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战国之名士崛起>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26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268(1 / 1)

d派个厨娘过来,给他单独做饭。”“老师,我也是军中之人,要和将士们共甘共苦,不要家里的厨娘。”孙伯灵难以抑制心头的狂喜,他甚至心头产生了一种将军征战沙场的豪放,觉得实现人生理想,光大门楣指日可待。边子白也不在乎,反正就算是吃苦,也就几天时间,应允了孙伯灵的任性:“你就按照你心里想的来,还有在军营里一切都要听苟变的话,不要任性。”“弟子谨记于心。”“恭送老师”嘱咐完了,边子白就起身离开了大帐。孙伯灵闻之大喜,他知道老师是个一言九鼎的人,答应的事,绝对没有反悔的可能。可即便如此,孙伯灵还是担心边子白会因为他年纪小,而不让他参与战争。现在看来,边子白的安排对他来说妥当之极。一来,孙伯灵也不是擅长武力的人,他可不是庞涓,家族都是厮杀贼子出身,需要在沙场博一个出身。阿城孙氏虽然不是什么显赫的门庭,但是想要出仕为将,并不困难。但是就孙伯灵的年纪,他在军营之中能做的事也非常有限,甚至因为他年纪太小,而不被信任。但如果是给苟变解释战阵的布置和训练,这份工作他完全能够胜任。尤其是他可以近距离观察一支军队从基础训练,到战阵演练等所有的科目。同时也能近距离观察如何成为一个统筹一切的将军。做完这些,边子白也该离开了,他还有很多事需要处理。府邸内新婚妻子要多陪一陪对方,毕竟征战沙场,刀剑无眼,谁也不知道结果会如何另外,后勤辎重,甚至装备方面他也要上心,南卓,公叔旦,这些都是高高在上的大贵族。可是面对库房的司库,司会这些小官僚的时候,身份是没有太多用处的,反而这些小人物有完全属于他们的一套交际方法。这也需要边子白却关注。另外就是岳丈似乎要离开,他也要去送一送。等边子白在赵武的搀扶下,登车离开之后,公子虔眼热的盯着苟变手里的阵图和简牍,望眼欲穿道:“苟变兄弟,我帮你”苟变警惕的将手中的书简放在了书囊中,然后猛然退了两步,防贼似的看着公子虔,后者还茫然不知道:“苟变兄弟,你这是怎么了”“军事重地,你怎么进来的”苟变对公子虔的出现显然有些触不及防。一开始,公子虔出现他还以为是因为边子白允许这家伙来卫军之中参观,可是边子白都走了。这家伙还留在军营之中,这就变得很可疑了。这份可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子虔是个外国人。公子虔摸着鼻子感觉有点发酸,太委屈了,伤自尊了,说好的大家亲如兄弟,一转眼就不把人家当兄弟看,还是男人吗“苟变兄弟,你忘记了,我将率领秦军禁卫锐士两千人,帮忙卫国抗击赵军。我可在战场上担负的是中军将,隶属于将主直接指挥。”都这时候了,公子虔就没有想过脸面的问题。他称呼边子白一句将主怎么了要是说句好话,就能看到那套听都没有听说过的阵法,叫爷爷他也心甘情愿啊“伯灵”苟变询问的眼神看向了孙伯灵,他是边子白的入室弟子,自然这么紧要的事不会瞒着孙伯灵。就见胖乎乎的孙伯灵点头道:“是的,老师已经邀请公子虔担任中军将,还有两千秦军。作为报酬,他可以跟着老师学习吴子兵法。另外战中所有部署都向他开放,他都有询问研习的权力。”苟变长叹一口气,很不情愿的将书囊让给了公子虔,然后恶狠狠地嘱咐了一句:“只准在帅帐中看,不准带出去。”说完,就气鼓鼓地离开了帅帐。等到傍晚时候,苟变托着配备的身躯,却依然给人一种精神饱满的错觉,很明显,这一天他是强撑了下来。回到帅帐,他却咧开嘴巴笑了起来。因为看到了如同雕塑一般坐在席上,仰头看着帐篷顶部的公子虔,做痴呆状。发髻也散乱了起来,衣襟如同败军之将一般,毫无章法,尤其是目光,呆滞之中竟然带着绝望的木讷。面前还散乱的摊开的就是阵法训练图,还有一堆简牍,显然公子虔遭受了无数的暴击之后,已经心力交瘁,不堪一击。作为学渣,苟变可以很深刻的体会到这种绝望的心情之下,隐藏的是什么样的凄凉。尤其是没有说一句话,仅仅是一个表情就将自己撇干净的孙伯灵,似乎用表情告诉苟变:“不关我的事”咯咯咯他不厚道地笑着,声音越来越大第380章 受气的老秦当然不关孙伯灵的事。绝对是公子虔的理解能力出现了问题,苟变对此深有体会,同时也对天地三才阵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这阵法恐怕很难学,万一自己也学不会,咋办这绝对是一个要命的问题。他甚至想要将手上训练的工作都丢掉,扔给一群属下去办,然后跟在孙伯灵面前苦学数日。至少等边子白进入军营的时候,他至少能够在边子白询问的时候,能够时不时的说上几句,就心满意足了。至于说为什么苟变没有想过自己苦学之后,学成通天的本事,然后让人另眼相看别傻乐,苟变可没有找虐的倾向。边子白给他的简牍也好,图谱也罢,没有一样是简单的,一看就能明白的学问。就算是偃月阵,变化也有几十种,他要是盯着阵图瞎琢磨,眼珠子看瞎了也不济事。反而放低姿态,低声下气的向孙伯灵讨教,反而会事半功倍。要么说弟子是入室的好,他这个不伦不类的身份,估计边子白也没有心思给他说什么。但真要说边子白糊弄他,也不算。至少边子白给他的吴子兵法是货真价实的真货,除了讲课的方式让他颇为难受之外,其他都是尽心尽力,已经做到了夫子所说的那种:有教无类的程度。而且苟变也真实的感受到了自己对于军阵,兵法的理解,已经不是在自己老师子蒙门下的时候懵懂。他很不愿意承认边子白的水平要比子蒙高,但有些事就怕比较,一比下来,什么问题都说清楚了。至于说自学,算了吧。一方面,苟变清楚高端的学问,涉及到的学识浩瀚如同星辰,自己根本就学不下来。兵法之所以被称为是兵法,是因为不仅仅是打仗这一部分,还有治军,行军作战,地形勘探,研究战争。甚至连形象天气都要有所涉猎,包罗万象,无所不能。而且,时间上也不够,他还需要训练士卒,还需要筹备上军的物资和防御,分身乏术。其次就是他恐怕会因为自身才学的不足,会陷入死胡同之中,百思不得其解,然后剑走偏锋,甚至学了个毫无用处的四不像。最后才是自己的潜力,是否有资格将才学发扬光大。远的不说,就说孙伯灵,先祖可是孙武,战神一样的人物。家族兵法博大精深,加上孙武也有著书立说,可是阿邑孙氏上百年之间,竟然没有出过一个能够担任一军将主的卿大夫。显然,好的学问,还是需要一个好的老师传授,才能让弟子突飞猛进。苟变经常会想到当初老师子蒙拖着病重的身体,四处给他求名师的场面。当时的苟变是不屑一顾的,他或许认为名师最多也就比老师子蒙强那么一丁点,可结果呢他在边子白门下求学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见识。要是没有名师,他就算拥有了吴子兵法能够走到什么程度,也非常难说。至于公子虔这副见鬼了的鸟样子,苟变太熟悉了。他笑眯眯的一屁股坐在了公子虔的面前,从水壶中给自己倒了一碗水,咕咚咕咚的灌下去之后,发出一个爽快的轻吟,然后佯装关心的开口问道:“看你这样子,似乎有所得,不如你我探讨一番”公子虔拨动了一下如同死鱼一般无神的双眼,没搭理他。苟变可没有打算放过这位横竖看不顺眼自己的秦国公子,要是卫国公子,他可能就怂了,但是秦国呵呵。“公子多半是看不上我们卫国的战法,想必秦国曾经有过霸主基业,自然是家大业大,不如变不才,请教一番秦国的战阵如何”“哼,你能有这份好心”公子虔实在躲不过去了,冷哼一声道:“也别说风凉话,我是没琢磨明白不假,但依我看,你也不比我强多少。再说了,边大夫是楚国人,根本就不是为什么卫人,你也别尽给自己脸上贴金。把什么都当成你们卫国的,老秦虽然耿直了一些,但从来没有将他人之才占为己有的劣迹。”被怼了回来,苟变也不生气,反而乐呵呵道:“我可没说先生是卫国人,但听说你向先生求吴子兵法,吴子总该是我们卫人了吧”公子虔闻听,顿时气短。他心中暗恨,为什么老秦就没有出过一个兵法大家以至于在外头都认为老秦人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辈就一个吴起而已,看把苟变这玩意给牛气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卫国境内吴起这样的人才遍地爬呢公子虔将面前的书简,连同阵图一股脑的推到了苟变面前,冷笑道:“你也别说什么风凉话,就这天地三才阵,你要是能看阵图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公子虔算认输。”苟变还真看了,一看之下,顿时头晕眼花。这阵图上辩驳点点,一道道防御的兵种,仿佛撒豆般毫无章法的堆积在一起。他就算是有通天的办法,也不知道上面到底是画了一些什么鬼东西尤其是兵种之间的配合,什么三段攻击,辅佐兵种。苟变认为按他的智商,没有苦学三年之功,恐怕也说不出什么门道来。但是他也不气馁,反而理所当然道:“苟某不知。”要点脸,行不行公子虔还以为苟变真比自己强多少呢到头来,还不是和自己一样,看着阵图犯傻,除了能够鄙夷自己的无知之外,一无所处。可看苟变理所当然的表情,理直气壮的语气,公子虔心头的火就不打一处来,恨不得一口唾沫吐在苟变的脸上才解恨:“你也不知道,为何奚落我”“我不知道可以问啊伯灵在,他知道了,就等于我知道了。”苟变的强大心脏可不是公子虔能够比拟的,这家伙在帝丘当了两三年的笑柄,还活的忒潇洒,肯定有过人之处。当然,一颗强大的心脏,就是他的处世法宝。公子虔显然没有预料到苟变会如此无耻,一个劲的运气。不过坐在将主座位上的孙伯灵却开口了:“天地三才阵,善功能守,其变化要比偃月阵更加复杂。第一次看阵图不明白也是应该的,我也是学了很久,在老师的启发下才有所领悟。不过此战争的基础在于军阵的执行程度,有就是士卒对于自己在战阵中的位置的领会程度。不知列队,想要研习此阵,势必难上加难。”“列队”公子虔不仅脑袋中冒出刚才询问过的一个问题,卫军强否在他看来卫国军队很强大,强大到让他接触的第一感觉就像是天下精锐。但刚才军帐里就他和孙伯灵的时候,私下询问过孙伯灵,为什么卫国军队如此精锐,但边子白似乎对上军还非常担忧在公子虔看来,精锐军队作战,兵不在多,在于精。只要军队战斗力够强,赵军就算是人多一倍,也不在话下。可孙伯灵却告诉他,卫国上军仅仅是训练了列队,军列等基础科目,没有练过战场搏杀技能。当然也不是没有,只是之前的南氏颇为糊弄了一阵了事。反正真要是赵军来了,还有驻扎在邺城的魏国武卒挡在前头,没想到这次魏国的麻烦也不小,要是今明两年之内赵国攻击卫国,魏国只能在口头上表示不满,但真要是让他们出兵作战,也是爱莫能助。无奈之下,才开始整顿上军,略显仓促起来。公子虔这才明白,为什么边子白会对上军的战斗力不满足,原来他是最清楚上军战力的人,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不堪重任。而对于赵军如何,边子白也有过交手,但是他并没有将赵军真正的实力说出来过。似乎有所忌惮。恐怕更多的是对上军战力的担忧吧。孙伯灵是入室弟子,说的一点都不夸张的是,这个时代的入室弟子,尤其是基本不怎么收弟子的名士来说,入室弟子是被当儿子养的存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儿子都要亲。边子白基本上除了后宅,感情生活,还有隐秘身份之外,都不会避着孙伯灵。而孙伯灵虽然年纪不大,但却已经显露出超人一等的智慧。他用他的理解开始解释边子白要求上军训练列队的原因:“军阵之中,就某看来,偃月阵并不困难。偃月阵在于杀机内敛,而偃月阵的杀机就骑兵,但是你们也清楚,我卫国骑兵少,就算是战马充足,一个合格的骑士也需要耗费数年之功,才堪大用。我们等不了,也没办法等。而失去了骑兵助阵的偃月阵,还不如圆阵来的好用。这些苟变你认同吗”“偃月难以变阵,恐怕这才是不如圆阵的地方。”苟变虽说名气为负数,属于臭名远扬的倒霉蛋。但是他追随子蒙,之后又在边子白门下和孙伯灵一起听课,总算是脱离蒙昧的懵懂期,经常有不少有感而发,进步喜人。当然,这种进步是苟变给自己的评价。在边子白,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