中跋涉了几个时辰,备案疲惫之时看到一缕灯光,在远处若隐若现。第364章 挟恩图报和王诩相比,边子白对于知识的态度,至少没有这个时代大部分的精英阶层那么保守。普通的学问,只要不需要他费神,都可以在他的书舍里求看。他甚至连一点交换的心思都没有,更没有想着用知识来获利的可能。可王诩不一样,他就算是在帝丘城内和所有人格格不入。但他的思维还停留在先秦时代,这是无法改变的。公子梁随口笑道:“兄长有所不知,边子白也有吴子兵法。”“我知道啊”公子虔大大咧咧道:“你不是让司马予回去给父亲说了吗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兄长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公子梁解释道:“吴子兵法是有,但是吴子死于非命,根本就没有经过整理,就留在了郢都的府邸,作为吴子的朋友王诩在收敛吴子尸身之后整理其遗物,将吴子毕生的行军心得带了回来。而这些不过是散乱的文字,根本就没有整理过。”“你是说根本就没有吴子兵法”公子虔气急败坏道,他都给自己刨好了坑了,却发现被人占了,自己被忽悠了。吴子兵法子虚乌有,既然如此为什么公子梁要在给老爹的信里说明此事这岂不是相互矛盾再说了,要是被老爹赢师隰发觉了自己的亲儿子竟然在骗他,还能落好对于兄长着急的心情,公子梁自然深有体会,毕竟中原之人能够在老秦心中烙下深刻记忆的人,最近几十年就只有一个人,吴起。这是一个让老秦所有勇士都提不起任何反抗心思的军神,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突然间听闻吴起死了,消息传来,三秦之地非常雀跃不已。而当听到吴起留下来的军事思想成书之后,获取这部军事著作就成了所有秦国将领心中最大的愿望。公子虔也不能免俗。他当然不希望这个消息竟然是假的。公子梁解释道:“其实也不算是假的,而是吴子的这些散乱的简牍都被存放在王诩的家中,足足堆放了几个屋子的简牍。而这些简牍内容不尽相同,不仅仅是吴子的记录,还有其他简牍。而这些简牍的内容被一个人整理之后成册,其中就有那部让你向往不已的吴子兵法。而整理这部书的人正是边子白,边大夫。”“他”公子虔撇着嘴,不屑道:“就王老头那个臭脾气,他允许他人看如此紧要的简牍,却不让你我兄弟观瞻,岂不是看不起我老秦人”对于兄长动不动就将事情拔高到了地域鄙视,公子梁也是颇为无奈,压着手道:“兄长还是请听我道来。边大夫和王夫子的关系并不和睦,这源于一个传言,相传几个月前,王夫子有收边大夫为弟子的想法,于是在路上拦住了边大夫,问了几个问题。”“被问住了吗”公子虔有点紧张,甚至是惴惴不安道。在他看来,如果边子白也被难住了,那么他心里至少能够好过一点。起码,他也不算太丢人。被王诩欺负了一把之后,发现聪明人也被欺负了,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