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好一点,也少不了一阵鞭打。只不过,他们的到来,让庞爰差点情绪失控。但同时,他的反应可不是真的要对儿子下手,更不可能用剑杀了亲儿子。毕竟,庞诩战败并非是庞诩的问题,而是庞爰,乃至整个赵军的问题。赵军根本就没有水师,战船就无从说起。甚至连会游泳的士兵都没有几个,在渡河的时候,被卫人打得毫无脾气也没有可说的。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对岸几倍于赵军的卫军一路欺负自己的袍泽,却束手无策。但是庞爰毕竟是主将,他要做出公平赏罚的姿态出来,庞诩毕竟是战败之将,不接受惩罚,说不过去。庞爰拔剑的气势很足,但接下来的动作就有点拖泥带水,甚至用迟缓来说解释也不为过。他等着有人拖住他,求着他,哭诉着喊道:“将军,非战之罪。少将军已竭其力矣。”要是边军副将赵广在场,就在庞诩进入大帐的那一刻,就拦住了庞爰。然后等着庞诩哭诉自己的罪过。可惜,赵广不在了,也不知道生死。庞爰一脸无奈,拖着手中的长剑仰天长叹如今赵军大帐之中有资格拉住主将庞爰的人就只有一个,公子重。可惜,公子重毕竟没有多少经验,反应慢了一点,等他起身去劝的时候,下不来台的庞爰只能持剑向儿子砍去,而庞诩脸上的表情都凝固,仿佛被吓傻了一般。剑过飞虹,落下几缕青丝,吓得众将真以为庞爰要大义灭亲。可话说回来,庞爰铁了心要这么做,恐怕如今的庞诩已经到底,出气多,进气少了。试想,从厮杀之中走来几十载,剑术会差吗没有人可以质疑庞爰的剑术。厮杀,是一个军人最基本的技能。要是连杀人都不成,如何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活下来“老将军请慢,少将军深陷敌围,非战之罪,而是我军在对岸兵力不足。最后失手被擒,在我军不利之际,毅然决然渡河增援袍泽,就凭此举也不能抹杀少将军渡河之勇。”公子重终于反应过来,这时候他要是再不出手,恐怕庞爰不久之后就要和他反目了。庞爰被架在了火堆上,动手以军法杀了儿子,这事他根本就做不出来,但是儿子被卫人俘虏,也不能没有交代。真要是继续下去,庞爰当时的相反就是刺儿子一剑,当然不是致命的伤势。之后的军营里,就不会有庞诩这个人出现。但真要这么做的话,庞诩的脸面且不说,前程就全部毁了。而庞爰也将在军中抬不起头来。公子重想到这些,心头暗恨。就不能踢本公子一脚,提醒一下吗什么心思都不说,都用猜的,累不累公子重单手握住庞爰握剑的手,刚上手,他就想要骂人。他一个不到弱冠的公子,竟然能够单手轻易的将一个征战多年的将军制住,岂不荒唐可事实是,庞爰不仅像是一只听话的小绵羊,顺势将高举的剑放了下来,除了眼神和不知道真假的怒容之外,根本就看不出庞爰有处置自己儿子的打算:“要不是公子求情,今日定斩不饶。死罪可免,但活罪难恕,自己去辎重营做个小军。”“谢过公子不杀之恩。”“谢过公子不杀之恩”前面一句话是庞诩说的,后面的一句话是周兴和雷横异口同声的反应。反倒是公子重被整蒙了,傻傻分不清楚自己到底做啥了。庞诩是不敢继续玩下去了,遇到公子重这样的军中雏鸟,万一玩蹦了,难道真让他把儿子正法不成至于公子重,也只能在心里苦笑不已。他又给自己的身上背负了一项无能的标签。反正虱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自己恐怕在邯郸已经被贴上了无能的标签,要是庞爰在此事上对他欠下人情的话,也不算是坏事。“孩儿遵命。不过”庞诩犹豫了一阵,还是决定将边子白交给他的信给父亲,毕竟信守承诺也是美德。当然,他不会在这件事上发表任何意见。庞爰正在气头上,瞪眼道:“快说。”庞诩从衣襟里摸出一个布囊,然后走到庞爰的面前,将手中的布囊高举过头顶,而他躬身到地:”父亲,卫军主将边子白放我等归来之前,让孩儿将这封信交给父亲。”庞爰不知何否的冷哼一声,却不动声色的将布囊接过来,拆开的之前看到被动动过的火漆,心头有点紧张,用眼睛的余光瞄了一眼公子重,好在似乎对方并没有注意,反而敦促道;“老将军,信上说了什么”庞爰快速看过信之后,将木牍递给了公子重。后者匆匆看过之后,脸色变得很难看。庞爰自然知道儿子看过信,但还是假模假式的对庞诩一指道:“你也看看,发现什么问题没有”庞诩也不敢说自己看过,只好接过来粗略看过之后,沉吟道:“孩儿以为卫人有休战罢兵的打算。如今天寒地冻,士卒恐染风寒之疾,卫人不及我边军多矣,有这打算也不为奇”没等他说完,庞爰就大喝道:“糊涂,边子白如此奸诈的小子,会就这么放我等而去”庞诩不明所以,也不敢看父亲,只能偷偷看向了公子重。后者解释道:“老将军已经派遣斥候去了对岸,从已经得到的消息来看,我军陶丘被攻克之后,卫人并没有据城而战的打算。近日,邺城的魏军似乎有一万多人出现在荡阴古城附近正在修缮废弃的城墙。这是我军从马邑渡河之后,恐怕会被对方堵在荡阴附近进退不得。”“难道边子白故意想用儿子来赚取父亲”这是庞诩想不明白的地方,可是在庞爰已经得知荡阴有魏军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中计再说了,两军交战,斥候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难道边子白就不怕赵军已经知道了魏军出动,还会傻乎乎的上当受骗吗想到此处,庞诩就忍不住问道:“父亲,难道他就不怕我等将计就计”“将计就计”公子重觉得这个办法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也是一条出路。于是期待道:“老将军,不知少将军所谏如何”“不妥。”这个念头庞爰不是没有过,但是有一个前提,必须在魏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一口将边子白的上军吃掉。或许当初出兵时候的赵军有这份实力,但如今的赵军,箭矢,粮草都已经不足,难以做到一击击溃。毕竟卫军如今气势如虹,而且再不济也有两万左右兵力。加上魏武卒,就有不下于三万军队。而自己呢能够动用作战的兵力大概在四万上下,一旦开战,真以为能够将魏国武卒不管不顾的当成看客不成至少分出一万人以上的军队监视魏军的一举一动,庞爰才能放心的进攻边子白率领的卫国上军。三万对两万,在兵力上是有优势,但是不明显。更何况,边子白会给他这个机会吗赵军急于北归,加上接连作战行军,人困马乏。而卫军可以做到以逸待劳,卫人又多了一份优势,此战结果就算是庞爰也很难预料。但气势上,庞爰绝对不能认怂。反而一口认定,赵军歼灭卫国上军不过是举手之劳的样子。自信的连他都觉得有些汗颜的开口道:“某也曾经想过此法,但是有一个前提,魏军即便看到卫人全军覆没也不会出手。这恐怕不现实。我估计边子白为什么让某有从荡阴北归之路,更多的原因是他指挥不动魏国的军马。”“卫人何时能够指挥魏武卒”这个判断就算是没有什么战争经验的公子重也能看出来。魏国才是这个时代的霸主,真正的霸主。而且还是唯一的霸主。魏国不允许赵国扩张,不允许齐国扩张。一旦这两个诸侯扩张,魏侯就会派遣军队来教训不听话的小弟。而结果是,不管赵国和齐国的军队心气有多高,最终还是会在战场上被魏武卒教训着做人。也就是韩人头铁,遇到个死也要吞并郑国的韩侯韩屯蒙,但是韩人也为此付出的代价。多次被魏军攻击,一度韩侯到了内忧外患的地步。而卫国作为魏国的铁杆小弟,甭管边子白什么身份,有对少军队,他都无法指挥得动魏国军队。只有卫国国君亲自带兵作战,魏武卒才会给予几分薄面。表面上佯装听从其指挥。至于打起来之后如何,谁也不清楚。庞爰接着道:“既然卫人没有指挥魏军的办法,按照边子白的多谋,肯定会将魏人一起拉上,也只有这个办法才能用卫国上军拦住我军北归。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我等自己跑到魏军面前,到时候就算是魏军不听边子白的调遣,也由不得魏人反应。而我军被魏武卒消耗之后,恐怕北归难以成行。这才是老夫为难的地方。”“这可如何是好”公子重毕竟年轻,面对困境,他顿时没了方寸。反倒是庞爰镇定道:“老夫岂能让他如愿去巨鹿之路虽然漫长,但相比之下会安全很多。只要在巨鹿获得补充的粮草,不用多,只要够大军从巨鹿行军到邯郸的消耗足以。来年我军还有南下之力。但有一个难处,需要提前解决。”“老将军请说。”公子重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庞爰蹙眉道:“我军精锐行军自然无碍,但各地征召的民夫就难了。拖累大军行军且不说,还会暴露我军意图。为今之计,只能将民夫留下,而我军精锐提前离开。只是让谁留下控制民夫,需要一个善战之将。”骗鬼呢民夫留下,岂不是等着卫人来抓周兴和雷横顿时低下脑袋,他们恨不得此时此刻立刻逃出营帐之外,千万不要被庞爰看到,接下这等腌臜的任务,岂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可是天不遂人愿,雷横被庞爰盯上了:“雷将军”“为何又是我”雷横气地差点背过气去。第516章 送死的任务似乎就连庞爰都觉得,让近乎残废的雷横给大军殿后有点强人所难。于是他斟酌之后做出来一个决定:“雷横,大军撤离之后,本将军给你留下两天的粮食和五百士卒。这些都可以让你去挑选。如何带兵本将不管,但唯独一条,至少拖住卫人三日不能让其反应过来,掩护大军退兵。甚至你可以在约定的三日之后,向卫人投降。”“这岂不是落了我军的威风”雷横还想着据理力争一番,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留下来。威风如今的赵军还有什么威风可言对于庞爰来说,带着主力安全的退回到赵国才是他最为重要的任务。一旦在卫国损失过大,赵国就危险了。当然这话他也不过是猜测而已,真正能够对赵国做出评判的也只能是国君而已。因为赵国就军事实力来说,独自面对魏国一直无法自保。这是国力上的差距,很难在短期之内扭转过来。但是国君可以选择邦交来增加赵国的筹码。比如说联合齐国、韩国、甚至中原诸侯避之如虎的楚国,通过结盟来共同对付魏国。但这是国君的权力,而不是他一个将军可以去揣摩的。至于为什么选择雷横,还不是因为他没有了价值。要是雷横身上没有伤,庞爰也不会将他留下。毕竟雷横是一员虎将,只要给他足够的士卒,他还是有一番作为的人才。不像周兴,周兴的部署损失殆尽之后,基本上没有了太多的价值。因为他是周人,换一支军队,根本就不会有人听他,而他降服士卒需要比赵国出身的将领更长的时间。庞爰想了想,觉得把周兴留下也一样。至于雷横算了,大军撤离需要速度,带着一个累赘,恐怕对雷横对赵军都不是什么好事。想到这里,他干脆一言决定道:“周兴你也留下,帮助雷横弹压军营。营地内重伤员也留下由你们照看。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大军离开三天之内,不许对卫人投降。三日之后投降,不受军法制约。但是有一条,保住所有人,等待邯郸交涉的结果。之后将所有人都带回赵国。”这也是庞爰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三天之后,他应该可以带着军队从卫国走到齐国的边境,然后越过封冻的大河进入赵国。就算是被卫国人知道了赵军的动向,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追上去。就算是边子白发现了端倪,派兵急行军赶上来赵军又如何没有魏军的支持,难道庞爰连击败边子白的勇气都没有吗似乎这样的选择,对他和赵军都是最为有利的选择。公子重也没有意义,至于雷横和周兴两个人,在赵军众将眼中,死道友不死贫道,才是真理。再说了,他们都已经被俘虏过一次了,人生已经有了污点,在受累为大伙担待一些,又有什么大不了,等到他们回去之后,照顾一下两人在赵国的家族罢了,这也算是做到了仁至义尽。雷横恨不得一头撞死,可是他在担架上动弹不得,早知道回到大军营地之后还会落下一个俘虏的结果,他还不如在卫人的营地里当一个安分守己的俘虏还会更好一点。至少,他不用为第二次当俘虏而纠结。而周兴却是一脸的平静,仿佛被出卖一样留下,并没有让他愤怒。或许他想到一句话,人离乡贱。他默默地安排人将雷横转移到了民夫营内,安排手下在营帐外守着,两人却陷入了沉默之中。安顿之后,雷横盯着灰突突的帐篷顶,哼哼唧唧道:“早知如此,还不如在卫人军营之中,至少每日一碗羊汤还是不错的,没想到来到自家营地,让你我兄弟做如此腌臜之事,气煞人也”周兴的内心比雷横更加沮丧。他的军队打光了,至少活下来的家臣不过三五人,而士卒稍微多一点,却被卫人押走了。他在赵军营地之中有种叫天天不应